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問題:討論有關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路程三者關係的應用題。
行程問題的主要數量關係是:
路程=速度×時間
如果用字母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v表示速度,那麼,上面的數量關係可用字母公式樣表示為:s=vt。
行程問題內容豐富多彩、千變萬化。主要有一個物體的運動和兩個或幾物體的運動兩大類。兩個或幾個物體的運動又可以分為相遇問題、追及問題兩類。
這一講我們學習一個物體運動的問題的一些簡單的相遇問題。
例題與方法
例1.小明上學時坐車,回家時步行,在路上一共用了90分。如果他往返都坐車,全部行程需30分。如果他往返都步行,需多少分?
例2.甲、乙兩城相距280千米,一輛汽車原定用8小時從甲城開到乙城。汽車行駛了一半路程,在中途停留30分。如果汽車要按原定時間到達乙城,那麼,在行駛後半段路程時,應比原來的時速加快多少?
例3.一列火車於下午1時30分從甲站開出,每小時行60千米。1小時後,另一列火車以同樣的速度從乙站開出,當天下午6時兩車相員。甲、乙兩站相距多少千米?
例4.蘇步青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次出國訪問,他在電車上碰到了一位外國數學家,這位外國數學家出了一道題目讓蘇步青做,題目是:
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距離是100千米。甲每小時行6千米,乙每小時行4千米。甲帶著一隻狗,狗每小時行10千米。這隻狗同甲一道出發,碰到乙的時候,它就掉頭朝甲這邊走,碰到甲時又往乙那邊走,直到兩人相遇。這隻狗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蘇步青略加思索,就把正確答案告訴了這位外國數學家。小朋友們,你能解答這道題嗎?
例5.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從東、西兩地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56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8千米,兩輛汽車在距中點32千米處相遇。東、西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練習與思考
1.小王、小李從相距50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小王下午2時出發步行,每小時行4.5千米。小李下午3時半騎自行車出發,、經過2.5小時兩人相遇。小李騎自行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A、B兩地相距60千米。兩輛汽車同時從A地出發前往B地。甲車比乙車早30分到達B地。當甲車到達B地時,乙車離B地還有10千米。甲國君從A地到B地共行了幾小時?
3.一輛公共汽車和一輛麵包車同時從相距255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公共汽車每小時行33千米,麵包車每小時行35千米。行了幾小時後兩車相距51千米?再行幾小時兩車又相距51千米?
4.甲、乙兩人同時從A、B兩地相對而行,甲騎車每小時行16千米,乙騎摩託車每小時行65千米。甲離出發點62.4千米處與乙相遇。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5.小張的小王同時分別從甲、乙兩村出發,相向而行。步行1小時15分後,小張走了兩村間路程的一半還多0.75千米,此時恰好與小王相遇。小王的速度是每小時3.7千米,小張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6.A、B兩地相距20千米,甲、乙兩人同時從A地出發去B地。甲騎車每小時行10千米,乙步行每小時行5千米。甲在途中停了一段時間修車。乙到達B地時,甲比乙落後2千米。甲修車用了多少時間?
7.A、B兩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車從A地開出駛往B地,2小時後,乙列車從B地開出駛往A地,經過4小時與甲列車相遇。已知甲列車比乙列車每小時多行10千米。甲列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8.小李由鄉裡到縣城辦事,每小時行4千米,到預定到達的時間時,離縣城還有1.5千米。如果小要每小時走5.5千米,到預定到達的時間時,又會多走4。5千米。鄉裡距縣城多少千米?
9.A、B兩城相距75千米,小紅從A向B走,每小時走6.5千米,小明從B地走向A,每小時走6千米。小軍騎自行車在小紅和小明間聯絡,小軍從A走向B,每小時走15千米。三人同時動身,小軍在途中遇見的小明即折順往A走,遇見了小紅,又折回向B走,再遇見了小明又折回往A走……一直到三人在途中相遇為止。小巧玲瓏軍共走了多少千米?
10.東、西兩鎮相距240千米,一輛客車上午8時從東鎮開往西鎮,一輛貨車上午9時從西鎮開往東鎮,到中午12時,兩車恰好在兩鎮間的中點相遇。如果兩車都從上午8時由兩地相向開出,速度不變,到上午10時,兩車還相距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