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海水藏生態死訊!北極冰融加速 吸收太陽輻射成暖化推手

2020-09-22 ETtoday新聞雲


▲北極冰山縮小,氣候變遷漸漸明顯影響人類生活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北極圈氣候暖化導致覆蓋北極海的冰層大幅縮小,科學家今天表示,今年覆蓋值來到40年來第2低,為氣候變遷迅速改變北極地帶的另一個跡象。

據報導,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研究人員說,根據衛星紀錄,今年度海冰面積最小值落在9月15日,只有374萬平方公裡,是40年前有紀錄以來,海冰面積第2次低於400萬平方公裡。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冰河學家穆恩(Twila Moon)說:「海冰持續維持在低點,實在叫人沮喪。不過,遺憾的是,這並不令人意外。」

北極圈海冰覆蓋值最低紀錄為341萬平方公裡,是在2012年一場季末氣旋風暴導致剩下的海冰解體後發生,而研究人員近期觀察到的海冰面積其實已與這項紀錄相去不遠。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表示,受到西伯利亞熱浪產生的熱空氣影響,今年海冰在8月31日到9月5日這6天期間縮減速度之快,超越有紀錄以來任何一年。

另一個科學家團隊7月發現,沒有人為的氣候變遷,幾乎不可能掀起西伯利亞熱浪。

北極圈海冰消失時,會暴露出一塊塊深色的海水,而深色海水會吸收太陽輻射,而不是將輻射反射回大氣,進而加劇全球暖化,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北極地帶過去30年暖化速度比地表其他地區快上兩倍多。

極地野生動物專家兼北極圈嚮導佛曼(Tom Foreman)說,海冰消失也對北極野生動物造成威脅,北極熊、海豹、浮遊生物與海藻等無一倖免。

氣候暖化除了敞開夏季北極海域,也消融加拿大與格陵蘭北極大陸上的冰層,流入周遭海域。而冰層融化速度愈快,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愈快。

穆恩說,鑑於北極圈暖化會衝擊全球氣候模式,各地都不應等到海冰值再創新低,才展開行動力抗氣候變遷。

穆恩說:「如果不想在未來看到更多紀錄,我們就應該盡最大努力改善汙染廢棄的排放。」

相關焦點

  • 北極冰融對我國地緣經濟的影響
    北極冰融對我國地緣經濟的影響----李大海、張熒楠    摘要:北極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為顯著的地區。北極地區的積冰消融使其航道、油氣等資源開發價值逐步凸顯。對我國而言,北極冰融帶來了北極航運、油氣、漁業及旅遊業開發機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源供給優化均具有正面影響。
  • 《自然》:地球進入緊急狀態,再不遏阻暖化,人類文明恐將難存續
    全球暖化導致極地加速風冰,海平面上升,將引發災難(AP) 氣候危機具關連性 這些生態事件具有相互關聯,一個事件的變化會影響另一個事件,從而導致不斷惡化的「一連串」危機。例如北極暖化的速度是全球暖化的兩倍,而北極海冰融化使地球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越少,等於吸收的熱量變多,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
  • 北極永凍層崩解中!科學家警告:全球暖化讓有毒物質持續釋放
    科學家預估,這是由于洋流變化和聖嬰現象的影響──全球暖化帶來更多暖流,暖流影響了永凍土和溫度、海水鹽度的變化,整個過程和地球的環境變化息息相關。無獨有偶,遠當地球另一端的北極,也面臨氣候變遷的極大威脅。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全球海洋暖化加速 海水升溫威脅海洋生態系統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科學家警告,全球海洋暖化的速度比先前所想的快上許多,顯示氣候暖化狀況真的很糟糕,因為多出來的熱能幾乎全由海水吸收。資料圖片:全球海洋暖化加速,海水升溫威脅海洋生態系統。美國環境研究組織伯克利地球組織(Berkeley Earth)的能源系統分析師、同時也是該研究報告作者的豪斯法勒說:「2018年是地球有史以來海溫最高的一年,但2017年是如此,2016年亦復是。」在地球暖化的過程裡,海洋一直扮演了關鍵的緩衝角色。
  • 意外:碳排放量增加反使南極上空大氣變冷,速度是地表暖化的10倍
    地球氣候變化越來越極端,當溫室氣體導致地球表面溫度節節升高時,地球大氣邊緣卻在以暖化的10倍速度冷卻中。一篇新研究表明,南極洲上方90公裡的高層大氣在過去24年已降低約3℃,平均每10年就降1.2℃——和地表相比,上個世紀約升溫1.3℃。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全球暖化並非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據相關資料顯示,北極已經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那麼全球暖化的現象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也將會遠遠提前,我們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北極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北端,也就是北緯90°的那一點,冬季,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以下,大海完全封凍結冰,夏季,氣溫上升到冰點以上,北冰洋的邊緣地帶融化,太陽連續幾個星期都掛在天空,北冰洋中有豐富的魚類和浮遊生物,這為夏季在這裡築巢的數百萬隻海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是海豹、鯨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冬季大地封凍,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夏天積雪融化,表層土解凍,植物生長開花,為馴鹿和麝牛等動物提供了食物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全球暖化並非未來,我們可以做什麼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據相關資料顯示,北極已經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那麼全球暖化的現象也已經不是未來的事情了,而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也將會遠遠提前,我們究竟可以做什麼呢?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
  • 北極海冰何時會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或15年內夏季無冰!
    389天的科考活動後返回了不萊梅港,他們在科考船半徑最大為40公裡的範圍內設置了四個觀測點,收集了150 TB有關大氣、海洋、海冰生態系統的數據和1000多個冰樣,以評估氣候變化對北極地區和世界的影響。
  • 復旦通識·全球變暖|吳其岡:人類活動和全球增暖
    1980-2019年間全球平均溫度線性趨勢達每十年0.194°C,遠大於1900-2019、1950-2019時間段每十年0.092和0.147°C,表明近期全球溫度正在加速上升。全球增溫引起北極海冰,北半球春夏季積雪,南北半球的冰川、冰帽和極地冰蓋呈現顯著融化趨勢。
  •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
    科學猜想文集(285) 地球暖化與生物進化徐桂榮導師在《21世紀最危險的挑戰---全球變暖 》的文章中指出:「全球變暖已經使松鼠而溫度的提升迫使動物新陳代謝加速,從而迫使心臟功能的提升。自然環境的向好會使更多更好的生物種類、種群誕生,使生物進化呈現出倒金字塔型。這個過程呈現出了生物進化的基本規律:生物進化是由生態環境暖化所引起的協同關係。「氣候變暖,基因發生變化,後代變異。″道出了生物進化的真正原因。
  • 南極海底首次發現甲烷洩漏,微生物數量少難消耗,或加速氣候暖化
    提起全球暖化相關話題時,大部分人通常第一個聯想到的是二氧化碳,因為其在大氣裡面濃度最高。但令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不僅只是二氧化碳一種,還有甲烷(CH4)、氧化氮和氟化氣體等,其中甲烷造成的暖化威力更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最新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的一項研究報告稱,科學家首次在南極洲海底發現甲烷洩漏,可能會加劇全球暖化。
  • 北極快速暖化永凍土融化……」全球無人能倖免地球「發燒
    北極多處屢創高溫,讓永凍土融化、野火燎原,公共建設崩塌,海冰也大幅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野火恐破壞泥炭地與永凍土並釋放大量碳,住在地球他處的人也無法倖免於全球大「發燒」。華盛頓郵報報導,俄羅斯伊爾庫次克州政府官員表示,今年春季野火比往年早也更猛烈;而今年夏季預計會更幹更熱。地球的北極出現許多影響深遠的變化,暖化速度比科學家數年前預估提早數十年,可能敲響全球的警鐘。
  • 北極的冰在2050年之前會在夏天完全消失嗎
    數百萬年來,北極一直有個不間斷的儀式,那就是在冬季,極地的零下溫度會凍結當地的水,使北極海冰不斷膨脹。到了夏季,冰堆會退縮,因為溫暖的溫度造成冬季形成的冰解凍,使它們退回海洋。在人為的氣候變遷時代,這永恆不變的循環被打亂了。
  • 地球暖化致委內瑞拉冰川從有到無 或成全球首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8日報導,或受地球暖化影響,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僅存的冰川快速消失。若再不拿出行動因應,委內瑞拉僅存的冰川也將全部消失,致使該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原本有冰川,但卻全部消失的國家。
  • 寒冷北極 緣何頻頻「高燒」
    由於極地附近太陽輻射角度小,受熱少,屬於大氣的冷源,極地上空的空氣得不到熱量補充,形成低空的冷高壓,高空的冷低壓,高低空配合看就是較強的冷性下沉氣流,加上地球自轉的作用,這樣就形成了長年盤踞在北極上空的北極渦旋。其能量結構深厚且通常較為穩定,雖然在某些十分罕見的條件配合下有暖空氣入侵造成局地的迅速升溫,但由於這種暖空氣的入侵並不持續,沒有足夠強的後續能量作為補充。
  • 北極什麼時候出現第一個無冰的夏天?科學家作出了最悲觀的預測
    」(Polarstern)剛結束389天的科考活動後返回了不萊梅港,他們在科考船半徑最大為40公裡的範圍內設置了四個觀測點,收集了150 TB有關大氣、海洋、海冰生態系統的數據和1000多個冰樣,以評估氣候變化對北極地區和世界的影響。
  • 北極冰凍姍姍來遲,原因有些深刻
    西伯利亞的100華氏度夏季北極的夏季融化季節很早就開始了。6月的西伯利亞熱浪,使俄羅斯韋爾霍揚斯克的空氣溫度有記錄以來首次超過100華氏度(約攝氏37.7度),不尋常的高溫在北極大部分地區延續了數周。剛剛過去不久的這個夏天,整個北極地區處於至少1979年以來的最熱狀態,當時衛星測量開始提供可以全面覆蓋北極地區的數據。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針對上述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首席科學家助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雷瑞波。  局部高溫會導致海冰加速消融嗎?  今年夏季,全球多地出現高溫現象,北極圈內的一些陸地地區也難逃熱浪侵襲。人們不禁猜測,局部地區的高溫天氣會導致北冰洋的海冰加速消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