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色的彼岸》孩子需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需要相信愛

2021-01-09 慢羊說育兒

文/慢羊

那天,哈裡和姐姐阿蛋吵了一架,因為姐姐不肯將筆借給他。他們相互說了些很蠢、很可怕的話。

哈裡說:「你會後悔的,阿蛋,如果我死了,你會後悔的。」

姐姐說:「不,我才不會呢,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所以趕緊消失吧。」

哈裡狠狠地摔上房門,騎上自行車準備自己去買筆。很不幸,他在路上遇上了大卡車,發生了交通事故。

他死了!他才10歲。

有些心願必須要了卻

哈裡一向是個樂觀的孩子,凡事他都願意往好的方向看,他沒有過多地糾結於自己的死亡。

哈裡來到了「他鄉」,那裡是靈魂抵達的第一站。

他們該去的下一站叫作「天藍色的彼岸」,但是,許多靈魂都滯留在他鄉不肯離開,因為他們還有「未了的心願」。哈裡也一樣,他還不能離開,姐姐和他最後的對話在他腦子裡揮之不去。他想和姐姐見一面,想跟她說句抱歉。

他知道姐姐和自己當時說的都是蠢話、氣話。但是,如果他就這麼離開了,姐姐一定會悲傷、自責……他希望時光能倒流,哪怕只讓他找回那最後的十分鐘,他會對姐姐說「再見,阿蛋,我愛你」什麼的,或是哪怕什麼也不說呢。

阿里一心想著回去,不過,他在這裡還是個「新人」,許多事情他還完全摸不著頭腦,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補救的機會。

幸好,他認識了阿瑟——那是個看起來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他也是在少年時代夭折的。不過,阿瑟已經150歲左右了,他穿著古裝。阿瑟在他鄉已經待了很多年了,他一直在尋找未見過面的媽媽。他手裡珍藏著一枚紐扣,他在等一位衣服上缺失了這枚紐扣的年輕女士。總之,在離開之前,他必須找到媽媽,無論等多少年。他相信媽媽也一定在等待著。

阿瑟成了哈裡的嚮導,帶著他向人間跑去。

如果沒人記得你,那你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其實哈裡在世時就想像過這樣的畫面,哪一天他不幸離世了,最好是因為見義勇為去世的,人們會哀嚎啜泣,人們會為失去了一個善良、了不起的孩子而感到惋惜痛心。幻想著人們為他的死如此悲傷,他的心裡總是暖乎乎的。

但是,現在他真的死了。

回到人間的哈裡成了幽靈,他可以自由地飛翔和穿越,只是,沒有人能看到他。

哈裡想回家,想看看爸爸媽媽和姐姐,還有那隻叫阿爾特的貓。他也想回以前的學校轉轉,他想帶阿瑟看看他的班級。他相信,他們還保留著自己的座位,而且座位上一定擺放著緬懷他的鮮花和禮物。

他有些急不可耐了,以至於阿瑟甚至趕不上他飛行的身影。

他聽見了學習球場上傳來的歡呼聲以及傳球時的吶喊聲。

哈裡衝回學校前,阿瑟提醒他說,別抱太大的期望,這樣就不會失望。那個時候,哈裡並沒有意識到阿瑟到底想說些什麼。

他急於回去看看,他相信自己過去在學校、在足球隊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想知道,沒有他,他們根本就過不下去。他期待看到那樣的畫面。

下課鈴聲響了,哈裡看到許多熟悉的身影從教學樓裡衝了出來。他大聲朝他們打著招呼,但沒有人停下來。是的,在他們的世界裡,哈裡根本就不存在。

哈裡看到了傑利,那是他的「敵人」。哈裡討厭傑利,他相信所有人都討厭傑利。他還活著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同傑利一起玩。

哈裡又看到了皮特,那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們從小玩到大。過去,下課後他們總是一起踢球,或是玩些別的什麼。哈裡真為朋友感到難過,失去了他,皮特一定很孤單無助。

哈裡聽到傑利邀請皮特一起踢球,他相信皮特一定會拒絕,而且甚至會讓傑利「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然而,他們一起玩了起來,一起哈哈大笑,像是多年的好哥們兒。沒過一會兒,其他孩子也參與了進來。

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最大的死敵玩在了一起,哈裡像是被定在了原地,他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他覺得自己被背叛了,他感到了屈辱,也感到了恐慌——所有人都遺忘了他嗎?

許多事,他一直不知道

走廊上,哈裡看到自己常用的掛衣鉤上釘著別人的名字;教室裡,他的課桌後面坐著一個新來的男孩!課堂上,老師講到了負數,同學們在認真學著——教學還在繼續,而他們知道的知識,哈裡已經不知道了。

「沒了誰,生活都會繼續。」哈裡想起了阿瑟之前告誡過他的話。他感到了徹骨的心寒。

難道,自己是這樣可有可無嗎?

哈裡幾乎感到絕望的時候,突然轉身看到了身後的那片牆。

皮特的文章裡沒有悲傷,相反,他記錄的全是與哈裡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讀著那些過往發生的那些趣事,哈裡很感嘆,原來他曾經擁過如此奇妙的人生;

傑利居然寫了很長的一篇文章,他說,「我和哈裡從來都不是朋友……」。他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了得罪哈裡的事,以至於哈裡始終不喜歡他。他說很多時候都想試著和哈裡做朋友,然而哈裡沒有接納。「哈裡死了,我很難過,這意味著我永遠都不可能和他和好了。」

看著傑利的文章,哈裡真的很意外。他一直以為一切都是傑利的錯,是他先撞的人,是他先給自己取的外號,是他總在欺負人……原來他們只是彼此認為對方不喜歡自己,原來他們之間有那麼多的誤會。

「傑利,我們能做朋友嗎?別難過,好嗎?」哈裡朝傑利喊著,可惜,他得不到任何回應。

哈裡在自然角看到了一棵樹,小樹的旁邊插著一塊牌子,上面刻著字。

謹以此獻給哈裡。來自愛你的全體同班同學。

哈裡離開了學校,他沒有想到,原來大家是這樣地愛他和珍惜他。

他很抱歉,不能陪同伴們一起長大。

走的時候,他沒敢再回頭,回頭會讓人悲傷。

他需要去彌補,那樣他的存在才完整

哈裡還要去做一件事,做完那件事,他才能真正平靜,才能心無掛念地去往「天藍色的彼岸」——他還得去跟姐姐和好。

路過墓地的時候,哈裡看到了爸爸,他正在墓前拾掇著鮮花。

哦,爸爸是如此悲傷!

哈裡真希望自己能安慰他兩句。爸爸往回走的時候,哈裡牽住了他的手,雖然爸爸感覺不到。

哈裡回到了家,那裡也充滿了悲傷。媽媽和姐姐看到爸爸走進來,沒有寒暄,三個人只是互相看了一眼。

「我去看過他了。」爸爸說。「我今天早上也去看過他。」媽媽說。「我放學回家的路上也去看過他,可能和爸爸錯過了。」姐姐說。

他們三個人就那麼枯坐著,屋子裡瀰漫的傷痛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哈裡多希望能讓家人高興起來,他想和他們一起玩遊戲,一起哈哈大笑——只要能讓他們振作起來,做什麼都好。可是,他們感知不到他的存在。

姐姐上樓寫作業了,爸爸媽媽壓抑的情緒終於爆發了出來,他們緊抱著哭了好一會兒。終於,媽媽準備要做飯了,爸爸則出去修剪草坪去了。其實,那片草坪已經光禿禿的,並不需要修剪,但他還是去了。

廚房裡只剩下了媽媽和哈裡。媽媽擺餐具的時候很自然地拿出了四個玻璃杯,但她終於想起了什麼,又收回了一套刀叉。她嘴裡喃喃地說著:「噢,哈裡。噢,哈裡。噢,哈裡。」哈裡一邊說著「噢,媽媽。噢,媽媽。噢,媽媽」,一邊將媽媽緊緊地抱住。只可惜,媽媽什麼都不知道。

哈裡上樓去看姐姐了,他得去完成自己的心願。阿蛋的房間很整潔,牆上貼著哈裡的老照片。從前,牆上可沒有這些。桌子上攤著本子和鉛筆,姐姐應該是準備做筆記的。

姐姐雖然手裡捧著書,但眼睛卻是瞧著那些照片,那有他們一家人的合影,有他們兩個人一起的照片,還有一些節日聚會或是度假時拍的照片。

哈裡將他全部的意念都集中到了桌子上的鉛筆上,然後,那隻筆動了。

阿蛋看到了,她嚇壞了,但並沒有尖叫,也沒有拔腿就跑,她甚至沒有喊來爸爸媽媽。她只是坐在那裡,問道:

「哈裡?哈裡?是你嗎?」哈裡讓鉛筆在紙上寫下了:是。

姐姐激動地說著:

「對不起,哈裡,很抱歉和你說了那些話……我真希望時光可以倒流。真的對不起,哈裡,對不起。」

哈裡讓鉛筆寫道:

我知道。我也很抱歉,阿蛋。 原諒我,阿蛋,求求你,原諒我說過的那些話。

姐姐努力地說著:

當然,我當然會原諒你,哈裡。你能原諒我嗎?能嗎?哈裡。你知道我不是有意的,對嗎?我只是很生氣,才說了那些蠢話。原諒我,哈裡。我愛你。」

哈裡的氣力幾乎要耗盡了,他努力地控制著鉛筆,繼續寫道:

我也愛你,阿——

哈裡來不及寫完姐姐的名字,他已經用完了所有的力氣。但是,他已經說完了該說的話,是時候離開了。

他在姐姐的臉頰上親了一下,又下樓擁抱了爸爸媽媽。

雨過天晴,天空上出現了一道絢爛的彩虹。哈裡竭盡全力地向它跑去,他搭乘著彩虹回到了他鄉。

離別當然是傷感的,但是堅強的哈裡不會任由自己沉浸在自怨自艾中。生命還得繼續,即便他已經離開了人間,他還要繼續往前走。

哈裡獲得了姐姐的原諒,他也讓姐姐知道自己原諒她了。

他終於可以平靜地告別曾經的那個世界,繼續下一段旅程。

讓哈裡感到欣慰的是,阿瑟也找到了他的媽媽。他們真的一直在尋找和等待彼此,誰也不曾放棄——或許,沒有人會被輕易放棄。

哈裡終於抵達了「天藍色的彼岸」,在那裡,他會迎來新的開始。

結語:

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相信,總有一些人在默默地愛著他們,他們會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吧?

即便生活中可能有那麼多的不如意,有爭吵,有衝突,有冷落,有欺凌,但也有歡笑呀——你給別人帶去過那麼多快樂,別人也曾將快樂帶入到你的生命力。

很感謝小男孩哈裡和我們分享了他的這段特殊旅程,很感謝他教會孩子們珍惜、包容和愛……

《天藍色的彼岸》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亞歷克斯·希勒的重要作品,一經出版就廣受好評,非常值得推薦給孩子一讀。

本文為慢羊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和轉發!部分配圖截自書籍!

相關焦點

  • 《天藍色的彼岸》:那些傷害自己的孩子,知道生命的真實含義嗎?
    這是我觀看安全教育平臺時,無意點開的一則新聞的內容,寫的是13歲男孩不滿爸爸誇「別人家的孩子」 ,憤而留書離家出走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似乎很常見,我一直在想,孩子們知道離家出走的意義嗎?還有些以傷害自己想來傷害家人的孩子,他們又知道親人的真正含義嗎?有一天,孩子跟我說:要是我受了傷,你會很心疼吧?
  • 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這個世界需要你
    鄧紫棋曾說:一個人消極是因為不知道或者根本不相信自己有影響力,地球沒有了我,又不是不會轉,這世界又不差我一個,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因為我相信這世界真的差你一個,我相信這世界是需要你的,我相信這世界需要一個相信你自己的你。
  • 如何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是他需要的愛?
    我們深談了一次,其實有很多地方,我需要反思和改進。如何去做,並讓你的伴侶感受到你的愛,這是一個學問。愛是相通的,所以前天我寫了一篇文章《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愛呢?》,文末的時候我留了一個疑問:怎樣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給予的是他們需要的愛呢?
  • 讀後感:彼岸花開?!——讀《彼岸花》有感(高二)
    讀後感:彼岸花開?!——讀《彼岸花》有感(高二)  我想我是喜歡安妮的。  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我不知道這個女子是幸福還是不幸。她帶給我大片大片的孤獨和內心流離失所的荒蕪,手心疼痛得閃著寂寞,絕望像野花般瘋狂滋長,然後告訴自己,我還是一個騎著單車的16歲花季女孩,或許我應該卻無法拒絕安妮的憂鬱塵世和風情萬種。  我想讀著安妮的文字入睡是幸福的,當第一次讀著她的文字入睡時,我感到一種釋然。
  • 如何讓自己走出低谷期?你需要知道「蘑菇效應」
    在這種境遇之下,自己應該怎麼樣去做呢?如何讓自己走出低谷期?你需要知道「蘑菇效應」。蘑菇效應,是心理學上的著名詞彙。有一個現象是:蘑菇長在陰暗的角落,得不到陽光,也沒有肥料,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的時候才會開始被人關注,而此時此刻的它,也可以開始自己去接受陽光雨露了。蘑菇效應所講究的核心,是黑暗時期內所隱藏的正能量。
  • 教學輔導的意義是什麼?讓家長和孩子學會「相信」
    主要便是它堅持的「相信」教育理念。教育輔導機構存在的意義,在很多人眼中被簡單定義為成績的提升。但在師之諭看來,成績的提升,不過是孩子接受輔導後的結果,但對於這個結果如何產生,絕大多數家長都是不關心的。這在師之諭看來,無疑是一個教育的誤區,成績提升很重要,但也不應該成為輔導教育的意義所在。
  • 《人生十二法則》:人生需要原則,生活需要秩序
    如果你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察覺,想要尋求更好的出路,建議你看看這本《人生十二法則》,相信你會找到你需要的答案。《人生十二法則》的作者喬丹彼得森,是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也是臨床心理學家,主要研究異常心理、社會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學專家。《人生十二法則》是彼得森的第二本書,還未上市就已登上北美暢銷書排行榜,一推出便成為全球現象級暢銷書。
  • 你真的愛你的孩子嗎?為什麼你的孩子從不知道你愛他們
    沒有被報導的我相信才是「多數群體」。每次這類報導一出來,下面評論區必定要炸鍋,有人表示憐憫,有人則冷嘲熱諷,還有人會質疑家長和學校。拋去他們的學霸、名牌大學、重點學校光環,一個鮮活的生命毅然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一生,他們的父母一定很痛心。但痛心之餘,這些父母有沒有想過自己才是真正的推手呢?
  • 花語「最悲傷」的花草,彼岸花排第2,第1美麗外表藏著無盡悲傷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東西都有存在的意義,而花草亦是如此。不同的花草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而我們將這些不同的含義稱之為話花語,有的鮮花花語代表著浪漫,有的代表著開心,而有的則代表著純潔,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同樣也有很多花,它們的花語是悲傷。所以相信大家看到這裡應該也就明白了,今天我們的主要內容其實就是要給大家介紹一些花語最悲傷的花草。花語「最悲傷」的花草,彼岸花排第2,第1美麗外表藏著無盡悲傷。
  • 你是否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靜」?
    來看看你的情況,看一下,你是否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靜」呢?01你對內在世界產生好奇心與渴望你對所謂的內在世界有一點興趣,有一點好奇,想要看看那扇門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空間存在,那樣的空間會帶給你什麼。當你重新尋得心中的愛,你將第一次感受到愛的真正滿足,因為這份愛來自於你的心,你將不用外求,不需要再當一個愛的乞丐。相反,你變成了一個愛的富翁,把源源不絕的愛的甘甜泉水布施給心靈枯竭的眾生,滋潤著你及你身邊的人。這就是愛的芬芳,愛為我們帶來成長和歡欣。靜心使你不再對愛、對成長饑渴,你的心汩汩地湧現著源頭活水,持續地滋潤著你,消解你的饑渴。
  • 孩子挑食、偏食,其實需要先改變的是大人!
    1、對孩子的吃飯過多幹涉怕孩子營養攝取不均衡,所以盯著孩子吃,或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兩歲開始,孩子會希望有自主權、爭獨立,所以希望能自己吃飯、自己選擇食物,但是當父母給予壓力或是過度幹涉孩子食物的選擇時,容易造成他們放棄獨立進食,要人家喂,甚至嚴重到就是討厭吃飯。正確觀念:尊重孩子的選擇,了解食物是有替代性的(相同營養素可在不同的食物中攝取),並適時鼓勵孩子嘗試。
  • 彼岸花開開彼岸,斷腸草愁愁斷腸。聽聽劉惜君《彼岸花》裡的故事
    歌手劉惜君相信劉惜君這位歌手的名字肯定存在過一大堆90後的腦海之中。當年劉惜君的第一張個人專輯《愛情花園》就讓這位愛唱歌的女孩一舉拿下了音樂先鋒榜「內地先鋒新人」、「最具人氣先鋒女歌手」等多個獎項,也讓這個女孩正式地踏入了華語樂壇。而首張專輯《愛情花園》裡的非主打歌《我很快樂》更是拿下了音樂先鋒榜的「內地十大金曲」獎,而這首歌除了幫助眾多受到感情波折的人度過了最難受的夜晚之外,也讓無數的人開始認識這位治癒力、親和力滿滿的陽光女孩。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天聞說心理,我是天聞老師。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您的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學校用品?
    但是,這些清單通常並不是您的孩子整個學年需要什麼的最終決定。有時,它們在必備條件之外還包括可選項。要成為一個精明的購物者,在確保孩子擁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的同時,獲得學校用品的最佳價格,您需要一種策略。您甚至可以添加一些有趣或特殊的物品以及基本物品。
  • 冥界四花之死亡之花,彼岸花
    紫色彼岸花的花語代表了恐怖,屬於魔鬼的溫柔,給離開的靈魂指引和安慰,一種說法這種顏色的彼岸花也不存在!藍色彼岸花花語:這是一種理想的顏色,現實中並不存在,藍色太過純淨,以至於很難找到可與之搭配的色彩進入人們的視野,因此,它的衝擊力格外強烈。這種藍被譽為一種理想之藍、絕對之藍,其明淨空曠往往使人迷失其中。
  • 《麻煩家族》家人之間都需要愛和被愛
    這個電影很貼近生活,蠻不錯的片感人至深的家庭倫理片,影片講述一個父親要面對一個家庭的責任,到了晚年遇到愛情上的危機,適合剛結婚的年輕人看,如何對待自己的婚姻,由於感情方面頭腦出現了危機,主持人孟非演的電影還是特別有喜感的,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經常需要面對這些情感和感情問題,要懂得什麼是生活。
  • 王力宏《需要人陪》《你不知道的事》《依然愛你》吉他譜合輯
    《需要人陪》是以鋼琴做主導的慢歌,王力宏憑藉自己的煽情功力成功演繹了這首抒情歌曲,不管是澎湃的情感還是收斂的情緒,他都能把聲音表現力拿捏的恰到好處。最近,作為電影《西虹市首富》的插曲又再火了一把,網絡上很多人翻唱。那麼,你不來一首嗎?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相對來說,繁殖期成對出現的原雞會共同的築巢(在地面上挖一個淺坑,然後鋪上乾燥的草),此後,雌雄原雞會多次交配,每次能夠產下1枚蛋,總計產下6-8枚蛋後,雌性原雞開始孵化受精卵,大約經過20天左右的孵化器,小雞誕生。
  • 「親情家書」有聲版丨"你們覺得,父母和孩子不需要當朋友"
    你覺得我自己從來都不想要學習,你不知道的是學渣也想要好,誰不想好啊!可是你就是覺得我不行,我想行給你看,但你現在也不給我機會了。可能我是因為我覺得自己長大了吧,我已經開始自己的未來打算。您不知道其實在這幾所學校來,我們這所學校已經是最好的了。你們介紹的學校,你們沒有了解過,我在這也能聽見那邊的風言風語。  我知道您不會相信,自然我也沒辦法拍照讓您相信。我只希望您在給我一些時間。讓我自己看看我到底有沒有努力。如果,您堅持要我去,我也沒有辦法,因為我沒有選擇權。
  • 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別再怪孩子了,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正確引導
    文 | 齊麗娟相信很多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不愛講話而煩惱過,帶孩子見親戚朋友,孩子卻總愛躲在家長身後,不願意回答親戚朋友的問題,或者單純的用點頭或者搖頭回答,對比別人家的孩子,卻大大咧咧、性格活潑,很是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