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5論基
話說上一期的文章裡我手動證明了「波動越大定投定投收益率就越高」,也在各種場景的簡單模擬中推出了趨勢線斜率這個參考指標,雖然間或也提到了幾個具體的指數標的,不過我還是打算再寫一期,試圖用更直觀全面的數據分析來解決一個問題:
什麼樣的指數是最適合定投的?
根據上一期已經完成的證明,第一條標準叫做:同等條件下,指數的趨勢線斜率越大,定投的收益率就越大。
我們先來看下各大主流指數的趨勢線斜率(及其擬合度)。
就當你們以為我要放出十幾個指數趨勢線圖的時候,我虛晃一槍反手就做了個綜合圖,你們看看是不是一網打盡了我每個月估值圖中所有的指數:
簡單解釋一下這個信息量足夠大的圖。
縱軸代表指數趨勢線的斜率,橫軸代表指數趨勢線的擬合度;
圖中每個點代表了一個指數的趨勢線斜率和對應的擬合度:
其中藍色點的數據範圍是一致的,都是從200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主要是為了方便做比較;
因為各個指數本身開始的時間點並不一致,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趨勢線斜率和不同的擬合度,所以其餘顏色的點就描述了那些不同開始點的指數情況。
比如紅色點的恒生指數(F19901219)代表的就是1990年12月19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數據畫出來的趨勢線(的斜率和擬合度)。
其餘的以此類推,推不出來的文末讚賞一下試試看,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麼,推這個應該更容易吧。
解釋完了背景之後,我們來看點具體的。
因為趨勢線的高斜率代表著可以取得高收益率,而趨勢線的高擬合度又代表著高參考價值,基於此,我在圖中畫了幾塊帶背景色的區域。
比如其中的紅色區域就代表著趨勢線同時具備高斜率(大於1.5)和高擬合度(大於70%)兩個特性的那些指數。
他們是:
中證醫藥100指數,趨勢線斜率2.8449,擬合度85.77%;
恒生指數(全數據),趨勢線斜率2.1064,擬合度83.04%;
中證消費,趨勢線斜率1.6914,擬合度76.68%;
標普紅利機會(包括全數據),趨勢線斜率1.6525(1.6451),擬合度78.09%(79.87%);
我覺得這四大指數是值得大家多看一眼的,不僅因為不看白不看,而且看了肯定不白看:這幾大指數長期趨勢斜率最大代表收益好,趨勢線擬合度高代表趨勢線的解釋度高(或者也可以叫做參考價值大),因此定投的體驗會好於其他指數,不管是過程還是結果。
其實我還是畫了所有的單個指數的趨勢線圖的,所以放兩個指數作為代表給你們體會下:
上圖是醫藥100指數的趨勢線情況。
上圖是恒生指數的趨勢線情況。
再來看綠色區域的,這個區域代表的是趨勢線屬於高擬合度(大於70%)但是低斜率的(小於1)的那些指數。
他們是:
納斯達克100指數,趨勢線斜率1.0494,擬合度83.90%;
標普500(包括全數據),趨勢線斜率0.3047(0.1776),擬合度72.39%(77.59%)。
這個區域因為擬合度高同樣也具備比較大的參考價值,比較可悲的是,這裡的參考價值是略偏負面的。
根據數據顯示的情況,我們大概可以就這兩大美股指數得出兩個簡單的結論:
結論1:在趨勢線的高參考價值前提之下,定投納斯達克100特別是定投標普500的的預期收益率是不高的。
原因是趨勢線的斜率實在太低,特別是標普500簡直低成HelloKitty,甚至可以說美股這兩大指數是最不適合定投的指數之二。
我也放兩個具體的例子給你們看看:
上圖是納斯達克100的趨勢線情況。
上圖是標普500的趨勢線情況。
結論2:如果一定要定投美股指數的話,定投納斯達克100明顯優於定投標普500。
這個沒啥要特別解釋的,用近視眼直接看都能看出來吧。
除了以上兩塊標顏色的區域之外,其餘部分可以統稱為無底色區域,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指數趨勢線擬合度都低於70%,我們也來簡單過下。
還是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趨勢線擬合度低於70%但是好歹還大於50%的,這部分的指數還可以謹慎參考一把。
它們是中證計算機,H股指數,中證500,擬合度都在60%附近,趨勢線斜率都在1附近。
第二部分是趨勢線擬合度低於50%甚至好幾個還是低於30%的,這部分的指數基本上可以忽略。
它們是滬深300,創業板指,上證50和券商指數。
基本上沒有更多的話可以說了。
當然了,趨勢線顯然不是萬能藥,所以我簡單提兩點關於趨勢線的注意點:
第一點:趨勢線斜率和擬合度是且僅是一個投資參考而已,千萬不要神化、絕對化和刻舟求劍化,這是因為趨勢線的斜率和擬合度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這一點從那個綜合圖中就能看出來,同樣的指數在不同的時間段會有不同的趨勢線和擬合度。
當然,這種變化在中短期(1-2年)是緩慢到看不出來的,這實際上就是趨勢線的價值所在了。
第二點:趨勢線的最大作用我認為是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指數定投開始點(如果配合估值等做雙重甚至多重驗證的話效果更佳),但千萬主要不要用趨勢線來做預測,更不要腦子一熱就一把梭下去了。
正因為如此,我才沒有在分析之前對這些標準的時間序列做對數處理。
趨勢線部分就先講到這裡。
下面來看上一期中提到的第二條標準:同等條件下,指數的波動越大,定投的收益率越大。
稍稍有點金融常識的小夥伴一定知道衡量波動有個很好的指標叫做波動率,這個指標很多時候會被用來作為風險解釋。
雖然我不止一次講過這個波動率指標衡量風險不恰當,而且看過我文章的小夥伴一定也都知道我幾乎不用波動率來衡量風險,但是今天我卻要正兒八經的用一下這個指標。
這裡引入一個年化波動率的概念。
這是一個對應年化收益率的指標,一般被用來衡量某個指數、基金或投資組合的風險。年化波動率的算法有很多種,這裡我介紹一種最常用的,這也是Wind(萬得)採用的算法。
年化波動率=收益率標準差*(n^0.5)
其中:1)計算周期為日,對應n為250;2)計算周期為周,對應n為52;3)計算周期為月,對應n為12;4)計算周期為年,對應n為1。
按照這個算法,我挑了一些時間段算了所有上述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結果是個表格你們先看看:
表格數據一多就會讓人眼花繚亂,所以畫圖水平和化繁為簡能力一流的我肯定會給個一目了然圖了,請看:
這個圖試圖把所有指數的過去一年、三年、五年和八年這四個維度的年化波動率呈現在一張圖上並且成功了。
我先按照區域報個數。
紅色區域為年化波動率大於25%的指數,總共有六個。
波動率最大的指數是計算機指數,四個維度的平均年化波動率(下面都簡稱為波動率)高達37.27%;
其次是券商指數,平均年化波動率也達到33.99%;
其餘四個指數分別是創業板指波動率29.75%,中證消費波動率26.37%,中證醫藥100波動率25.96%,中證500波動率25.82%。
無色區域的為年化波動率小於25%的指數,包括餘下的所有指數。
按照波動率從大到小排列分別是:上證50波動率22.22%,滬深300波動率21.87%,H股指數波動率21.65%,標普紅利機會波動率21.26%,納斯達克100波動率18.57%,恒生指數波動率18.21%,標普500波動率14.63%;
結合之前的趨勢線,我們再來稍稍深入的看下這些指數的波動率:
1、計算機和券商這兩個指數雖然趨勢線的擬合度不好(得出的斜率值參考價值也就不大),但是他們的波動率全場最大(雙雙超過30%),也就是說從波動率的角度來看這兩大指數的定投收益率可能會很高。這一點也比較符合我們的實際觀感。
2、中證消費和中證醫藥100是唯二的兩個趨勢線擬合度很高、斜率很大,同時波動率又很高的指數,這就很難得了;
特別是醫藥100指數,雖然波動率略略不如中證消費,但是斜率比中證消費不止高一點點,定投收益率會更加可期一些。
3、創業板指因為計算機和醫藥是其三大板塊中的其中兩大(還有一大是傳媒),所以波動率自然不小。
唯一的缺點是創業板總體的歷史數據還不夠多,嚴格來說甚至還沒有經歷過一輪完整的牛熊(目前依然還處於經歷第一輪熊市的過程中)。
4、同樣是擬合度不好,中證500的波動率是要勝過上證50的,上證50又要略略勝過滬深300,滬深300又要略略勝過H股指數。
如此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排列組合,似乎可以為定投指數的優先級下個定論了。
5、標普紅利機會的波動率比H股指數要略小,似乎在這一環節有被吊打的可能,好在其趨勢線擬合度頗高並且斜率比較大,大概率可以拉回不少分數,有種波動不大,斜率來補的既視感。
恒生指數的情況類似標普紅利機會,雖然波動率更小,但是其趨勢線擬合度和斜率都相對更高一些。
6、納斯達克100和標普500在波動率這一競賽環節又排在了最後。
對於投資的大多數人來說低波動率可能是個好事情,特別是聯想到2018年的A股指數,再看看穩如狗的美股指數,簡直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但在定投這裡,低波動率意味著定投的收益率相比其他指數會比較低,而且這麼低的波動率,加上其牛長熊短的特性,一把梭+熊初止損止盈的投資策略明顯更合適。
如果再疊加上面這倆指數的最小斜率,最不適合定投的指數基本可以實錘了。
波動率這回事至此也差不多了。
講到這裡,必須要回應一下今天的標題「什麼樣的指數最適合定投」,上述文中我貌似只明確給出了最不適合定投的指數,但是我想看我這個號的讀者們一定能意會哪幾個指數是最適合定投的,以及哪個指數是最最適合定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