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面的文字,只要不是文盲,這些文字大家都認識,但是形成佛經,整篇地閱讀卻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多數人總是說讀不懂,其實早期接觸佛經,就是讀文字,文字熟悉之後,裡面的內容慢慢就會懂,這裡懂會讓我們在生活中處處發現佛法的美妙。
我們在讀佛經中,經常都會讀到「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等句文。這個「千億佛」很多佛經中都會讀到,那佛經中描述這麼多的千億佛,現實生活中,他們在哪裡?其實真正已經成佛的佛是不需要我們去供養的,佛都是要我們去供養未成佛的佛,要去供養十方佛。
那十方佛在哪裡呢?住在我們樓上的是上方佛,天上飛過的小鳥也是上方佛;住在我們樓下的是下方佛,水裡遊的也是下方佛;在我們左邊、右邊、前邊、後邊,東南西北各方向的六道眾生,這就是十方佛。十方如來佛,都能顯生萬物,人身上、六道眾生身上,都能生顯萬法無量無邊。所以每天早上一起來,見到的家人、動物、鄰居、同事、朋友、路人都是諸佛菩薩,我們要侍多千億佛就在工作生活中。
如何侍多千億佛呢?例如:您是一位醫生,每天要接待很多的患者,這些患者就是諸佛菩薩;銀行窗口的櫃員,這些儲戶就是您要奉伺的諸佛菩薩;車站的乘務員,乘客就是您要關照的千億佛;乃至養雞場的飼養員,那些雞就是您要照顧的千億佛……。所以,在工作生活中您是用什麼態度對待他們,您知道他們就是未來的千億佛嗎?您需要在他們身上修集福田。
當我們沒有讀佛經,我們並不知道這些近在咫尺的人與六道眾生都是諸佛菩薩,有智慧的人才會聽得明白我在講什麼,也會理解為何我們對每個人,不論什麼階層的人與六道眾生,都要智慧恭敬對待。所以比照一下自己平日裡,都是怎麼對待身邊的諸佛菩薩,是消遣?是恭維?是粗暴?是諷刺?是算計?是愛護?是表裡不一?是有求必應?是誠心相待?是什麼呢?
要過春節了,去搶寺院的頭柱香燒,不如將身邊的人與事好好地處理,善待他們,那就是在伺多千億佛了。我們日常常常行善、幫助別人,做這些是為了什麼,其實這就是伺多千億佛之結善緣的環節,要跟他們搞好關係,施恩於他們,幫助他們,其後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引他們來讀佛經、學佛法。
對於這些千億佛,我們要如何來服務(布施)呢?摘錄一位善知識講解《菩薩優婆塞戒經》中的一段分享給大家:「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一者調伏眾生、二者離對、三者自利、四者利他。」。
這一者調伏眾生就是說一個人行布施要懂得行布施目的,是要調伏眾生;調伏眾生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讓眾生能夠聽從我們的意思,然後最後能夠邁向善法,最後能夠成佛。所以說在布施波羅蜜的時候,首先就是要重視調伏眾生;可是調伏眾生不是一般人說:「那我用威權或是武力、或是種種的威勢來調伏眾生。」佛陀所說的意思就是說,要以布施的方式來調伏眾生。譬如說,我們跟眾生也許有怨結,我們這個時候,應該要以布施的角度去調伏眾生。
譬如說我們有怨家,那我們要修菩薩行,就應該要主動的對於怨家拋出善意;也許我們就逢年過節,拿個禮品去怨家,去跟他交好,化解冤讎;如果對方一時不能接受,那我們就要多跑幾趟。從表面上呢,這個菩薩是受了委屈的,可是如果說最後這個菩薩,依他的耐心還有誠懇心,能夠打動對方說:「啊!你這個人果然有誠意,願意跟我化解。」而最後願意化解,而成為同修道友。
雖然說表面這個菩薩是受委屈的,可是從修學佛法的眼光來看,他就能夠調伏眾生;因為他能夠調伏怨家,跟他結為同修道友,能夠在佛菩提上共同修道,這樣子才是真正布施的道理。所以,布施要供養檀波羅蜜,事實上就是要能夠以調伏眾生的眼光來看,這樣子也代表這個菩薩有方便善巧,能夠調伏一切眾生。所以表面上雖然是吃虧,事實上那是他的一種能力,所以說他有能力來調伏眾生。
離對就是說,我們一般人,如果說擁有了財富之後,就被財富所系縛,就認為說這個財富是我的,就很慳惜這個財物,不願意去布施。我們從修學佛法的眼光來看,這個就是被財物所系縛了,那這樣就有對——也就是我們面對了財物,就被財物所綁住。所以我們要修布施,事實上就是要能夠離對,離開財物對我們的束縛,這樣子我們無所畏地去行布施,沒有任何的畏懼的方式去行布施這樣才能夠離對。而這也是符合實證般若的道理,因為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可以知道第八識離一切法的系縛,連世間的財物,乃至一切的色法、心法,對第八識如來藏都無所系縛;既然無所系縛,所以第八識如來藏,也遠離一切的對立。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要修施波羅蜜的時候,事實上應該要能夠離對,離開被財物所系縛的那個情況。
接著要說自利,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布施,或是布施的時候、或是布施之後,他能夠歡喜,然後不生後悔的心,那這樣子這個人未來,一定就可以獲得人天的果報。譬如說他能夠生到欲界天,去享受天福;乃至能夠修種種的福德之後,他就有閒暇,未來就有修禪定,然後生色界天的果報;乃至最後因為累積廣大的福德之後,福慧圓滿而成就佛道,這就是自利。
利他就是「能令他人離於饑渴苦切之惱」,也就是說別人有饑渴的情況、有危難的時候,我們能夠幫助他,依於布施波羅蜜的道理來布施他,讓別人也可以來離開飢餓、渴乏乃至苦切的這種痛苦,這樣的話就是,能夠幫助他人而能夠利他。
在現實生活中,這四項可能一時半會很難做到,但是這個種子我們要先種下,時時記得這十方佛就在自己身邊,好好善待他們,世間法之事皆有因果,凡事不故意而為之,遇事隨緣,盡份,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