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討論可以,人身攻擊太低級,也評李永樂與郭威之爭

2020-12-05 遊學忠國

李永樂老師又一次搶了風頭,然而這一次卻不是正面的。

李永樂何許人也?人大附中物理老師,北京大學物理與經濟雙學士,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他是一名擁有者千萬級粉絲的網絡大V,他的科普視頻深受廣大網友們的喜愛。

郭威何許人也?如果不是這場紛爭,熟悉他的人真不會太多。網上能查到的信息也僅限於復旦大學博士這一信息。

郭威博士在視頻中憤怒地列舉了李永樂老師其中某個視頻中的4條錯誤,並指責李永樂老師「物理沒有入門」「不懂裝懂」,甚至用了「不學無術」「人有問題」等人身攻擊的話語。

個人認為,李永樂老師在對大眾科普這一方面做出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他擅長把高深的理論用樸實的語言講述出來,讓高大上的科學道理走入平常百姓的心中。李永樂老師的科普視頻,也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了科學。

但人無完人,每個人的知識面都是有限的,哪怕你是北大、清華的學霸,李永樂老師也一樣。因此在他的科普視頻裡面,就難免會出現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語言,而有的問題也可能是李永樂老師故意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出現了不嚴謹的現象。

在學術界的探討和爭論從來都沒有停歇過,李永樂老師的口誤、不嚴謹、或者是片面的語言,引起了郭威博士的批駁。

郭威博士更注重的是從科研、專業的角度對李永樂老師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甚至是對李永樂老師為人進行了通篇的否定。

網友們對此紛爭也是持不同的觀點。

一部分忠實的粉絲堅決力挺李永樂老師。認為李永樂老師不存在明顯的錯誤,而且網絡自媒體也不需要過分的去追求嚴謹,只要將大道理給大家講明白即可。他們認為郭威博士純屬在蹭熱度,僅僅一個批評李永樂老師的粉絲,賺取了上百萬的點擊量,贏得了數萬粉絲。

而另一部分支持郭威的網友則認為,科學就需要認真,就需要追求真實,容不得半點馬虎。他們認為我們就應該大膽的質疑,李永樂老師有錯誤就要勇敢的承認和面對。

而絕大部分的網友則是處於一種沉默的狀態,認為這視頻我覺得值得看我就看,不值得看我就不看,我覺得哪位作者值得關注我就關注,不值得關注我就不關注。

而在我看來,對於科普類的視頻,只要沒有原則性的錯誤,可以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將高深的道理平民化,前提是不能出現錯誤。

一旦出現了錯誤,就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別人發現了錯誤,也要及時地指出來,尤其是對於有分量的網絡大V,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眾多的粉絲。

指出別人的錯誤同樣需要方法,需要用心平氣和的語言。採用極端語言,可以短時間內引發眾多的關注,這也是眾多網友認為郭威博士蹭熱度的原因。

同時,作為自媒體的創作者,也一定要加強自律,發表的內容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一方面不要誤人子弟,另一方面也不要給別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機。

相關焦點

  • 李永樂與郭威之爭:科普豈能出錯,糾正何必惡言!
    近日,復旦大學郭威博士在網上「怒懟」科普老師李永樂,除了指出李永樂在講課中犯的一些知識上的錯誤外,還夾雜著「李永樂就是不懂裝懂、不學無術、投機取巧」、「物理沒有入門」、「李永樂這個人可能有問題」等等這些言論。
  • 李永樂老師與郭威博士的學術風波持續上演
    關於李永樂老師和郭威博士的學術風波持續中,上期郭威博士視頻結束時彩蛋,講述學術性問題時故意埋了硬傷,給李永樂老師24小時的準備時間,如果李永樂發現錯誤並指出,郭威博士承諾以後再不對李永樂進行言論攻擊。這兩天關於李永樂老師反擊回復郭威博士的話題層出不窮,可能是李永樂老師教學任務繁重,沒時間回應,還有言論說李永樂老師發現不出博士的伏筆,更有言論說郭威不應該質疑李永樂老師,說做了那麼多科普視頻,讓大家豐富了知識視野,關於學術質疑,應該有一種在包容中創新的心態,當年年輕的伽利略就是備受質疑,但他依然堅定地推翻一個又一個人們認為經典的亞里斯多德理論,開創了近代實驗物理
  • 復旦大學物理學博士郭威PK北大本科清華研究生李永樂,你支持誰?
    紛爭產生原因:物理專業出身的郭威博士,通過錄製視頻,憤怒地指出李永樂老師某條視頻當中的4個錯誤。其他的咱們也不太懂,但是「水星進動角,偏差43秒/百年」好像確實如此,與李永樂老師講的出入有點大。但畢竟人的知識還是有限的,特別是涉及到學科知識點交錯時,更容易出錯,而有時候因為從李永樂老師授課視頻就可以看出「總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那麼可能就會面臨著不嚴謹、錯誤的情況,肯定在所難免。學術界有關於知識點的討論從來都沒有停歇過。
  • 復旦博士郭威PK清華碩士李永樂,這是最客觀的分析
    郭威此前似乎不太出名,現在人們也只是知道他是復旦大學的物理學博士。這位郭博士專門從李永樂的科普視頻中挑出錯誤,逐條進行批評,言詞激烈。按理說,一位是復旦大學博士,一位是清華大學碩士,這是典型的「神仙打架」,我們普通人根本插不上嘴。
  • 李永樂老師回歸課堂,郭威老師語氣減緩,教育本身也需要建立三觀
    前一段時間,郭威老師」懟「李永樂老師的事情,一時成為熱點。突然間,有位名不經傳的老師出來講李永樂老師這裡不對、那裡不對,並且語氣還非常的嚴厲:從「拉黑」開始,到「低級錯誤」,到「不懂裝懂」,到「不學無術」,到「誤人子弟」,到「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等等。於是很多網友便發起了熱議,李永樂老師把科學的道理講得這麼通俗易懂,你這老師還說得那麼刻薄,還不是想蹭熱點。
  • 清華才子李永樂做科普,復旦博士郭威怒批。網友:應探討而非攻擊
    而李永樂就是超級學霸,他不僅獲得北京大學物理與經濟雙學士學位,還獲得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具有清華才子之稱。李永樂,如今是人大附中物理老師,同時他做科普視頻,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愛,吸納千萬粉絲。而郭威是復旦大學物理博士。二、清華才子李永樂做科普,復旦博士郭威怒批。
  • 理性看待覆旦博士郭威怒懟科普一哥李永樂老師
    自古文人相輕,復旦博士郭威怒懟科普一哥李永樂老師這件事,目前並不只是文人相輕的學術爭論了。人身攻擊,自媒體狂歡討論,專業精神與科普行為的討論,各種利益的驅動讓這原本簡單的事件越來越變得像是名利場的角逐了。
  • 李永樂和郭威,我們該聽誰的?
    李永樂和郭威之爭,現在是水深火熱。一個是科普老師,一個是糾錯老師,這兩個人我們該聽誰的呢?然而,錯的就是錯的,他的不少錯誤被大家發現,引起熱議,其中反抗最激烈的,就是郭威,也是一名老師。郭威的視頻基本全都是為李永樂糾錯,我想這是出於一名老師最根本的對知識正確的追求。那麼問題來了,李永樂視頻的價值在哪裡呢?既然好多都是錯的,還要不要去聽呢?
  • 復旦郭威博士「手撕」網紅老師李永樂:蹭熱度?沒那麼簡單!
    當然受制於李永樂老師的知識儲備,他所講的很多東西也只是皮毛,將複雜的問題進行簡單化,甚至很多地方出現了錯誤,畢竟他不是搞學術科研的,李永樂老師依靠科普視頻,年入千萬,而復旦物理學郭博士覺得,李永樂老師的教學視頻存在嚴重的錯誤,因此下定結論,李永樂是不學無術、投機取巧之人,更有說他的物理水平,還屬於沒有入門。
  • 復旦博士郭威物理方面比李永樂更專業,為何網友大多支持李永樂?
    前些時候,復旦博士懟李永樂上了頭條熱搜,我本來對這些懟來懟去不太感冒,因為我覺得在做科普的時候,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完全不犯錯我倒覺得不可思議,除非你真的只做你最精通的那部分的科普,但說實話,一個人最精通的那部分實在沒有多少可以科普的吧……
  • 復旦博士郭威因批評李永樂錯誤而上熱搜,網友:明顯蹭熱度想走紅
    但近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內不少中學的招聘隊伍當中可以屢見不鮮的見到清北學子的身影,比如在深圳的近5年部分中學師資隊伍組成當中可以看到,很多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競相往這裡扎堆。 而就在近期,來自於復旦的一名叫郭威的物理學博士,針對於李永樂的視頻進行了批評和抨擊,甚至在自己發布的視頻當中列出來了李永樂在講課內容出現的一些錯誤之處
  • 做科普的李永樂老師,竟然被復旦大學物理系博士「怒批」不學無術
    做科普的李永樂老師 ,想必很多人都了解。李永樂老師是一名中學物理教師,他有著北京大學經濟與物理雙學士。因為在網絡上出了許多有趣的科普視頻而聞名,在好幾個平臺都有著數百萬的粉絲。不過他最近卻被復旦大學物理系博士郭威老師怒批不學無術、不懂裝懂。
  • 大學博士怒懟李永樂老師,「不懂裝懂」,網友仍支持李老師
    千萬網紅李永樂老師最近被郭威博士痛批,相信每個人都看到了。究竟什麼原因引起了這場爭論?很多網友都覺得有「碰瓷」的跡象。相信大家對李永樂老師都很熟悉,他是北京大學物理與經濟雙學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附中物理教師、物理競賽教練。
  • 復旦博士怒懟李永樂老師科普「不懂裝懂」!
    因此,個人認為,專業角度看,復旦大學的博士在專業視角上面與李永樂老師不相伯仲,甚至很多方面可能更強一些!郭博士在視頻中憤怒地列舉了李永樂老師其中某個視頻中的幾條錯誤,並指責李永樂老師「物理沒有入門」「不懂裝懂」,甚至用了「不學無術」「人有問題」等人身攻擊的話語。
  • 李永樂老師講錯的知識點:人類有幾種味覺?
    最近,有個復旦大學的博士郭威老師發視頻,罵清華才子、人大附中教師@李永樂老師,說他的科普不懂裝懂,漏洞百出,誤人子弟。我還是挺喜歡李永樂老師的,也沒覺得那些錯誤有多嚴重。不過,我仍然想在我的專業領域之內,指出一個李永樂老師曾犯過的一個小錯誤。2020年1月8日,李永樂老師在《屁為什麼是臭的?》的視頻中,他說:「人的舌頭靈敏度是非常差的。它只能分辨5種味道,酸、甜、苦、辣、鹹。」我們舌頭上的味蕾,的確能分辨5種味覺,分別是酸、甜、苦、鹹、鮮(被李老師落下了)。
  • 中國古代史:五代十國的亂世,皇帝換了又換,這回準備到郭威了
    當時當兵的人,有黥面(即後世所謂的「刺青」)的風習,郭威脖子上就刺了一隻展翅的飛雀,時人稱他為「郭雀兒」。由於這一原因郭威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位「黥面天子」。郭威從進入禁兵行列之日起,就有著與眾不同的志向。
  • 「四大發明」之爭越演越烈,到底是學術自由,還是師德有缺?
    出乎意料的是,事件並未就此平息,反而越演越烈,電子科大的成立並未能服眾,到底是學術爭論,還是師德失範,網友們展開了激烈的論戰。目前,已經有幾大主流媒體發聲,應該將「四大發明」之爭回歸學術?筆者認為,「四大發明」之爭歷來存在,否認四大發明的教師並非沒有,倘若硬生生要將這場爭論定調,未免不能服眾。電子科大如此珍惜羽毛,用師德失範對鄭文鋒言論定調,未免太沒有氣度?學術的魅力在於思維的碰撞,觀點之間的交融,只有在不斷的交流甚至爭吵之中,學術才會真正的進步。
  • 學術群體,文化群體,黨錮之禍
    大家好,我是陳中宇,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文化群體與黨錮之禍。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在經學大師周圍形成學術群體,漢儒治經特種家法,一種學術受到官方的推崇,這一門派的師生便輝煌起來,師生之間也是人身依附的關係,學術群體遂成為利益群體,學術形成「門閥」,並形成中國特色的「朋黨政治」。東漢以後,這種情況愈演愈烈,上至皇室,下至州郡官員、士人,大多出自名儒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