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院打造心理健康金課,助力我省大學生心理防疫

2021-01-16 騰訊網

心理防疫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研究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對於我們更加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深入落實科學防治要求,堅定信心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2月23日和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再次強調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

大學生心理防疫,課堂教學是主渠道。心理學院打造的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大學生心理健康》立足我校,輻射我省眾多兄弟院校學生,把心理防疫與課程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助力大學生心理防疫。

課程團隊因時而動,

把心理防疫融入課程體系

「課程教學要響應社會關切,服務學生生活,助力學生成長。當下《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大學生做好心理防疫,共同抗擊疫情」。

該課程負責人,心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本鈺說。

疫情爆發後,課程團隊根據防疫的需要,及時完善教學內容:

1

把疫情應激反應、疫情影響下可能引發的心理問題、疫情下如何進行心理調適等知識融入課程的各章節,讓同學們更好地將知識與心理防疫融會貫通。

2

專門拍攝了「疫情心理疏導與調適」網課,由張本鈺老師主講,填充線上教學內容,響應當下教學關切。

3

把我院組織編寫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自助手冊》電子版添加到網絡教學內容中,讓學生在疫情期間自主調適心理健康。

4

把心理學院已獲得的國家級《心理危機團體輔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嵌入到網絡課程中課程,結合疫情可能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危機,引導學生在線上模擬危機應對。

課程資源立足學校,

服務省內外高校學生

該課程本學期是我校大一新生的必修課,共開設了61個教學班,由38位老師對本校6152名學生進行教學。疫情爆發後,心理學院將該課程推送到福建省高校在線聯盟2020年跨校共享線上課程。目前,福建師大協和學院、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閩江學院、莆田學院、泉州師範學院、閩南理工學院等省內高校選用這門課程,並在平臺上建班教學。另外,該課程還被哈爾濱、河南、海南等10多所學校選用。本學期省內外共計3萬多學生使用該課程進行學習。

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服務校內外大學生心理防疫,心理學院專門組建了教學服務團隊,為使用該網絡課程的各高校教學老師服務,及時解決他們在網上建班教學遇到的問題;及時交流疫情下大學生心理防疫的教學資源、教學重點等,讓各高校更好地把心理防疫和教學工作結合起來。

授課老師縱橫「雲端」,

力助學生心理防疫

開學以來,為了更好地完成原本設計好的線下翻轉教學,教研室38名授課老師綜合運用教學雲平臺、騰訊語音、QQ投屏、zoom會議等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有的老師採用FastStone Capture等軟體錄播,便於學生多次重複學習,呈現出教學方式多樣、師生互動充分、學習主動性強、教學秩序好的良好局面。

「課堂教學中發現同學們疫情下確實存在一些心理困惑。相比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網絡課堂學生的心性顯得更自由,更敢於表達自己存在的心理困惑;課堂也更具有延伸性,課後學生很方便留言提問題,我們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疏解他們的心理困惑。」

——教研室主任張本鈺老師

「本學期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以後,我的教學針對性變得更強了,線上慕課主要提供理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我的授課主要轉變為體驗式教學,課堂的體驗感更強,學生的獲得感也增強了。」

——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教師丘文福老師

本學期我們學校選用了福建師範大學《大學生心理健康》線上慕課,該課程體系全面,內容豐富,授課方式生動活潑,充滿時代感和趣味性,課程形式多樣,還提供了各類心理健康視頻資料供學生自主學習,特別是豐富了心理防疫的內容,很好地服務了當下的教學任務。

——閩江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陳敏老師

同學們積極投入到了線上的教學活動中,許多同學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參與線上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學習了心理學知識,學會了自我調節、自我關照的技巧和方法,表達了對湖北、武漢人民的支持和共克時艱、守望相助的拳拳赤子之心,堅定了抗擊疫情必勝的信心。

——福建農林大學教研室主任胡慶慶老師

來源 | 心理學院

相關焦點

  • 探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大殺手
    例如過度壓抑自己、缺乏自信、心情苦悶、緊張焦慮等,心理健康指標遠遠超出正常範圍,已經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成長。內蒙 古財經學院心理諮詢中心的陳笑麗說,目前,我國很多在校大學生有心理問題,由於人們通常認為只有精神疾病的表現才算是有心理問題,所以對於很多大學生存在 的心理問題不予正視與承認。  心理輔導讓大四男生不再想自殺  研討會上,內蒙古師範大學學生處副處長諾敏講述了一件她親身經歷的事情。去年11月,諾敏在她的郵箱中發現了一封信。
  • 人際關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方面,國內外研究者都一致認為人際交往對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大學生的人際關係對於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 研究表明,當今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表現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人際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技巧的缺乏是造成個體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
  • 快樂遊戲促健康心理——喀什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心理健康日主題活動
    這是5月25日在喀什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以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為主題的一處活動場景。該遊戲名叫「齊心協力」,考驗的是團隊協作能力。坐在凳子上、向後傾倒、抽出椅子、懸空保持動作……一系列動作配合需要的是對同伴的高度信任,更是對自己意志品質的磨練。5月25是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
  • 兩會聲音|政協委員姜雨均:關注防疫常態化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小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在承受一種或大或小的考驗。疫情之下,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不管是直接影響還是間接影響,都不可忽視。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文登路小學大隊輔導員姜雨均建議,應該從學校、家庭、社會等多個層面對學生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心理調節與疏導。作為一名小學一線教師,青島市政協委員姜雨均特別關注疫情下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通過前期的交流和觀察,姜雨均發現疫情時期和後疫情時期孩子們或多或少顯露出一些心理問題。比如,恐懼疾病,害怕死亡。
  • 寬城區教育局紮實開展「愛立方」 心理「防疫」援助活動
    寬城「愛立方」心理志願者聯盟群由寬城區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和廣大心理學愛好者組成,其宗旨是搭建領域共進的發展平臺,為防疫心理援助熱線運行儲備戰備力量;寬城「愛立方」網絡家校群由心理援助團隊服務成員和自願加入的寬城家長組成,依託網絡的便捷優勢,向家長開通空中課堂,提供疫情防控的專家講座、相關知識連結。「一線」即寬城區「愛立方」空中防疫線。
  • 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學部新生心理啟航紀實
    大學新生進入大學,不僅要在學習、生活上適應大學生活,更要在心理上適應大學生活,這包括對大學理想與現實的認識、對求學離開家鄉父母的擔憂、對大學人際關係的處理等。大工運載學部通過大學新生心靈家園「五個一」,助力適應大學新生活。
  • 「疏解心理壓力 助力城管事業」--中牟縣城市管理局舉辦心理健康...
    縣城市管理局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的主要部門,承擔著城市園林綠化、市政設施管理養護、環境衛生、供熱、供氣、停車場、生活垃圾分類、城區防汛、綜合執法等工作,致力於改善城市面貌、優化城市管理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打造幸福、宜居的生活環境。隨著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城市管理工作面臨著轉型發展的難得機遇,也面臨「突破傳統」「彎道超車」的重大挑戰,城市管理工作人員面臨的工作壓力也在急劇增加。
  • 【102健康】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濟源新聞綜合廣播《樂享健康》節目,今天邀請專家王幫路,和你聊聊「大學生如何更好的調整心態」......由於每個人為人處事方式和個性特徵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封閉、羞怯、敏感和衝動,都使大學生不可避免遇到各種困難,進而產生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遊刃有餘,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主動積極交往,要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技巧,克服知覺中的偏見。
  • 關注備考研究生人群的心理健康
    從每年的考研報名開始,準備考研的大學生就進入到一種高強度的備考複習狀態。在接下來數月的高強度學習中,備考的大學生除了會體驗到一般性的身心疲憊,還要承受「考研壓力」。考研壓力來自對結果的不確定性。持續處於壓力之下會引發焦慮、抑鬱等多種心理健康問題。
  • 我省高校全力打造五大類「金課」
    據悉,這是自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主要分為五類:第一類是線上一流課程。即大家俗稱的「精品慕課」,這類課程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
  • ...中心」及「甘肅省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基地」在蘭大二院掛牌成立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光亞,省衛健委巡視員甘培尚,原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巡視員、省督學劉士華,省精神文明辦建設處處長常永德、省教育廳體藝處處長高彩玲、省衛健委科教處處長益瑞淵、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興榮、西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周愛保,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黨委書記楊建文、院長王琛,副院長焦作義、張文芳,兒童醫院院長魏萬勝,副院長倪倩、徐丁等出席授牌儀式
  • 青山區推出心理健康課引導學生
    5日,武漢鋼城十七小的李晶老師,用講故事的方式,為該區小學生們帶來了妙趣橫生的心理健康課。李晶老師的課程以《我的情緒小怪獸》繪本故事貫穿,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小學生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借用故事人物告訴學生,在生活中可以運用模擬「碎紙機」的方法來舒緩情緒。她讓學生寫下害怕的事情,通過撕紙這個手部運動來釋放壓力。
  • 疫情下的心理「守門員」:溫暖陪伴 撫平人們受傷的心
    每天工作十幾小時陳增堂家住楊浦區同濟新村,退休前他是同濟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先後擔任上海高校心理諮詢協會理事長、市心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市教委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等職務。
  • 心理健康的「及時雨」來了~
    1月6日,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財經大學「醫教結合」心理健康服務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精衛中心會議室舉行。 上海財經大學認為,在校學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視,有限的心理服務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心理諮詢需求,如何對有心理和情緒問題的學生進行篩選、評估和幹預,如何實現專業資源帶動內生資源的質量,如何為高校心理輔導員進行減壓,這些都是當下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 幫助一線公安緩解心理壓力!清鎮有了警察心理健康服務站
    11月20日下午,清鎮市公安局心理健康服務站在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從此,清鎮民警可接受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精神衛生、心理學專業老師指導,進行身心健康排查,享受專業心理健康服務,得到及時的科學、權威、實用指導性意見建議和心理輔導,為平安清鎮建設作出最大貢獻。
  • 「學校EAP」:渤海科技職業學院心理課之我的成長我做主
    2020年11月8日晚上七點整,渤海科技職業學院航空班兩周一次的心理課如約而至。同學們帶著期待和興奮,整齊地坐在教室裡,等待課程的開始。本次課程的主題是「我的成長我做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主任芳飛老師從自我成長的四個層面為大家進行了解讀:一是情緒管理三部曲,二是壓力動力轉化機制,三是在關係裡遊刃有餘,四是愛自己到底有多重要。特別是在解讀「如何愛自己」這個部分,芳飛老師為同學們朗讀了自己寫的散文詩《親愛的自己,請允許我從現在開始,愛你》。
  • 大學生戀愛與性心理衛生
    自私心理也含有自卑,真正自信的人很少會有這種怯懦表現。  自私、猜疑和嫉妒控制在一定範圍裡是正常的,不能要求人不去嫉妒與自己的愛慕對象關係密切的異性。但過分的猜忌會影響愛情發展,影響心理健康。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猜疑嫉妒已無法控制,自己應付不過來時,最好去尋求心理諮詢工作者的幫助。自私、猜疑和嫉妒是愛情的大敵,你可要小心它們摧殘了嬌嫩的愛情之花。
  • 吉林高三開學:防疫措施超前部署 重視學生心理減壓
    長春希望高中複課後第一堂課聚焦防疫和複習計劃 張瑤 攝  「因為疫情的原因,聽說要上課時心裡還是有些緊張,今天看到學校各方面都這麼嚴格也就放心了。」長春希望高中高三學生石慧琳說,學校的學習氛圍很棒,備考效果無疑比在家裡更好。  由於實行錯時錯峰入校,約40分鐘後,學生們才全部進入教室。
  • 大數據:心理健康問答需求飆升88% 疫情後或將迎心理諮詢師從業潮
    此外,政務諮詢、文娛健康、科學教育、經濟金融等領域互動量增幅明顯,以上五大領域在疫情期間的用戶互動次數超80億。在疫情導致問答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中國疾控中心根據網民關注的防疫問題,累計產出近200條圖文及視頻答案,內容覆蓋到老人、兒童、孕婦、醫護人員等不同人群;場所包括公共場所、公共運輸、醫院、家庭、社區、學校、工廠、養老院、福利院等不同場景。
  • 安慶皖江中等專業學校集中收看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線上公開課
    1月10日,「快樂成長 12355與你同行」——全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線上系列公開課第一期開課。安慶皖江中等專業學校組織全體班主任、思政課老師、心理教育老師通過直播連結集體收看了該課程,並通過微信群、QQ群等通知學生家長按時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