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到底是什麼原因?

2020-12-05 騰訊網

一例罕見病因的吞咽困難

消化科來了一個患者,主訴數年來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病例摘要

主訴及現病史

患者主訴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數年。

患者數年來反覆輕度間歇性吞咽困難,以吞咽多渣、固體食物時明顯,無胸痛、咯血、消瘦、進行性吞咽困難加重,無反酸、燒心、腹痛、腹脹、噯氣等。遂至當地醫院急診科就診,期間出現短暫性右上肢無力,持續5分鐘左右,病程中無肢體活動不靈、飲水嗆咳、頭痛、噁心、嘔吐等。

既往史

近期無強力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達比加群、麥考酚酸鹽、華法林、醋酸環丙孕酮和乙炔雌醇、利福平、苯妥英鈉等可能引起食管損傷的藥物使用史。

輔助檢查

實驗室檢查均為陰性。頭顱CT、MRI未見明顯異常。

頭顱CTA:圖A(白色箭頭所指)顯示了異常的右鎖骨下動脈由食道後方的胸主動脈發出,食道受到前方的氣管和後方變異的右鎖骨下動脈的壓迫,管腔狹窄。圖B:CT冠狀位提示右鎖骨下動脈異常,壓迫食管。圖C:冠狀位顯示了右鎖骨下動脈由胸主動脈發出。

圖A

圖B

圖C

答案

下滑空白處獲得答案

C

答案解析:結合患者病史及影像學檢查,診斷考慮右鎖骨下動脈畸形(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吞咽困難是右鎖骨下動脈對食道的外在壓迫所致,該病例近期發表於《Gastroenterology》[1]。

鎖骨下動脈畸形與吞咽困難

流行病學與臨床表現

右鎖骨下動脈解剖變異是由於胚胎發育異常所致,1735年由Hunauld[2]首次提出,一般人群的患病率為0.5%-1.8%,屍檢的檢出率為0.7%[3],僅有20%-40%的動脈異常會出現臨床症狀[4],如Moreira等人所述[5],年輕時或在兒童時期出現症狀是罕見的,通常在患者50歲以後出現,兒童多以慢性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系統症狀更為常見,吞咽困難大多見於成人患者,大多數情況是由於右鎖骨下動脈向後延伸導致食管受壓引起的,成人呼吸症狀很少見[6,7]。

診斷

診斷依靠詳細的病史、鋇劑造影評估、上消化道內鏡檢查和食管測壓[8]。通過消化道造影以明確是否有狹窄、管腔內腫塊或管腔外壓迫引起的狹窄跡象[9]。右鎖骨下動脈異常,消化道造影通常提示第三和第四胸椎水平段食管受壓[10]。上消化道內窺鏡多為陰性,典型表現者可見主動脈搏動。

CTA或MRA已取代傳統的血管造影,是診斷的金標準。右鎖骨下動脈解剖異常導致的吞咽困難是少見病,臨床上屬於排外性診斷。首先應考慮食管癌、食管異物、胃食管反流病、嗜酸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瀰漫性食管痙攣等易致吞咽困難的常見疾病,排外上述疾病後需行頭頸部和胸部CT血管造影排外由心血管疾病。結合病史,排外常見疾病,需考慮ARSA。

治療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不需要治療,但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血管重建手術或結紮變異的右鎖骨下動脈。

Bogliolo G等[11]人報導了右鎖骨下動脈解剖異常表現為吞咽困難的病例,患者接受了內鏡下食管擴張治療,症狀得到暫時緩解,創傷小,併發症發生率低,具有成本效益。Di Serafino M[12]等報導了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和促動力劑以及飲食調整等綜合治療輕度吞咽困難症狀的患者,成本低,患者反應良好。

食管受壓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血管重建手術或結紮變異的右鎖骨下動脈。Brueck, M[13]等報導了一16歲男性ARSA患者,由於吞咽困難症狀持續性加重,通過右鎖骨上切口和左後外側胸廓切開術進行手術矯正,應用血管鉗將異常的右鎖骨下動脈幾乎在其起點處結紮,並用右頸總動脈進行端側吻合,術後右側橈動脈搏動良好,吞咽困難症狀完全消失,預後良好。

綜上,對於吞咽困難來診的患者,除了首先應考慮食管異物、胃食管反流病、嗜酸性食管炎、賁門失弛緩症、食管癌、瀰漫性食管痙攣等常見疾病外,若患者症狀明顯,且胃鏡、消化道造影、食管測壓、腹部CT等常規檢查無陽性發現時還應考慮血管解剖變異導致的食管受壓狹窄導致的吞咽困難。

參考文獻:

[1] Khan AA, Khan AU, Kupec JT.An Unusual Case of Dysphagia,Gastroenterology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53/j.gastro.2020.02.004.

[2] Hunauld PM. Examen de quelques parties d』un singe. Histoire de l'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1735;2:516-523.

[3] Molz G, Burri B. Aberrant subclavian artery (arteria lusoria): sex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various forms of the malformation. Evaluation of 1378 observations.

Virchows Arch A Pathol Anat Histol 1978;380:303-315.

[4] Arakoni, R; Merrill, R; Simon, EL.Foreign body sensation: A rare case of dysphagia lusoria in a healthy female。Am J Emerg Med.2018 11 ;36(11):2134.e1-2134.e2

[5] Moreira Silva H, Silva G, Lima R. Dysphagia lusoria: uncommon cause of dysphagia in

children. Rev Esp Enferm Dig 2018;110(9):600. DOI: 10.17235/reed.2018.5664/2018

[6] M. Polguj, Ł. Chrzanowski, J. D. Kasprzak, L. 「 The 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artery

(arteria lusoria): the morpholog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tions—a systematic study of 141 reports, 」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v o l . 2014 .

[7] ] S . K . P u r i , S . Ghuman , P . Narang , A . Sharma , and S . Singh ,「CT and MR angiography in dysphagia lusoria in adults, 」Indian Journal of Radiology and Imaging, vol . 15 , no . 4 , 497 – 501 ,2005.

[8] A. Lawal and R. Shaker, 「Esophageal dysphagia, 」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v o l . 1 9 ,no. 4, pp. 729–745, 2008.

[9] A . B . Grossmanand J . Markowitz , 「 A 12 - year - old boy with progressive dysphagia, 」 The Medscape Journal of Medicine, vol .10 , 2008,10 , 248.

[10] P . A. Hart and P . S. Kamath, 「Dysphagia lusoria, 」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vol . 87 , no . 3 , p . e17 , 2012

[11]Bogliolo G, Ferrara M, Masoni L, et al. Surg Endosc 1987;1:225

[12] Di Serafino M, Severino R, Lisanti F, Rocca R, Scarano E. Dysphagia lusoria: an uncom-

mon cause of dysphagia. J Hepatol Gastroint Dis 2016;2:134.

[13] Brueck, M; Bandorski, D; Rauber, K.A 16-year-old patient with dysphagia.Internist (Berl).2006 Jul ;47(7):752-3, 755-757.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陳徐佳

責任編輯:Mary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文末調研

相關焦點

  • 輕度腦梗會有哪些症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特點是,起病突然,持續時間短,可反覆發作,能完全緩解。一般持續幾分鐘至1小時,多數持續2~15分鐘。例如:短暫單眼失明或一過性黑矇,短暫的語言不清、面部麻木、單側或雙側手腳無力、走路不穩、向一側偏斜、記憶喪失、眩暈等等。
  • 親身體驗:間歇性禁食到底是種什麼感覺?
    禁食背後的原因是,有科學證明禁食對身心都有好處。例如,減輕體重、提高精力水平、減少體內炎症、提高思維清晰度。此外,它還能減少胰島素抗性,改善心臟健康,並誘導細胞修復過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這項研究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在動物和人類中,間歇性禁食可以改善身體機能。
  • 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 間歇性精神病有哪些表現
    精神病患者在現代生活中並不少見,間歇性精神病是其中的一種,到底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呢?小編給大家一一講解。什麼是間歇性精神病間歇性精神病是一個法律概念,而非精神醫學概念。醫學上的精神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緩解期。
  • 泌尿系統感染的症狀 感染的原因是什麼
    感染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泌尿系統感染的症狀膀胱炎膀胱炎就是通常所說的下尿路感染,一般,成年女性膀胱炎注意表現為尿路的刺激,例如尿頻、尿急、尿痛,白細胞尿等,有時候會有血尿。一般無明顯的全身感染症狀,但少數患者可有腰痛,低熱(一般不超過38℃),血白細胞計數常不增高。約30%以上的膀胱炎為自限性,可在7~10天內自愈。
  • 研究發現,間歇性禁食無效?真相是什麼?
    最近幾年流行的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讓減肥大軍眼前一亮。間歇性禁食,不必條條框框限制吃什麼,只需控制進食時間就好,這樣,就能將美食與減肥完美兼顧。但是,近日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個研究,讓不少間歇性飲食的踐行者有點方了。
  • 吞咽困難康復治療方案匯總,超全!!!|咽部|咽喉部|嗆咳|括約肌_網易...
    吞咽困難是卒中後常見併發症,有報導30-65% 急性卒中患者可檢出吞咽困難,還有報導57-73%卒中患者發生吞咽困難,其中小部分患者臨床上表現為「無症狀」吸入食物或液體即沉默性誤咽(silent aspiration)。
  • 張靚穎落淚自曝10年前右耳已間歇性耳聾,這七點你也要注意
    5月5日,張靚穎在北京舉行演唱會,她透露08、09年的時候開始,右邊的耳朵就會間歇性聽不見,她流淚表示,「我很珍惜每次在舞臺唱歌的機會,我希望可以唱很久…」張靚穎還稱自己沒有公主命,很多時間都需要說服自己,「我的快樂在哪裡?」
  • 間歇性禁食如何影響睡眠?|英文外刊精讀
    我將解釋原因。But interestingly, after a couple of days, intermittent fasting should have you getting better sleep.但有趣的是,幾天後,間歇性禁食應該能讓你睡得更好。
  • 到底什麼是貧血?怎麼補?
    你知道什麼是貧血嗎?貧血在我國人群中總的發生率據估算在10%左右。至今仍是世界各國普遍而重要的健康問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其高危人群為育齡期女性、嬰幼兒和兒童。貧血根據血紅蛋白含量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
  • 間歇性禁食101—終極入門指南
    過午不食,52禁食,24小時禁食關於間歇性禁食,一文全懂間歇性禁食101 —— 終極入門指南作者:Kris Gunnars, BSc 克裡斯 · 岡納斯營養學研究員 / 醫學學士 / 專長循證營養學翻譯:小遛本文內容摘要◇ 什麼是間歇性禁食(IF,Intermittent
  • 如何運用間歇性強化,讓男生喜歡上你
    其實這就像是我們在戀愛時,發現對方沒有按照你預期的走向去做的時候,你就會越想要去掌控這段關係的控制權,瘋狂的想要知道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對方對自己的前後態度不一致。於是就開始付出更多的心力,對這段關係付出更多的精力,以達到掌握這段關係的目的。
  • 慢性腸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有什麼症狀?
    慢性腸炎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患有慢性腸炎臨床常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給患者的生活帶來的影響是很大的,對身體的危害也不小,那麼慢性腸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又有哪些症狀呢
  • 經常性的頭痛,到底是什麼原因?你的理解真的對嗎?看專家的理解
    那麼引起頭痛的原因到底都有什麼哪?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很有可能或多或少都犯過頭痛的這一問題,當然如果只是短期的發作,過一會兒之後就完全好了,可能沒有必要去認真的追究具體的原因。但是如果是屬於長期慢性的頭痛,或者頭痛是越來越嚴重,那麼就真的有必要其好好找找相關的病因到底是在哪裡了。
  •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提倡「間歇性斷食」?到底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什麼是間歇性斷食,和辟穀、禁食療法是一回事嗎?那麼什麼是間歇性斷食呢?其實一般來說它值得是我們間歇性地進行斷食,比說這段吃完之後,下一頓飯就不要再吃或者少吃,一般來說比較主流的方法有隔日斷食,今天吃的正常,第二天吃的食物中減少飯量25%到50%,第二種是5比2斷食法,一個星期內五天正常吃,然後兩天食物量降低25%到50%。
  • 孩子視疲勞、注意力不集中 可能患上了間歇性外斜視
    檢查結果診斷為:間歇性外斜視,並為洋洋制定了個性化的雙眼視功能訓練方案。經過20次的訓練,洋洋的融像範圍有了極大的提高(-12~+40°),遠距立體視有100弧秒。  「間歇性外斜視患者大部分都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存在視疲勞、閱讀障礙等一些表現,而且,隨著年齡增大,斜視出現的頻率也會逐步增加,所以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陳春梅提醒。  什麼是間歇性外斜視?
  • 輕度腦梗塞可以治好嗎,要吃什麼藥?可以治癒,但與用藥無關
    有位讀者朋友給華子留言,說她的媽媽患了輕度的腦梗塞,目前正在住院治療。她很擔心,問華子輕度的腦梗塞能不能治好,需要給媽媽吃什麼藥呢?華子安慰她,不必過於擔心,輕度的腦梗塞是可以痊癒的,但與用藥無關。腦梗塞的用藥,主要是用來預防腦梗塞的復發,對於腦梗塞的治療,依靠的是康復鍛鍊。
  • 168 斷食法是什麼?間歇性斷食相關英文大公開!
    你有聽過「間歇性斷食法」嗎?其中最流行的 168 斷食法又該怎麼實施?這邊一次告訴你,讓你邊減重邊學英文!首先,168 斷食法和間接性斷食法是什麼呢?16:8 Intermittent Fasting 168 斷食法168 斷食法的做法就是,一天之中,禁食 16-18 個小時,所有進食的狀況都集中在剩餘的 6-8 個小時內。
  • 間歇性飲食期間,肝臟中發生了什麼……
    眾所周知,間歇性禁食可以減少氧化應激和降低代謝率,從而改善健康並延長壽命。在間歇性禁食策略中,最簡單的方案是隔日禁食(Every-Other-Day-Fasting,EODF)。研究人員還發現,特別是肝細胞核因子4α(HNF4α),在間歇性禁食中發揮著此前未知的作用。HNF4α是肝臟發育和維持代謝穩態過程中的關鍵轉錄因子。Larance說:「我們首次發現,HNF4α在隔日禁食期間受到抑制,從而對下遊目標產生了影響,如降低炎症中血液蛋白的豐度或影響膽汁的合成。這可以解釋一些先前已知的關於間歇性禁食的事實。
  • 「間歇性斷食」到底如何執行?一次搞懂「168、186、52」斷食法
    其中有「186飲食減肥法」、「168斷食減肥法」都是間歇性斷食的一種。「18」是指一天中的18小時內不吃東西,「6」是指在6小時內進食。聽起來雖然誘人,但當中如果吃錯方法不但減肥無效還會有反效果!下面一起分析斷食減肥法的效果、該注意的細節還有周一斷食法與之前流行的5:2斷食,來看看差別在哪裡。什麼是「18:6飲食減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