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道盡辛酸

2021-01-15 陌上花開且緩歸

因為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中國人普遍都會想要生個兒子,這樣自己老來就能有所依。

即使社會發展至今,養兒防老,依然是農村老人養老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農村,對生兒子依然有一種執念,而且總是希望能多生幾個,這樣以後可以相互分擔,會輕鬆一些。

但往往事與願違,有時候家中兒子多了,反倒不是件好事,因為他們會相互推卸責任,就會應了農村那句老話: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

「輪官馬」是什麼意思呢?官馬,當然是指政府的馬。輪官馬,就是由百姓輪流餵養官府的馬。

在明朝以前,官馬主要是靠朝廷養。到朱元璋時,為了提高馬匹這個戰略資源,就將馬匹交由百姓飼養,就好比納稅一樣,飼養母馬的百姓家就每年上交小馬,飼養小馬的百姓家就每年上交強壯的成年馬。

因為養馬費用高,又幾乎沒有回報,普通百姓都難以承受,官府於是就想了個「輪養」政策,可以由幾家聯合起來共同養一匹馬。官府原本是想給老百姓減輕負擔,但實際操作起來就背道而馳了。

這些人家中,誰家兒子多,勢力強,就仗勢欺人,不出錢不出力;誰家勢單力薄就得挨欺,又出錢又出力,負擔更重。有能力的不養,沒有能力的養不起,這馬自然就養不好了。

還有一些呢!雖然各家情況都差不多,但誰都不想自家吃虧,讓別家佔了便宜,所以在養馬時都儘量剋扣糧草,這馬飽一餐飢一餐的,就更別想養好了。

「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所反映的就是農村多子家庭,老人養老猶如「輪官馬」一樣的情形。

養兒別養倆,倒並不是說正好是兩個兒子,而是指有多個兒子。老人就好比「輪官馬」中的官馬。農村多子家庭贍養父母,通常是按固定時間輪流著養的,比如這個月住大兒子家,下個月住小兒子家。

原本,老人年紀大了,不適合這麼頻繁的搬來搬去,但因為兒子多,誰也不願獨自承擔下贍養父母的責任,就只好委屈老人了。

而且是一到日子,立馬將老人送到另一家,一刻也不耽誤,生怕遲一天就會多吃一天的虧,這時,老人會覺得自己有種被嫌棄,被掃地出門的感覺,悲從中來。

兒子多了,吃飽是沒問題的,但其他問題卻又會被推來推去。比如老人生了病,有些兒子媳婦頂多也就是自行給老人買點藥吃吃,不太願意帶去看病,因為去醫院太花錢。

如果是臨近月末,就更想拖一拖了,最好能捱到老人搬去另一個兒子家,就跟自己無關了。這樣一來二去的,老人的身體就被拖垮了。

兒子之所以會如此,這和小時候父母的教養分不開。所以生兒子並不是越多越好,生而不養,不如不生,否則只會讓自己晚景悽涼。

關注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

相關焦點

  • 倆只大傻狗
    但對於養了寵物的人來說,地震瞬間的第一反應,卻是本能的先去抓貓抱狗...這是2019年6月17日宜賓地震後,網上流傳的一組圖:狗砸們倒是心很大,看樣子就算和鏟屎官一起流落街頭,人家都超開心的...在這種生死交際的關頭,如果說這時手裡握著的,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東西...那這些畫面可能是對狗狗最暖心的告白!
  • 老人家中突現2米長大蛇 祖孫倆嚇得不敢回家(圖)
    當下飼養寵物越來越「熱」,養貓、養狗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少市民也開始養起了蜥蜴、蜘蛛、蟒蛇等個性寵物。一名約60歲的老人帶著一名5歲的男童,慌忙跑向消防員。原來,這名老人在家中帶孫子玩耍時,發現了一條大蛇,趕緊帶著孫子出門。由於害怕不敢回家,只好在小區門前等待救援。來到老人家後,消防員發現一條黑黃相間雲狀斑紋,約2米長,小臂粗細的大蟒蛇盤踞在五樓的空調外機上。
  • 葫蘆島:老母雞冬天帶回倆小雞崽(圖)
    半山腰養雞  楊玉軍今年47歲,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長期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了如指掌。5年前,他在村子旁邊一座山的緩坡處蓋了養豬場,和妻子在附近建了平房,兩人在此生活。「我妻子平時不怎麼忙,有空閒的時候,在家養了一些雞,雞舍建在半山腰上。今年養了20多隻雞,都是老母雞。」楊玉軍說。
  • 夫妻倆街邊賣糖葫蘆,利用「一副撲克牌」,一個月收益8萬元
    李大爺就是這樣賣糖葫蘆的,因為夫妻倆早就下崗了,年歲也比較大,現在的生活成本那麼高,兒子不僅要養他們還有剛出生小孩要撫養,所以夫妻倆就想通過賣糖葫蘆掙錢零用錢補貼家用。夫妻倆也不會什麼營銷手段,要麼在大街上上隨便吆喝一下,要麼就進店隨便問問,一天最多也就賣50來串。賣這50串也不容易,大街小巷到處走,一天不知道走了多少路。
  • 夫妻倆養蝴蝶一養就是22年 廈門居然有養蝶專業戶
    「養蝶就得起早貪黑,以保證它們有充足的食物。」許爾林說,幼蟲的食量隨著體型變大而增大,在後期如果食物補充不及時,飢餓的幼蟲就會啃食樹枝損傷植物,甚至吃掉掛在植株上的蛹。為此,許爾林和妻子每天早出晚歸,避免蝴蝶幼蟲出現斷糧。
  • 你倆會成婚嗎,感情合不合呢?
    請問小諾老師,我倆會成嗎?彼此相剋嗎?另外,我現在藥廠打工,財運如何?女,73年農曆八月十三凌晨三點多,他是78年農曆五月初六午時。答覆如下:你生在癸丑年、辛酉月、戊申日、甲寅時。大運: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現在乙丑大運中。
  • 農村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這話可信嗎?其實現代人理解有誤
    在農村,一些老人會說「豬是蛇的剋星」。可是我們聽到這些話就會不解,因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豬和蛇是沒有任何交集的,這倆怎麼會克在一起呢?但今天咱們不說這些,只說現實中豬和蛇的交集,再說說豬究竟是不是蛇的剋星。一、家豬和野豬與蛇有交集嗎?這個豬一般都是蠢笨和懶惰的代名詞,不信看看一些人,說到懶時,總愛說懶豬,為啥不說懶狗?因為豬在別人心目中就懶。
  • 居民用鋼珠襲擊甩鞭大叔 不料誤傷倆散步老人
    散步老人耳根被鋼珠擊中□記者李嵐文圖核心提示|去年12月6日,鄭州市民孫大媽和一群老姐妹,在秦嶺路與冉屯路交叉口東側的冉秋苑遊園廣場上跳廣場舞時,因音樂聲較大,遭到旁邊小區居民鋼珠襲擊,孫大媽和另外樓上居民本想襲擊甩鞭大叔不料誤傷倆散步老人2月15日上午9時,記者趕到現場時,一群情緒激動的老人,正在指責往廣場打鋼珠的人「缺德」。其中一名被擊中右側耳朵的老人說,他和另一名被擊中右手虎口部位的老人,只是在廣場上散步的,打鋼珠的人要襲擊的目標是在廣場上甩大鞭的人,結果誤傷了他們。此時,現場已經沒有甩鞭人的身影。
  • 一條十年尋親路,姐妹倆終於在快手上走完最後一段
    多年以來,馮彥景的親生父母也在嘗試尋找姐妹倆,只是苦於與中間人失去聯繫而未果,對「山東」「雙胞胎」等字眼都格外敏感,打開視頻一看,「十月初七的生日」「山東菏澤」「雙胞胎」這幾個關鍵詞再加上照片,兩位老人覺得十有八九就是自己的孩子,就讓子女通過平臺聯繫了姐妹倆。中間人、出生日期等信息都對上了。為了萬無一失,她們還做了 DNA 對比。
  • 山裡住戶往外搬,老兩口卻專門找深山,養100隻羊兩頭牛一匹馬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而對於農村的老人們來說,種地、養殖就是他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尤其放羊,是農村家庭來錢最快的方式之一。70歲的李大叔是欒川縣一位普通農民,幾年前聽說附近的山裡面沒啥人住,都搬出去了,於是和老伴兒一起租了一個小院子,買了一群羊,在平時不見人的山裡當起了羊把式。
  • 在福建農村,光鮮亮麗的豪宅背後,是留守老人的...
    說到農村豪宅,當屬福建沿海地區首屈一指。 福建人素來以敢拼、肯拼的特點而聞名於海內外,那首閩南歌曲《愛拼才會贏》,就是福建人最真切的寫照。 福建農村一座座光鮮亮麗的豪宅,並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福建人用「拼」換取來的,而在「拼」的背後,卻有著同樣的辛酸故事。
  • 網紅綠植「散尾葵」,拆開包裝眼前一亮,養了倆月,變成枯草
    網紅綠植「散尾葵」,拆開包裝眼前一亮,養了倆月,變成枯草散尾葵,天堂鳥,龜背竹,滴水觀音這幾種綠植都是當下很火爆的植物,尤其是在網上,很多「網紅」都在極力的推薦,說句實在的,我個人並不是很喜歡網紅這個稱呼,為了自己的利益,路邊的石頭都能說成是金子,而且還會有大量的人去買,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吃吃過
  • 一把菜刀300元,老哥倆打鐵50多年 五代傳承只做一件事
    8月13日,記者在鄭州新密市超化鎮超化村採訪孫殿臣和孫喜臣兄弟時,一位村民特地拿出家裡使用的菜刀對記者說。看著這把使用了半個世紀,刃口還很鋒利的菜刀,不得不被兄弟倆的打鐵手藝所折服。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沈翔攝影報導今年82歲的孫殿臣和66歲的孫喜臣是兄弟倆。
  • 五個英語表達說「你倆長得太像了!」
    五個英語表達說「你倆長得太像了!」學習用五個英語表達說「你倆長得太像了!」。
  • 老鼠當寵物養 老人和近兩百隻耗子同吃同住(圖)
    老鼠來了不趕不滅反當寵物養  老人和近兩百隻同吃同住  經鄰居勸說,老人同意除掉這些老鼠,目前專業人士已捕捉170多隻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把貓、狗、雞、鴨等動物當寵物養,可是在南岸城南世家小區裡,一位70多歲的大爺把老鼠當寵物養
  • 在農村,老人常說:「升米恩,鬥米仇」,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二、窮人養嬌崽,富人當牛馬。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以不論窮人富人,都會把最好的東西拿給孩子。但是有的人家本來家裡窮,父母吃苦慣了卻不捨得孩子吃一點苦,對子女嬌生慣養。這樣的子女長大成人後,不僅不能體諒父母,也沒有能力改變家裡的困境,也只好像父母一樣為富人當牛做馬。這樣的結果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是也沒辦法。
  • 牛、馬等哺乳動物,通過什麼來判斷年齡?農村牲口經紀有絕活!
    在農村,有經驗的老人都知道看牲畜「牙口」來判斷年齡,像牛、羊等長角的動物,還可以看角輪(一年多一圈,就像樹年輪一樣),另外結合毛皮顏色和蹄冠程度等,判斷牛、馬等哺乳動物的年齡,八九不離十。一、牙口怎麼看?動物跟人一樣,也要換牙的,了解了牲畜滿口(也叫「齊口」)牙的個數,數一下動物牙齒多少,牙槽磨損情況,就很容易判斷牲畜年齡了。
  • 愛暱寶貝一招讓你分清它倆
    貓咪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動物,也是很多人都在養的,對於這些人來說美短虎斑和狸花自然是分得清楚地,但是對於那些只看貓卻不養貓的人,這兩點可是傻傻分不清楚的呢!一招就能分清它倆我相信你一定想要知道,今天愛暱寶貝就給你這一招。
  • 父子倆山裡挖到「狗頭金」,有人說值1800萬!
    前兩天,老盤在錢江晚報看到一條消息,父子倆元旦放假時在臨安大明山一帶河流尋寶,發現了一塊奇怪的石頭,金光閃閃。事情是這樣的,趁著元旦放假,父子倆來到河邊尋寶(父親是石痴),正好碰上河道裡挖機在施工。但是,很重,說大概有一斤來重,在太陽的照射下透出閃閃金光。大明山周圍一直流傳著狗頭金的傳說,難道爺倆真的走了狗屎運?他們用了民間各種土方法測試,結果都顯示是黃金!(這塊石頭的具體身份還需要專業機構檢測確認,土方法無法百分之百的確定。)
  • 農村老人是養鵝能夠防蛇,是不是真的呢?看完心裡有數了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對於農村「三霸」,一定不會陌生。這「三霸」分別指的是:大公雞、土狗和大鵝,其中最混不吝的莫過於是大白鵝了,也有俗語稱之為:不怕狗咬,就怕鵝擰。大白鵝是天生好鬥的角色。不但愛欺負弱小群體,就連那些身體比自己大許多倍的,也是照樣開幹,這樣的性格很像非洲的平頭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