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念《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2021-01-10 每日一首佛歌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

在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心,為了一切的九法界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攝一切有緣、無緣,同歸西方極樂淨土,修學淨土法門。

這次學習淨土宗的根本經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此時此刻讚嘆諸位,能夠列到這個修行法會之列。在此時此刻,非常榮幸跟大家一起共同種九品蓮臺的殊勝種子。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聖賢僧。佛法最大,大哉佛法,不但在人的世界中,乃至九法界世界裡面都是公共之法,都可以修,可以成。

首先修習《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目標是為了勸大家修習淨土法門,誰都知道極樂世界有個阿彌陀佛,有三根普被、九界全收的法門。沒有一個人不堪學修,都能成就;沒有一個人不能獲切實利益,只要有真信切願。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現前受持,儘管有如此大的知名度,人人都知道阿彌陀佛,這佛號就是阿伽陀藥,但是真正能把心依附在其上的又有幾個?生有諸佛護念,死有彌陀接引。若能全心投靠,往生淨土,蓮花託生、橫生四土、圓證三不退,必定成佛。

可如此難信之法,如此不可思議,祖師們很早之前就已預料到了,莫訝一念登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淨土法門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雖然如此平鋪直敘,一代教法都是王於三藏經典的核心內容。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此法門是總持法門。

特別在方等會上無問自說《佛說阿彌陀經》,讓大家執持名號,如此苦口婆心,就是為了我們這個時代。在《大集經》裡講到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正是如此,這麼多的人修,不一定有一個最後能成道的。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法都是妙法,但是機堪不堪,另當別說。在《正法念經》裡面講到,所有的修行人在一心一意求道時,都是一味的。

可是一定要觀察十方便,也就是了解這個時節因緣到了什麼年代了,流行什麼,能夠做到什麼,如果不搞清楚,沒辦法。因為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為利。識時務者為俊傑,不了解、不認清,不能因地、因時制宜,不能順勢而為,不僅得不到利益,反而有過失。

好比現在需要用火,鑽木可以取火,可是你拿一塊溼木頭,則不僅不可行,而且費事費時。又好比需要水,甘蔗裡可以榨出水,但你拿一塊幹透了的甘蔗,是榨不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佛法有正法、末法、像法等等,後五百年,第一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個各有五百年,在當時的時候是修定和慧屬於正修、正業,懺悔乃至修其他的,屬於助業,但轉至現在,修懺悔,持名念佛才屬於正業,修定修慧屬於副業了,因為你修不了了。

每個同修往往都覺得,一說到根機不夠,還是下意識覺得自己是上上上根機,其實都錯了。因為要以事實為依據,要以佛法為準繩,生在這個時代,早已知曉我們絕不是上上根機,上上根機者早已了道,我們都是剩下的。

如此,我們更要知道佛度眾生就種種方法,種種方便,比如口說十二部經,用這種法來攝受眾生,這是第一。有時候用無量的光明相好,讓大家一心繫念,這是第二。有時候還會放光現瑞顯神通,顯種種不可思議神通,這是第三。唯有第四種如來有無量名號,有眾生繫念稱名,皆生佛前,這是最後的保證,就是用稱名,名號來度眾生。

所以現在,正是稱佛名號之時,一定要搞清楚現狀。印光法師曾經講過,如果如來不說淨土法門的話,末法眾生想在這一世就能了脫生死,是不可能的,一個都沒有,出不去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勸修淨土,廣學多聞,一定要會到淨土中來。

在正法之際尚且說過,九界眾生離此門,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不能普利群生,離開淨土法門利益不了。為什麼每次講淨土法彌勒菩薩一定在列,就是因為龍華三會時,還要把這法脈繼承下去,一定要勸生淨土,勸修淨土。

相關焦點

  • 佛說:想什麼就是什麼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93有一個疑惑,如果佛是佛,眾生是眾生,他是完全沒關係的兩個東西,沒有交錯,完全絕緣,不同的世界和人生的話,但凡夫可以成佛,佛又可以到凡夫的世界來度眾生,怎麼連接的呢?由此他一定要有一個共同的位面、平臺都可以叫,而體現不同的內容。
  • 為何念佛要念阿彌陀佛,而不是念其他佛呢,看了兩個故事就知道了
    為何念佛要念阿彌陀佛,而不是念其他佛呢,看了兩個故事就知道了。我們知道出家人和出家人遇到時,會互相念一句「阿彌陀佛」,在家信佛的也是一樣。這既是相互之間的問好,也是祝福對方早日往生西方淨土。地獄中的羅剎不斷的杖打罪人,而鐵杖打到鍋邊時,就好像你敲經鼓的聲音,於是便習慣性的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地獄瞬間化作清涼,大小蓮花充滿其中。不僅我回來了,其他的罪人也因此得救。第二個故事,淨空法師講我們讀《觀無量壽佛經》,知道阿闍世王殺父親、害母親、奪取王位,跟提婆達多聯合破壞僧團,五逆罪中的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統統犯了,決定墮阿鼻地獄。
  • 《佛說觀無量壽經》講記-第12集-印正老師
    《佛說觀無量壽經》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 譯主講:印正老師【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我們繼續探討【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對目建連尊者說:佛法的問世,絕不是為了與世間任何一個學派爭分一杯羹,拉信徒求供養,而是為了讓一切眾生脫離苦難。
  •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最簡單的事就是教人念阿彌陀佛。 現 在 我 要 講 念 阿 彌 陀 佛 有 什 麼 好 處, 阿 彌 陀 的 梵 文 是 Amitabha,本來這個字並沒有包含「佛」的意思在裡面,但是翻 譯成中文以後,變成阿彌陀「佛」,多加一個佛字。Amitabha 的 梵文是無量光的意思,Amitayus 是無量壽。「無量光」是什麼呢?
  • 佛經中最常見的「佛」字,也是最容易被大家理解錯的,為什麼呢
    題記:讀了十幾年的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這句經文的含義一直困擾著我,一直沒有著落,今天終於有了清晰而明確的答案。「佛」字出自佛經,常見於佛家經典之中,絕大多數的佛經經文都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開始,佛經是釋迦牟尼對弟子們的相應開示,是佛法舍利。
  • 佛經中的「四大名著」,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
    要想知道佛陀說的事物的真相,就需要研讀佛陀所講的經。佛教中經文雖多,真正被人們廣泛熟悉並受持的佛經並不多。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佛經中的「四大名著」,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第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界流傳最廣、受眾最多的一部佛經。不僅出家人經常修持此經,居士、普通學者,對這部經也很感興趣。
  • 難道就是念阿彌陀佛嗎?不懂佛的人難以理解
    因為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就著相,所以我們要借相來修我們這顆心。在這個虛空當中,哪一種人最偉大呢?那肯定就是佛,佛下面就是菩薩,菩薩下面就是羅漢,羅漢下面就是天人,接下來是人,然後三惡道。在這個虛空當中,念最偉大的人,最圓滿的人,就是所謂的念佛法門。你念這個最偉大的人,我們目的不是念他這個名號,而是最終念他的功德。
  • 佛教:「阿彌陀佛」,老實念佛放下忘執,如是才能與佛相應
    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此為密宗五方佛之一。代表平和安逸,居第四佛土,名西方極樂淨土,轉貪慾煩惱,淨想蘊,成分別智。其下方為大威德明王,可降服人魔。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稱阿彌陀」;此佛壽命無數、妙光無邊,故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義之二名,為其他諸佛所未見。
  • 佛經真的不是佛寫的?!
    你信的是釋迦牟尼佛,還是印刷體的經?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命題。不管是書上印刷出來的,還是網上的文字堆砌出來的,諸多人信了一輩子,不懂佛經、不解佛意,一切都依託於印刷體的那些文字,多少人生生世世執著於這些印刷體。
  • 佛教:念阿彌陀佛有三點益處,一定要知道!
    這其實是因為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大家都在念阿彌陀佛,而不是念其他的佛呢?這是因為念阿彌陀佛的好處太多了,所以大家都在念這尊佛。阿彌陀佛又叫無量佛,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佛經記載,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下大願,建立了西方淨土,為度一切眾生,成就無量莊嚴的功德。
  • 釋淨空:念佛念了很久,功夫不得力往生難
    《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韋提希夫人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發願求生淨土,求世尊教她方法,世尊沒有教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這一點可不能疏忽。三福頭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你要具備這個條件,這樣念佛肯定得生,生凡聖同居土。
  • 佛教中的佛經,是佛說的嗎?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內容,與佛陀的言行是否一致,這是每個學佛人都必須要了解的,不然就容易誤入歧途,把每一本佛經都當成了是佛陀說的話,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並非全部都是佛說的,也並非與佛陀當年講法時說的話完全一致。在佛陀滅度後百年時間內,從口口相傳再到經典的幾次集結,這過程中有很多內容,已經不完全與佛陀當時說法時的言行是一致的了。
  • 為什麼讀佛經要回向
    向是趣向,目的地是哪裡,從世俗到不世俗,就像我們讀佛經、印經、理解的法義,以及收集的「道糧」的這些聖財、功德財,要趣向什麼地方。」這是在佛法修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普賢十大願王中,普階回向在最後一願,可見祂的重要性。這是簡單從文字上講,但小兵似乎還是不怎麼理解,小芳只好表達再通俗一些。
  • 為什麼能把《心經》當佛經呢?它具備了佛經的這3種類型
    平常說,《心經》跟其他經不同,佛經一般分為3種:一個是佛親口開 示的,二者是佛未親口說而是以神通加持力而開示的,三者不是前二者,或許有人以為前二個就已經差不多了,感覺應該沒有第三種。第三種是佛快圓寂時交代,在結集時,經的前面要寫什麼、經的後面要寫什麼,不可以什麼都不寫,只把當時聽到的寫下來。
  • 關於大乘是不是佛說的
    首先這是個概念問題,佛不一定指的是印度的悉達多。大乘佛法一定是佛說,但不一定是印度悉達多太子說。為什麼佛教內部對這個爭議大呢?首先就是我們把佛和印度的悉達多太子等同起來了。所以我們一想到佛,就想到印度的悉達多太子。
  • 家裡的佛經不能隨便亂放,會對佛不敬,折損福報!
    學佛人家裡都會有幾本佛經,如果你家裡也有佛經,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隨便亂放,會對佛不敬,折損福報。《金剛經》上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我們對待佛經,要跟對待佛菩薩一樣,要恭敬對待,如果你對佛經不敬,就等於對佛不敬。有人說家裡的佛經,不能跟其他書擺放在一起,也有人說家裡的佛經最好不要放在床頭,更不能放在枕頭下面,會對佛菩薩不恭敬。
  • 學佛,要讀佛經,讀經要這樣讀,否則不如不讀
    讀經是初學佛子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功課,讀佛經相當於直接在聽佛陀講經說法。現代人大部分都越來越懶惰了,不想自己讀經研習修行,而總想吃現成的,於是現代的人大都愛聽大師現場講法而不讀佛經,這豈非本末倒置?不讀佛經,您怎麼知道對方講的是不是正法?佛藏智慧深不可測,佛經傳入中國數千年以來大多被以訛傳訛。
  • 佛經中的千億佛,現實生活中,他們在哪裡?
    佛經裡面的文字,只要不是文盲,這些文字大家都認識,但是形成佛經,整篇地閱讀卻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多數人總是說讀不懂,其實早期接觸佛經,就是讀文字,文字熟悉之後,裡面的內容慢慢就會懂,這裡懂會讓我們在生活中處處發現佛法的美妙。
  • 信佛人念咒,為什麼不靈?因為念的音不準,鬼神聽不懂……
    所以古大德給我們講,咒是經之密說,經是咒之顯說,咒的意思,就是佛在這個經文上所講的一個意思,這個解釋,解釋得很圓滿,解釋得很好。所以佛經裡面常常夾雜咒語在其中,這是世間一般文章裡面所沒有的,我們了解這個意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