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傳感器用於研究酵母呼吸作用實驗

2020-10-17 愛生活的鬼

二氧化碳傳感器可用於測量大氣或封閉空間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應用範圍很廣,可以在許多實驗中使用。工採網了解到的典型的實驗包括:測量動物和昆蟲呼吸過程中的CO2濃度變化、觀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研究酵母的呼吸作用、及其他研究涉及二氧化碳參與或形成的化學反應等。

在微生物的厭氧呼吸過程中,一些微生物會產生酒精,例如:酵母菌;有些會產生乳酸。如:乳酸菌。高等植物在淹沒時可以進行無氧呼吸以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對植物有毒害作用,這也是發洪水時,被洪水淹沒的植物容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植物組織也可以在無氧呼吸過程中產生乳酸,例如馬鈴薯塊莖、甜菜根等。不過高等動物和人類在厭氧呼吸時,僅產生乳酸。

其中酵母是單細胞真菌,它可以在有氧和厭氧條件下生存,並且是兼性厭氧細菌,因此它經常被用來研究不同的細胞呼吸方式。在需氧和厭氧條件下定性確定酵母細胞呼吸產物,以確定酵母細胞呼吸模式。

二氧化碳是細胞呼吸的最終產物。隨著外部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酵母呼吸速率降低。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渾濁,還可以將溴百裡酚藍水溶液從藍色變為綠色,然後變為黃色。

根據石灰水的濁度或溴百裡酚藍水溶液變黃的時間長度,可以檢測到酵母培養液中的CO 2產生。橙色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乙醇(通常稱為酒精)反應,並變為灰綠色以檢測酒精的產生。

在對酵母呼吸過程的研究中,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傳感器來監測呼吸過程中是否有CO2產生。工採網建議使用英國GSS二氧化碳傳感器COZIR-W,這款CO2傳感器是紅外原理的,是具有低功耗(3.5mW)和高性能的特點。

相關焦點

  •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那些實驗
    1.普利斯特利實驗       有光照有植物,說明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利用燃燒作用和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產生了氧氣。
  •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舉例說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力目標:1.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猜想、觀察、推理、分析、綜合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2.在實驗中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在實驗中認同科學研究的求實、嚴謹、培養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演示實驗1: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       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其中的有機物發生了變化,釋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於種子萌發,還有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演示實驗2: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放出了什麼氣體?種子萌發產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性質)
  • 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直接來自於呼吸作用的釋放,根本來源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轉化的太陽能。    呼吸作用的場所主要是細胞的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反應式:    有機物 + 氧氣 ——→二氧化碳+ 水+能量      呼吸作用的實驗也是常考考點,請認真觀看微課視頻。    在觀察種子的呼吸現象實驗時,將萌發種子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兩份分別裝入甲、乙兩隻保溫杯中,將另外兩份煮熟冷卻後分別裝入丙、丁兩隻保溫杯中。你認為該實驗必須用保溫杯嗎?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呼吸作用
    4答案:D點撥:植物在呼吸作用過程中要消耗氧和有機物,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能量,其中熱能也是能量的一種形式。     5答案:B點撥: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用於各項生命活動。所以植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動力也來自自身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的能量。
  • 青島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41題解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大棚中安裝土壤溫溼度傳感器可檢測土壤中的含水量,實現農作物的自動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於(  )。大棚中安裝二氧化碳發生器的目的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原理是(  )。解析:此題考查植物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
  • 【初中生物】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光照時,綠色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內的空氣。在黑暗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進行,會消耗居室內的氧氣, 將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響居室內的空氣品質。P127演示實驗 1.種子在萌發過程中發生了能量變化嗎?甲瓶的溫度高,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釋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了。
  • 複習十二植物的呼吸作用
    或者在手機下方的菜單中查找)植物的呼吸作用 課後作業1.在我國東北某林地,研究者測定了六月份某一天中,土壤二氧化碳釋放速率與林內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土壤釋放的二氧化碳可來自植物根系和土壤生物的呼吸作用   B.9~15點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較低原因是土壤釋放二氧化碳減少   C.植物吸收林內二氧化碳,對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D.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起重要作用2.
  • 2019中考生物複習資料: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     2.反應公式:略。     3.觀察種子呼吸現象的演示實驗。
  • 【中考生物梳理】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表達式: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2.概念:細胞利用氧(原料),將有機物分解產成二氧化碳和水(產物),並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實質即消耗有機物釋放能量)。
  • 植物呼吸作用
    如處於穩定生長期的酵母細胞內線粒體在氧化NADH時,P/O是3,而處於穩定生長期前的P/O則是2,這說明二者的電子傳遞途徑是不同的。五、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1.呼吸速率單位時間單位重量(乾重、鮮重)的植物組織或單位細胞、單位時間內所放出的CO2的量或吸收的O2的量。
  • 二氧化碳傳感器用於博物館內空氣品質監測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包含了搜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七項。形態上包括建築物、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城小鎮博物館化、長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檔案資料館等。內容上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性博物館及特別專題博物館等。
  • 中考複習第十講——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請關注「雙語生物」重點知識1.探究呼吸作用(1)實驗一:裝有萌發種子的保溫瓶溫度升高,而裝有煮熟種子的保溫瓶溫度不變。說明種子萌發進行呼吸作用釋放了能量。(2)實驗二:萌發種子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3)實驗三:將燃燒的蠟燭放入裝有萌發種子的瓶中,結果蠟燭熄滅,是因為種子進行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氣。2.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關係
    此狀況下,植物從外界吸收氧氣,並將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釋放到體外(圖甲表示)。2.較弱光照時(1)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強度大於光合作用強度。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用m表示)除用於植物的光合作用(用m1表示)之外,其餘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周圍的環境中(用m2表示)。植物呼吸作用所用到的氧氣(用N表示)除來自植物自身光合作用(用N1表示)外,不足的氧氣部分從外界吸收(用N2表示)(圖乙所示)
  • 常識|酵母發酵的原理和作用
    酵母(saccharomyces) 是基因克隆實驗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體細胞,培養酵母菌和培養大腸桿菌一樣方便。酵母克隆載體的種類也很多。酵母菌也有質粒存在,這種2μm 長的質粒稱為2μm 質粒,約6 300bp。這種質粒至少有一段時間存在於細胞核內染色體以外,利用2μm 質粒和大腸桿菌中的質粒可以構建成能穿梭於細菌與酵母菌細胞之間的穿梭質粒。酵母克隆載體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構建的。
  • 山西省太原市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山西省太原市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題(山西太原202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38.(13分)選取某植物幼苗進行無土栽培實驗請據圖回答:(l)溫度在0-5℃之間,該植物幼苗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是 _________。(2)假設上述實驗在缺Mg的條件下進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圖中的A點會向_________ (左、右)移動。
  • 低成本小型電子鼻傳感器,可用於搜救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開發出了號稱「最小、最便宜的」高靈敏度可攜式人造電子鼻(E-nose)偵測器,它採用陣列式傳感器偵測多種物質,檢測可以證明人類存在的特定「化學足跡」,十分可靠且能重複化學組成檢測。設計用途為地震和雪崩的災後搜救。3u2ednc
  • 考點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關係!
    此狀況下,植物從外界吸收氧氣,並將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釋放到體外(圖甲表示)。2.較弱光照時(1)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強度大於光合作用強度。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用m表示)除用於植物的光合作用(用m1表示)之外,其餘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周圍的環境中(用m2表示)。植物呼吸作用所用到的氧氣(用N表示)除來自植物自身光合作用(用N1表示)外,不足的氧氣部分從外界吸收(用N2表示)(圖乙所示)
  • 應用專題|乾燥失重法檢測食品中微生物(單細胞酵母)的生長
    由於本研究中專門研究了釀酒酵母的發酵特性,因此這種方法在確定某些酵母在麵包或釀酒行業的可行性方面特別有用。傳統的光譜法只能通過光密度表徵酵母的種群密度,不能進一步說明他們的碳排放能力。下圖所示的藍色曲線即為未接種酵母的PDA培養基的重量損失曲線,測試數據來源於三次獨立的重複實驗。確定了基準蒸發曲線(更準確地說是總失重百分比曲線)後,我們就可以預測,如果一個生命有機體(釀酒酵母)開始在培養基中消耗葡萄糖,便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分,瓊脂培養基會比對照組的樣品以更快的速率損失重量。
  •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之間聯繫
    如果某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氣量相等,則該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氣,只產生二氧化碳,則只進行無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氣量多,則兩種呼吸都進行。有氧呼吸、光反應、無氧呼吸(暗反應不能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