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五彩斑斕的深海蠕蟲新物種 在水下「跳舞」並互相廝殺

2021-01-15 cnBeta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周二發表在《ZooKey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四種新發現的五彩斑斕的深海鱗片蠕蟲。這些蠕蟲被命名為Peinaleopolynoe goffrediae;P. mineoi;P. orphanae和P. elvisi(以貓王的名字命名)。

新品種蠕蟲身上的鱗片閃耀著五彩繽紛的紫色、粉紅色和藍色。這些閃亮的顏色主要出現在蟲子鱗片的上層。研究人員發現,在較厚的鱗片層上的虹彩更亮。蟲子身上還長有剛毛,能發出閃閃發光的光纖光效。

「我們給它們起的綽號是貓王蟲,因為它們看起來就像貓王連體褲上的亮片,」海洋生物學家和研究人員Greg Rouse周二告訴Inside Science。Rouse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工作。

但這些亮片狀的鱗片並不是為了炫耀蠕蟲的美麗。這些蠕蟲離陽光太遠,無法被其他海洋生物看到。這些Peinaleopolynoe蠕蟲是在加州蒙特利峽谷數千米的水下發現的。這種蠕蟲P.orphanae實際上是在墨西哥加州灣的Pescadero盆地的一個水下火山熱液噴口附近發現的。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蠕蟲身上的五顏六色的硬鱗片是用來在相互戰鬥時保護自己的「盔甲」。在某些情況下,就像P. orphanae蠕蟲一樣,它們身上較厚的、鮮豔的鱗片上有來自其他蠕蟲在攻擊時咬住它們的傷口。

在Rouse去年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兩隻蠕蟲在互相攻擊行為,其中一隻蠕蟲試圖往另一隻蠕蟲身上咬上一口。在被攻擊的前後,觀察到這隻蠕蟲在做一種非常奇怪的來回舞蹈動作。

「這是兩隻新物種蠕蟲在深海海底互動,」Rouse在視頻描述中寫道。"為什麼會有這種侵略性,以及它意味著什麼都不知道,但能看到這樣的場面實在是太神奇了。我把視頻的播放速度提高了4倍。"這種不尋常的蠕蟲經常被發現吃比自己大得多的生物的屍體。「Peinaleopolynoe的意思是『飢餓的有鱗蠕蟲』,因為這些生物經常被發現生活在像鯨落這樣的死屍上,」Rouse補充道。

鯨落是指指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這些鯨魚的屍體被證明是從海綿到章魚,以及在這種情況下的Peinaleopolynoe蠕蟲等各種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雖然關於這些深海的Peinaleopolynoe蠕蟲還有很多發現,但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大學教授Rebecca R. Helm在推特上講述了這一驚人的發現,以及為什麼我們應該欣賞這些閃閃發光的戰鬥蠕蟲。

「關於這些生物,我們還有很多東西不知道,」Helm在周三的推特上寫道。"但如果說閃閃蟲教會了我們什麼,那就是即使是在最惡劣的地方也有奇蹟和美麗。雖然現在是困難時期,但永遠不要忘記這個陌生的藍色星球上的生命的敬畏和威嚴。"

在網上,驚嘆於新的Peinaleopolynoe蠕蟲的美麗的並不只有Helm一個人。「我們向你致敬,閃閃發光的鳴叫戰蟲。你是我們看到的最美好的事物,」一位網友在推特上寫道。

相關焦點

  • 海洋科普(1091)| 科學家發現五彩斑斕的深海蠕蟲新物種 在水下「跳舞」並互相廝殺
    本文來自 閒話海洋(ID:OceanTalking)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周二發表在《ZooKey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四種新發現的五彩斑斕的深海鱗片蠕蟲。這些蠕蟲被命名為Peinaleopolynoe goffrediae;P. mineoi;P. orphanae和P. elvisi(以貓王的名字命名)。
  • 日本科學家在南冰洋發現新品種海洋蠕蟲
    據外媒CNET報導, 來自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和高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海洋蠕蟲--他們將其命名為Flabelligena Gillet 2001。 這一發現是科學家們在南冰洋南奧克尼群島2036至2479米深的海底採集標本時發現的。
  • 這種全新的蠕蟲種類發現於菲律賓附近深海水域
    )    2007年,科學家操作一臺遠程遙控潛水器對菲律賓附近深海進行了掃描,發現了一種外形奇異的蠕蟲,看上去既像烏賊,又像是正在吃烏賊的蠕蟲。科學家近日終於揭開這個謎團,原來它是一個全新的海洋蠕蟲種類。  當遠程遙控潛水器將畫面傳到水面上時,研究人員發現它具有螺旋狀附肢、彩虹色槳狀器官及多羽毛的「鼻子」。美國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勞倫斯·馬丁(Laurence Madin)說:「當圖像出現在屏幕上時,每個人都驚呼,天哪,這是什麼東西?」根據馬丁參與實施了一項新研究,這個答案最終揭開。
  • 在大西洋深海中發現的12個新物種
    新浪科技新聞北京時間1月5日電據外媒報導,目前,科學家通過對大西洋深海(600558,古巴)五年的全面調查研究,發現了12個新物種。他們說,一些海洋苔蘚、軟體動物和珊瑚物種尚未被發現,因為以前沒有對海底環境進行徹底調查。 研究人員警告說,這些新發現的海洋生物可能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威脅,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漸使海洋酸化,特別是導致珊瑚骨骼被腐蝕。
  • 那些令人驚嘆的海洋/湖沼新物種
    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認識一下2009年到2016年每年十大新發現物種當中令人驚嘆的海洋/湖沼新物種。但遺傳分析顯示,這個群體實際上是一個新物種,目前世上大約僅存250隻,這一發現有重要的保護意義。科學家在西班牙東南沿海附近30英裡(約合48公裡)的水下洞穴發現單細胞變形蟲。2013年上榜的海洋/湖沼新物種美國加州深海的豎琴海綿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深海海底發現的這種海綿具有豎琴的形狀,向上伸出的20多個觸角有助於其捕獲浮遊生物。
  • 科學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深海發現30個新物種
    外媒稱,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GNP)管理局近日宣布,一個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的深海中發現了30種新的無脊椎動物。據法新社基多8月17日報導,GNP在一份聲明中說,深海專家們發現了脆弱的珊瑚和海綿群落,包括10種竹珊瑚、4種八放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
  • 大西洋發現12支新物種隱藏在深海之中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通過五年間對大西洋深海進行全面勘測研究,發現了12種新物種。他們表示,由於此前海底環境未被深入勘測,一些海苔蘚、軟體動物和珊瑚物種一直沒被發現。研究人員警告稱,這些新發現的海洋生物可能已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使海洋逐漸酸化,尤其導致珊瑚骨骼被腐蝕。
  • 外媒:科學家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深海發現30個新物種
    外媒稱,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GNP)管理局當地時間周一宣布,一個國際海洋科學家小組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邊的深海中發現了30種新的無脊椎動物。據法新社基多8月17日報導,GNP在一份聲明中說,深海專家們發現了脆弱的珊瑚和海綿群落,包括10種竹珊瑚、4種八放珊瑚、1種海蛇尾、11種海綿,以及4種新的甲殼動物——東方扁蝦。
  • 科學家發現殭屍蠕蟲 指頭大小以海洋動物屍體為食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據科學日報報導, 一種據稱與鯨魚一起共同進化的食骨蠕蟲物種追溯到史前時期,它主要以巨大的海洋爬行動物的屍體為食。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食骨蠕蟲屬(Osedax),俗稱殭屍蠕蟲,起源於至少1億年前,並依靠史前爬行動物,例如蛇頸龍和海龜的骨頭為生。
  • 盤點2009-2011年30大新物種:尤達蝙蝠受熱捧
    Osborn)「綠色轟炸機」蠕蟲(Swima bombiviridis)發現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海岸附近的深海區域,因其不可思議的行為而得名。一旦遭受威脅,這種蠕蟲就會釋放充滿液體的氣球,氣球會突然爆破形成亮光。這種「閃光彈」被認為可以分散潛在捕食者的注意力,令「綠色轟炸機」蠕蟲藉機逃脫。惠勒說:「它確實是一種奇特的物種。綠色轟炸機蠕蟲結構相對簡單,但卻對這種相當複雜的策略駕輕就熟。」
  • 國家地理2010十大奇特新物種
    2.紫章魚紫章魚(圖片來源:Bedfo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7月在加拿大大西洋沿海進行的一次深海考察發現了11種潛在新物種,這隻未經證實的紫章魚便是其中之一。
  • 鄂霍次克海發現500種新物種
    據俄新社消息,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今年夏天在鄂霍次克海的千島海盆發現了500種新的海洋生物,改變了該海域被認為缺少深海生物生存的歷史。這個科研項目由俄羅斯與德國聯合開展,團隊成員來自俄羅斯、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國。這次他們共發現了1000多種海洋生物,其中約500種屬於新的海洋物種。
  • 海洋生物普查發現奇特物種:從雪人蟹到冰海天使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報導,據國家地理雜誌網站8日報導,這組照片展現了為期10年的海洋生物普查發現的一系列奇特物種,其中包括雪人蟹、冰海天使、聖誕樹蠕蟲、深海「小飛象」以及毒海蛤蝓。此次海洋生物普查於4日宣告結束,旨在對所有海洋生物進行記錄。
  • 科學家在深海發現四種新的單細胞生物物種
    科學家在太平洋深處發現了四種新的單細胞生物。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阿米巴蟲這四種新的單細胞外生真菌是由英國國家海洋中心、夏威夷大學和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的。四個新物種是在西克拉裡昂·克裡伯頓地區(western Clarion Clipperton Zone)使用水下無人機發現的,那裡的海底深度超過3英裡。科學家們對2018年採集的標本進行分析,揭示了這些新物種。這項發現發表在《歐洲原生學雜誌》上。
  • 深入大西洋深海處,科學家發現大量新物種,或刷新對外星生命認知
    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已知的系外行星中,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可能不是很多,前段時間科學家才從4000多顆已知的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問題是,在這些「超宜居」行星上,生命能夠存活嗎?答案是不知道,因為我們並沒有到達這些外星球,也還沒發現這些外星球的生命跡象。不過,科學家在探索地球時,發現在一些環境極為惡劣的地區存在大量的新物種,可能會刷新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
  • 新研究發現「殭屍蠕蟲」在腐爛鯨骨內交配
    舉報 核心提示:日本科學家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
  • 科學家深入馬裡亞納海溝,發現深海生物
    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魚類,生存的最大深度為8178米。在2017年8月,日本科學家獲取了探測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水下8178米拍到的圖像資料。圖像上的是一種獅子魚,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6-8千米深的水域,以體型較小的甲殼動物和蝦為食,科學家給它取名馬裡亞納獅子魚。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倒置的湖泊和瀑布
    這些湖泊和瀑布是因為高溫的流體從噴口流出並在水下洞穴的下方匯集而形成的。 科學家在加利福尼亞灣的深處發現了一個新奇的海洋生物的仙境。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新物種:琵琶魚刺尖帶毒
    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 1. 「黑色魔鬼魚」:琵琶魚 在海面下1000米,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黑色魔鬼魚」:琵琶魚。深海水母 海底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是在遠離大陸的印度洋中部海域進行的。在海面以下700米,科學家們捕獲了這隻深海水母。
  • 科學家在深海裡發現了詭異新物種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已經比以往更加深入地探索海底,今天給你們介紹4種深海中真實存在的詭異生物。 雀尾螳螂蝦 雀尾螳螂蝦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溫暖水域,海洋中最迷人的生物之一。它的硬殼滿是鮮紅、靚綠、橘紅和寶藍的色澤,它的前螯上布滿斑點,而它的頭頂上有一副突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