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樊俊卿】日前,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的2020第十二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光電子產業博覽會依託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強大行業資源集群效應,吸引了眾多來自國內外的行業翹楚展示其最新成果及創新應用案例。
在大會首日,銳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城接受了記者獨家專訪,並向記者闡述了其對中國光電子產業領域發展的期望。
據杜城介紹,銳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中信科集團,是一家致力於特種光纖、特種光纜以及光纖設備研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在光纖傳感、光纖雷射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布局及豐厚的技術積累。
「在細分的陀螺光纖應用領域,我們擁有面向高、中、低端全覆蓋的解決方案,其產品精度能夠達到千分之一精度的需求。而在保偏光纖應用領域,我們也是國內最早提出成熟解決方案的技術公司。」杜城表示:「目前我們的技術及產品還在不斷的迭代,以滿足市場及客戶不斷變化的產品需求,因此我們公司獲得了廣大客戶一致的好評,在產業生態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保偏光纖作為一種特種光纖,廣泛用於航天、航空、航海、工業製造技術及通信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在以光學相干檢測為基礎的幹涉型光纖傳感器中,使用保偏光纖能夠保證線偏振方向不變,提高相干信噪比,以實現對物理量的高精度測量。瑞光信通在原有的保偏光纖生產工藝基礎上不斷創新,在原材料中添加稀土、氟化物、光子晶體等特殊原材料,以滿足光放大器等器件應用的需求。
杜城表示,目前銳光信通的產品面覆蓋軍工領域及民用領域,並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一定的性能優勢。杜城強調:「我們公司所研發的陀螺保偏光纖已經在天舟一號上完成了搭載應用,我國也是為數不多的擁有外太空環境下穩定可靠光纖材料的國家之一。」
杜城談道:「銳光信通是一家具有深厚特種光纖研製歷史的企業,相關的技術團隊也經過了市場長足地洗禮。單從技術成員來說,我們引進了有湖北省黃河英才、中國光谷351人才以及來自全球多個高校的相關技術人員,和長期在特種光纖領域深耕細作的一些技術人員組成包涵老中青在內的高質量技術團隊。憑藉對整個特種光纖市場的認知,我們公司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在市場多個領域、特別是在複合型光纖等新興領域開花結果。」
其實,追溯銳光信通的起源,便與光纖產業密不可分。最早銳光信通是中信科集團旗下的光纖事業部,而後獨立發展的企業。得益於此,銳光信通繼承了中信科集團在光纖領域的幾乎所有經驗,可謂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擁有多項發明專利與技術專利,並在政策上得到中信科集團大力支持,科研攻關的速度明顯加快。
另一方面,銳光信通積極開展與海內外多家高校的知識互通及技術合作,相繼拿下數個國家級科研攻關項目,並在此間不斷提升自身製作工藝水平,推動旗下產品從技術引領向實用化快速轉型,促進公司持續發展。
「未來,我們著眼於光晶體光纖、複合材料光纖等發展方向,推動技術再次迭代,拓寬產業服務領域。」都城指出:「同時我們也將推動企業生產向著工程化、模塊化的方向轉型,不斷提升自己產品水平,豐富自己的產品種類,打造更符合客戶應用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