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周丨了解地震的防範與逃生自救小常識

2021-01-07 阿克蘇溫宿消防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小常識

地震帶分布

世界上三大主要地震帶分別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地震帶,洋脊地震帶。

中國地震分布: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這5個地區是: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區,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雲南中西部;西部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東南沿海地區,廣東、福建等地。

地震震級大小

1.弱震:震級小於3級的地震;

2.有感地震:震級等於或大於3級、小於或等於4.5級的地震;

3.中強震:震級大於4.5級,小於6級的地震;

4.強震:震級等於或大於6級的地震,其中震級大於或等於8級的叫巨大地震。

地震之最

古今中外地震死亡人口之最:大約1201年7月,近東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壞,死人最多, 估算約達110萬。

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中國陝西華縣的8.0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比前者確鑿一些,廣大災民病死、餓死,數百裡山鄉斷了人煙,估計死亡83萬餘人。

應急措施

01

在室外

1.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2.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等,都應該避開。

3.避開危險或者高空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

4.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雨篷、磚瓦、木料等雜物堆放處。

02

在室內

√ 當你在教室時:

有序撤離遠離樓轉角:震後要按照平時的逃生訓練,在老師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轉移。撤離過程中,在樓梯轉角處最容易發生踩踏事件,要有序離開,切忌慌張推搡。

√ 當你在家裡時:

1. 關閉煤氣、水電等次生災害因素。地震造成的災害不僅僅是建築物倒塌,很有可能發生火災等。

2.不要躲在床底下、衣櫃內,遠離頭上有懸掛物的地方,如空調、吊燈等,最好是把門打開,背靠門框,手抱頭,地震結束時迅速撤離現場。

3.選擇承重牆的牆角,三角地帶容易躲藏,也不易被砸傷。所以衛生間,是家裡生存機率最大的地方。

√ 當你在高樓時:

1.遠離高層樓的窗戶:地震時,高層樓面向馬路的那面牆很不穩定,高層樓的窗戶更要遠離,地震時窗戶常常是框架在,牆沒了,如果人躲在窗戶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2.千萬不能坐電梯: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能使用電梯。一旦斷電,上不來下不去就卡在裡面出不來了。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3.往哪兒跑要看情況:地震發生後,往哪兒跑的原則應該是就近——離地面近就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就往樓頂跑,總之,「見天見地」都能夠和外界接觸,相對更安全。

03

保存體力!

地震結束時,不要著急呼喊,要適當保存體力,畢竟救援人員不會立刻就到,急於呼救只會浪費精力。

逃生路線

1. 蹲下、掩護、抓牢。發生地震時,應立即蹲下,不要在強烈晃動時試圖逃離房間,或者回屋子搶救財產和同伴。減少自己被砸傷的機率。

2.停、跑、停。地震的波動規律是,先縱波上下動,然後是橫波左右晃。期間會有短暫的平靜期。當房子開始晃動時,先躲在安全的地方,想好逃跑的路線,在平靜期時逃離屋子,或者躲到更安全的地方去。

相關焦點

  • 44秒丨築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棗莊嶧城組織企業開展地震應急演練
    原標題:44秒丨築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棗莊嶧城組織企業開展地震應急演練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棗莊市嶧城區多部門走進企業聯合開展防災減災地震應急逃生演練活動,向廣大企業員工宣傳安全知識,全面提升企業員工應對地震等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在設立「國際減災日」的同時,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設立本國的防災減災主題日,有針對性地推進本國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
  • 防災減災周之自然災害發生時我們該怎麼辦?
    當地震發生時應如何躲避? 受到洪水威脅怎樣逃生? 颱風入境前如何防範?災後出門要先了解路段情況,選擇正確的出行路線、要及時處理颱風過境時留下的垃圾等,並對住房以及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和衛生處理。
  • 「防災減災宣傳專列」亮相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
    來源標題:「防災減災宣傳專列」亮相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 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防災減災宣傳專列」正式亮相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
  • 青島人 事關防災減災 這些事情您應該知道
    青島新聞網5月11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通報2020年青島市防災減災工作情況及「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安排。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青島市將今年5月9日至15日定為「全市防災減災宣傳周」。
  • 5月9日至15日青島市防災減災宣傳周:地震應急救援模擬演練 參觀...
    本市於2007年成立了市減災委員會,市減災委員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精神,完善減災機制、夯實減災基礎,重點開展了創建綜合減災示範縣(市、區)和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培訓信息員隊伍、建設市減災備災中心、儲備應急救災物資、完善防災減災預案體系、組織「5·12」防災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系列活動等工作
  • 地震災害逃生包
    其實全球有很多國家地震都比較頻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離我國較近的日本,他們每年都發生可能上千次的地震,但由於他們具備了很強的逃生和自救能力,災難來臨
  • 「防災減災日」防震減災,你我同行,這些知識跟著柳北一起學~
    5·12防災減災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提升整體防災綜合應急能力,5月12日,柳北區住建局聯合雅儒街道、雅蓮社區開展了「戰時防空抗毀·平時搶險救災」的宣傳活動。
  • 體驗地震來襲 學習逃生方法
    記者 熊明 攝   5月7日,在重慶市民防宣教中心「地震模擬體驗平臺」上,學生們正在體驗模擬地震。記者 熊明 攝   本報訊 (記者 文晶)本月12日是我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7日,市人防辦啟動宣傳周活動,邀請求精中學120餘名學生前往市民防安全教育專題展示館,親身體驗了一番突發「災害事故」。
  • 2019全國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什麼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創新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形式,進一步普及各類災害事故的知識和防範應對基本技能,提升宣傳教育的實際效果。要加強災害事故風險防範,深入開展災害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事故風險。要修訂完善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因地制宜廣泛開展防災減災救災演練,提高災害事故發生後的轉移避險能力,以及災害事故救援中的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
  • 專家介紹地震自救基本常識
    雖然我國已初步建立防震減災管理體系,包括地震逃生在內的演習也經常舉行,但每年演習的參與者非常有限,演練的不過是「小眾」。大多數人對一旦遇到地震災害,如何應對還是不甚了解。    地震專家表示,公眾防震減災意識不強,是目前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在2005年11月江西九江地震中,湖北東部一些縣市的學校出現學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78名學生受傷。
  • 防災減災宣傳周丨防震減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
    防災減災宣傳周丨防震減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 文章推薦進賢縣「在彰顯省會擔當中,挑重擔、勇爭先、我們怎麼幹」有獎徵集「金點子」活動截止時間為6月底,歡迎您的踴躍投稿,詳情連結:(點擊查看)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 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地震逃生自救演練在鐵西區保工一校開展
    地震,誰都不能保證不會經歷,為加強小學生的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防震減災常識和應急避險自救技能。1月14日,瀋陽市華易傷害預防公益基金會「為了明天·守護安全」計劃項目走進瀋陽市鐵西區保工一校,由瀋陽市雲益青少年服務發展中心為保工一校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們組織並開展了一場防震減災逃生自救演練活動。
  • 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如何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保護人民群眾生命...
    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李思默 王偉 李竟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連日來,各地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情況,創新舉措,紮實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 國際減災日丨中國地震帶及抗震自救實用知識
    2018年10月13日是第29個國際減災日,人的生命在災害面前只是一瞬間,學習防災自救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了解的。自然災害不可抗拒,但人類正是一次次與災害相抗爭,憑藉勇氣,毅力和堅持,走到如今的現代化社會。
  • 【防災減災】當地震來臨的那一刻……
    面對地震,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處變不驚,及時應對的,許多人因為對地震不夠了解,科學防患意識薄弱,當災害來臨時,稍一猶豫就有可能錯失逃生良機。所以為了自己及親人的安全,了解地震、掌握科學的自救知識尤為重要。 了解地震 造成地震的原因很多,按其成因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種主要類型。
  • 5·12防災減災日: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散布不實地震謠言將面臨怎樣...
    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今年的5月12日我們迎來了第十二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你身邊的建築抗震嗎?地震造謠將面臨怎樣的處罰?......一起來看本期《法治佛山》5·12防災減災特別節目漲知識吧!本期節目聚焦與地震有關的一些犯罪行為,我國建築抗震設防的要求,以及地震災害發生後,如何逃生幾個話題做重點討論和分析。
  • 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宣傳周期間,市應急管理局、市地震辦公室將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從不同途徑、方位、角度大力普及防災減災專業知識和技能,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今天讓我們學習一下防震減災方面的知識:    1.什麼是地震?
  • 這些地震應急小常識你知道嗎?
    地震安全小常識地震這類災害一旦發生,留給人們的自救時間很短,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下面帶您了解一下地震自救常識。
  • 珍愛生命,防災減災小知識學起來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環境和氣候特點,我國自然災害時有發生,給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及安寧的生活造成了威脅,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近幾年來已經對防範各類災害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部署,有效減輕了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