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節假日,不畏蚊叮蛇咬堅守崗位鄱陽湖蛇山島上有群「生態守護者」

2021-01-09 潯陽晚報

「五一」小長假,當人們沉浸在節日喜悅中時,還有這樣一群人仍然堅守在鄱陽湖蛇山島上盡職盡責、默默奉獻。他們中有林業、公安、交通、水政、漁政……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一個平安美麗的生態鄱陽湖。

執法隊員在巡邏。(王小龍 攝)

據悉,鄱陽湖蛇山島,是一個地處南昌、九江、上饒以及餘干、都昌、新建、鄱陽的三市四縣交界處,四面環水的彈丸孤島。這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孤島,原本只有水文部門一位工作人員駐島監測水文氣象。由於其特殊的地理條件,為推動執法力量前移,維護水域安全穩定和生態平衡,2016年,一支由省級五個涉水部門(林業、公安、農業、水利、交通)組成的隊伍——江西省鄱陽湖區聯合巡邏蛇山執法點執法隊登島,正式在此安營紮寨,興建了鄱陽湖區聯合巡邏執法勤務指揮中心,包括聯勤指揮部用房、ARN無線寬帶執法專網系統、雷達監測系統、聯勤指揮中心四大部分。此舉相當於鄱陽湖「肚臍眼」上安裝了湖區治理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對各種水事和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行為形成強大的震懾作用。

「五一」小長假,為貫徹落實江西省委、省政府推進生態鄱陽湖建設行動計劃和禁捕退捕工作要求,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巡護員與各部門執法人員一道,放棄節假日,不畏蚊叮蛇咬,堅守崗位,頂風冒雨,揮灑汗水,駐紮蛇山島,海空一體,雙劍合璧,利用雷達、船艇、無人機進行立體化巡邏。

因為工作忙,任務重,「五一」小長假,隊員們都要比平時更忙,而且一幹就是一天,常常天不亮就下湖巡邏,忙到傍晚才能回蛇山島。假期沒時間陪伴家人,但隊員們沒有絲毫抱怨,而是立足崗位,默默奉獻,用忠誠與堅守書寫著屬於他們的那一份「家國情懷」。

江西最美的環保人、江西最美的林業人、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員王小龍34年來,把每一個普通的日子,盡心盡力交付給堅守的崗位,他用看似平凡的工作,恪盡職守地演奏出不平凡的交響樂;以敬業奉獻的胸懷,直面身為人父的遺憾;以兢兢業業的操守,為保護鄱陽湖生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9年9月,王小龍在鄱陽湖巡湖時,不慎摔傷,致左肩上段部腫痛,當時送往南昌醫院治療,診斷為左肱骨粉碎性骨折。術後康復中,得知今年湖區巡護任務重時,他二話沒說,義無反顧地回到蛇山島,他說:「沒有陪家人共度假期,我覺得自己愧對他們。但作為一名巡護員,守護鄱陽湖是我的責任和使命!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呵護好鄱陽湖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一席話道出了這位55歲老巡護員的情懷。

夜幕下的鄱陽湖,浪花輕輕拍打湖岸。江西省鄱陽湖區聯合巡邏執法勤務指揮中心LED大屏信號平穩,正全天候發揮著覆蓋鄱陽湖1600平方公裡重點湖區水域實時監控、可視化指揮調度、全流程執法管控的功能。

來源: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談思宏

相關焦點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在全世界,有超過3000種的蚊子,實際叮人、傳播病毒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在中國,最常見的吸血「家蚊」是庫蚊,在亞洲和歐美國家,常見的吸血、傳毒者是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讓蚊子徹底滅絕是個終極難題,而這一結果會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也尚未可知。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以蚊治蚊」:  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杜瑋  發於2020.9.21總第965期《中國新聞周刊》  當「嗡嗡」叫的蚊子打斷了你的思緒,驚擾了你的好夢,並出其不意地「贈予」你一個奇癢無比、大小隨機的「紅包」時,你一定會有將這一物種趕盡殺絕的衝動
  • 如果把蚊子全部消滅,對生態系統有什麼影響?
    沒有哪種生物是完全依靠蚊子而生存的,所以蚊子消失了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不大。很多人討厭蚊子是因為部分蚊子會叮人吸血,尤其是在夏天,煩人的蚊子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蚊子通通消失,甚至網上有句名言——「萬物皆有靈,但蚊子除外」。
  • 雄蚊不叮人?雌蚊叮人是為她腹中卵寶寶的成熟?
    蚊子夫妻真情對白您可知道凡是叮人的蚊子都是「準媽媽」?也就是說只有雌性蚊子會叮人,她們叮咬人類和動物,是因為她們需要血液使腹中的卵寶寶成熟。雖說這是她們的母愛所為,她們需要的那點血液我們也不吝惜,可她一旦叮咬過病人或者病畜,就會在叮咬我們時傳播疾病,真點太令人討厭了。
  • 豐臺區氣象局:堅守崗位的「半邊天」
    北京市豐臺區氣象局奮戰在各自崗位上的女職工,就是這樣一群衛士。  疫情初期,有些業務人員無法立即到崗,豐臺區氣象臺人手短缺,但24小時全天候的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業務和服務不能斷檔。  春節前就沒離開工作崗位的王桂枝,主動放棄休假與休息,與另一名同事一起堅守業務一線20天,密切監測天氣變化,加強天氣形勢分析,及時發布預報預警,遇降雪天氣每3小時晝夜開展人工加密觀測,全力做好疫情期間氣象服務。  心系工作的張珊,回老家僅與親人團聚兩天後便匆匆踏上返京路途。完成居家觀察後,她第一時間回歸業務崗位,讓之前連續作戰的同事可以稍作休息。
  • 秋蚊子叮人最疼,花腳蚊吸血最猛 30℃蚊子最愛
    本報8月28日訊 傍晚,家住長沙市開福區王家壠的曾欣穎抱著寶寶在小區溜達了半小時,回家一看,寶寶的腿上赫然出現了「一看就是蚊子叮的,而且腫得很大。」曾欣穎覺得很奇怪,「怎麼天氣涼了,蚊子還這麼多?」對此,疾控專家表示,因為降水和氣溫的因素,秋蚊子將出現一個活動高峰期。  30℃左右是蚊子最愛  長沙市疾控中心有害生物防制科科員彭萊介紹,一般人認為夏天最熱時蚊子最猖狂,其實30℃左右是蚊子的最愛。
  • 體型有巴掌大的蚊子,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卻因口器退化不再吸血液
    在動物世界中,人們對蚊類的印象非常不好,認為所有蚊子都會吸食血液,傳播細菌等,其實在蚊子種類中,已知的有3600多種和亞種蚊子,有些會吸食血液,大多數蚊子種類都不會吸食血液的。其中,大蚊科中蚊子是不會叮人或叮其它動物的,這次來認識一種世界上最大的蚊子種類——巨大蚊。巨大蚊又稱為帝王大蚊,屬於雙翅目大蚊科巨大蚊屬,分布非常廣泛。
  • 國慶中秋長假:致敬堅守崗位的他們
    今年產假結束後回歸崗位,二寶還在哺乳期,但科室人員緊缺,她主動加入了夜班輪值保障醫療航衛的隊伍中。中秋國慶假期對於她來說,本是與兩個孩子團聚的好機會,但她選擇堅守崗位,因為她覺得做好節日期間機場每日航衛保障是自己最需要做的事情。
  • 【組圖】節日裡的堅守——走近一線氣象人
    10月2日,節假日仍然堅守在崗位上的氣象工作者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報導 10月2日,全國人民沉浸在國慶佳節之中,氣象工作者仍忘我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用他們的責任與愛心為老百姓當好「觀雲測雨」的出行「參謀」。
  • 合肥有群「怪人」 熱衷以身「餵蚊」
    原標題:合肥有群「怪人」 熱衷以身「餵蚊」 據安徽商報報導,最近,合肥市氣溫飆升,蚊子開始活躍起來。對普通人而言,看到蚊子不是直接消滅就是能躲就躲。但在疾控部門,卻有一群「職業捉蚊人」,每到夏天,他們就要開始「捉蚊子」,甚至還要以身做餌通宵熬夜,還會把捉來的蚊子當「寶貝」,帶回實驗室統計出數量、分出種類。
  • 海上燈塔守護者不只是文藝片的主人公
    在這座最高海拔87米、面積還不到0.09平方公裡的小島上,唯一的建築就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燈塔。它承擔著為周邊水域提供導航信息的重任,是上海海事部門離陸地最遠的「眼睛」。大戢山島很美,大戢山燈塔很重要,但這一切離不開燈塔守護者的精心維護。最近,一段視頻描述了守塔人池才明的生活——1個燈塔,2人在崗,24小時輪值,每天的工作就是開燈、關燈、養護,工作不難,委實枯燥。
  • 小夥敏感部位被蚊叮了一下 竟長出巨包生命垂危!
    原標題:小夥屁股被蚊叮長出巨包生命垂危!在杭州打工的小黃,一周前在上廁所的時候,臀部被蚊子叮了,他並沒在意。結果現在被咬部位長出了個大腫塊,足足有12公分,還伴有血水流出,小黃母親趕緊帶兒子到杭州市中醫院就診。門診醫生發現,小黃情況很嚴重,連坐都快坐不住了。
  • 怎樣區分會叮人的蚊子
    可是,如果是在野外,可千萬不要被一些蚊子嚇到,不是每一種蚊子都叮人的哦。讓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認一認不同的蚊子吧。比較明顯的區分是體長。國內叮人的蚊子,體長沒有超過一釐米的,所以,看到很大的蚊子,不需要擔心,它們是不叮人的。圖中左側大蚊是在我國分布較廣的金腹巨蚊。食性不同。
  • 向堅守崗位的他們致敬!
    向堅守崗位的他們致敬!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益宣傳片春節是辭舊迎新 合家團圓的大日子也是放緩節奏 充實自我的好機會而對於有些職業來說春節卻是一種奢侈品因為職責他們放棄了很多
  • 原本在我國泛濫的食蚊魚,現如今怎麼樣了?
    德國、日本、埃及等幾十個國家,在滅蚊方面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蚊子幼蟲的數量和蚊子叮人的比率都明顯下降,瘧疾傳播也顯著減少。食蚊魚「滅蚊能手」的稱號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在食蚊魚的「世界巡演"中,中國也是重要的一站。作為防治蚊蟲的物種,食蚊魚於1911年首先從菲律賓被引入到我國臺灣省,又於1924年引入杭州西湖。
  • 阿拉斯加猖狂蚊群圍攻博士生視頻令人目瞪口呆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赫芬頓郵報》7月31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一名博士生近日在網上公布了自己在阿拉斯加北坡Toolik野外觀測站考察期間,遭到猖狂蚊群圍攻的視頻和圖片,畫面恐怖之程度令眾網友目瞪口呆。蚊子雖不能使人致命,卻是最令人厭惡的蟲子,一點兒也不親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博士生傑西•克勞斯便對此深有體會。
  • 以蚊滅蚊,美國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消滅埃及伊蚊,能做到嗎
    每到夏秋季節,幾乎每個人都免不了會被蚊蟲叮咬,如今正是蚊蟲肆虐的時候,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的驅蚊滅蚊方法,仍然有很多人為避免被蚊蟲叮咬傷透了腦筋,每天出門在外面難免都會被蚊子叮幾個包,晚上在家裡保不齊也會被屋裡蚊子叮咬,可以說蚊子從來都是人類的首要天敵,即便在如今的生活和醫療條件比之前先進得多的時代,每年仍有數十萬人死於蚊子傳播的疾病,因此消滅蚊子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渴望實現的事情。
  • 海口濱海華庭蚊多居民疑為亞洲虎蚊 區疾控中心否定
    「每天晚上睡覺,客廳裡點著蚊香,床頭還要放上一個電蟻拍,才能安心睡覺。」  「被這裡的蚊子叮後,身上又癢又難受,擦油都不管用。」王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防蚊,家裡安裝了紗窗,但即便如此,蚊子也總是「無孔不入」,讓全家人無法正常休息。她說,小區內的蚊子又小又黑,而且飛起咬人沒有聲音,想打都打不到,非常煩人。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A區看到,房前房後到處種滿綠蘿。
  • 中國「絕育雄蚊」飛向全球防疫前線,「以蚊治蚊」直接有效
    科研人員在「蚊子工廠」成蟲飼養區查看蚊子的生長情況在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內,有一家面積達3500平方米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能產出500萬隻被稱為「蚊子戰士」的「絕育雄蚊」——體內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
  • 溼熱的夏天引發專攻腳踝的「埃及斑蚊」入侵聖地牙哥~被咬後奇癢無比!!
    而且不知道您有沒發現,蚊子越來越毒、都咬在腳踝邊、而且去戶外一下子的時間就多了好十幾個腫包呢?聖地牙哥縣環境衛生局(DEH)提醒民眾,目前有新的蚊蟲物種入侵聖地牙哥,特別愛在白天叮咬小腿和腳踝,也就是俗稱的咬腳踝蚊(Ankle b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