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誦「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送)是很多信佛人的「隨身小動作」。但是,在不斷重複這句佛號的時候,你可知道「南無阿彌陀佛」背後的故事嗎?
從翻譯角度看阿彌陀佛佛號
從翻譯角度看,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願「皈依」無量光無量壽佛。其中「阿」字甚為關鍵。從梵語構成看,「amita」由兩個詞連接而成:「a」、「mita」。「a」是否定詞;「mita」是數量和量度的意思。
一般的人,將「無量」理解為很多,相當於現代數學的「正無窮」。但是,梵語本意卻大非如此:amita的含義是不可以用「數量」或者「比量」的概念來分析、理解、分別、建立邏輯和思考。其含義是超越意識認知邊界的「超能存在」。
而「無量」後面的「光和壽」也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光子、電磁波」,或者「多少年的生命」。無量光,梵文amitābha,構詞為amita-ābha(光明);無量壽,梵文amitāyus,構詞為amita-āyus(壽命)。其梵文原意更多的表達含義更應該翻譯成「超越光明、壽命」等人類世界、三界價值標準的「無限偉大」。
(絕不是超級燈泡,或者獲得很長、長生不老壽命,這樣的含義!)——此外,「阿字音」還是佛教的根本「咒」音。一心無亂、信心清淨,僅僅是專念這一音也功德巨大。
從功德角度看阿彌陀佛佛號
從功德角度上,念佛號是以「志信一念」轉生佛國淨土的法門。萬法唯心、一切唯識。人死亡,第八識離開肉身的時候,或者直接轉世、或者壽生7日壽命的中陰身(之多7次),然後中陰身再轉世。這個轉世要去哪裡?可以說只是一念造就!
或者看到各種奇異景象被吸引而去,或者意志堅定自主選擇而去。念佛法門就在於「簡單的一念堅信、雜念不生,轉世於阿彌陀佛淨土」——這個法門最是簡單高效。是本師釋迦摩尼佛祖,在末法時代,所推薦的「法門」。而末法時代在「劫」中居於主要時間長度,所以,念佛法門也就在「時間範圍尺度、數量意義上」居於中心位置。
但是,有人說那只需要死亡時候念就好了嘛!那樣多省事情。但是,人在意志混亂、思維模糊、認知不清的瀕死時刻,能夠堅信一件事情,極其艱難,需要漫長的「信念積累」。否則一點不適,一點幹擾、一點其它習氣,就不知道將我們來生「綁縛」到哪裡去了!所以,這個法門看似最簡單,做起來也還是要「累生累世」的工夫!
此外,佛、尤其是法身佛是「amita」。一句佛號與一切佛,現在未來過去、無量世界的佛都能「相應」。誦一佛號就是誦無量佛號、無量淨土、為眾生種下無量功德。
從目標看阿彌陀佛淨土
從教義講,誦阿彌陀佛佛號是為了求生淨土——西方極樂淨土。這就像我們考上大學去學習一樣。誦佛號就相當於「保送生」。但是,很多人問,西方極樂淨土在哪裡?
三界五道之內沒有真正的「無漏淨土」。跳出三界外是哪裡?彌勒佛祖說,三界外是「無系」世界:既,三界內都有「系縛」,都不是無漏境界。這相當於現代物理學猜想的「高緯度」世界。所以,西方極樂淨土,不是「往西跑」就能到的。更不是一些人以為的「歐洲」、「天竺」就是極樂淨土。
或者說,去往西方極樂淨土是一種「物理法則」上的超越:什麼樣的物理法則呢?一塊磚頭與一塊金子的差別是什麼——只不過是電子、中子和質子的排列次序不同:這是物理法則的統一性。而在「無系」世界,有無數淨土,他們的物理法則與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如果能夠用語言形容,則這麼說。實際上,這不是語言可以形容的。所以佛說「不可說」。)
——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願聞此佛號者皆得種下無量慧根!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願聞此佛號者皆得超脫無盡生死輪迴!常念「南無阿彌陀佛」,願聞此佛號者皆得成就無極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