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報(社會科學版)》首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複合影響因子...

2020-11-24 中國高校之窗

中國高校之窗

11月26日、27日,「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學術期刊的責任與使命學術研討會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公布了第六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結果,《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稱號。

第六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由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組織、教育部社科司批准,對全國高校的社科期刊進行評選,影響較大、覆蓋範圍較廣、權威性較高,本次共評出全國高校社科名刊103種、精品期刊160種、優秀期刊201種。「全國高校社科名刊」稱號是評優活動中級別最高、競爭最激烈的獎項,北京工商大學期刊能夠在全國1150餘種高校文科學報中脫穎而出,標誌著刊物的影響力和學術水平已達到行業較高水平,正式步入頂級社科學報行列。

而在此前公布的第七屆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優獲獎名單中,《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喜獲「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名刊」稱號,我刊「貿易經濟」欄目榮獲「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名欄」稱號。北京市「名刊」和「名欄」是我刊維持多年的榮譽,連續多年獲此殊榮表明我刊的學術水平在北京市長期保持著領先性和穩定性。

據悉,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與中國知網(CNKI)聯合發布了2019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複合影響因子繼2018年度首次上「2」之後,於今年首次上「3」,達到3.032。評價3.032的成績意味著北京工商大學學報位列全國38種貿易經濟類期刊的第4名,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中排名約前10%,已屬名列前茅。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在2015年,我刊的複合影響因子僅僅只有1.263。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我刊在2018年終於實現了重要飛躍,複合影響因子上「2」達到了2.113。而今年則再次實現跳躍式增長。影響因子的大幅提升說明我刊的辦刊質量和影響力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已經穩居學科的第一梯隊。

上述多項成績的取得,尤其是首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以及複合影響因子首次上「3」,既是對刊物過去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對今後工作的鞭策。近年來,《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依託北京工商大學商科專業優勢,在主編李朝鮮教授的指導下,學校各級領導的幫助下,業內專家的大力支持下,諸位編輯的不懈努力下,打造優勢欄目,夯實精品欄目,做好欄目策劃,提升辦刊質量,刊發文章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積累了良好的業內口碑。未來,《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將繼續秉承一貫的辦刊宗旨,不斷探索,奮勇向前,努力為學校實現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提供重要的成果支撐。(通訊員:王沈南 張浩)

中國高校之窗

相關焦點

  • 新疆師範大學社科學報複合影響因子位列全國綜合類人文社科期刊第2位
    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6版)顯示,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568,在全國623家綜合類社科期刊資料庫中名列第2位,僅次於《中國社會科學》。綜合影響因子為1.854,在全國623家綜合類社科期刊資料庫中名列第3位,僅次於《中國社會科學》和《開放時代》。
  • 北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紀念創刊50周年 將開闢英文版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55年,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9月17日,「北京大學學報創刊五十周年慶典」在英傑交流中心隆重舉行。北京大學歷史上素有創辦社會科學名刊的好傳統。當年,蔡元培辦《北京大學月刊》,胡適辦《國學季刊》,陳獨秀、李大釗辦《新青年》,馳譽海內外,影響深遠。
  •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入選世界學術影響力Q1區中國社科期刊
    近日,《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19版)》發布,《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複合影響因子為
  • 武漢大學專家共議新時代一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建設
    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原理事長、《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原主編龍協濤,《新華文摘》總編輯喻陽,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總編輯高自龍,上海師範大學期刊社社長、《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主編何雲峰,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副院長蔣穎,《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彭玉平,《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原常務副主編吳友法圍繞論壇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
  • 期刊|《安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投稿須知
    《安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安慶師範大學主辦的學術理論期刊。其前身是《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82年10月,1985年公開發行,1999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08年由雙月刊改為月刊,從2012年起恢復雙月刊,2016年10月更名為現名。
  •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期刊影響力指數及影響因子排名全國第8位
    【消息來源: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11月22-23日,以「新時代、新思路、新發展——開創中國學術期刊新紀元」為主題的「2017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和中國知網線下線上同步舉行。會議期間,《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知網)發布了2017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吉林大學主辦的《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在中國知網統計的617種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中,期刊影響力指數及影響因子排在第8位。
  • 武大等高校學報被CSSCI降級 學術評價誰說了算?
    一般能出現在CSSCI「來源期刊」目錄上的刊物簡稱「C刊」,此外C刊還有擴展版,簡稱「C擴」。  1月16日,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最新公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錄》(下文簡稱「目錄」)。此舉一出,立即引起學界爭議。
  • 研究生院《學報》複合影響因子大幅提升
    中國知網近期出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以下簡稱「年報」)。據年報統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的2009年度複合影響因子為0.806。 為了更好地反映期刊的影響力,中國知網首次提出「複合影響因子」。它基於包括期刊論文、博碩士學位論和會議論文在內的複合統計源。在年報中,各類表格期刊名單均按該因子排列。
  • 武大同濟等高校學報被CSSCI降級,學術評價誰說了算?
    一大導火索是新目錄中包括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內的幾份高校學報從「C刊」降為「C擴」了。敝刊是全國高校系統中唯一一本只發表人文科學類即傳統文史哲三大學科稿件的期刊,而傳統文史哲三科的作者在發表論文時不太習慣像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社會科學學者那樣引用期刊論文,導致我們這類專注於人文科學的期刊被引成績一直非常不理想。」這封信還表示從2016年1月開始,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已經調整稿件的學科結構,增加了部分影響因子高的政治學、社會學類稿件。
  • 我校學報(社科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本網訊 日前,我校學報(社科版)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七版「農業經濟類」核心期刊,即著名的「北大版核心期刊」。  此次入選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核心期刊,是我校學報(社科版)影響力再次得到國家權威機構肯定的標誌;是繼2008年入選CSSCI期刊、2014年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後,我校學報(社科版)取得的又一質量飛躍。
  •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屆編委會成立
    (社會科學版)》(以下簡稱學報)編委會成立大會。李召虎宣讀了《關於成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屆編輯委員會的通知》(中農大研字〔2017〕23號),經學校研究決定,錢學軍任編委會主任委員,李召虎、辛賢、葉敬忠、郭沛任副主任委員,陳明海等17人為委員,葉敬忠擔任主編
  • 我校學報(社科版)論文轉引率位列全國理工科大學第5名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介研究中心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向我校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頒發榮譽證書,該中心根據2010-2011年「複印報刊資料」轉載論文評介數據和評審專家評議,我校學報(社科版)入選2012年版「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 學校召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工作研討會
    (社會科學版)》工作研討會。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孫慶忠、執行編輯常英,人發學院院長葉敬忠,經管學院院長郭沛。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萬龍、書記盧兆彤、科研專門委員會人文社科工作組委員盧鳳君、楊敏麗,科研院常務副院長段留生、宣傳部部長陳明海及相關學院的教師代表等20餘人參加此次會議。李召虎在會上充分肯定了學報編輯部的工作。
  • 成師院學報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擴展期刊
    中國網12月3日訊(李小野)近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成都師範學院學報》被評定為「綜合•高校綜合性學報」中國人文社會科學A刊擴展期刊。
  • 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 上海產生十大最具國際影響力英文學刊
    原標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它們影響因子均領跑全國,上海產生十大最具國際影響力英文學刊  提及國際權威學術雜誌,人們想到《自然》《科學》《細胞》等幾大學刊。其實,中國人也已經有了自己主導並高度國際化的一流學術刊物。而且,無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上海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在全國數一數二。
  • 2017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發布 我校學報(社科版)排名第10位
    本網訊   11月22—23日,由中國期刊協會、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在京召開。
  • 《武漢大學學報》四位一體勇創新百家爭鳴求發展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以下簡稱《武大學報》)均為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負責出版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由1930年創刊的《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發展而來。
  •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報》核心影響因子上升同行業期刊第...
    中國高校之窗近日,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2019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報》各項評價指標再創新高。在51份食品專業期刊中,核心影響因子由去年的第4名上升至第2名,擴展影響因子連續5年保持第1名,綜合得分保持第2名,其他各項指標穩居國內食品科學技術類期刊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