農村葬禮有什麼儀式,這15個「俗語」你聽過幾種呢?

2021-01-16 逍遙街頭時尚

大家都知道,我國農村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所以在不一樣的地方就會衍生出不一樣的文化習俗,可以說這些文化習俗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特點!當時這些年,因為我國經濟文化政治的不斷發展,很多習俗都在開始慢慢的改變,不如葬禮,以前在農村都是特搞大搞的,但是現在有些地方已經簡易了很多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保留祖先的那套禮儀禮規。那以前的葬禮有什麼儀式的,今天就讓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燒倒頭紙

意思就是如果家裡有人死了,就會把死者的頭朝外,腳朝家裡面放著,然後在床前放一個盆來燒紙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甕盆」,在農村孝子和娘家那邊的人都是要來燒紙錢的!

二、報廟

報廟其實就是,家裡有人離世,家裡的兒子一定要去祖先的墳裡,告訴老人已經離世了,這也被叫做「引魂」。

三、報喪

因為在農村,喪禮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需要很多人的幫忙,因此在農村就有「紅事請,白事到」的說法。如果不是本姓人幫忙,死者的兒子還要一一的叩頭感謝。對於親朋好友也要報喪叩頭,但是只能在別人的家門口,不能進去。

四、入殮

就是在家裡老人死了之後,給他們換上他們之前準備的壽衣,還要將半生不熟的餃子放到老人的嘴裡。以前在農村只要死人了,都會用到棺材,不過現在很多都用火葬來代替土葬了。

五、扯孝帽

在農村,看人們帶的孝帽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和死者的關係了,其中孝帽有圓的,羊角形狀的,而且在葬禮規定鞋子一定要是白色或者用白布包裹的。

六、設靈棚

在農村,激勵如果有人死了,一定要搭靈棚,用來給孝子跪坐在左右和前來的親朋好友祭拜。這個風俗也是「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的說法的由來。

七、拉菜單

因為農村的喪禮很多人去,所以在喪禮時還要準備好足夠的飯菜,不過這些通常都會請廚師在屋外的大街上炒,而親朋好友都會在棚內吃「豆腐湯」。

八、潑湯

就是死者的長子,會在葬禮正式開始的前一天,拿「引魂幡」來抬麵湯,然後潑向大街。

九、破土

就是在發喪時,人們吃完早餐之後,由死者家人帶著客人們去墳地,有的子女還會挖掉三下的土,以表自己的孝心,而客人則負責打穴。

十、弔唁

就是在死者靈柩前叩拜,不同的關係儀式都是不一樣的。

十一、摔「老盆」

就是弔唁結束之後,由死者的長子帥盆子,盆子是摔得越碎越好的。

十二、路祭,送盤纏

這是屬於人們給他告別的一種方式。

十三、落葬

是葬禮的最後一步,落葬後降雨是最好的。

十四、圓墳

葬禮結束後三天,子女就要去圓墳,圓的越大越好。

十五、燒七

葬禮結束之後子女燒紙錢,農村通常會燒完「五七」,燒「周年」。

看完這些習俗之後,有多少是你熟知的呢?不過這種風俗應該都不會完完全全的在現在的葬禮舉辦了。現在的人們大多要求一切從簡,其實我們在老人生前行孝了,他死後的儀式也就沒那麼重要了,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可能會有很多人感到費解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在農村民間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通常也就是簡單的幾個句,可是就是這簡單的幾個字,卻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大道理和人生哲理。在農村很多老人碰到陰雨天氣無法下地幹活的時候或者在喝灑的時候,經常會聚在一起把對俗語當成一種樂趣。而這些俗語聽起來很,可是理卻一點也不含糊。
  • 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含義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阿力閒談!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為了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三白」的含義。「白」在這裡的意思是「大雪」,冬天只要下一場大雪,那麼到處都是白雪。三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也就是幾個虛數的意思。
  • 農村俗語「雨淋板分半邊,雨打墓三代富」,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導讀:農村俗語「雨淋板分半邊,雨打墓三代富」,什麼意思,有何講究?文/更三農生活在農村,各地有不同的文化習俗,有時相隔幾裡路也有不同的生活習慣!這或許就是「五裡不同風,十裡改規矩」的緣故吧,但是,不管在哪裡,不管風俗有何迥異,俗語卻貫穿始終,雖然在表現方式上有些不同,但是,道理卻是相通的!在農村,俗語的演化與當地人的生活有關,夾雜著不同的方言,讀起來雖然各不相同,用詞也不甚考究,雖然不能與詩經等同登大雅,但也飽含了先輩的智慧!在農村,夕陽西照,很多村民都會聚在一起閒聊,而俗語也是大家談論的焦點!以下的三句俗語,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 六大農村葬禮習俗,你熟悉的有幾個
    葬禮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在許多地方的農村,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喪葬習俗。如果誰家有老人去世,子女們多數會按照當地習俗,為老人舉辦一場體面的葬禮,讓老人安心得離去。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農村葬禮中的六大習俗,看你熟悉的有幾個?
  • 農村俗語:「娘娘蔥獨頭蒜,青皮蘿蔔紫頭蒜」不能惹,為什麼呢?
    在農村,經常有一些聽起來很奇怪但是解釋一下大家覺得有道理的俗語,而這些俗語都是通過農村的老人們常年的生活經驗得出來的。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裡面卻蘊含了許多道理,這是勞動人民提煉於生活經驗,通常通俗易懂,長年累月的生活經驗積累下來的,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描述。
  • 農村幾個關於毛髮方面的俗語,男女都有,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文/惜談農村幾個關於毛髮方面的俗語,男女都有,你知道什麼意思嗎?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許多文化都是在勞動的土地上創造的。雖然城市化進程很快,但是在我國的廣大農村裡,依然有許多農民們在辛勤的勞作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流傳,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幾個關於人身體上毛髮的俗語,看看這些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吧。農村人的俗語有時候話說得比較糙,但是其實也是蘊含著不少道理,如果我們覺得粗俗,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沒聽懂是什麼意思。比如這一句:「男人無毛貴似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習俗「老二抱盆老大摔」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農村習俗「老二抱盆老大摔」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嗎?這是對於農村辦理喪事的描述,在很多地區都有摔盆的習俗,摔盆也被叫做摔「勞盆」「陰陽盆」或者是叫做「喪盆子」,這種習俗由來已久,是一種具有歷史傳統的喪葬習俗,在我國很多地區都頗為流行,在過去摔盆不但是一種儀式,更是作為一種繼承遺產的象徵,很多時候誰摔盆子,誰就擁有對老人的財務以及房產的繼承權,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現在摔盆很多時候也只是作為一種儀式進行,對於過去那些繼承和財產紛爭,現在很少會見到因為摔盆造成的麻煩
  • 農村有句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什麼意思呢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看,是農村經常養雞的人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又請教了一個養雞的老農,他告訴我,農村的這句俗語,要這麼樣理解才對。、母雞鳴叫只因疼。母雞在什麼情況下會鳴叫呢,在農村養雞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母雞下蛋以後,母雞會咯咯咯的叫,母雞為什麼要叫呢,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母雞下蛋以後鳴叫,是提醒主人趕緊來收雞蛋,生怕雞蛋被別人拿走或者是被其他的動物破壞,這是一種說法。
  • 農村俗語:「人窮別貪賭、人富不戀色」,你聽過嗎?說的是啥?
    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流傳著許多耐人尋味的老話,有的流傳了很久,有的創造了不少勞動農民的智慧,這些老話涵蓋了生活的各個方面,細細品味就能讓人想起當時的情景。農村俗語:「人窮別不貪賭、人富不戀色」,你聽過嗎?說的是啥?
  • 磕三不磕四,磕四定壞事 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是什麼意思?
    我們在回到農村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農村人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聊天,你如果在旁邊坐著的話,就會時不時的聽見一兩句有趣的話。這些有的是俗語,用的是歇後語,也有的是順口溜。他們有的是人們對生活的反映,有的是人們心中的一種寄託。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俗語,看看你們是否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又有何講究?
  •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人悶心毒,狗悶嘴惡,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在農村生活,你就發現農村的生活是很豐富的,不僅能見到很多你在城市裡沒見到的東西,連一些話語你也是覺得比較新鮮的,有時候可能就幾個字,可是想想還是很有意思。
  • 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會流傳下來很多俗語,都是從老人家口中一代代傳下來的,經過時間的挑選,留下來的俗語一定都包含著一定的道理,才能讓人們繼續傳誦下去。其中有教人處世的道理,有根據天氣判斷作物的,仿佛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的緣由都可以找到一句俗語來解釋。接下來分享的兩句俗語,你聽過嗎?
  • 農村俗語:「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有什麼說法?
    而和農村裡的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僅能聽到他們那個年代的許多稀奇事,同時也能在聊天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你和農村的老人一起聊過天,那就會發現老人都很擅長把大道理用一句朗朗上口的俗語說出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們長年累積,總結出的經驗。馬上就要過年了,相信你也聽說了不少「別樣」的俗語,那下面這些你聽過嗎?
  • 「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知道這句農村俗語什麼意思嗎
    ,然後一代一代的流傳至今,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句俗語,你們聽過嗎?第一句話是「只勤不儉,無錢無鹽」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過去農民是非常的勤勞的,一年四季都在地裡幹農活,不怕吃苦,也不怕累,通過自己的雙手來獲得勞動的成果,在村裡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都是在家裡種地的人,也都是非常能吃苦的,一年的收入其實也都差不多,但是有的家庭過得津津有味,有些家庭卻遇到了什麼麻煩,卻拿不出錢來,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那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那麼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怎樣的道理嗎?其實「男不摸頭」說的就是一個男人要保護自己的頭,因為在農村裡面大多都是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男人作為一個家庭的支柱,家庭最重要的一份子,經常要去外面的田裡面幹活或者是外出掙錢。那麼不管是掙錢還是幹活,那麼對於男生最重要部位就是頭部了。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農村俗語和農諺是農民經過長期的生產生活的經驗總結,可以說這些俗語和農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更何況有許多科學發現其實質就來源於生活和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而研究發明成功的,因此,農村俗語和農諺應該標註為通俗科學理論的標籤加以發揚光大,並服務於實際生產生活需要。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有什麼樣的寓意呢?
    文/玉濁清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有什麼樣的寓意呢?農村有很多的文化,也有很多的習俗,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可能都不會陌生,並且在農村裡會經常聽到一些比較有趣的詞語,這些詞語在如今的年輕人看來,雖然是具有老思想老封建的色彩,但是有一些還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隱喻含義的。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
  • 農村俗語「竹子開花,人畜搬家」,這話啥意思呢?有沒有依據呢?
    這距離2021年的春節也是不遠了,滿打滿算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這個時間也是多數農民工返鄉的時候了,農村也是開始了熱鬧起來,此時農村的集市上也是高朋滿座,畢竟到了年底的時候,農民的生活需求就會增加,比如買菜,割肉等,這些都是農村在年底消費的高峰期,農村年底也有著農民走親戚的說法,那麼此時的購買力還是比較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