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塑料具有重量輕、韌性好、成型易和成本低等優點, 因此在現代包裝業和日用產品中,越來越多用塑料代替玻璃,特別應用於光學儀器和包裝工業方面,發展尤為迅速。
透明塑料由於透光率要高,必然對塑料製品表面質量要求嚴格,不能有任何斑紋、氣孔、泛白。霧暈、黑點、變色、光澤不佳等缺陷,因而在整個注塑過程中對原料、設備、 模具、甚至產品的設計,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其次由於透明塑料多為熔點高、流動性差,因此為保證產品的表面質量,往往要對模具溫度、注射壓力、注射速度等工藝參數作細微調整,使注塑時既能快速充滿模腔,又不會產生內應力而引起產品變形和開裂。
常見的透明塑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俗稱亞加力或有機玻璃,代號 PMMA)、聚碳酸酯(代號 PC), AS,PS 等,本文以電子血壓計透明面板(鏡片)為例,介紹透明塑件模具設計的要點。
1 塑件分析
電子血壓計透明面板產品圖如圖 1 所示,產品長寬尺寸為 55.07mm*43.01mm,最大厚度 3.5mm, 塑件的一側有兩個圓弧缺口,小端各有一個小圓孔和長孔, 邊緣有一個 1mm 厚的小凸臺, 塑件正面的矩形線為絲印邊界線,矩形孔內不絲印,孔外整體絲印。塑件材料為 PMMA, PMMA 作為一種透明塑料,透光率高, 但是流動性差,注塑工藝難度大,不良的注塑會使產品內部存在應力, 注塑時很難發現, 但在後續的絲印工序中極易破裂,造成損失。
3. 模具設計要點
1. 根據產品的大小和厚度,以及注塑機的射膠量,確定模穴數。 血壓計透明面板為了流道平衡, 一般開一模兩穴, 尺寸較小時,最多可以開四穴, 這和注塑機的最大射膠量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模穴超過 4 穴時,注塑機調機困難,不良率增加。
2. 分型面的選擇,製品形狀簡單,分型面一般沿塑件邊緣選擇將塑件留在動模。檢查塑件邊緣的脫模斜度, 脫模斜度要足夠大, 分型面處有無小 R 等。
3. 進膠點的選擇很重要, 注塑 PMMA 材料的模具,流道要彎曲成 S 型, 流道末端並設計較長的冷料穴, 生產時很容易調氣紋和熔膠痕。 澆口選擇在塑件的大端,這樣塑膠容易充滿型腔,在兩個孔位合膠線最不明顯。
PC 料的流道需要短而粗,這是兩種透明料模具設計的不同點。 流道和進膠口的設計,流道開梯形,進膠口開扇形,流道要拋光得非常光亮。
4. 排氣位置的設計,一般透明鏡片是不許有頂針痕,都要開輔助流道來幫助頂出,這個流道同時起排氣作用,一般堅持一個原則,有角落過度的地方就要有排氣。
5. 鋼材的選擇,一般產量在 10 萬以內的,可用日本正產的 NAK80 就可以了,如果產量很大,就必須選用 S136或法國產 SMV3W 高鏡面熱處理鋼材,熱處理到 HRC48-52,再精加工後拋光,效果非常好。
6. 塑件的頂出,透明塑件一般不允許設計頂針, 塑件的頂出在澆口位置設計了頂針,在塑件的小端的小凸臺處,延長了膠位, 增加了一個頂針,在兩個頂針的頂出下,塑膠順利脫模。
7. 冷卻系統設計,模具前後模都設計了獨立的冷卻系統,保證注塑時調整注塑參數。
8. 主流道正對的冷料井,必須設計成 Z 型拉料杆,不可設計倒扣拉料。因為冷料井處如果設計了倒扣, 頂出時會產生膠粉, 對於透明件, 這樣設計是不允許的。
9. 對於三板模的透明產品,為了避免膠粉進入型腔,儘可能不要設計尼龍扣開模,採用機械式扣機最佳。
10. 水口的剪斷,批量大時,需要設計小治具,在手動衝床上衝掉水口。 批量較小時也可以用電熱剪鉗手工剪掉水口。
結束語
通過試模後的生產表明,模具設計合理,完全達到了式樣書的要求。 可供透明模具設計時參考。
喜歡老師作品可以轉發或者收藏哦,進老師主頁查看更多乾貨內容,
需要模具設計資料和軟體可以私聊老師回復「資料」免費領取,每晚八點到十點有免費UG直播案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