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首發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編輯翻譯字數3240個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
食,我所欲也,減肥,亦我所欲也。
很多熱愛美食的人,為了減肥,而放棄美食,就會相當痛苦。
最近幾年流行的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讓減肥大軍眼前一亮。
間歇性禁食,不必條條框框限制吃什麼,只需控制進食時間就好,這樣,就能將美食與減肥完美兼顧。
但是,近日發表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個研究,讓不少間歇性飲食的踐行者有點方了。
(限制進食時間的飲食對體重過重和肥胖的男女的減肥和其他代謝參數的影響)
這個研究得出結論:間歇性禁食,並沒有減肥效果,也沒有什麼其他益處,這麼勁爆的消息,也必然會得到某些媒體的過分解讀。
很多小夥伴來找我,龍哥龍哥,真的是這樣嗎?那以後是不是就不能用它來減肥了?
今天,我就來扒一扒這個研究,看看它到底可信不可信?
這個研究是怎麼進行的
這項研究為期12周,招募了116名肥胖受試者,年齡在18~64歲之間,體重指數BMI在27~43。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59人,一日三餐進食;
實驗組:57人,只在12:00到晚8:00之間進食,在其他時間完全禁食。
整個研究過程中,對受試者吃什麼,以及吃多少,沒有任何限制或要求。
這些受試者的居住地點很分散,分布在美國的各個地方,50名受試者生活在舊金山附近,他們由研究人員親自進行監測,其餘的受試者在家中自己進行測試。
受試者的檢測數據,通過藍牙裝備發送給研究人員,以進行分析統計。
研究的主要檢測指標有,體重變化以及一些代謝指標的變化,如脂肪量,肌肉量,空腹胰島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等。
間歇性禁食組,減肥效果不明顯
間歇性禁食組,體重比試驗開始時下降了0.94 kg。(實際上這個數據有問題,下面有解釋)
而按正常一日三餐進食的對照組,體重下降了0.68 kg(該數據並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weight in the TRE (−0.94 kg; 95% CI, −1.68 to −0.20; P = .01), but no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MT group (−0.68kg; 95% CI, -1.41 to 0.05, P=.07) or between groups (−0.26 kg; 95% CI, −1.30 to 0.78; P=.63).
兩組之間體重減輕的差異,僅有0.26 kg,12周(3個月左右)來看,好像沒有太大的區別。
間歇性禁食組掉了一些肌肉
這項研究的亞組分析發現,與一日三餐組相比,間歇性禁食組的肌肉質量減少更多,平均為0.16 kg。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ppendicular lean mass index between groups (−0.16kg/m2; 95% CI, −0.27to −0.05; P=.005).
效果真的很差呀,研究一經發表,就飽受眾議,不少昔日的間歇性禁食的支持者,表示要停止間歇性斷食了。
但是,也有眾多粉絲表達了自己的堅定立場,選擇繼續支持間歇性禁食,其中不乏專業人士。
研究存在的問題在哪裡?
很多科學家後來紛紛發文,表示該研究結論,並沒有很強的說服力,如果仔細推敲,其實漏洞百出。
受試者的數據有問題
首先,研究不是在實驗室進行的,超出一半的參與者在家裡自行檢測,再通過藍牙設備把數據上傳給研究人員。
只有50位參與者(兩組各25個),由研究人員親自在實驗室裡進行數據的測量與收集。
研究者後來單獨對這50名參與者,進行了數據的比較與分析,結果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這50名參與者中,間歇性禁食組平均減去了1.70 kg,幾乎是0.94 kg的2倍!這才是真相啊
In the in-personcohort (n = 25 TRE, n = 25 CM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within-group decreasein weight in the TRE group (−1.70 kg; 95% CI, −2.56 to −0.83; P
同樣的方法,效果居然差別這麼大,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參與者自己測出的結果,真的可信嗎?
此外,根據參與者的依從性評估,一日三餐組有92.1%按要求執行,間歇性禁食組只有83.5%。
也就是說,很多人無法堅持間歇性斷食,依從性更低,這可能因為,間歇性禁食遵從起來更加困難。
所以,也無法保證,那些報告說遵從了間歇性禁食的參與者,是否會礙於面子沒有如實報告。
沒有控制,其他因素
在試驗的開始,研究者收集了參與者的,與減肥有關的身體指標,比如體重、血糖水平、胰島素水平等。
除此之外,並沒有收集其他的相關信息。
我們知道,肥胖並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除了飲食以外,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也會影響人們的減肥效果,如情緒因素,疾病因素等。
有很多疾病,或治療疾病的藥物,都會影響減肥,比如甲狀腺疾病、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等。
一般身材肥胖的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健康問題或者心理問題。
他們的食慾更加旺盛,就算控制進食時間,他們在其他時間也會吃回來,有的甚至會吃更多。
但是,研究者並沒有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另外,睡眠對減肥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間歇性禁食組的參與者,進食時間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
其實,吃得太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會影響減肥效果。
這些研究者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其實都在影響實驗結果……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沒有改變自己的飲食結構。
只是限制時間的話,他們如果還是吃垃圾食品,就算一天只吃一餐,也很容易吃多。
其實,我覺得,相比斷食,吃更健康的食物,少吃垃圾食品更加重要。
沒有穩定的血糖,沒有適應酮體供能,利用個人意志力去斷食,很容易導致適得其反。
所以,原因很簡單,有些人斷食,確實沒有效果。
關鍵的瘦龍說
其實,減肥只是斷食的一個小小的副產品,斷食的好處,我們寫過很多文章:
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噬,達到抗衰老的效果。
還有,提高棕色脂肪,加速你的脂肪燃燒,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穩定你的血糖。
還有,斷食會讓你慢慢學會享受空腹的感覺,而不是一餓肚子就著急,焦慮,想吃東西。
間歇性禁食的好處,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的人,才最有發言權。
真正感受過間歇性禁食好處的人,看到這樣的研究,應該會像我一樣,一笑而過吧。
只要你用心去看這項研究,你就會發現,他的試驗設計並不嚴謹,甚至可以說是漏洞非常多。
而且,研究者並沒有教這些參與者,如何正確地進行間歇性禁食。
間歇性禁食,並不只是限制進食時間這麼簡單,如果想要達到減肥的效果,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不改變飲食結構的情況下去斷食,或者沒有適應低碳生酮的情況下斷食,可能導致的是暴食,吃得更多。
也許,這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