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自主品牌已經到了向上突圍的關鍵階段,而在這個階段已經沒有太多「迂迴」進攻的路線,只剩下正面硬剛合資品牌這條路,自主品牌必須在合資最具優勢、最為看重的中級家轎市場戰勝對手,才能邁入品牌向上的新階段。那麼,又有哪位「自強者」能承擔起「破冰者」的重任呢?上市不久的全新第三代奔騰B70被給予厚望,與軒逸同臺競技,表現可見一斑。
看政策,用戶更在意「一次購車、終身無憂」價值體驗
近幾年,越來越多力度之大、範圍之廣、跨度之長的金融購車服務,出現消費者眼前,讓他們應接不暇。但這些政策能夠涵蓋用戶買車、用車、養車等「全生命周期」的卻鳳毛麟角,讓消費者倍感千篇一律,難以痛快買單。
從上圖兩款車型目前的購車政策對比來看,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超值、親民特徵顯而易見。從置換補貼到金融補貼,從各種免險稅到一年免費油補,從終身整車質保到終身免費基礎保養......該車為用戶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生態圈服務和保障」。相較軒逸「零零散散」比較「吝嗇」的政策,可謂競爭優勢巨大。
看顏值,用戶更青睞「青春動感、個性炫酷」造型美學
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正所謂人醜被人欺,那車醜肯定會被嫌棄。尤其對於「顏值控」來說,一輛車倘若沒好看「皮囊」,誰還有心情了解有趣的「靈魂」。
得益採用「光影哲學之性感曲面」設計語言,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溜背造型、掀背設計,與「戈」元素大燈、數碼雨滴式進氣格柵等元素相得益彰,不僅讓一汽奔騰高度原創的設計水平不彰自顯,更迎合當下年輕人主流審美,引發他們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獲得圈層歸屬、情感訴求與價值認同。轉到尾部,點陣式立體貫穿尾燈猶如黑夜中的霓虹,閃爍間流露科技魅力,行止間盡享智能安全。
再來看軒逸,這款車在去年換代之後,用上日產全新的V-Motion2.0家族式設計語言,外觀運動感相比上代車型增強許多。其中,標誌性V型中網尺寸進一步加大,搭配銳利前大燈組,整個前臉顯得稜角分明。不足的是,該車腰線設計中規中矩,過於鋒利腰線一直延伸至尾燈的設計比較常見,缺乏新鮮感。
看空間,用戶更注重「大有內涵、想裝就裝」寬敞駕乘
以大為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美德,以大為美是現代人追求品質與格調最簡潔的詮釋。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要買一臺大空間的車型?」即便講不出個因為所以,也要買一臺大空間的車型,尤其是追求大空間的家轎。
從車身尺寸來看,全新第三代奔騰B70有著絕對優勢,全面碾壓軒逸,為用戶營造寬敞舒適的頭部、臀部、腿部空間,創造了更多可能。尤其車長長了169mm,軸距長了68mm,刷新了用戶對傳統家轎車身固有設計限值的認知。這種表現不只領先軒逸,面對寬體轎跑凌渡、轎車銷量王朗逸等,都具明顯優勢。
看動力,用戶更追求「速度激情、放肆馳騁」操控性能
一款運動感極強的家轎,必須得具備放肆馳騁的性能操控。要知道,在年輕人眼中,運動除了獲得樂趣之外,更多是對敏感神經的刺激。所以,他們在選購家轎時,車輛是否具備高性能基因,成為將其納入麾下的關鍵因素之一。
顯然,動力的比拼是高下立判。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發動機搭載1.5T第三代智擎動力,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58N.m,0-100km/h加速時間快至9.3S,年輕人有了這樣的「性能猛獸」,當動力經得住挑剔,「跑車」樂趣,已然肆溢!轉到軒逸,無論最大功率、最大扭矩,還是百公裡加速表現,均大幅落後於全新第三代奔騰B70,這種「勉強夠用」的動力性能,讓年輕人累覺不愛。
看智能,用戶更喜歡「智趣互動、防患未然」超前技能
在人工智慧化的時代,智能科技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行業都在發生的明顯的「智」變。汽車行業也不例外,得益在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等方面先進技術,使得產品正在由簡單的代步工具,向「移動智能私人助理」演變。
在智能科技方面,全新第三代奔騰B70搭載3D全息投影行車夥伴、智能家居互聯、數字鑰匙等,極大解決年輕人多場景用車「痛點」。同時,配備交通擁堵輔助、全自動泊車系統等十多項ADAS功能,為年輕人帶來L2.5級智能駕駛體驗,令每一個行程從容不迫。反觀軒逸,無論在智能網聯還是智能駕駛功能的數量上,均不及全新第三代奔騰B70豐富,讓「科技控」們不免感到遺憾。
寫在最後
一直以來,對於大多數自主品牌來說,轎車市場都是不太願意觸及的區域,畢竟在這個市場區間,早早就被合資品牌牢牢佔據。不論是從市場口碑,還是單個車型的市場積累來看,合資品牌已經深耕多年。自主品牌想打破合資築起的忽而成河,需要拿出「快人一步」甚至「一步到位」的產品。
令消費者感到幸運的是,全新第三代奔騰B70的誕生,刷新了大家對對「新國民家轎」的所有想像。這款車得益無限方程FMA架構賦能,產品實力與軒逸的PK中,全面處於上風,直擊新國民不斷升級的需求。軒逸想要阻擋全新第三代奔騰B70蠶食自己的細分市場,目前來看,已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對於全新第三代奔騰B70而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