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毒蛾的幼蟲主要危害葉片,幾周內可把樹葉吃光。它的防治方法有:煙劑防治、人工採集幼蟲法、人工採集卵塊法、性引誘劑誘殺及燈光誘殺等。如果能夠積極預測並防治,它的危害會大大減小。別名鞦韆毛蟲,蘋果毒蛾、柿毛蟲
危害:蘋果、柿、梨、桃、杏、櫻桃、板慄、橡、楊、柳、桑、榆、落葉松、樟子松、櫟、李、樺、山楂、槭、柿樹、椴、雲杉、馬尾松、雲南松、油松、樺山松、紅松等500多種植物
幼蟲主要危害葉片,該蟲食量大,食性雜,嚴重時可將全樹葉片吃光。

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石塊縫隙或樹幹背面窪裂處越冬,寄主發芽時開始孵化,初孵幼蟲白天多群棲葉背面,夜間取食葉片成孔洞,受震動後吐絲下垂借風力傳播,故又稱鞦韆毛蟲。2齡後分散取食,白天棲息樹杈、樹皮縫或樹下石塊下,傍晚上樹取食,天亮時又爬到隱蔽場所。雄蟲蛻皮5次,雌蟲蛻皮6次,均夜間群集樹上蛻皮,幼蟲期約60天,5~6月為害最重,6月中下旬陸續老熟,爬到隱蔽處結繭化蛹。蛹期10~15天,成蟲7月大量羽化。

成蟲有趨光性,雄蟲活潑,白天飛舞於樹冠間。雌蟲很少飛舞,能釋放性外線激素引誘雄蛾來交配,交尾後產卵,多產在樹枝、幹陰面。每雌可產卵1~2塊。 來年5月間越冬卵孵化,初孵幼蟲有群集為害習性,長大後分散為害。為害至7月上、中旬、老熟幼蟲在樹幹窪裂地方、枝杈、枯葉等處結繭化蛹。7月中旬為成蟲發生期,雄蛾善飛翔,日間常成群作旋轉飛舞。卵在樹上多產於枝幹的陰面,每雌產卵1-2塊,每塊數百粒,上覆雌蛾腹末的黃褐鱗毛。


防治措施:生物防治 釋放舞毒蛾天敵如黑瘤姬蜂、捲葉蛾姬蜂、毛蟲追寄蜂、廣大腿小蜂、舞毒蛾平腹小蜂或使用白僵菌(含孢量100億/克,活孢率90%以上)、舞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每單位加水3000倍,3齡蟲前使用)、蘇雲金桿菌液加水1000倍噴布均可有效防治舞毒蛾為害。
化學防治 採用化學農藥如瑞功1000-1500倍液、銳馳1000倍液、園施本1500倍液,蛾殺1500倍液,葉蟲淨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