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對漢族有強烈的認同感 ?那時沒有強烈漢族概念,有的是華夏與戎狄的區分。人家難道自認為戎狄,根本就是種族屠殺和競爭,最終胡人換血成功,所以五胡後文化俗產生了巨變。瞎編個故事你就信啊,人家還編了烽火戲諸侯呢,那時候有烽火嗎?司馬遷站在旁邊聽國王講話嗎?
春秋時期諸侯已開始修築長城,長城其中一個作用就是以烽火通訊,你說呢?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明顯是假的,現代人都考證過。現代人是哪位歷史教授?文章發表於何處?引用了什麼考古資料?該觀點是否已得史學界和考古界共識?退一萬步說,烽火戲諸侯之事是假的,這又如何印證《楚世家》記載不實?他說的可能是錢穆的《國史大綱》+清華簡。蠻族就是喜歡比他們厲害文明的,當初李陵降匈奴,不知道多少胡人幾百年後都攀附是他的後人。
一方面是胡說,另一方面是宣傳,如果有人崇拜屠殺過自己族群的人,要麼實力太弱,要麼就是洗腦洗傻了,胡人無法保持自己的文化,自我閹割,漢不漢胡不胡,一個能背叛祖先的族群,忘記自己語言和文化的群體,他們會在乎攀附誰嗎,還不是蒙古人來了攀附蒙古,滿清來了攀附滿清。竟然不覺得自己自相矛盾。如果胡人換血成功、文化上不復華夏,這就很尷尬了,清晰了解這一點的你幹嘛還要罵自己祖宗。還是說,在這種世界觀下,咱們都是胡人的血,光純血統的您不是?
五胡除拓跋鮮卑這個真韃子外,劉淵也好,石勒也好,符堅也好那個不自認自己是華夏。如果真有這麼強烈的認同感,就不會互相屠殺了,人家舉個皇漢的旗號不過是想吸引點漢族炮灰,就激動得不能自己了,語言不通,俗不同,只是被奴役久了,這認同感真強烈。民族認同就忽略利益了?你在姥姥家住上20年就忘了自己姓什麼了?劉淵已經不錯了,都認自己姓劉了,你們這一屆後人不行。
誰說他們語言不通的,沒有什麼證據說明除鮮卑外其他四胡還有自己獨立完整的語言。晉朝人取名字生僻字太多了,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已亡。我一直對這個有些困惑,石勒、苻堅等人跟忽必烈、努爾哈赤還有日本的區別到底是什麼,今天算是遇到了一個新的解釋。千萬別用現代民族主義觀點代入古代歷史。問題就在這裡,如果不用現代民族主義,目前看,元清和日本沒有什麼區別。對近現代的事用現代民族主義分析,對過去的事不用現代民族主義分析,所以元清和日本的分析方式都不一樣,所以肯定還是有區別的。所以只能說?當朝事當朝算,一代天子一朝臣?這麼解釋也說得通。活在當下,往者已逝。但是這只能算是情理,我感覺如果用超越歷史局限的角度看,我們的戰爭都是最終所有國家統一的進程。估計在很久以後我們所有的戰爭只能定義為內戰了。
我覺得也不是這麼說,剛才我說的太不清楚了。我覺得單純就是思考古人為什麼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能代入當時不存在的動機。其他的史觀什麼的從這個小問題裡也衍生不出來。忽必烈他祖宗是金國的封臣,所以對金國而言是叛亂,但是對於南方宋國就是不折不扣的入侵者了。同理,老奴也是明朝土司叛亂者,但是他剃髮易服,罪不可數。不要把滿清的惡行帶入所有其他少數民族王朝。
應該是把晉朝當作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把石勒這些少數民族當作晉國人,與遼金相區別。石勒的確是晉國人啊,沒錯胡人還是最沒地位那種。當然,美國黑人反抗他依然是美國人,是內戰。英美戰爭卻絕對是外戰。石勒是晉國的統治下編戶不是附庸。就如同華裔是外國人,而維子卻是中國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