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有什麼區別,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0-12-06 國學經典漫談

阿彌陀佛通常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智慧和壽命。阿彌陀佛創建了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生活的眾生壽命無量,並且永遠處在極樂的狀態修行,直至成佛。釋迦牟尼佛則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佛教創始人,如果沒有他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將無法接觸佛法。釋迦摩尼佛與阿彌陀佛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在成佛時間上的區別

阿彌陀佛成佛時間比釋迦摩尼佛時間早,距今十劫以前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一劫通常指宇宙生滅一次。二釋迦摩尼佛在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成佛,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佛,並且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佛。

釋迦摩尼佛像

二、在寺廟中供奉位置的區別

我們在寺廟禪院經常看到隨處可見的「南無阿彌陀佛」標語,我們還會發現阿彌陀佛一般都在大雄寶殿西側,或者西邊接引殿,另外淨土宗寺院在主殿供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身邊的兩尊菩薩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而釋迦摩尼佛則被供奉在大雄寶殿正中央,釋迦摩尼佛身邊的菩薩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阿彌陀佛像

三、教化的世界與教化方式的區別

阿彌陀佛的教化的世界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它是佛教淨土宗的主修對象,眾生只要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便可在臨命終時得到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他身邊的侍者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右邊的侍者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兩位菩薩代表佛教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極樂世界沒有病苦與煩惱,只有世間極樂,距我們生活的娑婆世界有十萬億個世界。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是華藏世界的創造者,是來我們這個世界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與其左右兩脅侍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共稱「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出生、悟道成佛,他苦修、住世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導眾生解脫煩惱、遠離愚痴和顛倒,脫離六道苦海,修行成佛。

可以把極樂世界理解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大學,娑婆世界好比的高中,只有學習優秀才能進入極樂世界這所大學,畢竟極樂世界是諸上善根人聚集的世界。在極樂世界修行精速度沒有在娑婆世界快,但在極樂世界修行永遠處於上升的狀態,直至成佛;而在娑婆世界修行精進一天相當於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另外極樂世界的一天相當於娑婆世界的一劫,因此,無論在哪個世界修行都是功德無量。但是在娑婆世界修行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誘惑而倒退,所以根性資質愚鈍的人最好老實念佛,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以達到決定成佛的目的。

相關焦點

  • 人們常稱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究竟何方神聖?
    我們這個世界的教主是化現於古印度的釋迦摩尼,也就是《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祖。釋迦摩尼說法的過程中,經常提到其他的佛國教主,並且稱揚讚嘆他們的功德,比如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和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如果你看到寺廟裡大雄寶殿中三尊並列的佛像,那就是阿彌陀佛、釋迦摩尼佛和藥師琉璃光如來了。
  • 為什麼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理解「南無」二字的含義是關鍵
    「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含義是什麼?首先,我們來看「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要搞清楚這句佛號的意思,理解「南無」二字是關鍵。因為阿彌陀佛大家很容易想到,是一尊佛的名號。類似於道教的「三清」,佛教也有「三尊」之說,阿彌陀佛就是佛教的三尊之一,而另外兩位尊佛是釋迦摩尼佛、藥師佛。能與這二人平起平坐,可見阿彌陀佛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首先我們來看「阿彌陀佛」的含義,因為佛教是古印度傳入中國的,所以「阿彌陀佛」是梵語的音譯,我們不能用漢語來理解。在梵語中,「阿」表示「沒有」的意思。「彌陀」是「限量」的意思。
  • 藏傳佛像釋迦牟尼與阿彌陀佛的區別是啥?
    阿彌陀佛,又稱無量清淨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藏傳佛教稱為月巴墨佛,在大乘佛教信仰中,他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西方,所以也說是西方教主,但兩者含義完全不同,一般說西方教主常指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會把這兩尊佛搞混,尤其是不了解佛教的人,一直都分不清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的區別。民間一直流傳著「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阿彌陀佛的名號,每個人都知道,但真正了解阿彌陀佛的人卻很少。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啥意思?翻譯成現代漢語,終於懂了
    南無阿彌陀佛,似乎成了我們對於佛教的第一認知。 南(nā)無(mó)阿彌陀佛,他是一尊佛嗎?如果是,他又是哪尊佛呢,會是釋迦牟尼佛嗎?敢說,朋友們大多對此持有一種模糊不清的態度,心裡想著它是出家人的口頭禪,模糊定義為出家人言行善舉的總稱。
  • 釋迦什麼季節成熟?
    釋迦,一種水果,這個名字聽起來還頗具禪意呢。確實它和佛祖挺有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單單是因為這名字的原因嗎?其實並不是,最主要的就是它那外表,表皮凸起,形似釋迦摩尼佛頭部,因此稱之為釋迦。這種釋迦果的花果可以分為兩季:春花果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下旬開花,然後在開花後果實就會慢慢成熟,差不多到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就成熟了,這個時間段的釋迦果採摘時間長,還可以分採摘批次。
  • 「釋迦摩尼果」簡介
    什麼是釋迦摩尼果呢?最直截了當的解釋就是因為這種番荔枝科的水果長得超級像釋迦摩尼佛的頭型,就是這樣,這個稱呼由此而來。想不想知道這種叫法奇特的果實是什麼樣的?接下來就由小編為您分解。這釋迦啊又名為番荔枝,原產於熱帶美洲。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佛教:釋迦三尊之一的文殊菩薩,最初的地位竟然是世襲婆羅門?
    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建立佛教之後,成就為釋迦摩尼佛,在他身邊有兩大侍者,分別文左脅侍者文殊菩薩以智輔佐,右脅普賢菩薩侍者以行輔助,被稱之為「釋迦三尊」。釋迦三尊釋迦摩尼佛的法身是毗盧遮那佛,其在佛教密宗中被稱為「大日如來」,其本身就有陽光普照的意思,也來源於王子悉達多最初的執念——普渡眾生。而在《華嚴經》中的毗盧遮那佛和文殊菩薩,以及普賢菩薩並稱為「華嚴三聖」。
  • 金剛經中的歌利王是什麼人?為何釋迦佛都曾被他「節節肢解」?
    他為何非要如此殘忍的對待釋迦摩尼佛呢?下面且聽紅塵君細細道來。其實這只是女人的好奇心和喜歡說話的天性罷了,並不涉及什麼男女之情,而仙人此時的境界早已經「六根清淨」,什麼色聲香味等六塵都對他毫無誘惑力,再加上佛門的「白骨觀」面前,這群女人不管多漂亮也不過是紅粉骷髏的臭皮囊罷了,因此仙人只是把她們當做眾生來傳道,根本不會有什麼想法。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不無玩笑地說,在當今社會,真正把佛教「發揚光大」的,並不是什麼僧侶,不是什麼協會,而是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玩笑歸玩笑,不過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那一部經典的《西遊記》,竟不自覺地讓「佛」的稱呼深入人心了。
  • 明白了宇宙事實真相的人一定會利益眾生利益社會
    有這種思想的人我相信在當今社會上有很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凡事一個巴掌拍不響,我們修行人也有一定的責任。是啊,我們修行人給大眾的印象就是有時候念念佛,或者在一些寺廟舉辦佛教節日的時候聚在一起念經念咒,敲敲打打的,又是燒香又是磕頭的,看著好不熱鬧!然後要是有人問我們:「佛教是幹什麼的,佛是什麼?我們總是一問三不知。我們不能給大家說出個所以然來,更說不出讓大家對佛法生起恭敬心的理由來!
  • 釋迦摩尼佛最得意的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還有一個至今未死!
    老陽按:釋迦摩尼佛為2000多年的佛,他下面一個佛是彌勒佛,釋加牟尼佛除了自己修行成佛之外,還有十大弟子,其中迦葉弟子,至今還沒有死,在雲南雞足山打坐呢!究竟是哪十大弟子,今天老陽就和你說說。《大智度論》記載說,有一次,他遊方歸來,他的宿舍被別的僧侶侵佔了,衣缽等物全被扔到了門外。按當時佛律,比丘為大,沙彌為小,沙彌不得與比丘同宿一室。因此,他只能另覓住處。當時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他只好躲到廁所裡坐禪,忍受著臭氣和雨水的侵襲。又有一次,他外出乞食,路遇一夥歹徒襲擊,他被打得遍體鱗傷,但仍不嗔不怒。羅睺羅7歲時曾向佛陀乞遺產,佛陀當時答應留給他「七聖財」。
  • 身份證號碼有「X」的人,有什麼特殊身份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身份證號碼有「X」的人,有什麼特殊身份嗎?看完你就明白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身份證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證件,因為它可以證明我們的身份。我們出門辦很多事情的時候,都少不了要用到它,特別是對於一些商務人士來說,身份證就顯得更加重要,外地旅遊或者是出差,一定不能忘記身份證件。
  • 佛教:具足這3個特徵,與佛有緣,是大善根之人,看看有你嗎?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是什麼,古往今來,我們看這些佛門的祖師大德,有成就的人,他們把萬緣放下,一心學佛,一心念佛,其實他們並不是傻,而是聰明到了極處。如果不是絕頂的聰明,他們怎麼可能會把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全部放下。
  • 仁清法師:關於「阿彌陀佛是太陽神嗎?」等
    求佛菩薩加持,求師父加持,加持是什麼?這個加持,藏語叫「欽啦」,它的真實含義翻譯過來意思是轉化,也叫轉變。真正的加持,我們一定要明白是轉變,特別是理念的轉變,心態的轉變。這個理念的轉變是什麼?是通過我們對佛經的讀誦,對佛法的修持,改變了我們過去的一些顛倒妄念。即使我們身體上沒得到任何的感覺,熱呀、涼啊、麻啊、漲啊等等。那也是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了,為什麼?
  • 慧律法師: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有何不同、有何相同?
    我們要了解,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有何不同、有何相同?本性相同,但是願力不同。阿彌陀佛的願力,是在極樂世界度眾生,十方一切眾生只要發願要去極樂世界,他都要來接引。釋迦牟尼佛我們這些愚痴眾生,整天整天殺、盜、淫、妄,所以他來我們五濁惡世示現成佛,所以《悲華經》裡面有講,若要找遍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很難找到像我們這個世界這麼惡的世界。
  • 佛法:佛教「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哪些一般人想不到的大秘密
    口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送)是很多信佛人的「隨身小動作」。但是,在不斷重複這句佛號的時候,你可知道「南無阿彌陀佛」背後的故事嗎?從翻譯角度看阿彌陀佛佛號從翻譯角度看,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願「皈依」無量光無量壽佛。其中「阿」字甚為關鍵。從梵語構成看,「amita」由兩個詞連接而成:「a」、「mita」。「a」是否定詞;「mita」是數量和量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