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成常德最大自然生物多樣性"藥庫"

2021-01-10 湖南在線
[石門]成常德最大自然生物多樣性"藥庫"
2010-08-01 17:10:01

[

來源:常德晚報

] [

作者:鄭彥 生龔儀 宋菊球

] [

編輯:劉樂

]

   生物多樣性關係到地球和人類的健康。常德的生物多樣性狀況怎樣?一項權威的調查顯示,石門縣物種高度豐富,生物多樣性指數位居全市之首,其餘區縣(市)均物種較少,生物多樣性總體水平一般。

  生物多樣性指數將生物多樣性狀況分為高、中、一般、低四級。2008年至2009年,省環保廳組織專家對全省125個縣、市、區的生物多樣性現狀進行了調查和評價。調查顯示,常德境內,石門縣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最高,為66.34,等級達到高;其次是桃源縣,指數49.18,等級為中;其餘依次為澧縣、漢壽、鼎城、臨澧、西洞庭、安鄉、津市、武陵。

  調查報告顯示,湘西北門戶石門縣生境極為多樣,有較大面積的石灰巖分布;西北部的壺瓶山山頂有豐富的溫帶區系成分,峽谷中有較多的華南區系成分。該縣是湖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植物種類達到2245種,可以說是一座有待發掘的「藥庫」。

  物種豐富怎麼能和「藥庫」扯上關係呢?因為現代醫藥的有效成分大多來自植物,目前,人們正從植物中尋找治療一些特定疾病的特定藥物成分。有專家稱,也許某一天我們能夠從一株植物上發現殺死愛滋病病毒的成分。因而,保護生物多樣性,不僅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更是為了儲備人類治療疾病的藥物。

  名詞解釋

  生境:是指生物的個體、種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環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條件和其他對生物起作用的生態因素。

今日熱點

相關焦點

  • 常德石門壺瓶山被確定為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地
    常德新聞網7月9日訊(通訊員 謝應林)由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究與發展中心、美國明尼達州動物園華南虎顧問辦公室聯合主持的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在湖南壺瓶山和湖北後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發中心、湖南省林業廳等棲息專家和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提爾森等6名美國棲息專家和華南虎專家及翻譯共12人,在國家林業局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負責人陸軍研究員的帶領下抵達壺瓶山,與壺瓶山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組成30人的聯合考察隊,從7月6日深入大山密林進行為期4天的野外實地調查,利用GPS全球定位,採取GIS地圖與現地對照標繪,對該地區地形、海拔、坡度、植被、水源、食物鏈、動物活動走廊、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度
  • 解鎖自然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樣性
    本期解鎖自然的力量系列長文將重點解讀: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在提升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作用。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豐富多樣的生物,是地球經過幾十億年演變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礎。自然對人類的貢獻至關重要,大多數不能被完全替代,有些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關注身邊的自然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關注身邊的自然 2020-05-2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成生物多樣性科普基地
    2021年元旦期間,每天有數千名來自省內外的觀眾來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人們在觀看之際,紛紛讚譽點評,該館已成為生物多樣性的科普基地,成為各年齡層次了解地球生物進化的學習大教室。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于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內,投資6.3億元,佔地面積近20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該館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重要的位置。遊客在博物館外合影留念  項目包含博物館主館、球幕影院和遊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
  • 關愛自然 關愛TA—行動起來,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依賴生物基因的多樣性來抵禦農業病害、提高產量;我們依賴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海洋和江河湖泊為我們提供的美味佳餚;我們依賴健康的生態系統來淨化水和空氣,來完成包括水、氧氣和碳在內的物質循環!攝影:Bridget Besaw同時,生物多樣性也具備生態效益: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
  • 森林與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種內遺傳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集結而成的複雜的生物學複合體系,既包括生存個體及其攜帶的遺傳信息本身,也包括它們與其生存環境所組成的生態系統,以及各組成部分間的相互作用。
  • 守護基因寶庫 海南舉全省之力守護生物多樣性
    為守護好大自然給予海南省的這份饋贈,保護好海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海南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探索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共贏路徑,舉全省之力守護生物多樣性寶庫,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擁有陸生植物約5860種 陸生動物603種 海洋魚類2321種  據了解,海南省的生態系統主要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海島與海洋生態系統。
  • 荷蘭國家自然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Naturalis Biodiversity Center
    該自然生物研究中心位於荷蘭萊頓(LEIDEN),是一荷蘭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國家研究機構,科學家每天致力於描述,理解和保護生物多樣性。,自1820年以來,Naturalis的自然生物收藏慢慢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收藏之一,館內擁有4200萬植物,動物,石頭和化石。
  • 生物多樣性離我們有多遠? ——「答案在自然」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呢?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指定這一天是為了紀念1992年5月22日在巴西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這一全球協議,聯合國呼籲人類關心並保護生物多樣性。     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答案在自然」(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或「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 地球上對生物多樣性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地球是一個生物多樣性深不可測的星球。穩定的食物供應和藥品來源只是地球生物多樣性帶來的諸多好處之一。地球上的植物通過吸收二氧化碳來減緩全球變暖的影響,但是90%的植物(以及近三分之二的糧食作物)依賴於近19萬種傳粉昆蟲。
  • 石門藉原創歌手新月帶著她的歌聲來了,大家趕緊圍觀過來吧!
    本期人氣嘉賓:新月 居住地:湖南常德石門 出生年月:1987年1月25日 祖籍:湖南常德 愛好:唱歌,旅遊 代表作品:《孤單成傷》 明星近距離 一個執著愛唱歌的80後,把愛好變成夢想,不惟艱難,為夢想前行
  • 城市生物多樣性框架研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達成人與自然新共識
    導讀長期以來,城市與自然被看待成對立的兩個系統,如何真正實現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如何在高強度人類活動與野生動物的生存發展之間建立相對穩定的平衡關係?如何最大程度地確保人類與其它物種之間的和諧共生?新時代在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引導下的規劃體系改革,迫切需要將城市生物多樣性問題納入研究視野。
  • 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方案」 讓人與自然更和諧
    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 世界自然基金會:我們是可以拯救生物多樣性的「最後一代」
    在一份最新的報告中,世界最大的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嚴肅地向世人發出警告,表示汙染加速、森林砍伐、氣候變化和其他人為因素已造成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在短短四十多年內下降了60%,生態危機進一步加深。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看湖南這些珍稀動植物
    █ 為什麼要設立這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它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它是地球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利用,若干年來,地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已受到嚴重威脅,也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
  • 金字塔內發現神秘石門,研究者稱:它並不是為地球生物準備的
    在古埃及,至高無上的當權者是法老,也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隸主,為了讓子民們更加臣服於自己,這些法老也都被稱作是「神的化身」,就好像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人們會認為皇帝是「龍」的化身一樣。拿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來說,它修建的時間,大約是4700年之前,一直到19世紀末之前,胡夫金字塔都憑藉著146.5米的高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由此可見,它的規模是有多麼的宏大。
  • 青年漫畫家白茶呼籲你一起 捍衛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人類的各項活動中,存在一些不可持續的開採、生產、消費和對待自然的方式,從而最終導致了部分地區生態系統的退化和一些物種的消失。時至今日,千年發展目標、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和《京都議定書》的許多承諾還未能兌現。
  • 為生物多樣性而喝彩
    聯大把《生物多樣性公約》決議通過的日子定為國際日,有助於提高全世界對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強調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福祉的重要性,呼籲全球社會聯手確保全人類的可持續未來。生物多樣性指的是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以及形成的自然模式。我們今天所見的生物多樣性是數十億年進化的成果。它經過天然過程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類影響被塑造成了今天的樣子。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中新社聯合國9月30日電 (記者 馬德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多位與會人士強調生物多樣性正遭破壞,呼籲各國立即行動,加大保護力度。此次會議由第75屆聯合國大會組織召開。無論是從道德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生存角度,都有理由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續,取決於我們保護自然界的能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生態破壞並不純粹是環境問題,它涵蓋經濟、健康、社會正義等多方面,甚至會影響地緣政治。正在威脅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就是生態平衡破壞的後果之一。
  • 綜述: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強調重視與自然和諧相處
    新華社渥太華5月22日電綜述: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強調重視與自然和諧相處新華社記者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鑑於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勢,聯合國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相關活動首次通過在線方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