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直在考慮投一個中證500的基金,好買推薦的是建信中證500A(000478)。但查看其四分位排名,不佳和一般的評價較多,良好的較少,甚至沒有優秀。可否介紹下推薦的依據是什麼,難道基金歷史業績表現不重要嗎?
1)四分位排名是將同類基金按漲幅大小順序進行排列的,這裡的同類基金分類包括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等,所有指數基金屬於同一類基金,也就是說,排名的時候包括了寬基(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等)、窄基(各種行業指數、主題指數)等所有指數基金。
建信中證500A的四分位排名不好,是因為同類基金中,近幾年都是大盤股在漲,中小創沒怎麼漲還跌了,所以在排名上跟蹤中小創指數的基金都是靠後的。但是在跟蹤中證500的指數基金裡,建信中證500A成立時間久,長期業績較優,而且具有不錯的超額收益,這就是好買推薦它的理由。
數據來源:Wind、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截止2018.9.13
2)在選擇基金時,基金歷史業績表現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指數基金各自跟蹤不同的標的指數,而同類基金卻包括了所有指數基金,所以指數基金關注四分位排名的意義不大,還是要和跟蹤同一標的的指數基金對比才有意義。
對於被動指數基金,需要關注跟蹤誤差;對於增強指數基金,因為有主動投資的成份在,需要關注基金的信息比率,並經常查看基金經理是否更換。
2.老師好,請教一下,當某個指數處於低估狀態時,比如中證500,那是否意味著所有跟蹤該指數的指數基金都具有定投價值呢?
1)指數的估值高低只能用來衡量這隻指數現階段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所以指數處於低估狀態只能說明指數具有投資價值,比如中證500低估,意味著中證500指數具有投資價值,但不是所有跟蹤中證500的指數基金都有投資價值。
2)衡量指數基金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時,除了考慮標的指數的投資價值之外,還有許多其它因素需要考量。
被動指數型基金,要考慮跟蹤誤差是不是太大,跟蹤誤差大就意味著被動型指數基金的表現與指數表現的擬合度差,沒有達到它完全跟蹤指數的目標;另外,被動指數型基金規模越大越好,所以在選擇時應該避免選擇規模過小的。
增強指數型基金則要關注信息比率夠不夠高(可以用夏普比率作為信息比率的簡單代替,查看夏普比率夠不夠高),信息比率高就說明該基金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較強,適合投資;因為加入了主動投資的成份,增強指數型基金還應該關注基金經理是否更換、規模是否合適(50億以下為宜)。定投的話可以側重考慮業績表現穩定的增強指數型基金。
3.老師您好,我買的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大成策略回報混合、易方達上證50指數A屬於什麼組合?怎麼知道我選的基金屬於哪個類型?
1)看基金屬於什麼類型,指數基金看跟蹤標的指數,主動基金看基金重倉股。
比如: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159928),屬於被動指數基金,跟蹤中證主要消費指數,很顯然就屬於消費主題基金;易方達上證50指數A(110003),屬於增強指數型基金,跟蹤上證50指數的同時積極投資,屬於大盤價值型風格;
大成策略回報混合( 090007)屬於主動管理型基金。主要投資於主板(股票代碼6和0開頭),在個股被顯著低估時堅定持有,屬於個股精選風格。從行業配置來看,化工佔41.66%、醫藥生物佔17.21%。從投資風格看,更偏向於價值型。
基金重倉股,數據截止日期2018.6.30
相對指數基金,主動管理型基金較難判斷。如果對股票不熟,即使是看到基金的重倉股,也不知道基金是什麼風格。這個時候,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看基金和特定風格指數的走勢吻合度。這是目前判斷基金風格的主流方法,時效性好、容易獲得、且不容易弄虛作假。
2)總體來看,你的組合偏向於主板、價值型,可以再配只成長型風格的基金。比如投資中證500和創業板指數的基金,建信中證500(000478)、易方達創業板ETF聯接A(110026)。現在中證500指數(PE歷史排位1.15%)和創業板指數(PE歷史排位5.15%)的估值都已經很便宜,長期看投資價值很高。
4.定投怎麼看持倉成本,還有怎麼計算止盈點?
1)定投分批買入,每次買入時的基金淨值都不一樣。因此,定投的持倉成本又稱為「平均成本」。持倉成本=總投入/總份額,總投入就是每次定投金額的總和,總份額是每次定投份額的總和,而定投份額=定投金額/基金淨值。
比如:假設一隻基金的淨值表現如下表,每月定投1000元,定投6個月,贖回時基金淨值為1.10元。
那麼:
總投入=1000*6=6000
總份額=1000/1+1000/0.85+1000/0.7+1000/0.8+1000/0.9+1000/1.05=6919
平均成本=總投入/總份額=6000/6919=0.87
2)計算止盈點,我理解你的意思是計算定投收益率,2個方法:
方法1:定投收益率=總收益/總投入。如上例,為(1.10*6919-6000)/6000=26.8%;
方法2:定投收益率=(基金淨值-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如上例,為(1.10-0.87)/0.87=26.4
不管是按方法1,還是按方法2計算,定投收益率基本上是一樣的(存在誤差)。其實,經過處理,兩個公式是相等的。需要提醒的是:定投收益率不用自己計算,帳戶中的持倉收益率就是定投收益率。
3)累計收益率沒有考慮定投時間的因素,更為合理的止盈應該是年化收益率。一般,年化10%-15%是可以參考的指標。年化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可以在EXCEL表格輸入函數:=POWER(1+定投收益率,1/已定投年份數)-1。比如:
註:已定投年份數=定投月數/12
如果你覺得這樣麻煩,也可以簡單化粗估,比如定投五年收益70%,那麼除以5,就是14%,再往下調2個點左右,基本就是你的年化收益率了。
4)上述方法雖然考慮了定投的時間因素,但還有一點沒考慮,那就是「資金效率」。如果把每筆定投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金額價值同時加入考慮,就要用IRR來計算了。
假設A和B都投入1000元,期末(6月)市值都為1100元,收益率都是10%,參考時間因素的年化收益率都為25.7%。通過excel可以看出,用IRR公式計算的年化收益率,B要比A的高。
註:定投A的每月收益率=IRR(B2:B7)=2%,年化收益率=(1+2%)^12-1=28.92%;
定投B的每月收益率=IRR(C2:C7)=3%,年化收益率=(1+3%)^12-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