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中性化命名或將倒逼聯賽改革

2021-01-07 泰山足球快訊

日前,中超職業聯盟副主席、富力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中性化命名操之過急,將打擊投資人的熱情,應等到中超俱樂部實現收支平衡時再實行中性化命名。

中性化命名將打擊投資人的熱情,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要想等到俱樂部實現收支平衡再進行中性化命名,則是太過於理想化。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搞了27年,至今為止尚沒有實現收支平衡。我認為,如果等下去,永遠等不到合適的時機。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而且我們不要小看中性化命名舉措,這或將起到倒逼改革的作用。我認為這其中的邏輯應該倒過來,不是俱樂部實現收支平衡了才可以中性化命名,而是中性化命名可能引發改革進而促進俱樂部實現收支平衡。

中國足球資本的第一次大撤退,發生在1998年,以大連萬達和武漢雅琪為代表。大連萬達打著「黑哨」的名義退出足壇,而雅琪則實話實說光賠不賺實在玩不起了。從那以後的二十多年,中國足球的市場化改革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足球背後的資本根本也沒想從足球身上掙錢,他們看中的是投資足球的宣傳效應以及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本質上還是為了自己企業發展,只不過是不直接從足球身上薅羊毛。而將球隊的名稱冠以企業名稱,是企業利用足球最重要的宣傳手段之一。現在這種權利被限制後,我認為資本將會向兩個方向發展。

第一個方向是退出。既然投資足球的理由不存在了,那麼退出就是必然的選擇。將來,河南建業更名洛陽龍門的事情,絕對不是終點,也絕對不是個案,而將會普遍性地發生在我們的職業聯賽俱樂部身上。

第二個方向是謀求生存。資本投資足球,一是為了掙錢,二是為了宣傳,宣傳不是最重要的,掙錢才是初衷。中國足球職業化初期,那麼多企業滿懷一腔熱血投資足球,原本是看好足球市場、足球產業的發展,無奈遲遲沒能等來掙錢的那一天。企業不會光幹賠本的買賣,既然不讓賺吆喝了,那就必須要能賺到錢。因此,中性化命名之後,足球背後的資本,將有足夠的動力去推動足球市場化產業化的進一步完善。當然,這個目的,不會一蹴而就,肯定需要一個過程。畢竟,在中國這樣一個沒有足球文化積澱的國家,培育完善的足球市場和足球產業將會是荊棘滿布、步履維艱。

中超中性化命名與限薪令是一套組合拳。限薪令是為了挽留資本繼續支持足球,更著眼於當前,因為2020賽季數支職業球隊的退出,就已經敲響了俱樂部過度投入燒錢難以為繼的警鐘。而中性化命名,我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盤大棋的第一步,著眼更加長遠,其背後,也許還將醞釀更加有力的改革舉措。

相關焦點

  • 中性化名稱對中超有什麼幫助?請先搞懂中國足球的理念_運動家_澎湃...
    中性化名稱對中超有什麼幫助?從甲A到2004年改名中超,依舊是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對聯賽屬性、俱樂部屬性和整個足球運動的社會屬性,沒人有耐心深入研究。於是從甲A所謂的職業化改革至今,中國足球的職業聯賽,一直都是企業聯賽。既然是企業聯賽,企業當然要將自己的權益使用到極致。
  • 更名讓文化傳承斷層,足協中性化改革是否有違初衷?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季禹魯能一名將成為歷史1月13日,山東魯能發布官方公告,經中國足協職業聯賽俱樂部名稱審核小組的審核,「山東泰山足球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符合足協要求,同意使用。這意味著陪伴俱樂部23年之久的「魯能」二字,將在新賽季成為歷史。
  • 從「他山之石」看球隊名稱中性化
    有人思考,中國足協對於中超「中性化更名」一事上的一刀切,是否妥當?決策是否科學,有沒有經過充分論證?這都是外界希望知道的。溝通少、一刀切,容易引起反彈按照足協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中國的各級足球隊,都要「一刀切」使用中性名稱了。
  •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各方博弈 更名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一場「魔幻」博弈魯能俱樂部發布公告。關於中超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問題,各方的博弈還在上演。11日,山東魯能足球俱樂部發表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目前俱樂部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儘快再次申報。」
  • 球隊名「中性化」,現階段合適嗎?
    但是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工作目前進展緩慢,以北京國安和天津泰達為代表的的傳統俱樂部要「死磕」,成立於1996年的長春亞泰也以亞泰名稱申報。除了大連人、廣州城、深圳市、廣州隊等幾支球隊改名外,其他球隊還一直沒有動靜,這足以說明中國足協的這個做法並未得到廣泛認同。  由於中性化改名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足協方面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溝通措施。
  • 名正則球順,我對俱樂部中性化命名的態度
    這次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上提出的關於俱樂部命名規範的新政中要求中明確要求,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用名稱相似或近似漢字詞組。足協發布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足協收到了不少反對將隊名「中性化一刀切」的相關意見。陳戌源表示,球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我們需要長期穩定的地域俱樂部,培養更健康的俱樂部文化。
  • 魯媒:中性化初衷為彌補球隊文化建設,現反成剔除球隊文化的剃刀
    直播吧1月14日訊 在足協實行強硬的一刀切中性化名稱改革後,《齊魯晚報》發文點評認為,足協此舉的初衷是彌補俱樂部文化建設的不足,但實施的過程中反而剔除了俱樂部原有的文化。
  • 中超中性名改革勢在必行,這一招「臭棋「已無可挽回!別掙扎了!
    因為這些年,中國足球的一個亂像就是大多數球隊的名字總是像曇花一現一樣,誰冠名或者誰接手球隊就按照新東家的意願進行改名,造成中超聯賽自創建以來一直從未更名的球隊了了可數,大多數球隊名字如過眼雲煙一般,三年五載變「改頭換面」!為了杜絕這樣的混亂情況,足協一刀切的要求所有的職業俱樂部必須按照要求進行中性化改名,杜絕再因為出現俱樂部權屬發生變更導致球隊更名的情況出現。
  • 中超降薪,不是倒退,而是涅槃重生
    會讓中超的優秀球員流失,比賽精彩度下降。降低中超的品牌價值。大牌外教,大牌外援,優秀的國內球員等等都會為了高收入轉投別國聯賽。中超的品牌和實際比賽內容就會大打折扣。辛辛苦苦十幾年,一夜回到職業前。到底圖啥?再退一步說,球員的收入確實很高,外援上億,國內上千萬。但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決,也不能立馬用火烤。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要慢慢來。
  • 降薪改中性名一刀切,中超會議框定2021大調整
    記者了解到,主席人選還在最後確認當中,此前最接近的是周金輝,在完全確定之前,職業聯盟的工作將由劉軍和黃盛華負責,黃盛華或將會跟劉軍一樣,辭去原俱樂部董事長一職。明年3月份開打的中超聯賽,也會在職業聯盟的主導下、足協的監管下開展。
  • 俱樂部生存艱難,仍然強制推行名稱中性化,足協的新政越走越偏
    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目的是什麼?足球文化傳承是之一,但在現階段來看,名稱中性化並不是好時機。只不過作為足協的面子工程,不得不強行推動,對於目前的聯賽只有弊沒有利。 俱樂部名稱沒有中性化之前,冠名費可以做些什麼? 一個賽季的冠名費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
  • 歐洲俱樂部如何保持隊名中性化?百年老字號,名頭最重要
    其它的一些球隊的命名則是海闊天空,完全看創建者的興趣、愛好以及頭腦的靈光一現。意甲勁旅尤文圖斯是由一群年輕學生組建,起隊名時各抒己見,最後不得已就用「青年」的拉丁文來命名,從此就有了百年尤文。總結了這麼多,在這裡要說明的是歐洲俱樂部的命名其實也很隨意,除了沒有贊助商的名稱外,名字可謂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 中超隊中性化改名最新消息!廣州恆大變華南虎,魯能成「泰山」
    經常看中超的球迷,基本上都會把球隊的全稱簡易化,一般都是叫恆大、國安、上港、魯能等。不過,中國足協上周是在蘇州召開了聯賽會議,商討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和降薪事宜。而最終關於中性化名字做出的決策,卻是令人哭笑不得!
  • 點球|亞冠是中超的「試金石」
    北京時間12月7日晚,2020年亞冠聯賽1/8決賽繼續進行,神戶勝利船2:0戰勝上海上港,晉級亞冠八強。上港成為第三支打道回府的中超球隊。  今年的亞冠對中超球隊極為有利,聯賽剛剛結束,狀態正佳,分組也還不錯,澳超球隊為了備戰新賽季差不多等於集體放棄,韓日也因為聯賽的原因不敢盡全力,球迷們一致看好中超BIG4。
  • 不要把中超老字號扼殺在搖籃裡
    中超俱樂部名稱中性化這個事已經板上釘釘,具體看各家怎麼改。職業俱樂部的名字是俱樂部的第一形象,名字還是很重要的。一直不太喜歡恆大這個名字,不太喜歡兩個字都是形容詞的俱樂部名字。中國企業偏喜歡形容詞。萬達、實德、全興。廣州恆久巨大足球俱樂部。石家莊永遠昌盛足球俱樂部。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應禁用字母:使用北京FC廣州FC不可取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的規定中,要求下賽季各球隊名稱實行「一刀切」,即全部使用非企業名稱。也就是說,像魯能、國安、上港、恆大等,甚至企業已經消失的申花,都將不會允許使用,而只能使用「地名+個性化」名稱了。但是,筆者認為,中超球隊中性化改名,不要追隨此所謂國際化的「流行病」!
  • 中超隊名全面中性化,廣州恆大新隊名或改為廣州FC
    北京時間11月25日,中超會議繼續在蘇州舉行,「俱樂部中性名稱」問題成為了會議的重要議題。按照相關方面的消息,2021賽季開始,中超、中甲、中乙聯賽,全部俱樂部名字都完全去掉商業化使用中性名稱。
  • 河南建業完成中性化更名!下賽季他們叫「洛陽龍門」
    中新網1月1日電 2020年最後一天,中超聯賽老牌勁旅河南建業更名事宜終於塵埃落定。俱樂部當晚發布公告稱,球隊將更名為「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上月14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新政。根據政策,中性化的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等,新的俱樂部名應該健康文明,體現地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俱樂部理念。在新政的影響下,包括北京國安、山東魯能、天津泰達以及浙江綠城這些隊名,極有可能在新賽季中一併消失。當然,其中也有河南建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