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多看看書,少玩手機,手機玩久了會得近視。但是,真的是手機的問題嗎?看書就不會近視了嗎?
普遍觀念認為電子設備的屏幕會損傷視力,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真正損傷視力的應該是我們不正確的用眼習慣!
第一,當我們使用手機的時候,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將手機屏幕拿得很近,畢竟手機屏幕只有這麼大一塊兒,為了看清楚上面的字和圖像,我們常常將屏幕距離保持在10-20cm,如此近距離地視物,會讓我們的晶狀體變得更厚。晶狀體就相當於一個富有彈性的凸透鏡,為了看清近距離的東西,就會變厚來調節焦距,使其正確的成像到視網膜上。但是長時間的近距離視物會讓晶狀體產生不可逆變形,永久性的變厚,焦距變小,當看遠處的物體時就無法正確地成像到視網膜上,所以會顯得模糊。不僅看手機屏幕會這樣,長時間近距離看紙質書籍等任何事物也會導致這種情況哦。
第二,我們經常會聽到「計算機視覺症候群」,主要表現就是眼球乾燥、眼睛疲勞、視覺模糊乃至於頭疼、重影等等,它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人眼在凝視物體的時候,眼球肌肉會處於緊張狀態,從而降低眨眼頻率,誘發短暫性的近視。你試想一下,如果讓你長時間抬手臂和蹲馬步,你的大腿和大臂上的肌肉是什麼感覺。眨眼頻率的降低,意味著淚膜更容易破裂,長時間得不到眼淚的滋潤,眼睛自然就會出現乾燥疼痛的情況。這也不是手機屏幕的專屬哦,紙質閱讀也會降低眨眼頻率。
第三,電子屏幕還有一種可能損傷視覺的原因,傳統媒體,例如報紙,書籍等的原理是反光,而顯示器的原理是發光,這使得屏幕與周圍環境的明暗對比非常強烈,為了適應快速變化的光強,眼球肌肉不得不頻繁地調整,進而造成視覺疲勞。當屏幕處於豔陽天這種光線強烈的環境,會顯得比較昏暗,辨認比較困難,迫使瞳孔放大。
綜上所述,手機屏幕確實能造成視覺疲勞,誘發近視,但這些負面效應同樣會出現在書籍等傳統媒體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不正確的用眼方式。只有避免長時間視物過近,經常轉移視線,多遠眺放鬆睫狀體,養成做眼保健操的習慣才能更好地保護眼睛,預防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