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出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木匠巧對下聯,迎娶美嬌娘

2021-01-08 送歷史個救生圈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對聯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期,而貼春聯的習俗,則源於五代後蜀國主孟昶。傳說孟昶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正是我國第一副春聯。當然,也有說法將對聯的主人歸為孟昶兒子,此事說法不一。而在千百年來,關於對聯的趣事也有很多。

相傳在明朝時期,我國福建地區有一姓柳的大戶人家。他家乃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書香世家,所以在女兒出生後,柳老爺便極力培養女兒的知識文化素養。柳氏天資聰穎,也十分好學,所以在成年後,不僅精通琴棋書畫,而且還很擅長對對聯。在到了出嫁年齡後,到柳家提親的人絡繹不絕,柳老爺夫婦也相中了幾個滿意的人選,但性格倔強的柳小姐卻執意自己挑選夫婿。

為了選中自己的意中人,柳小姐便出了一個上聯,要求上門提親的男子對出下聯。只要給出讓她滿意的下聯,她便嫁給那個人。不久之後,一位才子便到柳府登門拜訪,並獻上了自己的下聯。柳小姐見到下聯後眼前一亮,立刻被這位才子的才華所折服,便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嫁給才子。婚後,柳小姐與丈夫吟詩作對,對酒當歌,生活很是愜意。

但好景不長,朝廷徵兵,身為家中唯一壯丁的才子便被拉去戍守邊關。一開始,柳小姐還能收到丈夫的來信,與他互訴衷腸。但漸漸地,丈夫便沒了音信。柳小姐千方百計地託人打聽才得知,她的丈夫已於數月前戰死沙場。聽聞噩耗的柳小姐頓時暈了過去,醒來後整日以淚洗面。娘家得知女兒的不幸遭遇後,為了防止她傷心過度,便將她接了回去。

在父母的照顧下,柳小姐身體漸漸康復,但心裡依舊悶悶不樂。父母為了讓她走出陰霾,便安排人重新為她說媒。雖然柳小姐成了寡婦,但依舊年輕貌美,所以上門提親者仍然有很多。此次,柳小姐依舊用了她上次的辦法,出了一個上聯:昨日今日明日,日復一日。讓提親的人答出下聯,才肯出嫁。

但她畢竟已經結過一次婚了,所以真正有才華的人,並未參加。不久之後,一個木匠登門拜訪,並給出了下聯:早餐午餐晚餐,餐外加餐。雖然木匠沒有太多的文化,但對柳小姐那份樸實的愛慕之情,卻溢於言表。所以柳小姐不假思索,便嫁給了木匠。而在婚後的日子中,木匠雖沒有才子那麼浪漫,但卻對柳小姐體貼入微,柳小姐也算沒嫁錯人。

相關焦點

  • 女子丈夫去世,出一對聯改嫁招親,木匠巧對下聯贏得芳心
    對聯招親當時在江南有一個姓王的大戶人家,這家的女兒出落得亭亭玉立,並且通曉詩書,眼看到了15歲成婚的年紀,家人開始著急,王小姐就出了一副對聯,聲稱只要誰對出下聯就以身相許。沒想到能對出下聯人很快出現,王小姐的婚姻生活很享福,但可惜的是丈夫沒幾年就去世了。王小姐就成了一名寡婦。
  • 上聯「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和尚對出下聯,讓人拍案叫絕
    唐代的李白就很喜歡吟詩答對,曾經路過青林口小鎮,還寫了一副上聯「青林口,白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坐南朝北打東西」。這副上聯一出,就連自己都對不出下聯,於是只好借著酒勁找尋靈感,哪知道李白越喝越多,最後竟然酩酊大醉。第二天他似乎是忘記了昨夜對聯之事,捲起鋪蓋離開了小鎮,這副上聯成了一個殘對。千百年來有多少大才子躍躍欲試,最後都對不出完美的下聯,可以說是千古絕對了。
  • 光棍上聯:寡婦門前是非多,不去為好,寡婦對下聯讓他啞口無言
    光棍上聯:寡婦門前是非多,不去為好,寡婦的下聯懟的他啞口無言對聯有很多所謂的「規矩」,寫對聯,不像寫詞,詞不講究對稱,也不想寫散文,只要「形散神不散」就可以,對聯是有一套很完整的,要求嚴格的寫作「規矩」的。
  •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巧對下聯,和珅忙下跪認錯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巧對下聯,和珅忙下跪認錯在古代的時候,流傳下來不少俗語諺語,以及對聯文化,人們貼對聯可不只是為了好看、懷念、喜慶,而是為了鎮宅驅邪,每到年關,家家戶戶除了在門框、門頭上貼紅紙黑字的對子
  • 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下聯精妙絕倫,網友讀完加上橫批,完美!
    但鬱悶之處就在於,咱們的老祖宗往往不按套路出牌,於是一個個讓人「抓破腦殼」也對不出的千古絕對就誕生了。隨便舉個上聯,大家就知道難度了:寂寞寒窗空守寡據說這是明末一位江南寡婦所寫,只要哪位才子能對上,她便下嫁。這個上聯每個字用同一個偏旁,連起來正好指的是自己當下的狀態,7個字一氣呵成,令人眼前一亮。結果也可想而知,沒人對得上,這位姑娘真的獨守了一輩子。
  • 寡婦出一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乞丐對出絕妙下聯,寡婦開心嫁人
    於是蘇小妹就給佛印出了一道對聯題,上聯:呆和尚吃杏,左一口,右一口,上一口,下一口,中間一口,口口回味無窮。這佛印是個和尚,蘇小妹這個對聯難免有些自負的感覺,而且這個對聯非常的有難度,這是讓佛印下不來臺啊。佛印到是也不生氣,想了一會就說出了下聯::俏夫人侍佛,西一人,東一人,北一人,南一人,單獨一人,人人從容美麗。
  • 翰林學士出上聯:因荷而得藕,才子巧對下聯,成東床快婿!
    在席間,李賢指著桌上的一道菜出了一個上聯「因荷而得藕」,這個上聯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因為有了荷花才得到了藕,但其實還暗含深意,「荷」與「何」諧音,「藕」與「偶」諧音,所以這個上聯真的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因何而得偶」,這是李賢問程敏政他認為怎樣才能得到合適的配偶。程敏政自幼就被稱為神童,對於李賢的暗示他自然聽的懂,於是他很快就對出了下聯「有杏不須梅」,這就是程敏政給李賢的答案。
  • 李說一出聯之寫夏夜乘涼,明月照人,月涼如水的七言上聯,求下聯
    一、往期佳對之前,發文出五言上聯「暮鳥江邊落」邀對,收到諸多師友的佳對。比如師友「玉心言803」賜對:暮鳥江邊落,晨風柳岸拂。二、今日第一聯昨日共出兩聯,五言、七言各一聯,其中七言聯難度較高,僅有十餘位師友對出了下聯,期待有高手大才繼續留言賜對。今日第一聯為七言上聯,此聯描寫的是夏夜院內乘涼,明月東升,月涼如水的情景。此聯為:月照藤床涼似水。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風流才子紀曉嵐的下聯精妙絕倫
    風流才子紀曉嵐與一名知府也是至交好友,紀曉嵐到知府府上做客,兩人把酒言歡,非常愉快,知府見昔日的好友已是京城有名的人物,於是也想考考紀曉嵐,就出了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如今也有網友對出下聯:「馬有雌雄能長跑」,還有下聯:「狗有高低總是空。」 紀曉嵐才華橫溢,乾隆帝編著《四庫全書》,濃墨宰相劉墉便向乾隆帝舉薦紀曉嵐任《四庫全書》總纂官,而乾隆帝也常常與紀曉嵐對對聯,一回,乾隆帝與紀曉嵐還有其他臣子到了「觀音閣」。
  • 才女出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對出下聯,她羞紅了臉
    大家都知道,對聯一般都寫在建築的兩側,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人們對對聯也要講究平仄等問題,字字相對,同位置的字屬性也要相對,上聯和下聯更要做到字數相等。如果是如果是一副各方面都對的非常工整的對聯,一定會被人們所稱讚,甚至流傳千古。比如說大文豪寇準和他的友人在外出遊玩的時候,非常高興寫出上聯「水底月為天上月」,在場的人一下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對這下聯,這是另一位文豪楊大年對出「眼前人是面前人」,這個對聯讓在場的許多人們都拍手稱讚。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在場之人紛紛叫好!
    有位書生自恃才高,就當場出了一副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這副上聯裡的司空,是漢代的官制,與司徒、司馬合稱為三公,在清朝稱工部尚書為司空。而且這副上聯裡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一應俱全,可以說是十分難對的一聯。
  • 李良旭 :下聯與上聯
    每寫好一副對聯,祖父總是對人一邊用手比劃著,一邊細心地講解道:「這是上聯,這是下聯。上聯要貼在大門的左邊,下聯要貼在右邊,不能貼反了;貼反了,人家看到了是要笑話的。」 來人邊應承著,邊高興地拿著對聯走了,可出門不大一會兒,就又回來了,那人訕訕地對祖父說道:「我忘了哪幅是上聯,哪幅是下聯了。」 祖父笑了笑,就又講了一遍。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求下聯
    1、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五元六角七把蔥。(這個菜市場逛多了)2、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午時三刻一碗酒。(這個估計是要砍頭的)3、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七姑八姨九魁首。(吃貨一個)5、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七嘴八舌一鍋粥。(又一個吃貨)6、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四分五裂六國人。(這個不知道怎麼想的)7、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下聯:四書五經六書源。
  • 曾國藩出上聯「代如夫人洗腳」戲弄同僚,不料下聯一出滿堂尷尬
    把大姑二字寫入聯中,而又工巧自然,獲得人們的讚賞。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曾自題對聯於總督衙門大堂兩側,聯曰:「雖聖賢難免過錯,願諸君誚讜言,常攻吾短;凡堂屬略同師弟,使僚友行修,方盡我心。」公開號召僚屬們進言批評,表明他虛心納諫,同時注重僚屬的品行修養。
  • 貼春聯不會分上下聯怎麼辦 左邊貼上聯還是下聯?
    貼春聯不會分上下聯怎麼辦 左邊貼上聯還是下聯?時間:2020-01-24 11: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貼春聯不會分上下聯怎麼辦 左邊貼上聯還是下聯? 區分上下聯,一般情況是按照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區分,最後一個字是仄聲為上聯,就是三聲或四聲調為上聯。
  • 新婚2天新娘含淚自縊,包拯:把上聯貼滿街,對出下聯者定是黑手
    緊接著,他馬上拿來了一副上聯,傳令下去,誰要是能對出下聯,必將重賞。隨即,讓手下差役將上聯貼滿整個大街小巷。 包拯這副並不是普通的上聯,而是新娘新婚當天給新郎出的,還說要新郎對出了下聯才能進房睡覺。當時新郎陪了一天酒,已是昏昏沉沉,哪還有精力和心思對得出下聯。於是便跑到書房睡覺去了。
  • 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網友對的下聯奇趣橫生
    首先對穿腸出了一個上聯,聯曰: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唐伯虎稍加思索,臉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笑,只聽他對的下聯是: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釐,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 老樵夫出一上聯:此木為柴山山出 秀才對出的下聯太經典了
    中國歷史上也出了很多對聯高手,有北宋文豪蘇軾,明朝才子解縉,清朝才子紀曉嵐。不過高手出民間,古代民間高手也不少。比如清朝康熙年間,一名叫張賓的秀才。張秀才才華橫溢,年紀輕輕便考上了秀才,是當地有名的大才子。張秀才平日裡最喜歡對對子,在同窗之中,數他對對子最厲害,張秀才更是號稱沒有他對不出的上聯。
  • 李說一出聯之描寫秋夜無眠,牆邊角落蟋蟀叫聲時斷時續的七言上聯
    一、往期佳對之前,發文出七言上聯「滔滔江水開石壁」邀對,收到諸多師友的佳對。比如師友「餘韻34」賜對:滔滔江水開石壁,滾滾洪流破岸堤。二、今日第一聯昨日共出三聯,包括兩條七言上聯和一條十二言上聯,但是十二言上聯的難度較高,雖然大家對出了下聯,但鮮有工整無暇的下聯。
  • 知府看到一隻老鼠,為難紀曉嵐出一上聯,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完美
    說起清朝歷史,有些呢非常的有趣,有些則很恥辱,這個恥辱就不多說了,只說說有趣的事,大家都知道對對子吧,清朝乾隆時期最為廣盛,尤其是乾隆自己,就非常喜歡對對子,只要一來了興致,就會說上幾個上聯,然後讓下面的大臣來對,這就流傳出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最有趣的當然是乾隆、和珅、紀曉嵐這三個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