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樂和郭威之爭,現在是水深火熱。一個是科普老師,一個是糾錯老師,這兩個人我們該聽誰的呢?

先介紹一下,李永樂是西瓜視頻籤約視頻作者,之前是人大附中一名物理老師,物理競賽教練,因發現自己講課視頻在網絡上傳播而發覺線上講課的魅力。他說網際網路使得自己的課堂與三四線城市的學生有了溝通的橋梁。
不得不說,李永樂是真的敢講。老話說:「術業有專攻」。一名科普老師,本應本著正確至上的原則來講課,不能一知半解就瞎講,到頭來讓自己背負誤人子弟的罵名。
但是李永樂靠著自己的邏輯和自己清晰的講課思路,還是獲得了不少好評,初聽,你真的會覺得他講的就是對的。
然而,錯的就是錯的,他的不少錯誤被大家發現,引起熱議,其中反抗最激烈的,就是郭威,也是一名老師。
郭威的視頻基本全都是為李永樂糾錯,我想這是出於一名老師最根本的對知識正確的追求。
那麼問題來了,李永樂視頻的價值在哪裡呢?既然好多都是錯的,還要不要去聽呢?
我個人的觀點:要聽,但不適合所有人。
李永樂的視頻本身的意義在於科普,科普的很大部分意義在於啟發思考和培養興趣。李永樂的課堂可謂清晰而豐富。他的課堂上講的內容很多都是與生活相關,但是又比較學術性的東西,比如「群體免疫」、博弈論等,李永樂自己學習之後,把這個講出來,於是就成為了科普視頻。視頻可以說是他自己思考的產物,一知半解、時有錯誤很正常,但是有點錯誤也瑕不掩瑜。很多學生,尤其是小城市的學生,接觸不到這麼多科學知識,這樣的視頻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並使其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即使有錯誤,以後糾錯也是來得及的。
為什麼不適合所有人?李永樂的視頻畢竟不是專業人士的科普,而是一位熱愛科學的老師自己學習的產物,不能保證權威。如果事關正確性,比如本專業學生,千萬不要以之為參考,避免誤導。
郭威老師的意義就在此展現。如果你是物理學學生,你就可以看郭威老師的視頻,獲得比較正確的物理學知識啦。
總的來說,李永樂的視頻,其價值不能靠正確性判斷,其真正意義在於啟迪智慧,在於培養下一代對科學的熱愛,在於教你從生活中的事件中發現真理,教會你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