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京人口達到1.3億,人們的出行該是什麼樣子?

2020-11-25 第一電動網

2017年有外媒報導,古巴豬灣的一處公路被多達上百萬隻的螃蟹給佔領了,從當時分享的照片來看,數量眾多的螃蟹正在橫穿馬路,甚至逼停了一輛正在行駛當中的汽車。                                  

據介紹,這些螃蟹來自吉隆灘周圍的森林,它們在春雨時分成群結隊前來海灘產卵。雖然螃蟹一般被認為是最好的海鮮之一,但面對這些有著黑紅外表的傢伙,當地人卻不願下嘴,因為擔心有毒。然而在天上的禿鷲眼裡,這些螃蟹可是不可錯過的肥美大餐。

事實上,如此壯觀的螃蟹遷徙場景每年都會發生,而且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旅遊名片,不過這種出行方式著實讓人感到頭疼。

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全球近70%的人口將居住在大城市中,超過80%的全球生產總值將來自於城市,而移動出行是其中的一大關鍵要素。以北京為例,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Matthias Müller)預測,到2030年北京及周邊地區常住人口將達到一億三千萬。若預測成真,那北京的出行狀態估計都能媲美古巴豬灣的「螃蟹出行」了。

穆倫表示:「未來移動出行必定起步於城市和大型都市。在那裡有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及最為迫切的需求和最大的轉變潛力。要實現個人移動出行的自由,我們就需要突破種種常規。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和定義移動出行。」

美國社會學家和城市研究學者Fred Kent曾說過「在進行城市規劃時,如果你著眼於汽車和交通,你的視野就只局限於汽車和交通;而如果著眼於人的需求和空間,那麼你的格局也隨之深化、拓展。」正如Kent所言,人類應當關注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將技術凌駕於這一需求之上。

然而,「未來移動出行」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命題,要實現這一目標絕非易事。它的實現不能依靠一家汽車生產商或者一個企業來單獨完成,還需要政策的支持,以及城市管理者、汽車行業、數字經濟、交通運輸公司等多方面的共同參與才有可能實現。

城市並非只有一座,為了根據不同的需求精準定製未來個人移動出行方案,大眾汽車集團組成了一支由集團各部門和旗下品牌的200多位專家的研究團隊,她(他)們被大眾集團稱為「未來規劃師」。這些規劃師正在從城市體量、經濟活力、文化特質等多方面,多維度的對未來的趨勢展開研究,共同致力於面向2030年甚至更加長遠的個人移動出行發展規劃。

以北京為例,到2030年,北京將會有一億三千萬常住人口。屆時,通勤交通量將會顯著提高,這要求城市要擁有供自動駕駛汽車使用的高速公路,以緩解道路擁堵的境況。此外,私人無人駕駛飛機也將有其用武之地,把人們帶到各自的目的地。

據穆倫透露:目前,大眾汽車集團已經在多個城市開展實施了50多項合作項目:從西班牙巴塞隆納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從美國薩默維爾到中國上海。更多的方案和項目還在規劃中,目前,與漢堡的全面戰略合作項目也正在進行當中。

緣何在中國市場砸100億歐元?

穆倫在日內瓦車展前夜的大眾媒體溝通會上表示:「放眼未來,我們著眼點於電動汽車。」。

2017年9月份,大眾集團曾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公布了電動化的路線圖「Roadmap E」,按照這個路線圖,在中國,大眾汽車的目標是到2020年銷售4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達到150萬輛。

日內瓦時間2018年3月5日,穆倫表示至2022年,集團將投入超過340億歐元用於打造上述未來科技。而340億歐元中,大眾撥款100億歐元投放中國市場,用三分之一的資金來做中國的前瞻性工作(未來中心、移動出行服務),足以看到對中國的重視程度。

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從燃油車到純電動汽車這一過程中,其實是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彎路的。大眾汽車集團曾經認為,從燃油車到純電動汽車之間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過渡。比如說在發展純電動之前應該是混動車型的天下。但從整個國際市場而言,這一看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中國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大眾汽車這種想法顯然不太適合飛速發展的中國汽車產業。

在電動出行方面,目前中國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市場都要走得更遠和更快,中國之所以能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背後,是國家政策層面的高度重視。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被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可以說是政策改變了路線,使得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在中國直接越過了混動車型,直接問鼎純電動汽車領域。

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至今,新能源汽車代表汽車產業未來已成共識。在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中國市場,已然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中流砥柱。根據中汽協的統計,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其中乘用車產銷均接近60萬輛。這個規模,已佔據全球超過50%的市場份額。

面對如此巨大的新能源市場「蛋糕」,大眾汽車集團怎麼可能不動心。此次2018年日內瓦車展又恰逢全國「兩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這對於起步較晚的大眾汽車集團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在城市之中。但我們仍將積極應對,為城市提供解決方案。我相信,攜手旗下12個品牌,我們將比其他移動出行公司擁有更大的優勢,以實現目標。但歸根結底,人是核心。通過設計人們的出行和用車習慣,我們讓自由的個人移動出行得到保障。」 穆倫最後說。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有文化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4352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huanghe@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控不住的人口: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1)城市交通情況與人口規模確有一定相關性,但可通過城市治理得以改善。東京圈人口比北京市多約1460萬,機動車保有量比北京多約1000萬輛,但其交通狀況較好,原因在於其軌道交通出行比例高達60%、遠超北京的32%。當前北京、上海的軌道交通路網密度約0.10公裡/平方公裡,遠低於紐約都市區、東京圈、首爾圈。
  • 從美國人口滿3億看世界人口問題
    新華網專稿:美國人口普查局宣布,美國人口將於本月當地時間17日達到3億。美國人口以發達國家非同尋常的高速度在增長,並繼續雄踞繼中國和印度之後世界第三人口大國。這一消息再次引起人們對世界人口問題的興趣。     當今,世界各國對本國的人口生育政策大致分為三類。
  • 40天,超兩倍的全國人口出行,天氣影響幾何?
    人們常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很多人表示「即使回家有100種困難,我也有101種回家方式。」你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回家,公路?鐵路?民航?水運?然而這些交通方式又都或多或少受天氣的影響。>2019年春運從1月21日開始到3月1日結束,共計40天。
  • 國內各省人口新排名,河南第三、河北第六,第一人口數量突破1億
    儘管人們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大家都知道,我國在人口數量佔比這一方面也是比較大的,根據資料的顯示,截止目前這個階段,我國的人口數量也是達到了14億左右,而其也是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內。那麼你知道,我國哪一個城市內的人口數量是最多的嗎?
  • 世界人口今天達到70億 本世紀末將突破100億
    非洲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缺乏灌溉系統,極易受到旱災或洪水等自然災害的侵害,今年「非洲之角」和西北非的旱災歉收都提醒人們,如果人口過快增長還會帶來更大的麻煩。越來越多的國家已認識到,實行計劃生育、規劃人類自身繁衍已成為發展所必須。
  • 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97億
    原標題:研究報告:#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97億#,#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法新社15日報導,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15日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
  • 智能時代汽車該是什麼樣子?智己汽車給你完整答案
    不得不說,智能時代已經到來,網際網路化的大數據以及通訊方式都在發生改變,不僅方便了人們的使用,也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那麼智能時代的汽車究竟該是什麼樣子?特斯拉、理想、小鵬這些造車新勢力其實早就順應市場的發展給出了一個答案,不過當智己汽車品牌發布後,一個在智能時代的汽車究竟是什麼樣子,全新的答案正式揭曉。
  • 聯合國發布最新人口調查,2050 年全球人口將達到 98 億
    目前中國有 14 億人口,印度有 13 億人口,未來 7 年內,印度的人口總數將超過中國。聯合國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尼日尼亞目前是世界第七大國家,但人口的增長速度能排進全球前十。在 2050 年前,奈及利亞將取代美國成為人口第三大國。
  •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
    人們在零下196度結冰後是什麼樣子?冰葬會取代火葬嗎?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死者為大」,聖人孔子提倡「厚葬」,因此我國的殯葬制度一直比較繁瑣,整個過程需要七八天的時間差不多。畢竟我國現在是一個擁有13.95億人口的大國,如果他們都埋在地下,再過左右,我們的子孫後代可能會建在墓地上。火葬系統雖然耗時、勞動密集、汙染環境,但減少了土地資源的浪費。據筆者了解,之前許多國家科學家正在研究一些新的埋葬方式,「冰葬」就是其中之一。
  • 任澤平:從國際經驗看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發展趨勢
    2.3 北京上海未來人口增長仍有較大潛力2.4 人口密度比較:北京上海人口增長仍有較大空間3 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資源約束與人口規模3.1 交通擁堵與人口規模3.2 環境汙染與人口規模3.3 水資源約束與人口規模4 北京上海人口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4.1 人口老齡化嚴重4.2
  • TED演講:2050年,當地球人口達到100億時,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很典型的一類就是,選擇一些描述人們身體狀況的詞:平均壽命,每天平均的食物攝入量,平均收入,總人口等等,然後畫一個隨時間變化的曲線。In almost every case, you get the same result.
  • 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
    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17日發布一份報告說,2030年世界人口將從目前的77億增至85億,2050年達到97億,2100年或將達到110億。
  • 研究報告: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峰值97億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15日發表於《柳葉刀》雜誌上的研究預測,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這項由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資助的研究對整個21世紀的「人口持續增長」提出質疑。該研究認為,世界人口在2064年將達到峰值97億,然後到2100年會逐漸下降到88億。
  • 屠呦呦再發重大科研突破;北京常住人口負增長;方正集團「改制無效...
    (新華社、每日經濟新聞)廣東山東常住人口過億,北京呈負增長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公布了2018年末常住人口的數據,其中27個省份常住人口實現增長,廣東、浙江、安徽位居前三位。廣東常住人口增量約177萬人,連續兩年超江蘇、山東、浙江三省之和。
  • 2100年世界將遭遇人口危機!23國人口減半中國降至7.3億,老齡人口將...
    77億增加到97億,世界總人口將在本世紀末前後達到近110億人的峰值。人口膨脹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危機引發了普遍的擔憂。 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這一擔憂可能有些多餘。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下半葉出現負增長。世界人口在2064年將達到峰值97億,然後到2100年會逐漸下降到88億。
  • 3萬人口的縣城,卻耗資6億多修建機場,如今每天僅200乘客
    遠距離出行時,人們都喜歡選擇乘坐飛機,因為節省時間,而且也要更方便一些。在我國有一個縣城,僅3萬人口,卻耗資6億多修建了一座機場,如今每天只有200左右的乘客。花土溝在青海的西部地區,與新疆相鄰,面積1.1萬平方千米,人口僅為3萬人。雖然花土溝的人口並不多,但是在花土溝卻耗資6億多建設了一座機場,叫做海西花土溝機場。
  • 研究:世界人口或在2064年達到97億峰值
    據《衛報》15日報導,一項研究稱,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可能比聯合國的預測值少20億,全球人口增長可能會比預期更快達到頂峰。這項由美國華盛頓大學主導並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稱,到2064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7億的峰值,到本世紀末將回落至88億。報告說,包括日本,西班牙和義大利在內的一些國家的人口將減半,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將在未來80年內增加兩倍。
  • 研究人員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88億 中國降至7.3億
    研究人員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88億 中國降至7.3億時間:2020-07-20 12: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研究人員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88億 中國降至7.3億 北京時間1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一項 研究估計,全球人口到2064年將達到峰值約97億,
  • 研究認為,世界人口將在2064年達到97億峰值,然後下降至88億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隨著女性獲得更好的教育和避孕的推廣,世界人口可能在2064年達到97億的峰值,然後在本世紀末下降到大約88億。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到2100年,195個國家中有183個國家的生育率將不再維持目前的人口水平,平均每位婦女將生育2.1個孩子。
  • 世界人口史!未來40年,亞洲人口可能再增加13億
    導讀:20世紀初,全世界人口總數是17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為70多億,2025 年世界人口將突破80億,2050 年將達到100億,達到全球人口峰值。未來40年,亞洲人口數量可能再增加13億,非洲的人口也可能增加1倍,達到 21 億。影響人口增減的兩個重要因素是死亡率和出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