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植物叫大雲
它的藥材名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肉蓯蓉
它寄生於戈壁沙漠梭梭
它被譽為「沙漠人參」
古代它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
它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
一、基本特徵
中藥材大雲又名肉蓯蓉(學名: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別名疆芸、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古語),屬瀕危種。
它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份。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
肉蓯蓉高大草本,高40-160釐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
肉蓯蓉主要產於新疆、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
二、生長環境
喜生於輕度鹽漬化的鬆軟沙地上,一般生長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乾涸老、河床、湖盆低地等。適宜生長區的氣候乾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土壤以灰棕漠土、棕漠土為主。生於海拔225-1150m的荒漠中,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白梭梭等植物的根上。
三、栽培技術
在野生稜梭東側或東南側方向挖苗床,距寄主50-80釐米處,苗床大小不一,長1-2m,寬1m左右,深50-80釐米;或寄主密集處,挖一條大苗床溝圍繞許多株寄主,將種子點播於苗床上,施入駱駝糞、牛羊糞等,覆土30-40釐米。上面留溝或苗床坑,以便澆水。
人造稜梭林生長整齊、成行,可在植株兩側開溝作苗床。播種後保持苗床溼潤,誘導寄主根延伸到苗床上。
春天或秋天播種,第二年部分苗床內有肉蓯蓉寄生上,少數出土生長,大部分在播種後2-4年內出土、開花結果。
四、主要價值
1.藥用價值: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主腎陽虛衰;精血不足之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秘等等 。
2.藥理作用:提高免疫力; 抗衰老; 改善陽痿早洩; 抗疲勞; 保護肝臟; 保護心腦血管; 潤腸排毒;調整內分泌等等。
3.食用價值:肉蓯蓉粥 、蓯蓉麻子仁膏、肉蓯蓉泡酒。肉蓯蓉鮮乾片可直接泡水、泡酒、燉湯。
4.適宜人群:體虛便秘、產後便秘、病後便秘及老年便秘者適宜食用;患有男子遺精、早洩、陽痿、精子稀少不育等病症者適宜食用;婦女帶下、不孕症、四肢不溫、月經不調、腰膝酸痛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高血壓患者也適宜食用。
五、藥典記載
【性味歸經】:甘酸鹹,溫。①《本經》:「味甘,微溫。」②《別錄》:「酸鹹,無毒。」③《本草正》: 「味甘鹹微辛酸,微溫。」④《玉楸藥解》:「甘鹹,氣平。」
入腎、大腸、脾、肝、膀胱經。①《本草經疏》:「入腎、心包絡、命門。」②《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③《玉楸藥解》:「入足厥陰肝、足少陰腎、手陽明大腸經。」
六、傳奇故事
1.成吉思汗囊中秘方:傳說中,肉蓯蓉是天神派神馬賜給成吉思汗的神物。歷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各部時的一次重要戰役。金明昌元年(1190年),鐵木真的結拜兄弟札木合,聯合泰赤烏等十三部共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得報後,集結部眾三萬人,組成十三翼(營)迎敵。雙方大戰,鐵木真失利,被圍困於長滿梭梭林的沙山,饑渴難耐,筋疲力盡。札木合當眾殘忍地將俘虜分七十大鍋煮殺,激怒了天神。天神派出神馬,神馬一躍到成吉思汗前面後,仰天長鳴,將精血射向梭梭樹根,然後用蹄子趵出了像神馬生殖器一樣的植物根塊,成吉思汗與部將們吃了根塊,神力湧現,衝下沙山,一舉擊潰了札木合部落,搶了財物和女人。從此,成吉思汗拉開了一個徵服歐亞大陸的時代。
2.大地沙化的真兇:傳說,先有的蓯蓉後有的沙漠,因為蓯蓉吸盡了大地的精華,萬物的靈氣,所以才使大地變成了沙漠。蓯蓉頑強的生命力,賦予了它神奇的功效。肉蓯蓉生長於荒漠之中,性溫,具有補腎陽氣的功效。
3.日本男人崇拜肉蓯蓉:在日本,幫助中年「壓力男人」保持和恢復自信的,是由中國進口的肉蓯蓉。由於信奉它的非凡功效,有些日本的中年男人,甚至把它當作神物,供上案桌頂禮膜拜。在家庭,日本人用肉蓯蓉飲茶、煲湯;在藥店,他們可以買到肉蓯蓉的膠囊或者藥丸。
七、珍稀保護
肉蓯蓉由於被大量採挖,數量已急劇減少。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又因梭梭是駱駝的優良飼料和當地群眾的燃料,因此過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蓯蓉處於臨危的境地。
每年4月,肉蓯蓉進入生長高峰期,也是違法分子盜挖盜採的高峰期。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十八條、二十六條之規定:採集野生植物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野生植物採集證,私自採集野生植物的將被處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