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索斯準備建造一個奧尼爾太空城,供人類居住

2020-09-09 劍客星歌

厭倦了生活在人口過剩的地球上,為什麼不搬到奧尼爾圓筒空間城,一個人造的藝術空間棲息地,在那裡我們可以控制一切,包括天氣。

建造一個像這樣的空間站需要什麼?它會有多大?如何使它適合人類生活?

1974年,當物理學家傑拉德·奧尼爾提出建立太空殖民地的想法時,人們認為他瘋了,在那時,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圓柱體,看起來不像是太空棲息地,任何人都想移民。

但是快進到我們的時代,世界已經增長了幾十億人,氣候變化正在上升,移民到太空城似乎不再那麼瘋狂了。

這個牽強附會的想法激勵了像傑夫·貝索斯這樣富有的夢想家,貝索斯正在考慮建造足夠多的奧尼爾圓筒空間城,供人類居住。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奧尼爾圓筒空間城背後的想法很簡單,建造一個直徑約6.5公裡、長度為2000公裡的旋轉空間站,一個這樣大的結構,不需要擔心它會塌下來。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有引力,就像我們對一些其他空間大型結構所做的那樣。

月球和附近的一些小行星,應該足以為提供我們所需的一切材料,我們將在太空中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某個地方,建立一個圓筒空間城,它將待在原地,不會被引力拉入地球或月球的軌道。

但建造奧尼爾圓柱體是一回事,我們還需要讓它適合居住,這意味著得給它重力、水和可呼吸的大氣。重力會很容易,圓柱體會在兩分鐘內旋轉一周,這會產生一個向心力,也就是重力,讓結構更穩定,防止它漂走,還需要建造反向旋轉的圓柱體連接兩端。

這個太空棲息地可以模擬地球在海平面上的氣壓,鋁製的鏡子可以控制進入棲息地的陽光量,還可以設定自己的晝夜循環,以及管理奧尼爾圓筒空間城內部的溫度。

這個太空棲息地將由覆蓋外筒體的太陽能板,收集的太陽能提供能源。我們將建造人造山脈、山谷和森林,從冰彗星中引入水。

為了繞空間城旅行,將使用纜車、或者你可以騎自行車。它就像一個迷你地球,但如果我們能完全控制它的氣候,完成所有這些將需要6年的時間,和數萬億美元的建設費用。如果你不想放棄在地球上的家,對於一些空間棲息地來說,奧尼爾圓筒空間城將是一個很棒的度假地點。

歡迎來到奧尼爾一號圓柱體,這裡沒有陰鬱的天氣,所有食物都是當地農場種植,爬上我們的人造山,從太空棲息地欣賞美景。當然,會有一些挑戰,人類必須非常善於回收太空棲息地上的所有垃圾,否則它很快就會變成太空垃圾桶。

還有小行星,我們必須記錄它們每次擊中空間城時造成的損失,這樣,情況才不至於會失控。

正如你想的那樣,要想讓奧尼爾圓柱體成為一個更安全的居住地,這些還遠遠不夠,還有很多難題等待著我們克服。

相關焦點

  • 如果我們造一個奧尼爾圓筒空間城,需要什麼?
    厭倦了生活在人口過剩的地球上,為什麼不搬到奧尼爾圓筒空間城,一個人造的藝術空間棲息地,在那裡我們可以控制一切,包括天氣。建造一個像這樣的空間站需要什麼?它會有多大?如何使它適合人類生活?1974年,當物理學家傑拉德·奧尼爾提出建立太空殖民地的想法時,人們認為他瘋了,在那時,一個漂浮在太空中的圓柱體,看起來不像是太空棲息地,任何人都想移民。
  • 科普一下,如果在太空中建造一個奧尼爾圓筒,我們會經歷什麼?
    科技在突飛猛進的發展,人類徵服太空是早晚的事情。本期節目我們來討論一下,如果我們在太空中建造一個奧尼爾圓筒,我們會經歷什麼?早在1974年著名的科學家、物理學家傑拉德·K·奧尼爾提出:人類終究會將文明帶出地球,他們會居住在一種巨型圓筒中!
  •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而人類史上與太空的標誌性關聯始於1969年的美國:由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主導的「阿波羅計劃」順利實行,阿波羅11號成功載人登上月球,實現了人類的一大步。  然而緊接著「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災難使得14位太空人喪生,「阿波羅」之後NASA一蹶不振,美國人民對太空逐漸失去了興趣。
  • 美國欲在火星和月球上建核電站,為人類在太空居住做準備
    據《每日郵報》7月24日報導,美國能源部於當日正式提出需求,欲在火星和月球上建造核電站可以為以後人類在太空中長期居住做準備,已經開始向各方徵集實施方案。美國能源部在當日發布的公告中稱,「小型核反應堆能為太空探索任務提供動力
  • 馬斯克和貝索斯顛覆太空探索:誰勝算大?
    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作者、科技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近日接受採訪,講述馬斯克和貝索斯等人正如何試圖顛覆太空探索領域。 SpaceX在2月初發射了它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這是太空探索近代史上最好的公關活動之一————不僅僅是因為伊隆?馬斯克的公司將一輛特斯拉汽車送上太空。
  • 未來有可能建造「水下城市」,將海洋利用起來,供人類生活嗎?
    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海水,浩瀚無際的大海自古以來對於人類就充滿著神秘,也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對於人類來說,目前所了解到的海洋情況,也只佔到了海洋總面積的10%左右,而在那些未知的大海深處,是否有一個全新的未知新世界在等待著我們,誰也不知道。
  • 馬斯克和貝索斯要如何顛覆太空探索?
    》作者、科技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近日接受採訪,講述馬斯克和貝索斯等人正如何試圖顛覆太空探索領域。它是人類與太空聯繫的方式一個關鍵時刻,它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故事,對未來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問:為什麼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答:我認為,人們往往會忽視很多這樣的傢伙和很多這樣的公司,覺得他們很怪異,或者覺得他們在張口說大話。直到最近五年,我們才看到這些公司證明這是一個新時代,它們能夠做到NASA曾經做到的事情,甚至能夠做到NASA不能做到的事情。
  • 太空項目:馬斯克與貝索斯都在爭著幹的大生意
    當然,太空的生意除了這個「賣小行星」這種騙人掏腰包的初級版生意之外,人類對太空的想像力以及太空生意有很多。這次任務標誌著人類航天的新時代開啟,美國宇航局不再是唯一的硬體購買者、擁有者和運營者,而是未來眾多太空旅行的客戶之一。」
  • 貝索斯與馬斯克太空大戰開始?藍色起源火箭首射,欲截胡SpaceX?
    早在2011年,貝索斯在一次演講就透露,藍色起源的目標是壓低太空旅行的成本,並提高技術的安全性,創建一個人類可以親自探索太陽系的未來。隨按照計劃,該公司可能將在今年推出太空遊服務。即將進行測試飛行的New Shepard號火箭是藍色起源目前的主力軍,這是由藍色起源自己研發的可回收式火箭,以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航天員Alan Shepard命名。
  • 月球 火星or太空「殖民地」?哪裡才是人類地外定居點丨財經科普
    氣候變化對地球的影響日益明顯,如果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該怎麼辦?哪些地外空間可以成為人類新的定居點?月球是最容易想到的答案,美國宇航局(NASA)2024年前將重返月球。NASA希望2028年前人類可以在月球長久居住,前提是找到辦法應對月球寒冷的黑夜。特斯拉CEO馬斯克認為人類的未來在火星,成立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希望將人類送上火星,並計劃2050年在火星建設一座城市。
  • 人類能在火星上建造城市嗎?在火星造城需多少錢?
    今天學姐跟大家嘮點好玩的事情,嘮嘮火星建城。啥?火星建城?這是科幻片吧!不不,這正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一直想做的事情。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學姐跟大家詳細說說哈。其實每個人都有個小目標,學姐的小目標就是讓大家都喜歡我,哈哈(都喜歡看我寫的文章),而埃隆·馬斯克的小目標就是想在2028年把人類送到火星上居住,這時候網友就開始問他了,老闆吶,去趟火星這飛船船票多錢啊,需要多少成本啊?到那裡生存之後需要多少成本呀?
  • 藍色起源發射火箭 貝索斯:未來會有1萬億人在太空生活
    貝索斯在接受德國傳媒公司Axel Springer CEO馬賽厄斯-多普夫納(Mathias D?pfner)採訪時,詳細描繪了這一藍圖。事實上,貝索斯有關人類文明同時存在於太空和地球的願景一直在進化。「當然,首先我對太空非常感興趣,對於這一話題也十分有熱情。自5歲起,我就一直在研究、思考它,但這並不是我從事這一工作的原因。」
  • 人類有50%機率問這個問題:馬斯克和貝索斯,誰將主宰宇宙?
    人類或影響整個宇宙,人類或只是宇宙的螻蟻,這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各有50%的機率。所以當馬斯克正在打造星艦,準備把人類送上火星,正式讓人類成為星際物種的時候,我們至少有50%的把握來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類在宇宙中真的是孤獨的,看起來似乎確實是這樣。不過,我們也不能忘了另外一個人,亞馬遜的老闆貝索斯,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創始人,幹的事情和馬斯克是一樣的,只是側重點稍有不同。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馬斯克和貝索斯,誰有可能在未來主宰宇宙?
  • NASA 研究太空城市,人類星際旅行能否實現?
    不過還有一種比較現實合理的方式,就是建立能世代繁衍的太空城市,一代接一代的繼續航行。NASA曾設想研究了這種太空城市的夢幻圖景。根據NASA的數據表上推算,這樣一個「奧尼爾圓通」總質量超過9000萬噸,內部有效面積5500萬平米,可容納85萬人口。
  • 人類的未來家園是什麼樣?以太陽能為動力,打造「迷你地球」
    伴隨著海平面的上升,房價的飆升等因素,很多的人認為人類遲早要移居太空,如果人類移居太空,我們將生活在那裡。關於太空移民的居住地,科學界已經給我們答案了,那就是奧尼爾圓筒,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人類的太空家園和關於奧尼爾圓筒。
  • 科學家公布人類的外星家園,就像是天堂一樣,人類真的能實現嗎?
    進入到現代以來,人類一直想要通過自己的力量移民太空,可是問題來了,人類如果真的移民太空,將會生存在哪裡呢?的確,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其實關於人類是否能夠移民太空,移民太空之後又會以怎樣的方式生存下去,科學家們早就有給出了答案。
  • 全球首富財富再創新高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和他的「新疆界」
    看完電影後,貝索斯告訴史蒂芬森,他一直想創辦一家太空公司。2000年,貝索斯使用個人資金創立了藍色起源,一家願景為「以更低的成本,將更多人送往太空」的商業太空公司,史蒂芬森也加入其中成為該公司的首名正式員工。在貝索斯的早年經歷中,獲得電子工程學和計算機系雙重學士而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隨後在華爾街開啟職業生涯,然後踏上網際網路創業之路,這些都已家喻戶曉。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謝潑德火箭只是來到了太空邊緣的100千米高度,甚至都沒達到低太空軌道;而獵鷹9則有能力發射到200千米高空,真正具備將荷載送入太空的能力。今年10月13日,貝索斯期下的藍色起源公司又率先創造一項新紀錄:同一枚火箭/太空艙成功實現第7次發射及回收。單從復用次數來看,刷新了全球航天界的新高度。競賽咬的很緊,Space X在一個多月後的11月25日也實現了「一箭七飛」。兩家雙雙實現「一箭七飛」,既是結合實際情況,也不能排除情緒的成分。
  • 阿聯計劃在火星建造人類定居點
    比起遨遊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在火星地表留下人類腳印的想法更加迫切。近日,阿聯就提出了一個設想,打算在火星表面建造一個人類定居點,100年以後,就能讓人類實現定居火星的夢想! 外媒指出,成立於三年前的阿聯航天局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機構,它希望從現在開始的100年後,建立一個適宜人居的火星居住點。為了實現這一「2117年火星戰略」,首先需邁出實地探測的第一步。阿聯計劃在2021年年底之前,派遣一艘無人駕駛飛機「希望號」前往火星,以配合阿聯建國50周年紀念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