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漠見到這東西不能隨便挖:它叫大雲(肉蓯蓉)

2020-09-14 韻遊新疆




這種植物叫大雲

它的藥材名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肉蓯蓉

它寄生於戈壁沙漠梭梭

它被譽為「沙漠人參」

古代它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

它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

一、基本特徵

中藥材大雲又名肉蓯蓉(學名: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別名疆芸、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古語),屬瀕危種。

它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分及水份。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

肉蓯蓉高大草本,高40-160釐米,大部分地下生。花期5-6月,果期6-8月。

肉蓯蓉主要產於新疆、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



二、生長環境

喜生於輕度鹽漬化的鬆軟沙地上,一般生長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乾涸老、河床、湖盆低地等。適宜生長區的氣候乾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土壤以灰棕漠土、棕漠土為主。生於海拔225-1150m的荒漠中,寄生在藜科植物梭梭、白梭梭等植物的根上。

三、栽培技術

在野生稜梭東側或東南側方向挖苗床,距寄主50-80釐米處,苗床大小不一,長1-2m,寬1m左右,深50-80釐米;或寄主密集處,挖一條大苗床溝圍繞許多株寄主,將種子點播於苗床上,施入駱駝糞、牛羊糞等,覆土30-40釐米。上面留溝或苗床坑,以便澆水。

人造稜梭林生長整齊、成行,可在植株兩側開溝作苗床。播種後保持苗床溼潤,誘導寄主根延伸到苗床上。

春天或秋天播種,第二年部分苗床內有肉蓯蓉寄生上,少數出土生長,大部分在播種後2-4年內出土、開花結果。

四、主要價值

1.藥用價值:功能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主腎陽虛衰;精血不足之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秘等等 。

2.藥理作用:提高免疫力; 抗衰老; 改善陽痿早洩; 抗疲勞; 保護肝臟; 保護心腦血管; 潤腸排毒;調整內分泌等等。

3.食用價值:肉蓯蓉粥 、蓯蓉麻子仁膏、肉蓯蓉泡酒。肉蓯蓉鮮乾片可直接泡水、泡酒、燉湯。

4.適宜人群:體虛便秘、產後便秘、病後便秘及老年便秘者適宜食用;患有男子遺精、早洩、陽痿、精子稀少不育等病症者適宜食用;婦女帶下、不孕症、四肢不溫、月經不調、腰膝酸痛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高血壓患者也適宜食用。






五、藥典記載

【性味歸經】:甘酸鹹,溫。①《本經》:「味甘,微溫。」②《別錄》:「酸鹹,無毒。」③《本草正》: 「味甘鹹微辛酸,微溫。」④《玉楸藥解》:「甘鹹,氣平。」

入腎、大腸、脾、肝、膀胱經。①《本草經疏》:「入腎、心包絡、命門。」②《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③《玉楸藥解》:「入足厥陰肝、足少陰腎、手陽明大腸經。」

六、傳奇故事

1.成吉思汗囊中秘方:傳說中,肉蓯蓉是天神派神馬賜給成吉思汗的神物。歷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戰」是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各部時的一次重要戰役。金明昌元年(1190年),鐵木真的結拜兄弟札木合,聯合泰赤烏等十三部共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得報後,集結部眾三萬人,組成十三翼(營)迎敵。雙方大戰,鐵木真失利,被圍困於長滿梭梭林的沙山,饑渴難耐,筋疲力盡。札木合當眾殘忍地將俘虜分七十大鍋煮殺,激怒了天神。天神派出神馬,神馬一躍到成吉思汗前面後,仰天長鳴,將精血射向梭梭樹根,然後用蹄子趵出了像神馬生殖器一樣的植物根塊,成吉思汗與部將們吃了根塊,神力湧現,衝下沙山,一舉擊潰了札木合部落,搶了財物和女人。從此,成吉思汗拉開了一個徵服歐亞大陸的時代。

2.大地沙化的真兇:傳說,先有的蓯蓉後有的沙漠,因為蓯蓉吸盡了大地的精華,萬物的靈氣,所以才使大地變成了沙漠。蓯蓉頑強的生命力,賦予了它神奇的功效。肉蓯蓉生長於荒漠之中,性溫,具有補腎陽氣的功效。

3.日本男人崇拜肉蓯蓉:在日本,幫助中年「壓力男人」保持和恢復自信的,是由中國進口的肉蓯蓉。由於信奉它的非凡功效,有些日本的中年男人,甚至把它當作神物,供上案桌頂禮膜拜。在家庭,日本人用肉蓯蓉飲茶、煲湯;在藥店,他們可以買到肉蓯蓉的膠囊或者藥丸。

七、珍稀保護

肉蓯蓉由於被大量採挖,數量已急劇減少。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又因梭梭是駱駝的優良飼料和當地群眾的燃料,因此過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蓯蓉處於臨危的境地。

每年4月,肉蓯蓉進入生長高峰期,也是違法分子盜挖盜採的高峰期。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第十八條、二十六條之規定:採集野生植物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野生植物採集證,私自採集野生植物的將被處以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于田特產之肉蓯蓉,沙漠給予當地人民的美好饋贈
    上一篇閒聊我對肉蓯蓉理解的圖文,被頭條定義為「關鍵信息不實或已被證實為謠言」,取消推送,弄得我不知道所云,連申訴都找不到理由。但這並不是讓我放棄圖文的理由,今天咱們繼續聊!于田縣的肉蓯蓉說起于田,聊起那裡的物產,我們總會想起大棗跟核桃。這些東西確實不錯,但是也太普遍了,不能彰顯于田的特色。和田最有名的土特產之一,注意是之一,非肉蓯蓉莫屬!
  • 中藥材肉蓯蓉報價,肉蓯蓉營養價值,新疆肉蓯蓉多少錢一斤,食護康
    中藥材肉蓯蓉報價,肉蓯蓉營養價值,新疆肉蓯蓉多少錢一斤,食護康 2020-11-21
  • 新疆最美最貴最香的沙漠植物……你認識幾種?
    最美麗的沙漠使者、沙漠中最香的樹、沙漠中的「櫻桃」……這些新疆最具特色的沙漠植物,你認識幾種呢?記者在吐魯番沙漠植物園看到,成片的沙拐棗奼紫嫣紅地盛開著,如紅色水泡狀的是泡果沙拐棗,邊緣有鋸齒狀花紋的叫紅果沙拐棗……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吐魯番植物園副主任段士民介紹說,5月是沙拐棗開花的季節,一般來說荒漠植物花期比較短,平均半個月左右就會凋謝,而沙拐棗能開花一個月,加上它超強的抗旱能力,被稱為沙漠中最美麗的使者。
  • 漫漫黃沙變寶地——新疆打造多元沙漠產業
    如今,勤勞的新疆各族人民通過種植肉蓯蓉、紅棗、玫瑰,開發旅遊等方式,打造出多元沙漠產業,硬是將沙漠變成致富「寶地」。沙漠染綠 「綠寶盆」長出「生財果」金秋10月,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新疆若羌縣迎來豐收季節,每棵棗樹枝頭掛滿碩大的紅棗。
  • 新疆沙漠開出萬畝花,寄生在梭梭樹下,據說還是強身健體良藥
    有一年去呼和浩特遊玩,吃了當地特別有名的冰煮羊,從而接觸到一種叫肉蓯蓉的植物,與火鍋相配,味道真是難忘。後來,去新疆遊玩,想著給家裡帶回些特產,看著商店中琳琅滿目的紀念品,竟不知從何下手。在街上閒逛之時,聽到有人提起肉蓯蓉,之前看到的是片狀的它,如今是一個整體,不禁疑惑,這是怎樣的植物?並不是我們常看見的黑乎乎的,它也有豔麗之時,而如今的月份便是它大放異彩的時刻:新疆吐魯番鄯善縣6萬畝梭梭林接種大芸基地的大芸連日來大面積開花,而肉蓯蓉的別名便是大芸。
  • 新疆這片古老沙漠,相傳是樓蘭古國消失的最後聖地:寂靜、壯闊
    第一次見到廣袤無際的沙漠,是在新疆;第一次見到沙漠駱駝,是在新疆;第一次在沙漠裡追跑著駱駝,是在新疆;第一次在日落下看著沙漠與駱駝,是在新疆。第一次新疆之旅,我就徹底愛上了這片廣袤、博大的古老土地。新疆,地大物博,擁有豐富的沙漠風光。
  • 阿拉善沙漠中的一種植物,素有「沙漠人參」美譽,市場200元一斤
    朋友發了一個朋友圈,定位地址在阿拉善,手裡拿了一種開紫花、類似人參的東西,說是素有「沙漠人參」美譽,引起了好奇心,於是上網查了一下,這種被稱為「沙漠人參」的植物,原來學名叫蓯蓉,又名大芸。肉蓯蓉在我國比較稀少,主要生長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腹地區,相比大多數植物來說,是一種比較珍惜的野生草本植物,既然生長在沙漠中,它的生存能力相對較強,在零下20度,到50度之間,都能生長,並且耐旱性較強,沙漠中常年乾旱少雨,可以體現它極強的生存能力,另外,還有一個特性,數十年不出地面也能夠存活,不得不感慨,植物的魅力之大。
  • 塔克拉瑪幹沙漠胡楊守護者:滿身的汗水一身泥,只為守護這片美麗
    家裡的兩個孩子(一個七歲,一個八歲)是我一個人照顧,有時候想他們了就坐在這邊哭一會,之後起來再接著幹。於我,也是看了這一期的《極挑》新疆行之後才知道的。夏河原始胡楊林位於巴楚縣,總面積有306萬畝,是有「世界之最」之稱的原始的胡楊林。奇特村就在這一片胡楊林邊。奇特村之所以叫奇特,並不是村裡有什麼奇特的東西,而是村裡最多是籬笆,奇特在維吾爾語裡就是籬笆的意思。
  • 新疆策勒:綠樹環繞沙漠村莊
    ——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策勒縣,在上世紀80年代時,曾一度被沙漠幾近吞噬:沙海已到距離縣城不足2公裡處。   2010年3月,天津市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協商在和田地區策勒縣開展10萬畝治沙項目。根據部署,原天津農墾集團從2012年起開始,對和田地區策勒縣進行造林治沙工作,並與武清區、西青區成立了新疆津墾廣大農業有限公司,共同推進援疆治沙項目。
  • 中國8大沙漠,總面積130萬平方公裡,2處位於新疆,3處位於內蒙!
    一、塔克拉瑪幹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是中國的第一大沙漠,面積33.76平方千米,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還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年降水量不到100毫米,沙丘高度300米以上。這裡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胡楊林和駝隊是這裡最動人的風景。
  • 人參咱都聽過,那「沙漠人參」您知道嗎?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沙漠人參」。這可真是個寶貝。肉蓯蓉,又叫做疆芸、寸芸、蓯蓉、查幹告亞(蒙語),屬於瀕危的一種植被。是一種高大草本,高40-160釐米,大部分在地下生長。花期大概在5-6月,果期在6-8月。
  • 李時珍稱它為「千年不老草」,曾賣到上千元一斤,真有那麼神奇?
    梭梭樹大家應該不陌生,即便是沒有見過,也應該聽過它的大名。由於梭梭根系發達,主根彎曲下伸,具有抗旱、耐高溫、耐鹽鹼、耐風蝕、耐寒等諸多特性,因此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防風固沙植物,現如今被廣泛的種植物我國沙漠及半沙漠地區,用於改善沙漠地區的生態環境。而因其這一重要的用處,也被人們美譽為「沙漠衛士」。
  • 這種寄生植物肉人參,生長在沙漠裡,人們卻像找黃金一樣找它
    荒漠之寶肉蓯蓉是一個多年生、依靠寄生生活的草本植物,主要遍布在我國西部地區的新疆等省區的阿拉善高原、塔裡木盆地東部、哈順戈壁和準噶爾盆地等。肉蓯蓉的長相很奇異。塊根基生。肉蓯蓉的花是惟一冒出地面的部分,5~6月開花,粗大的圓柱形花序為穗狀,開在莖的頂部,花冠呈筒狀鐘形,米黃色。6~7月結出果實,褐色的蒴果為卵形,有2瓣裂,當中的果實如同小芝麻粒,呈橢圓卵狀或橢圓形,有亮澤。肉蓯蓉不可以單獨生活,只有寄生於一種稱為梭梭的花草根上,靠汲取梭梭體內的能量為生。肉蓯蓉花種在荒漠中四處飄蕩,在地下但凡碰到能寄生的對象,則會緊緊抓住。
  • 穿越,中國第六大沙漠,庫布奇沙漠
    正好我沒什麼事兒,我就自己跑到內蒙古,然後用了三天時間徒步穿越了一個叫庫布奇沙漠,沙漠多大我現在不太清楚,反正我走路的GPS顯示的路程是大概五十多公裡,直線距離是五十多公裡,但是可能會不止,因為它會繞,因為庫布奇沙漠呢,是他是中國第六大沙漠,它在蒙語裡就是弓弦的意思,然後他因為正好處在黃河的一個拐角處,黃河正好是一個弓背,而庫布奇沙漠正好就是弓弦,他就是弓弦的意思也因為他正好是個長條。
  • 沙漠裡挖出的巨型蘑菇,當地人叫它柴達木大肥菇
    在青海柴達木盆地沙漠草原上長著一種珍奇的野生蘑菇。它長在地下,蘑菇長成後,不露出地面,生長於地下15-20cm處,個體巨大,菌肉肥厚,味道鮮美,是當地農牧民喜食的蘑菇。當地人稱為「柴達木大肥菇」、「沙漠蘑菇」。
  • 荒野拾遺錄·新疆荒漠植物(一)
    新疆野生植物異常豐富多樣,這裡的沙漠、草原、綠洲、山麓和雪原不僅構成了美麗的自然景觀,更決定了物種的多樣性。其他地區可能植物群的總量更大,但就物種多樣性而言,這裡領先於世界許多地區。複雜的地貌和坡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光照、降雨、風蝕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植物群落的分布。
  • 中國為治理北方地區沙漠大患開出「中藥方」
    【天地網訊】    作為世界上荒漠化面積較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為治理北方地區的沙漠大患開出了「中藥方」,正在通過種植肉蓯蓉等中藥材防風固沙。    目前,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等中國著名的沙漠裡都在人工種植肉蓯蓉等沙漠藥用經濟植物。這些中藥材在治理沙漠、改善生態的同時,還產生著良好的經濟效益。
  • 你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梭梭樹,對沙漠的貢獻原來這麼大
    有很多朋友都在螞蟻森林裡面澆水種樹,我們需要收集齊17900g的綠色能量,便能在荒漠中種下一棵梭梭樹,這也是螞蟻森林中所需能量最少、最好種的一棵樹,但卻需要堅持好久。之前,有位網友親自跑到了新疆阿拉善,希望看一眼自己辛苦種下的梭梭樹,然而見到真樹之後,該網友瞬間覺得有些失望,因為梭梭樹就像雜草堆一樣排列在沙土中,並不是自己想像中高大聳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