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醫學界的「諾貝爾獎」!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名單公布
近日,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正式對外發布了第七屆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名單,經過形式審查和有關工作程序,共計112位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其中22位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90位樹蘭醫學青年獎被提名人;被提名人涵蓋6個一級醫學學科,其中臨床醫學45人、基礎醫學36人
-
第四屆樹蘭醫學獎被提名人名單公布—新聞—科學網
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衛生計生委與浙江大學等社會各界以及全國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第四屆樹蘭醫學獎的提名工作已經順利結束。
-
第七屆樹蘭醫學獎初評結果名單公示
樹蘭醫學獎由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簡稱樹蘭基金)設立,並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旨在發展我國醫學教育樹蘭醫學獎的評選對象是在醫藥衛生領域中取得原始性突破創新成果並經實踐檢驗證實科學有效的中國國籍(含港、澳、臺地區)傑出科技人才。在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衛生健康委、中國工程院和浙江大學等各級領導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指導下,第七屆樹蘭醫學獎初評工作已順利結束。
-
被譽為「中國諾貝爾醫學獎」,第七屆樹蘭醫學獎獲獎名單公布
2020年11月7日,被譽為中國醫學界「諾貝爾獎」的第七屆「樹蘭醫學獎」頒獎盛典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隆重揭曉,付小兵院士與韓德民院士榮獲「
-
第七屆樹蘭醫學獎在濟南頒發
11月7日上午,第七屆樹蘭醫學獎頒獎儀式在2020第四屆世界生命科技大會開幕式現場舉行。樹蘭醫學獎旨在發展我國醫學教育、扶植新秀、獎掖群賢,進一步推動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促使我國醫學科學技術早日躋身世界一流行列。
-
樹蘭醫學獎每人獎50萬!李蘭娟院士夫婦設立,被譽為中國醫學諾獎
在我國科學界,兩院院士是最高榮譽,累計人數不過幾千人,而夫妻院士更是在20對以內,同在醫學領域,又以夫妻兩人的姓名設立的獎學金,估計在全國僅此一家,那就是大家很熟悉的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伉儷,他們共同設立的「樹蘭醫學獎」,目前被譽為中國醫藥衛生學界的「諾貝爾醫學獎」。
-
中國醫學界的「諾貝爾獎」!第七屆樹蘭醫學獎獲獎名單公布
-
中國醫學「諾獎」-第七屆樹蘭醫學獎:上交醫、首醫成為最大贏家
今天咱們講講一個咱中國版的醫學諾獎今天咱們就講講咱中國的醫學諾獎-樹蘭醫學獎。「樹蘭醫學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李蘭娟兩位院士共同發起設立的」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會設立,並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你沒看錯,就是今年為抗疫做出重大貢獻的李蘭娟夫婦,和鍾南山齊名的院士夫婦。
-
醫藥衛生界諾貝爾醫學獎頒發,獲獎者非清華北大
中國醫藥衛生學界的「諾貝爾醫學獎」。樹蘭醫學獎」,每人獎勵50萬元,青年獎每人獎勵5萬元。樹蘭醫學獎自設立以來,提名要求之嚴,專家層次之高,已成為我國醫學界最高規格的個人獎項 。該獎僅公示期就達到1個月,並將初選名單對外公布
-
2019諾貝爾獎將陸續揭曉,今日公布生理學和醫學獎
【諾獎小檔案】名稱:諾貝爾獎獎項:生理學與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首次頒發:1901年、1969年(經濟學獎)頒獎日期: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的逝世日期)獎品:獎牌、證書、獎金(諾貝爾的遺產)評獎機構:各獎項指定的委員會發獎機構:諾貝爾基金會有資格的提名人
-
光華獎榜單公布:12所大學共15名教授入榜,清華南農成贏家
臨近年底,科學領域及高校領域的評估及評比就層出不窮,繼中國醫學界「諾貝爾獎」-樹蘭醫學獎公布之後,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名單也正式公布了。該獎是中國工程院發起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可以看作中國工程領域的「諾貝爾獎」,每2年頒發一次,它成立的宗旨是獎勵為工程科技及應用領域取得重要成就的團體和個人,迄今為止已有304人和1個團體獲得該獎,其中科技獎獎金為每人20萬,成就獎為100萬。
-
「諾貝爾獎的風向標」——拉斯克獎因疫情暫停頒發
每年9月,將會公布本年度的拉斯克獎獲得者名單。而在今年5月,拉斯克官方發布消息稱,今年將暫停一年頒發拉斯克獎,2020年提交的拉斯克獎提名將於2021年由評審團進行審議。2020年11月開始接受明年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的新提名。
-
諾貝爾獎今起陸續公布,率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
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將於北京時間10月5日傍晚率先公布。 疫情帶來的不同: 作為世界上科學和學術成就最具聲望的獎項,按照慣例,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會在每年10月上旬公布,隨後在近兩個月之後的12月10日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
-
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吳蓓麗獲得第三屆「樹蘭醫學青年獎」
「樹蘭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蓓麗從眾多青年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得樹蘭醫學青年獎。本屆樹蘭醫學獎共評選出樹蘭醫學獎2名,樹蘭醫學青年獎10名。 吳蓓麗從事生物大分子蛋白質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多年,通過測定蛋白質分子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研究其結構與功能關係。
-
明知故問|諾貝爾獎提名名單為什麼要五十年以後才能公布?
毫不意外,10月11日上午,2018年和2019年兩屆諾貝爾文學獎同時公布,村上春樹再度落榜,但同時,網上熱議的落榜者還多了一位中國人的身影 --- 殘雪,這位早前在文學圈外並無多少聲名的中國女性作家,迎來自己在國內最受關注的時刻。在文學獎公布之前,很多媒體都以「殘雪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為主題,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新聞報導。
-
「諾獎」名單公布,美印領導人「領銜」上榜,斬獲醫學獎
「諾獎」名單公布,美印領導人「領銜」上榜,斬獲醫學獎。據俄羅斯通訊社9月21日報導,一年一度的諾獎名單已被正式公布,川普獲得諾貝爾獎的願望已經實現,而和他一起的獲得此獎的還有其它九位國家領導人。想必大家都很疑惑,諾貝爾獎怎麼頒給了這麼多人,而且還都是國家領導人,其實這個「諾獎」並非諾貝爾獎,而是搞笑諾貝爾獎,屬於在本體上「繁衍」的一項獎項。
-
2020,拉斯克獎取消,諾貝爾獎依舊
根據拉斯克獎官方在網站上公布的消息,今年提交的提名候選將自動納入明年的獲獎提名名單中,從今年11月開始,拉斯克獎將開始接受2021年拉斯克獎新提名。拉斯克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和臨床醫學獎的科學家,通常會在隨後的一年到數年得到諾貝爾獎,也因此在醫學界又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中國著名藥學家屠呦呦,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4年後,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20,拉斯克獎取消,諾貝爾獎依舊
根據拉斯克獎官方在網站上公布的消息,今年提交的提名候選將自動納入明年的獲獎提名名單中,從今年11月開始,拉斯克獎將開始接受2021年拉斯克獎新提名。拉斯克獎(The Lasker Awards),是生理學和醫學領域除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外的又一頂級大獎,由阿爾伯特·拉斯克和瑪麗·拉斯克於1945年創立,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拉斯克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
-
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公布!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伴隨著2020年諾貝爾獎各個獎項獲獎名單的公布,許多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研究和作品再次吸引了全世界人們的視線。 獲獎名單: 醫學獎 說起諾貝爾獎,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澳州,作為澳洲的「學習之城」,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公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5日電 (董寒陽 甘甜)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停止資助從事冠狀病毒傳播研究的、曾與中國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盟」時,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在內的77名美國諾獎得主,更是站出來聯名抗議,要求其採取適當措施,糾正這種不公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