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歲的身體,價值幾何?大腦會「進水」?是時候認識你自己了

2020-08-28 潯瀠

《奧維爾號》是2017年出的一部Mini太空喜劇,講述300年後一艘太空探索船奧維爾號跟隨地球星際艦隊的冒險旅程。劇中有一個人物被網友們戲稱為「核桃精」——二副柏圖斯,不得不說刷劇的過程中,這個角色佔據了很多網友的話題中心,包括我。

那柏圖斯是什麼人呢?他是外星人,莫克蘭族人,這個種族的特性是只有一個性別——男性,繁殖靠卵生。

然後在某個視頻的評論裡,我看到了這樣的話,大意是男性基因XY,女性基因XX,當科技發展到可以單性生殖的時候,男性基因不僅有X,還有Y,比女性更有存留優勢。

那麼這有可能嗎?表面看似乎挺有道理,然比爾·布萊森在《人體簡史:你的身體30億歲了》一書中有提到「在人體中,Y染色體只有大約70個基因,其他染色體則有多達2000個以上的基因。1.6億年以來,Y染色體一直在萎縮。按照它目前的惡化程度,再過460萬年,它就會完全消失。」這樣看男性的危機更大哦。

比爾·布萊森是誰呢?他是科普巨著《萬物簡史》的作者,英國皇家學會榮譽院士,詹姆斯·喬伊斯獎、塞繆爾·詹森獎等多個文學獎獲得者,更因文學貢獻獲得大英帝國官佐勳章。時隔17年之後,他出版了這本關於人體科普的巨著——《人體簡史:你的身體30億歲了》。

看完這本書,你會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知識,對自己的身體也會有更深的認識,想了很久不知道要怎麼給你們總括一下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後來,看到書封面上的宣傳語,覺得太合適了:《人體簡史:你的身體30億歲了》是一部從頭講到腳、從裡講到外、從30億年前講到今天的人體百科全書。

① 你的大腦進水了嗎?

沒錯,人類的大腦本來就進水了,大腦的75-80%的成分是水,剩下的才是脂肪和蛋白質。這三種普通物質,組合起來卻能思考、記憶、視覺、審美等等,是不是很神奇!

大腦的體重僅佔我們身體的2%,但卻要消耗身體20%的能量,對新生兒來說大腦的消耗甚至不低於65%,所以你可以看到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覺的。所以,當多思多慮的時候會發現對能量的需求很大,而當你很餓的時候,思考已經遠離你了。

大腦是沒有感覺的器官,也從未能見到這個世界(畢竟拿出來我們就掛了),但我們對於整個世界所感知的一切又偏偏來自於這個只存在於寂靜和黑暗中的器官。對於大腦而言,世界就像是一股電脈衝,但我們感覺到的世界卻是立體的、多彩的,換言之我們看到的只是大腦創造的世界,而非世界本來的面貌。

所以世界的豐富多彩,其實只是頭腦的創造,比如我們看到樹木是綠色的、天空是藍色的,但事實上與視網膜碰撞的光線粒子卻是沒有顏色的。

② 神秘的睡眠&提神的咖啡

人的一生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處於睡眠狀態,睡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長時間缺乏睡眠,人會死。1989年芝加哥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10隻老鼠保持保持清醒直到死亡,大概11-32天之後,老鼠死亡了。通過檢查,它們身上並沒有任何可以解釋死亡的異常現象,看起來就像它們的身體放棄了。

至今,關於「睡眠」仍然還有很多神秘的地方,但人們通過研究也了解到睡眠和大量的生物過程有關,比如鞏固記憶、恢復荷爾蒙平衡、清除大腦中累積的的神經毒素、重置免疫系統等等。

比如為什麼我們睡覺一般不會從床上掉下來?相關研究表明,當我們睡覺的時候,大腦中是有某一個部分充當著哨兵一樣的角色,時刻警惕並跟蹤著我們身邊的真實世界。這種現象或許可以追溯到原始時代,那時候人類還睡在樹上,時刻必須注意不從樹上掉下來,長久的基因記憶保留了下來。

比如喝咖啡為什麼可以提神?那是因為我們會想睡覺、睏倦是大腦中的化學物質腺苷,積累的腺苷越多,就會越困。腺苷是為細胞提供動力的能量密集小分子ATP(三磷酸腺苷)輸出的產物,而你清醒的時間越久,這種物質就會產生越多。而咖啡恰恰可以中和這種腺苷,因而也就能夠提神。

③ 人類會成為單性繁殖嗎?

前面說過,比爾·布萊森在書中提到如果Y染色體按照目前的退化速度,那麼在460萬年後將會徹底消失。那麼這是都意味著人類很可能進入單性繁殖時代?作者給出的答覆是:不一定,因為Y染色體會消失,但是決定性別特徵的基因可以轉移給其他染色體。

然而作者同時也提出,性別其實並非必需的,自然界中已經有很多的生物體選擇放棄了性別,比如熱帶地區的綠色小蜥蜴就徹底拋棄了雄性。這種綠色小蜥蜴是通過產卵的方式進行繁殖,這些卵其實就是母體的克隆體,100%繼承了母體的全部基因。

而傳統的性別遺傳,你的基因最多只能遺傳一半給下一代,然後一代又一代地不斷減少。但基因的混合和匹配卻讓我們獲得了多樣性,這讓我們的安全和適應力更強,同時讓我們可以不斷進行演變。總之,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在《人體簡史》中像這樣的冷知識,有很多詳盡的描述,涉及人體方方面面,比如口眼耳鼻、手腳、神經、疼痛、臟腑、骨骼、直立行走、免疫系統……而實際上我喜歡這本書,除了它本身豐厚的知識含量外,還因為作者布萊森嚴謹的寫作態度。

這本書他花了17年的時間才寫成,這些是因為他不僅去查閱大量的資料,還親自探訪了牛津大學、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18個國際領先的學術研究和醫療機構,與38個醫學領域內的國際頂尖學者、專家、醫生進行深度訪談,足跡遍布英國、美國、荷蘭。

在讀書的過程中,你會經常浮現「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可見我們對於自己的身體太不了解了。「認識你自己」難道不應該是最要緊的事嗎?畢竟你的身體30億歲了!

相關焦點

  • 認識你自己,從認識大腦開始!
    「認識你自己!」這是兩千多年前希臘古城德爾斐的阿波羅神殿上刻著的一句名言。兩千多年來,人類在探索外在物質世界上,已經有了不少收穫,甚至有點兒忘乎所以了,以致於忽略了對內在的探索。人類要認識自己,要從「身、心、腦」三個方面進行。當然,表層的認識,已經有不少了,大腦有些什麼功能、內心狀態怎樣調整、身體健康怎樣獲得,我們對這些都有了很多的了解。
  • 認識你的大腦從認識大腦潛力開始
    你了解自己的大腦嗎?你認為自己大腦潛力都發揮出來了嗎?你常常認為自己很笨嗎?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很笨,沒有別人聰明。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之所以沒能取得好成績甚至取得成功,是因為只使用了大腦潛力的一小部分,個人的能力並沒有全部發揮出來。
  • 人類大腦被100%開發,會產生什麼後果?科學家:身體無法承受
    理論上來說人類大腦潛力真的是無限的,不然就不會出現「你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這樣的名言,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一種經歷,當你自己不想努力的時候,就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掌握不了,但是當你充滿動力去奮鬥的時候,你的大腦潛力得到充分挖掘,從一個「廢物」變成了天才,當然如果你努力的時間足夠長,比如給你500年、1000年努力,你可以把大腦的很多潛力都開發出來,曾經你根本想不到的開飛機技能
  • 20-70歲身體素質自測,你的身體年齡是幾歲?體能達標了嗎?
    大家都明白一個老生常談的道理:只有身體健康,我們才能有更多選擇的餘地,才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享受這世間的種種美好。根據光華博斯特發布的《中國人的健康大數據》數據來看,一項項的數據可謂是觸目驚心:70%中國人有過勞死的危險,超重及肥胖人數超過2億人,眾多疾病年輕化比例大幅提升,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你的身體素質如何呢?
  • 耳朵進水的時候,別搖頭
    遊泳或者洗澡的時候,耳朵可能會進水。這時候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把它搖出來。
  • 尤瓦爾·赫拉利:認識你自己,不要被算法操控
    認識你自己,不要被算法操控 文 | 尤瓦爾·赫拉利 2050年的教育,將會有哪些不同? 今天出生的嬰兒,到2050年剛30出頭。如果一切順利,這個嬰兒可能到2100年還活著,甚至到22世紀還是個積極公民。
  • 大腦擁有很多未解之謎的秘密,盤點大腦秘密,讓你認識自己的大腦
    但是人類在研究這些科學技術的時候,卻還沒有搞清楚自己大腦的一些秘密,很多時候大腦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震撼,今天美女小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大腦的秘密。排名第五:大腦的記憶力為何會時斷時續,大家一定能夠記得小時候的一些事情,可是你會發現這些事情你總是能夠記住一部分,忘記一部分。
  • 大腦是身體的支配者,而你只是大腦的一部分,甚至「不是自己」!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一個人的組成由大腦、心臟、骨架和軀體等器官組成。大腦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器官,有人說心臟,我只想說,現在的科技真的可以用設備來代替你的心臟。說起來有點嚇人,不過真的是這樣。這個問題就結束了,下面再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我們控制大腦,還是大腦控制我們?
  • 人類身體90%都是微生物?三本書讓你重新認識自己!
    再忙再累,都要照顧好身體,推薦三本讓你重新認識身體的書,學新知,做新人!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Norman Doidge2007奧利弗·薩克斯之後最會講故事的科學作家、腦神經科學家諾曼·道伊奇以其精湛的敘述技巧,將曲折的真人真事與科學知識融為一爐,帶你了解
  • 研究結果:我們的大腦在30歲才發育完整
    比如:很多年輕人在20多歲的時候仍然不能妥善地處理壓力,精神方面容易受外界影響,且很容易走極端。但是在30歲以後,人就會淡定許多。處理事情來明顯地穩定成熟,能理性全面地看待問題,不再過多的受情緒引導。彼得瓊斯教授認為:人類的大腦在30歲之後,才真正的發育完全。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到了30歲才算真正長大,在那之前都是小孩子。
  • 心理科普|花10分鐘認識你的大腦
    如果你不能認識自己的大腦,你就無法提出正確的問題,也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答案。橋腦的上面,也就是腦幹的頂部,是 丘腦(以及小腦和大腦皮層之間的信息傳遞)一對雞蛋形狀的結構,接受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的相關感覺信息,形狀像手指頭的神經是腦幹中的網狀結構,它對保持覺醒十分重要,你看到某個帥哥使我時候並不是它在工作,它負責睡眠、走路、知覺疼痛等其他重要的功能。
  • 小學幾何基礎:認識圖形,了解圖形!
    適用年齡:7-9歲,二、三年級小可愛們,我們今天來學習幾何基礎,這是打開我們幾何圖形的第1堂課,大家都知道在整個數學的階段中,幾何的題目幾乎佔到了整個數學學習生涯中30%以上的比重。尤其是在高中階段,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和幾何空間能力更是對學生全面的考察,所以幾何圖形的認識以及幾何圖形的基礎,就是我們所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今天我們就開始學習幾何,從最基礎的認識圖形開始,當然老師在之前的視頻中也給大家講解了,嗯,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畫法,以及將房體展開圖找對立面的方式,那麼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幾何圖形,再來說一說,正方體展開圖的11種方式,以及找對立面的規律。
  • 「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時間:2018-03-17 15:05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 神經可塑性:關於大腦,你最應該知道的
    力克·胡哲在《人生不設限》中說:錯的不是我的身體,而是我對自己人生設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視野,看不到生命的種種可能。02之前在埃裡克森的教練課上認識了Tina,她是一名視覺引導師。03我們都知道我們大腦中有怎樣的想法,就會產生怎樣的行為,但我們卻往往會忽略我們的行為反過來也會影響我們的大腦。比如,今天有人說你胖了,於是你特別鬱悶,掛上了一張苦瓜臉,這是想法產生了行為。後來你突然意識到自己狀態不好,然後刻意調換上了一副孫爺爺的笑臉,那麼你的心情也會變好,這就是行為改變了大腦。
  • 愛因斯坦:死後不可破壞我的身體!結果大腦被偷走
    國家的強大,世界的強大,並非依靠軍事就可心想事成,每一個國家都會有傑出的偉人在背後默默付出一生的時間,也許生前就被銘記,也許死後才被認識,但是絕不會忘記。身為猶太人的愛因斯坦在死前曾說道:我死後不可破壞我的身體!可結果大腦卻被他偷走!讓人憤恨不已!
  • 高速運轉的大腦,它會讓你的身體氣場大大增強!
    高速運轉的大腦,它會讓你的身體氣場大大增強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如果說氣場是一臺精密準確的機器,自身意識是指揮機器運轉的按鈕。那麼大腦就是按鈕與機器之間連接到電線,大腦是自身意識和氣場能量的結合點。我們最深刻的信念可最富創造性的想像力都是通過大腦傳遞到氣場中去的。
  • 人類在對大腦的認識研究過程中,對大腦的幾種誤解
    直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還不能真正了解我們的大腦。在人類對大腦認識的過程中,充滿了對大腦的誤解。誤解1:人類大腦只使用了不到10%的空間?當一個人在做某事或思考一個問題時,任何簡單的動作,如握手或讀單詞,都需要超過10%的大腦參與。即使什麼都不做,大腦也很忙,因為它需要控制身體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心率「10%」也說明大腦中有太多「無用」的部分佔據了空間。根據這個理論,移除或損壞大腦中「無用」部分的影響應該可以忽略不計。然而,我們現在知道,即使是人腦的一小部分區域也會對行為造成破壞。
  • 大腦年齡測試:5分大腦超年輕,30分早點掛號,看看你大腦幾歲了
    我們國家阿爾茨海默氏病的發病率在5%左右,多見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這主要是由於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治療率較低,許多人缺乏早期診斷的意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大家更需要了解一些關於老年痴呆的一些前兆,好及時發現和幹預。一般而言,老年痴呆症最典型的前兆是腦容量不足,愛忘事。阿爾茨海默病最典型的症狀是失憶和健忘。
  • 如果人類的大腦開發到100%,有什麼後果?科學家:身體會垮掉
    地球已經誕生46億年,在這46億年的時間裡也誕生了很多生物,其中有些生物還成為地球霸主,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比如恐龍,恐龍在6500年前一直是地球的霸主,這個時間長達1.6億年,不過在這麼長的時間裡,恐龍也沒有進化成為智慧生命,在恐龍滅絕後人類誕生了,最後人類通過不斷的進化發展,最終站到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成為了高級智慧生物。
  • 是什麼限制了大腦?人類大腦僅開發了10%,開發百分百會怎麼樣?
    你看過電影《超體》嗎?電影中的主角斯嘉麗·詹森不小心通過藥物將她的大腦慢慢開發到100%,成為了超級英雄。普通人大腦開發程度只有10%左右,假如大腦開發到100%會怎樣?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人腦的過度開發實際上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