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養花的朋友應該都見過繁縷,它是一種最常見的雜草。無論南方、北方,在花園、花盆裡都能生長。繁縷喜溫和溼潤的環境,常野生在山坡、田野、路旁等地,是農村常見的田間雜草,它們星星點點開放在低矮處,是那麼不起眼,很少有人注意,可是我卻覺得它們燦爛得好像是浩瀚的星河。繁縷的花瓣潔白溫潤,仿佛玉兔潔白的絨毛。它有十朵花瓣,每兩朵花瓣連在一起,好像姑娘修長的手指。初春的繁縷葉子很嬌嫩,還沒開花,有股淡淡的腥味,開水焯過,用蒜蓉、豬油、醬油拌勻,吃起來鮮嫩可口。口感像豌豆苗,比豌豆苗鮮嫩,甚至愛吃西洋菜的人在繁縷裡也能吃到西洋菜的滋味。在農村人眼裡,繁縷是不折不扣的雜草,卻不知是清熱解毒的良藥。
春天來了,走進田野裡,一朵朵綻放的繁縷,靜靜地藏在草叢裡。我蹲下身子,深呼吸一口,貪婪地仿若把整個繁縷花的世界吞進肚子裡。那是一股淡雅的,甘甜的芳香,還有一種沁人心脾,潤人肌膚的舒暢。吸進去的是花香,吐出來的是折磨人心的煩惱。這,難道是解憂的良藥?我輕輕採下一片花瓣,放進嘴裡,用舌頭舔了舔,用心卻感受它特別的味道。我感受到了一種與梅花一樣的暗香,與青草一樣的氣味。這是一種洗滌靈魂,不知不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味道。放眼望去,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裡,雖然它沒有桃花的豔麗丰姿,也沒有杜鵑的嬌豔欲滴,但卻是我心中最繁華的風景!繁縷伏地而生,牽牽絆絆地連成一片,葉子圓而小,有種令人心疼的嫩綠色,即便過了春天,長成深一層的綠,也因為它的小巧精緻而不怎麼叫人討厭。
不要小看這不起眼的繁縷,它既是中藥,也是一種美味。繁縷的幼苗及嫩莖葉可食用,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成分豐富,並且還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繁縷食味似豌豆苗,但比豌豆苗更柔嫩鮮美。無論炒食、涼拌、煮湯都非常美味。繁縷是石竹科繁縷屬,喜歡生長在溼地溝渠旁邊,一長就蔓生出一大片。民間將它稱為鵝腸菜,也有一說鵝腸菜是指它的親戚牛繁縷。繁縷和牛繁縷很像,開的也都是極細小的白花,比較明顯的區別是繁縷的莖是綠色的,而牛繁縷的莖為褐紫色。此外,牛繁縷是多年生的,繁縷是一年生的;牛繁縷能長到半米以上,而繁縷最多長到30公分。牛繁縷吃起來有一種味,不如繁縷好吃,所以一般不當野菜吃,只是作藥。
繁縷的味道清淡,不苦不澀,沒有怪味,有一種清香味,可以焯一下涼拌吃,也可以炒著吃,還可以煮湯、下麵條。總之,它的做法類似於豌豆苗,下鍋幾分鐘就熟了。春天繁縷青嫩,最宜涼拌。開水焯過,加薑汁蒜泥,淋少許米醋麻油拌之,柔嫩鮮美。母親另外有一種極簡單的做法,用玉米面兒煮粥,將熟之時,將切碎的繁縷擱進去,撒一點鹽花,小火咕嚕片刻,湯羹便得了。喝一大口,有玉米的清香,有繁縷的野鮮,一碗落肚,渾如食了半截春風,心裡樸素篤定的美著。另外需要注意:繁縷不能生吃,容易使人拉肚子,一定要吃熟的。孕婦不要吃繁縷,因為繁縷有催產的作用。小夥伴們,你吃過繁縷這種野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