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北京召開。河南大學郭尚興教授榮獲由中國譯協授予的"資深翻譯家"稱號。
"資深翻譯家"是中國譯協對長期奉獻翻譯事業的專家學者的突出業績和敬業精神的高度評價,是翻譯工作者的極高榮譽。
郭尚興,河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名師、國務院僑辦"文化大講壇"主講人,中國譯協理事、中國英漢與比較學會理事及中華典籍外譯分會副會長、河南譯協常務理事。郭教授先後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在《中國翻譯》等雜誌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20餘部,其中《中國文化史》、《漢英中國哲學辭典》、《中國儒學史》均為國內外第一部系統、深入、全面介紹和研究該領域的專著,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
本次大會共授予77名翻譯專家"資深翻譯家"稱號。來自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各省市自治區、港臺地區以及亞洲、歐洲、北美、拉美等地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型跨國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行業組織等領域的900多位代表參加會議。
從"西"向"中"的轉變
1976年,郭尚興從開封師院外語系(今河南大學外語學院)畢業,留校工作至今。從青年時期開始,他就嘗試做英譯漢的文學翻譯。在《英漢中國文化辭典》編寫的過程中,他發現中國傳統文化英譯研究在國內是一個空白,於是,他在20世紀80年代末便開始轉入對中國傳統文化翻譯的研究。然而,在一片嶄新的領域中開疆拓土並非一件易事,傳統文化英譯的三個困難至今都令他印象深刻。
· 一是譯者很難徹底把握和透徹地理解中國悠久、負載、深厚的傳統文化;· 二是中國文化是世界上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英語世界中都沒有相對比較一致的、與之非常相似的文化現象。再加上中西兩種文化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用英語來表述中國文化,本身就有大量的無法表達的語言上的障礙;· 三是如何把握文化翻譯過程中的原則、標準、出發點等,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本身的特色,進而相對比較完整、比較準確地傳達中國文化的特質。
面對這些問題,郭尚興並沒有就此止步,先後編寫了《中國文化史》(英文)、《漢英中國哲學辭典》、《中國儒學史》(英文)、《翻譯理論與實踐》等一批專著和教材,同時翻譯了一些文學和文化著作,加起來有20餘部。其中,1993年出版的《中國文化史》(英文)是國內第一部系統深刻地描述中國文化史的專著,時至今日仍被國內諸多高校選做教材。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定會越來越被世界所認可"
百餘年來,不少中國傳統典籍被譯成了英語,這對弘揚中國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郭尚興看來,英譯過程中,特別是文化術語的翻譯,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在他看來,文化翻譯是一個比普通語言翻譯複雜的多的過程。因為它涉及的既是語言又是文化,而且是兩個民族的文化。翻譯中必須照顧兩種文化在歷史積澱、思維方式及情感表達等方面的內容和民族習慣。因此,中國文化術語英譯的原則應是保持文化的個性與特徵,只有從形神兩個方面去體現才是完美無缺的,才能把文化虧損降到最低。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郭尚興先後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哲學典籍英譯研究、中國傳統哲學術語英譯研究),在中國典籍英譯方面,特別是跨文化翻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為一名譯者,他始終堅信:隨著我們國家的逐漸強大,我們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會越來越被世界所認可。
"這裡就像是我自己的家一樣,是我生命裡的一部分"
回憶起自己在開封師院外語系(今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求學和工作的日子,郭尚興感慨萬千。"對我們這一輩人來說,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我們的影子,這裡的一切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與它榮辱與共。"轉眼,40餘年的時間一晃而過。作為翻譯學方向的學科帶頭人,郭尚興親眼見證了外語學院翻譯專業的誕生與發展。200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河南大學設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點,為全國第二批招生培養單位,承擔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典籍翻譯研究"。2011年,翻譯專業開始招收本科生。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翻譯系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師生眼中,郭尚興一直是一位性情溫和、平易近人、學識淵博且富有責任心的人。他的學生外語學院副教授白玉傑說,郭老師就像慈父一般關愛自己的每個學生,但在學術方面卻非常嚴格。回憶起自己的學生生涯,白玉傑說:"能夠做郭老師的學生真是非常幸運!他不僅有很強的學術敏感性,還具有非常前瞻性的目光。他提供的選題可能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會感覺很難,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會越來越有趣。"
郭尚興在河大外語學院工作的三十餘年間,培養了一批批活躍在國內學界的優秀學生,用自己的廣闊學識和教育熱情滋養著一代代學子。在談及學校的未來發展時,他曾動情地說:"我相信,河大應該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思索這個國度的明天。"
一個世紀的風雨砥礪,數輩學人的篳路藍縷。如今,河南大學外語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專業種類齊全、學科層次完整的教學科研單位,設有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和翻譯6個本科專業,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學院的張今教授(英語)、劉炳善教授(英語)、郭尚興教授(英語)、楊宗建教授(俄語)、周忠和教授(俄語)先後被授予"資深翻譯家"的稱號。他們耐得住做學問的寂寞,用行動詮釋著中國文人的氣質——"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正是他們撐起了河大的脊梁,他們是學生心中真正的偶像,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路碑,引領著學生不懼風雨,昂首闊步前行。
素材來源:河南大學新聞網、河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