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見者不明、自足者不彰,學會四句話,做一個成功的中年人

2020-12-04 翔說歷史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小燒雖好鹿茸貴,韭菜腰花多實惠。中年男人肩上擔子最重,上有高堂悲白髮,下有子女未成年,再難也要堅持,因為一家人的希望就寄托在他們的身上。

人到中年,生活的百般滋味都已體驗,最大的痛苦就是:花到盛放時,人卻不得意!

成功不需要先有錢,也不需要生在終點線,關鍵要有眼光和膽識。學會四句話,做一個成功的中年人:

1、自足者不彰

踮起腳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穩;邁著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遠;自以為是反而不能成就大事

《荀子·榮辱》:「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可見,一個自以為是的人對自己充滿自信,而對別人則充滿不信任。

諸葛亮派愛將馬謖守護街亭,眾將都建議軍隊駐紮在山腳,馬謖卻驕傲自滿、自以為是,堅持駐紮在山頂。結果被張郃圍困山頂,沒水沒糧,大敗而歸。這不是自以為是的壞處嗎?

2、自見者不明

經常自我表現,其實是不智慧。

有些人在與人應酬時,總愛顯露自己的才華和能耐,引起人家的注意,搏得人家的好感。殊不知,你越是顯露自己,越是傷害對方,只會招致對方的嫉妒和打擊,導致交際及事業的失敗。因而要十分注意藏鋒露拙,切勿鋒芒畢露。

低調有涵養,其實是大智慧。

3、自誇者無長

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認可,成就也不會長久。

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就一定要使自己的心靈高尚,保持謙虛的美德

即使有了一些成績,也不要自高自大、洋洋得意。時時標榜自己做了什麼,那只是一種極端無知的表現。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多會都不會過時。

4、自伐者無功

自我誇耀的人很多,但他們最後都沒能建立起功勳。

牛逼的人需要自吹自擂嗎?很顯然,不需要。

只有不牛逼的人,才喜歡把自己吹到天上。孰不知,別人早已看破,已經把他當作小丑看了。

相關焦點

  • 《道德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
    《道德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道德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日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 老子闡述為人處世之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 01公元前571年,老子曾告誡世人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那老子這話,究竟何意呢?很明了,他老人家在闡述為人處世之道,懂者已步入雲層,不懂者尚欠浮遊於地面。老子這番話的意思是說:自逞得見的人,他往往得不到彰明,而自以為是的人,它往往得不到顯昭。同樣,自我誇耀的人很多,但他們最後都沒能建立起功勳,自高自大者是不能做眾人之長的。
  • 《道德經》:自是者不彰,何解?
    「自是者不彰」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四章。《道德經》第二十四章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因為身體容易疲憊,思路比較急促混亂而導致錯過最優的方法,這樣就不容易達到目標。所以做事情要思路冷靜,找到合適的方法再去行動,這才是符合大道思想。只能看見自己的人,是不能明白事理的。自以為是的人,是不能明辨是非的。自我誇耀的人是沒有什麼功勞的。自高自大的人是不會長久的。從這幾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要成事先要修身,這樣才是符合大道思想。
  •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四章:自見者不明
    碧水,藍天,白雲,青山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古人】《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自見則智不足以周物,故不明。自是則仁不足以同眾,故不彰。有其善,喪厥善,故無功。矜其能,喪厥功,故不長。」《明太祖御解道德真經》:「其四自字之說,有何難見也?不過使人毋得張聲勢耳。」
  • 人民日報:為官者當不落經驗主義之窠臼
    於是,他隨手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待調任黃州後,蘇軾偶入菊園,只見滿地金黃、枝頭無一朵枯花,頓覺汗顏。 見慣了「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誤以為天下菊花莫不如是,並不存在落瓣的菊花,無意間便墜入經驗主義、主觀主義的窠臼。好在蘇東坡勤於觀察、善於自省,最終成就了一段知錯輒改的佳話。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整個世界面前,個體的智慧和經驗總是很有限的。
  • 這個社會對中年人並不友好,那麼,中年的我們該何去何從?
    我不知道對一句隨便評論都如此口誅筆伐的那些人是不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所以選擇對一切事物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反正滿屏的惡意滿滿,好像一個四十歲的女人還會被人追,是這個女人十惡不赦,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首先,在這裡先不討論,別人追自己,自己是不是就得會接受這個話題,當然也許這個追求者真的是另有所圖,但誰在這個社會找男女朋友不是另有所圖?!
  • 人到中年一邊哭一邊跑,中年人的苦是從內心說不出來的
    中年人一旦有了這種妥協向這樣的人生也就沒有了什麼樂趣了,所以也就不覺得異祥,現在現實生活當中的中年人是怎樣在生活呢?有的很早去做生意,生意好做的時間給自己賺到了辛苦的錢也就早已衣食無憂了,已經比別人活成嚮往的對象了,但事實上大多數中年人現在還在掙扎著,現在你看還有很多工地上的農民工大多數都是中年人,無論在單位上辦公室裡也大多數都是中年人。
  • 35歲以上的中年人,失業後再就業難,可考慮從事創業做生意賺錢
    不管你是否承認,35歲現象都是很多中年人要面對的一個問題。看到很多單位不招35歲以上的人,甚至明確規定年齡需在35歲以下,昔日的骨幹們開始送外賣,開大排檔......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同時這個年齡工作還不好找,很多人被迫開始創業做生意。
  • 職場「35歲現象」:中年人的世界,到底有多辛酸?
    在職場,有一種不成文的現象,即:「35歲現象」。其實,35歲是人一生重要的年齡點,也是職場生涯的重要拐點。如果細心的話,大家能明顯感覺到35歲以上的職場中年人,對職業生涯規劃需求的迫切性。
  • 中年人不妨留意
    事事總無絕對,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正是因為這些偶然亦或者說必然,造就了許多美妙的錯誤和風景。老祖宗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自滿則敗,至矜則愚」。人無完人,誰都有糊塗的時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語教導後人,道理就在那裡,學不學、能不能學會則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細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義,為人處事,中年人不妨一看。
  • 警示:46歲中年人堅持鍛鍊,每天排便,怎麼被查出了腸癌?
    46歲的周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同時也是一個自律的中年人,他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大便一天一次,沒有任何異常,也沒有腫瘤家族史。如若在日常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建議及時進行檢查。
  • 43歲男演員因結腸癌去世,結腸癌難治癒,4類中年人最易中招
    8月29日上午,漫威電影《黑豹》主演43歲的查德維克·博斯曼與結腸癌鬥爭4年後離世……人到中年,如何才能平穩邁過一個個的「身體危機」?普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根本就不敢生病,尤其是癌症這種就更讓人絕望了。雖然肺癌、肝癌和胃癌才是國內癌症三巨頭,但結腸癌近年來也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增長勢力。結腸癌是一種好發於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處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結腸部位。
  • 中年人的崩潰悄無聲息,誰又何嘗不是處於崩潰的邊緣呢?
    可沒想到,鍾逸倫的上司突然發信息,讓他今晚做一個金融模型。但其實這個模型不著急需要,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完成。鍾逸倫委婉的和上司說明了情況後,上司非常體諒的說:"那你明天早上給我吧!"你在逗我嗎?這和今天晚上給你有什麼區別呢?
  • 《道德經》:想做人上人,請先學會做個「人下人」
    說到成功人士,你的定義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對成功人士的定義就是事業有成,擁有很多資產。然而在我看來,僅僅是擁有很多財富,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成功人士。一個真正的成功人士,不在於你財富的多少,而在於你能否能夠始終處於不敗之地。有些人雖然擁有了財富,卻守不住,也算不上成功人士。
  • 情商測試:一個中年人成熟的3大標誌,看看你中了幾條?
    一個中年人成熟的三大標誌,看看你中了幾條? 人到中年,可以不選擇金錢,不選擇權勢,但一定要選擇身體健康。 中年人的健康,不僅與自己有關,也與家人的幸福有關。 人生的時間是用生命計量的,而生命是由健康的身體保障的。 無論你有多少野心和責任,好身體才是承載一切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