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山醫院團隊:神經受損上肢癱瘓,「換個大腦」有望恢復功能
12月20日,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以原創論著形式發表華山醫院手外科開展的「健側頸神經根移位手術治療腦卒中、腦癱後上肢痙攣性偏癱」研究成果。這種方法通過手術,將健側(健康的一側)上肢頸神經移位至癱瘓側的頸神經,避開損傷側大腦半球,讓偏癱上肢與同側健康大腦半球相連接,激發健康大腦半球的潛能,促使癱瘓上肢恢復功能。
-
上海醫生提出偏癱治療「中國方案」:給癱瘓的手換「大腦」
如何讓大腦損傷的偏癱患者重新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著肢體的協調運動,一旦中樞神經受損,相應支配的肢體也失去了功能。中樞神經損傷如中風、腦外傷、腦癱等所造成的肢體癱瘓是世界性難題,其中上肢偏癱的治療尤其困難。
-
徐文東教授說:中國原創「頸7神經移位術」開創「上肢癱」治療新天地
之後,徐文東教授、顧玉東院士率領課題組針對頸7神經移位術後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動態變化進行了十餘年深入研究,發現「大腦功能重塑」參與了這一修復過程,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臂叢神經損傷及修復過程中的大腦功能重塑規律」,並根據該理論進行了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使癱瘓手從「能動」變得「靈巧」,榮獲2017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謝彥英為你揭秘:如何修復受損神經
神經一旦開始受損, 身體會出現哪些功能異常?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疑難神經內科疾病專業】是集神經內科疾病預防、診療、宣教於一體的現代化特色專業診療醫院。 以專家立院,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匯聚了多名京滬名醫,神經內科業界知名人士謝彥英常年坐診,原華山醫院全國知名神經內科診療專家王培良教授,原上海同濟醫院神經內科專家侯輝光、陸振康教授不定期來院會診
-
上海比較好的神經內科醫院是哪家?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
上海比較好的神經內科醫院是哪家? 上海虹橋醫院神經內科是一家以神經系統疾病科學研究與臨床醫學診治為特點,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專科醫院。醫院堅持「專科、專病、專治」的醫治特徵,把神經內科病種細化聚焦,解決神經內科常見病中的「疑難」,專業詳盡的病種區分,真實凸顯了專科專病專治的共同優勢。
-
腦卒中後偏癱手術有新突破:健側頸7神經移位+患側頸神經SPR
中國卒中協會2015年首次發布的中國卒中流行報告顯示[1]目前我國每年新發腦血管病患者約270萬, 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 腦卒中已經是中國居民第一位死因。腦卒中後主要的功能殘疾是偏癱,痙攣性偏癱又佔90%。腦卒中後偏癱患者經過一定時間康復治療後便處於恢復的平臺期。
-
偏癱手術突破技術瓶頸,神經移位術融合創新,實現患者基本自理
近期,北部戰區總醫院神經外科和平病區關靖宇教授團隊融合創新了「頸後路神經移位手術」治療偏癱,使得患者的偏癱上肢活動能力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近40%,這無疑是偏癱患者黯淡生活中的一束希望之光,對提高部隊醫院康復類醫療保障能力有著長遠的意義。
-
正確認識偏癱疾病的康復訓練
對偏癱康復訓練的錯誤認知: 一、康復訓練是隨意地活動胳膊拉拉腿 家屬希望患者早日恢復運動功能,而任意過度地活動患者偏癱肢體,極易造成患者軟組織損傷,甚至引起關節脫位和骨折。往往這些損傷較輕微,從外表看不到紅腫、瘀血等現象,但這些損傷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引起關節內部的慢性炎症和粘連,反而限制了患者的運動功能和關節活動範圍。
-
讓「大腦」再次「牽」起放下的手 腦重構治療偏癱貢獻「中國方案」
近日,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揭曉,「基於腦可塑理論新發展修復殘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榮獲特等獎。 這是該特等獎設立以來臨床醫學項目首次獲獎。 而這一獲獎項目的緣起要追溯到1986年。
-
什麼時候需要Burt上肢康復機器人?
在65歲以上人口中,每年全球約有1500萬人由於中風,造成偏癱。醫療技術的發展,讓中風患者生存機率大大增加。但是中風造成的生活殘疾,偏癱,生活無法自理的問題亟待解決。 除老齡人士的康復和護理需求外,各類術後人群、慢病人群、功能障礙者,也迫切需要科學的康復治療和訓練,以恢復和保持受損或退化的功能。
-
為什麼乳腺手術後還會上肢麻木疼痛?
這樣的話,在手術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就會損傷一些正常的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等。 而與此同時,有些正常的結構又是發揮了一定的功能的,比如有些神經損傷就會出現麻木、感覺異常等不適症狀,有些肌肉的受損就會導致上肢活動沒有那麼靈活。
-
神經受損後恢復有什麼徵兆?
當某一部分神經功能損傷時,會導致相應的功能缺損,如各種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腺體分泌障礙等症狀和體徵。所謂神經受損後的恢復徵兆,最常見的其實就是各種病變所致神經功能缺損不再進行性加重,臨床上表現為各種症狀和體徵停止持續進展,繼而出現症狀和體徵的緩解。
-
兒科上肢痙攣首個神經毒素療法!艾爾建肉毒素Botox(保妥適)上市30...
2019年06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艾爾建(Allergan)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Botox(保妥適,通用名:onabotulinumtoxinA,肉毒桿菌毒素A)治療患有上肢痙攣的兒科患者(2-17歲),該適應症通過FDA的優先審查程序獲批。
-
上肢神經損傷的表現是什麼?恢復需要多長時間?
神經系統在控制和控制身體的各種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生活中,無論是周圍神經還是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患者相應的肢體運動或精神活動都會受到限制,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甚至無法正常生活。當然,上肢神經也不例外,一旦受傷會給患者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
腦卒中偏癱後你經過康復治療了麼?知道它的重要性麼
尤其我們國內更有著「十人一梗」的說法。所以,了解疾病,疾病預防以及卒中後的康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張老師就重點講一講卒中後的康復治療。 拿我身邊的一位患者舉例吧。 這位患者是一名53歲的男性,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突發腦出血後,急診入住了我們醫院的神經外科行去骨瓣減壓術和血腫清除術,之後轉入ICU進行下一步診治。
-
老人中風偏癱 打亂一家人生活
浙江省中山醫院針灸科韓德雄主任中醫師說,中風致殘率極高,約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各種功能障礙,如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失語、吞咽困難、記憶減退、痴呆、抑鬱等。「肢體運動功能障礙也就是常說的『偏癱』最為常見,早期的針灸幹預治療,對肢體功能的恢復能起到很大作用。」他說。
-
河南省首屆ABM神經運動療法初級培訓班招生通知
02課程介紹本次培訓是ABM神經運動療法初級培訓班,由河南省省立醫院康復技術科和ABM神經運動療法中心聯合主辦,完成培訓者可獲得「ABM神經運動療法初級培訓班證書」。畢業於美國杜肯大學物理治療系獲碩士學位,上海體育學院運動康復博士在讀,曾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童骨科、康復醫學院,從事各類兒童神經及骨科疾病康復工作十餘年。
-
新療法助中風小鼠修復受損大腦 患者未來有救了?
科技日報華盛頓8月22日電 (記者劉海英)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醫學》雜誌上的一項中美合作研究表明,一種新療法能有效提高中風小鼠的腦神經細胞數量,加速其運動和感覺功能的恢復。這一療法實際上是兩種治療手段的結合。第一種是通過手術將人類神經幹細胞移植到受損腦區,它們會轉變為神經元和其他腦細胞;第二種是向腦內注入一種名為3K3A-APC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已被證實可幫助培養皿中的神經幹細胞發育成神經元。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製造了中風小鼠模型,中風一周後向其腦內移植神經幹細胞和3K3A-APC化合物。
-
腦出血術後人偏癱怎麼辦?如今可用幹細胞來修復受損腦神經
而且,在清除血腫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向腦部受損靶區注入神經幹細胞及神經生長因子促進神經修復重建。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李秀婷 通訊員/賴日貴 白恬)高血壓導致的腦出血,做手術只能開顱嗎?命救回來患者卻癱瘓了,有沒有辦法挽回?
-
缺血性腦卒中後運動誘導的神經可塑性:病理學和機制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圖1 發表論文的摘要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最近發表一篇綜述,主要討論缺血性腦卒中後運動療法改善運動和認知功能在神經可塑性方面的機制,包括神經營養因子的增多、突觸結構和功能的改善、腦半球間聯繫的增加、神經再生以及神經功能重組和未梗死腦區功能代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