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靜」?

2021-01-15 歷史國學教堂

俗話說:「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佛門修行講究靜心,相傳釋迦牟尼當年在菩提樹下,擺脫一切幹擾,把自己的心沉靜下來,才終於悟道。

佛家講「空」,儒家講「靜」,道家講「清靜無為」,這些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讓人心境平和,心底清靜。前面的言下之意,仿佛人人都需要靜。

但如果有人覺得目前的生活很好,十分滿足,一無所求,即使偶感痛苦,也甘之如飴,即使有緊張和不安,也習以為常,那麼恭喜你,你並不是特別需要「靜」。

但大多數人,已經受夠了整天沒完沒了奔命似的不斷處理生活上的一切,受夠了自己整日昏昏沉沉、像遊魂一般的生活,他們希望能多點沉澱和清醒,確認清澈的覺知和智慧有所提升,多點內在的穩定紮實感,確認身心的放鬆和自在有所提升。

簡而言之,你受夠了現在的生活,開始對目前的生活價值感到懷疑,因而生起要探索一個新開始的念頭。總而言之,大多數人迫切地需要「靜」。來看看你的情況,看一下,你是否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靜」呢?

01你對內在世界產生好奇心與渴望

你對所謂的內在世界有一點興趣,有一點好奇,想要看看那扇門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空間存在,那樣的空間會帶給你什麼。

你對所謂的「心「非常感興趣,抑制不住好奇心對生命核心存有的渴望,你想要試試看、探索看看,非要往內尋找你曾聽說過的那種寧靜、放鬆、清醒,並要將它們帶入你的生命裡。

02你想讓自己的心、腦、丹田、身體相互協調

也許你已感受到自己的健康狀況在日復一日的壓力裡每況愈下,體力大不如前,身體不再靈敏快捷,記憶力漸漸地喪失,甚至無法做出清晰明斷的判斷。

我們都有一種傾向,會特別偏重使用心、腦、丹田三種能量的其中一種。比方說,你是一名計算機技術人員,整天都與計算機打交道,下了班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極少運動,極少使用頭腦以外的部分,那麼你就是偏重腦的典型。

如果你是幼兒園老師,每天都在付出愛心照顧小孩,那你就比較偏重於心;若你是一名廚師或者藍領,長期使用身體的感覺或勞力,你就相對偏重於身體。

無論偏重哪一個部分的工作,都是一種失衡的狀況。頭腦使人冷靜,有透徹的判斷力;心使人柔軟,使人愛,使人慈悲;身體則能讓人感受到生命力,享受生命的喜悅。

每個部分都有其美好的特質,當三者協調平衡,你才能夠品嘗到三合一的甘美,而不是失衡的損耗和疲累。

靜,無法使你的年歲倒退,卻可使你的心靈回春;靜,可以使你的身體加速更新因壓力疲勞而乾癟退化的細胞。

靜,可以使你倦怠至極的五臟六腑和心靈在放鬆之後,重新伸展對生命敏銳的觸角;靜,也可以使長期只使用腦部而完全忘記身體和丹田的你,重拾與自己生命之根的聯結。

03你渴求品嘗愛和成長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擁有愛和愛的能力。只是這份愛和愛的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創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壓力,使得它們在歲月裡蒙上了厚厚的灰塵。我們被遮蔽的眼睛看不見它們存乎於心,卻向外求愛,直到身心俱疲。

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只要把灰塵撣去,你仍可以看到那顆充滿愛的心,依然瑩瑩地散發出玫瑰色的光芒,滌蕩著清澈而澄明的智慧。它一直都想要溫暖你,為你指引方向,只是它在等待著你拭去它上面的灰塵。

靜心就是沁人心脾的泉水,使所有灰塵得以洗滌。當你重新尋得心中的愛,你將第一次感受到愛的真正滿足,因為這份愛來自於你的心,你將不用外求,不需要再當一個愛的乞丐。

相反,你變成了一個愛的富翁,把源源不絕的愛的甘甜泉水布施給心靈枯竭的眾生,滋潤著你及你身邊的人。

這就是愛的芬芳,愛為我們帶來成長和歡欣。靜心使你不再對愛、對成長饑渴,你的心汩汩地湧現著源頭活水,持續地滋潤著你,消解你的饑渴。

04你需要釋放緊張、壓抑和害怕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緊張,緊張自己工作做得不夠好、世事不盡如人意、小孩的教育問題、每個月的房貸車貸、父母生病……一天十四小時的生活裡,似乎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解決所有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人防不勝防,神經兮兮。

生活中有太多壓抑,想說的話不能說,想表達的意見不能表達,種種壓抑一再鬱結,越來越使人感覺,自己身處在一座樊籠裡,衝也衝不出去,壓抑著透不出氣的心情。

生活總是滿布恐懼的陰霾,害怕被裁員、錢賺得不夠、心愛的人跑掉、不被別人認同肯定。無止盡的恐懼,不知何去何從,不知道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逃脫這種充滿恐懼的生活。總以為自己只要走到下一步,恐懼就會消失,可是新的不安卻又出現了。

雖然你曾經質疑過生活的方向,但為什麼不管怎麼做,還是充滿緊張和害怕、壓抑、窒息?此時,你需要一條通向光明無畏的出路,那就是靜心。我們都看過佛像安詳的面容,不管天下發生了多恐怖的事情,它總是安然屹立,面帶祥和,從容不迫。這就是靜。

05你長期處在混亂中,想要尋找明確方向

對許多人來說,混亂是一種生活常態。姑且不說實際生活上造成的混亂,像白天上班、晚上帶孩子之類的,更擾人的是一種情感上的、內心矛盾的混亂。

比方說,一方面你想要去看電影,另一方面又很想在家休息;你既想要出國旅遊,開拓視野,又想要省錢,為未知的生活境況做好準備;熱愛工作的你想要找一份更能發揮創造力的工作,但期盼安穩的你又追求純粹穩定的生活,不想有太多變化……

內心種種混亂層層糾結,使你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真正想追求什麼。混亂主導了你的一切,你仿佛在黑暗中摸索,隨時都有跌倒的可能。

靜,可以幫助你,讓你的種種混亂之感漸漸沉澱下來,使你越來越清楚自己的感受、想要什麼、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些什麼樣的特質,同時使你越來越聯結到你自己最核心的部分,你開始知道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安然,原本緊咬著你的恐懼也不再那麼如影隨形地威脅著你了。

在靜心之中浮現的與自己的聯結,那一份安然,將成為你生活中強有力的臂膀。一旦你真的與之聯結,原本你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依賴著的外在的一切都將變得無足輕重,那份安然比什麼都實在。

06你渴望體嘗「靜」滋味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我想好好靜一靜。」有些人渴求寧靜,不喜歡喧囂熱鬧的生活;有些人渴望放鬆,身心靈的放鬆。即使這樣的渴望存在,他們還是用電視、電影、書本填塞自己的私人生活,仍舊是忙亂,只不過現在是一個人忙亂而已,渴望也仍舊只是渴望。

靜心能使你止渴。在靜心裡,你可以品味到流連舌尖的舒暢茶香,可以聞到玫瑰花沁人心肺的的芬芳,可以感覺到眼前人溫柔的微笑,甚至可以聽到竹葉摩娑的沙沙聲。一切不再只是生活的浮光掠影。

我們真的是在生活,不是匆匆的孤寂的人間過客。這就是靜的滋味。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定,都是靜。

相關焦點

  • 空調靜音,多靜才夠靜?低於30分貝意義並不大
    空調靜音,多靜才夠靜?低於30分貝意義並不大 2008年06月11日 10:18 來源:廣州日報 想換個靜空調,去賣場一了解,又被那些一個更比一個低的分貝值搞糊塗了。到底這些數值應該多少才合適,為了更低的分貝值而買貴的產品,究竟划算不划算? 文/圖片整理 記者 張遠惠  何為靜音空調  日前記者在走訪各家電賣場時發現,空調的噪音參數開始成為各大廠商參數單上的又一大賣點。
  • 我想靜一靜——你渴望逃離喧囂嗎?
    你想靜一靜嗎,為什麼?在剖析過科學研究中冷冰冰的細節之後,亦或是研討過聲波震動穿過耳骨的過程後。「你是否喜歡安靜」這個問題似乎不再恰當。科學家們終其一生俯身將耳朵貼在門上靜靜傾聽自然的聲音,傾聽大腦、身體以及這個物理化的世界。而事實上人們所要求的,是聽聽自己的聲音。
  • 哲學界流行的18個問題,帶你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冥思!
    哲學18問,帶你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冥思!——1.不同哲學家對範疇有哪些解釋?目前哲學家最一致的看法是,認為範疇是最一般的概念,這些概念反映著客觀現實現象的基本性質和規律性以及規定著一個時代的科學理論思維的特點。物質、運動、意識、質和量、原因和結果、可能性和現實、自由和必然性等,所有這些都是範疇的例子。
  • 《隱形人》:你是否真正看懂了到底誰才是最後那個控制者
    首先在看這篇文章之前,你確定你已經看過《隱形人》這部電影了!而且了解劇情,如果沒有看過的話請迅速去觀看一下補充大腦空白,來感受這部驚悚恐怖片給你帶來的燒腦片段。文章中並沒有誇讚伊莉莎白的詞句,也沒有吹捧導演的語言,只是對這部影片發表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以及看法,希望同樣喜歡這部影片的朋友評論區裡一起聊一聊。
  • 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距離我們又還有多遠?何為智能駕駛,智能駕駛的核心又是什麼?或許,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印象中,智能駕駛還停留在ACC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以及主動變道等功能層級上。然而,現階段的智能駕駛功能只能算是高級別「輔助駕駛」,與理想的「智能」程度還有不小距離。那麼,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駕駛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智能駕駛絕對的核心呢?
  • 如何進入「真靜」
    在心理上,意識、思維、知覺、情感等,如「求靜」的法門,雖不可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它在眾多的念頭中又增加一個「求」的念頭。一般初學靜功的人,由於心理和生理均趨向於「動」,故而很難入靜。常有人說:讓我動起來容易,讓我靜下來卻是打死我也靜不下來的。
  • 靜下來,用心感悟生命的意義
    只有在歷練中,才能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愛與牽掛生命的內核,在於生命有了情感,有了思想,得到思想的依託,抵達精神的彼岸。人,一出生,便擁有世界上最昂貴的東西——情感,在歲月的沉澱中,學會了怎麼去愛。
  • 自建家庭用太陽能發電系統是否有經濟上的意義?看完你就知道了
    對於自己家庭建設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對於經濟上的意義就是是否可以併網,簡單點理解也就是把發的電出售給國家電網,以前是1元多一度電,這個價格還是比較不錯的。而現在的上網電價基本在0.5元/度電,對於這個售電的價格也是有所降低。
  • 神問答|如果量子力學是對的,人生是否毫無意義?
    那麼世界的演變就是一個個因果過程組成的,每一個事件都是上一個因果的果和下一個因果的因。自由意志依然找不到位置。混沌現象的發現曾被視為自由意志的救命稻草,然而稍作推敲,就可以發現混沌只不過是更複雜的確定性,並沒有留給自由意志任何空間。量子力學發現的這些微觀上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這個尷尬提供了一點點希望。有了這種不確定性,你今天的努力才有可能改變明天的結果。
  • 你見過真正意義上的金絲玉嗎?
    市場上價格從幾十元一箱到一克一萬五千元。上天入地把消費者搞得糊裡糊塗。從來沒有一種玉石在行業內有這麼多的爭議。直到2019年10月,國家才出臺了金絲玉的行業標準,行業內才消停了些。但廣大的消費者被徹底搞糊塗了。金絲玉簡直就是一個神話一樣的存在,寬寬泛泛不知所以然。
  • 只需要成為你自己,而不是做誰的影子
    再轟轟烈烈的人生也總會歸於平靜,其實不用設法去成為某個人,認清自己,比義無反顧的追隨更有意義。生活的道路通往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我們都在時間的滴答中完成生命賦予的使命,也許你從未意識到,但所走過的路,完成的動作,早已在時間從指縫中流逝時所給予了每件事情的意義。只是好與壞,都在於你最初的選擇。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組就是「偽需求」,找到你是如何真正需要的
    正是因為這些人還沒有學會如何表達他們真正的需求,這些毫無意義的「偽需求」追求的差異就產生了,偽需要往往是膚淺的需要,而不是我們真正的痛點。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客觀地分析我們自己的需求,洞察我們表面需求背後的真正痛點。因為當我們只關心「不一樣」時,我們往往忽略了我們真正的需要。其實,這種需要的存在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人與生俱來就有不同的個體。
  • 給你一個「人生意義」
    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擅於未雨綢繆的物種,我們尋求意義,需要跨越極大的時間尺度。比如,我們在最渴望去外面浪的青春期,之所以能忍受沉悶的應試學習,可不是為了完成當天作業——我們是為了考個好大學,未來有個好出路。我們日復一日工作,可不是因為工作讓我快樂,那是為了油鹽醬醋二鍋頭,老婆孩子熱炕頭,就這麼一個樸素,但沒任何人能輕視的「意義」。
  • 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增加的質量是真正意義上的質量嗎?
    靜質量不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都是一致的,是一個不會變的數值。但是動質量就不一樣,不同的參考系去測量,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動質量主要和物體相對觀察者運動的速度有關,所以處於不同參考系的人會測出來不同的速度,進而得出來不同的動質量。
  • 向一個生生不息場域開放的真正意義
    本文摘選自《生生不息催眠聖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頭黑先生(Tohei Sensi)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合氣道老師之一,他的學生和我分享過一個很有趣的例子。這個例子是關於一種高級的合氣道練習,叫做侖多力(randori)。
  • 為什麼說真正的機器人除了大腦還需要一個「身體」
    機器越來越多地在沒有人類提供來自現實世界的信息的情況下處理現實世界的各種問題,這極大地影響了它們為社會做出良性貢獻的能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在我們——工程師、技術專家、社會學家、記者、倫理學家以及我們所有人中討論、設計、研究和構建計算設備的方式上做出巨大的轉變。現在,我們需要賦予它們一個智慧的化身。
  • 為何說真正的機器人除了大腦還需要一個「身體」
    我們已經給計算機帶來了智能,但要實現真正智能的機器,我們也需要把我們的身體借給它們。目前,計算機無處不在,得益於網際網路,它們已經滲透到我們的個人、社會和政治生活中。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發展,它們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但我們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
  • 生命的真正意義,8個字讓你明白
    你有過沒有方向嗎?你有過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嗎?怎麼樣才能不迷茫痛苦、活出生命的意義呢?答案很簡單,就八個字「借事修人,借假修真」這是杭州馬老師的公司遵循的其中一條文化,真正的修行不是到某個深山老林去修行;而是在紅塵中修行,去體驗世間的種種,從做事的過程中找到愛、找到意義、找到價值;生命的意義就是通過你做的事,找到愛和意義;通過做事達到修人的結果 。
  • 心理學告訴你:真正愛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
    當你真正愛上或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嗎?閉上眼睛去感受對方的唯美、溫柔,親密,心裡學家告訴我們:真正喜歡上一個人,會有以下六種感覺1.美麗的感覺:當你在戀愛中,你會覺得對方最好看,而且是別人無法相比的。
  • R級美劇《性愛自修室》,真正意義上寓教於樂的「性教育」片
    相比第一季那種青澀笑點消失了很多,而看到了更多足夠深刻的討論(這也就讓某些笑話的出現有多麼地不合時宜),不確定這樣的轉向在層出不窮的青少年劇集裡是否真的需要,但真的讓人深思。這季Otis、Meave以及Jackson都在探索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清楚自己才能愛清楚彼此,而青春期小孩試探愛應從理解性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