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自修室》已經第二季了,而這一季和校園性喜劇的第一季其實是分裂的,探討的不再是性而是愛(中文譯名太機智了),不僅是愛情更是親情,不只是青春期少年還是中年危機,比第一部更深刻更動人但有些支離破碎。
「性」逐漸變為「愛」,大人們置身於忠誠關係的拷問以及對固有認識的重塑(媽媽的角色比上季融合了很多,因為她也在對抗新的難題),青少年們則依然周旋於多角戀、衝動與各種關於成長的創傷焦慮。
相比第一季那種青澀笑點消失了很多,而看到了更多足夠深刻的討論(這也就讓某些笑話的出現有多麼地不合時宜),不確定這樣的轉向在層出不窮的青少年劇集裡是否真的需要,但真的讓人深思。
這季Otis、Meave以及Jackson都在探索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清楚自己才能愛清楚彼此,而青春期小孩試探愛應從理解性開始。而不管是迷惑的蠢動的youth,還是困惑的固執的adult,愛都是永恆的待解的命題。
Sex education也非常好,對性的討論要比上一季更深入了 。真的很喜歡Maeve這樣獨立的女孩,堅決帶閨蜜去警察局舉報變態太剛了,美麗與智慧的化身沒錯了。不過明知Otis有女友還要說出心意是有點狗血了,不過也能理解。
這季加入了成年人關於性之間的糾結,真正意義上的性愛自修室,亞當媽媽的那條線很出彩,在公園裡放了六年的自行車,會生鏽嗎?敏感點也不會因為時間或年齡變化而變化。這部電視劇應該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寓教於樂的教育片。
但真正帶來震撼的是第七集,有舒膚佳和桃,但更為高光的是六名女孩相伴而行真誠對話的勇氣,絕對是今年目前為止劇集裡最感人也最美麗的時刻。女主對性騷擾dickhead的應對舉動讓人狂飆好感,單憑一集足以打滿分。
和第一季一樣的節奏問題,但是討論的東西上了個層面,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共鳴。男女主兩邊都有嚴重的家庭問題,本季又缺乏交流,最後要能在一起還是需要走過一段互相的療愈過程的。
第二季和第一季還是挺不一樣的,講述重心上感覺更偏向家庭。各個角色故事的交叉講述,雖然讓劇情和人物都更加豐滿,但略零碎、缺少整體感。最遺憾的是多了許多或爛俗或拖沓的地方,遊泳健將和他兩位媽媽真的看膩了。
相比第一季,這一季更像「性教育」。關於性的困惑,不僅存在於青少年,還會有中年、老年。人活著,就會有性,都應該面對和重視。一直覺得性作為人的需求和正常的生理反應,為什麼會被扣上「羞恥」「黃」等名號?
性除了性本身,更代表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大膽地談論性,而不是遮遮掩掩,那是作為人的一部分。這一季同樣很甜,也很drama,愛情友情親情本來就有諸多不可控因素,很複雜。
第一季最大的槽點就是沒啥經典臺詞,光是無意義的矯情雞湯。第二季的臺詞就好很多,對於女性和家庭問題的探討也不再浮於表面,成功塑造了新角色的同時,老角色也沒含糊。音樂也比第一季用心,用了一些很符合情境的音樂。
每集的主題更加明顯,但是都圍繞活在當下及時行樂面對真實的自己。當然它只是劇,想要反對固有的父權現實世界還有難度,臺詞裡也表達了主創明白這樣的阻力,但是播種新思想的動作始終要有人去做,網飛這部劇是個很好的嘗試。
青少年們放大了性愛,卻模糊了猥褻;鍾意了愛情,卻放鬆了親情;沉迷了過去,卻忘記了未來。交流是診所給予的永恆療方,每個人的問題最後都需要自己去溝通和協調,這才是劇名「自修室」的內涵。
性教育覆蓋得很全面,情節中傳達積極正確的思想可以說非常透徹,遇到緊急情況也示範了正確的處理方式。 所有其他性取向的態度,很正常不要過於擔心。性不是洪水猛獸,它是人生命中非常正常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在重新認識自己,性傾向和意識是流動的,生理性別雖然固定,但是心理性別只有自己可以定義。寓教於樂,真的建議所有缺乏正確性觀念的人都看下這部劇。
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的意識都是主觀不一的,正是這些差異性成就了這多彩的電影世界。希望無論褒貶,大家都能理智對待每一部作品!有什麼想說的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PS:據說關注我的人顏值都蹭蹭往上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