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颱風最佳路徑公布,摩羯成歷史首個山東萊州灣颱風

2020-12-05 中國氣象愛好者

2019年4月1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018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的最佳路徑。什麼叫最佳路徑?就是颱風吹完之後,預報專家們坐下來,對颱風的路徑、強度來細細地分析,把颱風發生時給的不太恰當的路徑、強度信息給改過來,形成的一個數據集合。和颱風發生時給的「初報」相比,最佳路徑更科學、更貼近實際,以後做科研,就要引用最佳路徑數據。

根據這份最佳路徑,2018年變動最大的颱風有以下幾個:

1、颱風摩羯。摩羯颱風於8月12日夜間登陸浙江台州溫嶺,登陸時為強熱帶風暴。雖然它打破了浙江台州十多年的「空臺」時刻,但在浙江的登陸颱風裡,它是一個各方面都很平淡無奇的颱風。

摩羯全生命史路徑,中氣愛根據CMA最佳路徑製作

不過,摩羯後來穿過了山東,以熱帶低壓的身份進了渤海,情況就變了。在渤海狹小的海域內,摩羯抓住機會,重新增強到熱帶風暴級;隨後,受大陸高壓影響,8月15日晚開始摩羯的殘餘低壓從渤海急轉彎回山東,成了歷史罕見的「萊州灣颱風」。

摩羯急轉彎掉頭回山東登陸的路徑詳細情況,中氣愛shear製作

初報時,中央氣象臺並未承認摩羯在渤海的加強,也未承認摩羯以熱帶風暴級強度登陸山東萊州灣沿岸的濰坊。在最佳路徑裡,摩羯的加強和萊州灣登陸強度得到承認,它也成為1949年以來首個在山東萊州灣登陸的颱風,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8級。

摩羯掉頭登陸山東前的雲圖

2、颱風安比。安比颱風是2018年的「北上之王」,它以熱帶風暴強度穿江蘇、過山東、進天津、闖內蒙,是天津市境內唯一一個達到熱帶風暴級強度的颱風。不過,初報時中央氣象臺認為安比在內蒙古赤峰附近就減弱消散,最佳路徑裡,則給安比更北的路徑,認為它一直到外東北庫頁島附近才消亡。

安比全生命史路徑,中氣愛根據CMA最佳路徑製作

3、颱風山神。山神颱風在粵西和海南沿海神出鬼沒,一會兒消散一會兒復活,在廣東和海南多次登陸。初報時,中央氣象臺認為山神和它後來復活後的系統是兩家人,現在最佳路徑裡合二為一。這樣一來,山神就成了2018年路徑最複雜的颱風。

山神全生命史路徑,中氣愛根據CMA最佳路徑製作

4、颱風瑪莉亞。這是最佳路徑「下手最狠」的颱風。最佳路徑連續下調瑪莉亞的海上巔峰強度(60米/秒-->58米/秒)、登陸福建強度(強颱風級-->颱風級)。這樣一來,瑪莉亞就不是福建7月最強颱風了。

瑪莉亞登陸福建時的雲圖

5、颱風山竹。根據登陸前後的實測,山竹登陸時的中心氣壓很難低於960百帕,最大風速也很難高於42米/秒。正因為此,最佳路徑下調山竹登陸強度,從955百帕、45米/秒下調到960百帕、42米/秒,為入門強颱風級。儘管山竹的登陸強度在廣東並不算很強,但山竹的殺傷力主要在於其龐大的環流和結實的螺旋雨帶。和其他強颱風區區幾十公裡的颶風圈相比,山竹的颶風圈幾乎籠罩了整個珠三角。這也告訴我們,颱風強度,並不是颱風影響力的唯一指標。

山竹登陸廣東前的雲圖

此外,最佳路徑還微調了傑拉華、蘇力、康妮、玉兔、天兔等颱風的海上巔峰強度。由於篇幅限制,本文不再一一贅述。

總而言之,今年最佳路徑數據集體現了中國颱風定強、定位理念的進一步科學化,不因非科學因素給出偏高、偏低數據,如因為某個颱風影響大就給高強度,或者因某個颱風太複雜,就乾脆捨棄一段路徑等等做法。毫無疑問,這對颱風科研和颱風預報水平的提高助益甚多,但另一方面,之前的颱風路徑數據集數據標準不一、因非科學因素給出不合理數據的問題就更突出了。我們希望,儘早開啟再分析計劃,對之前的颱風最佳路徑數據集進行修訂,並將再分析常態化。

相關焦點

  • 2018年山東十大氣候事件出爐,三股颱風過境居首
    齊魯網1月8日訊 1月8日下午,山東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盤點了2018年全省的天氣氣候情況,總結歸納了十件大事。盛夏三個颱風過山東 歷史罕見7月下旬至8月中旬,颱風「安比」、「摩羯」、「溫比亞」相繼穿過山東。
  • 近十年14場颱風「串門」山東 惹事多的已被「除名」
    2018年7月18日20時,颱風「安比」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颱風「安比」成為自1949年以來,直接登陸上海的第三個颱風,引起了高度關注。2018年7月23日,受颱風「安比」影響,日照、臨沂、濟南等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雨。2018年8月8日14時,颱風「摩羯」生成。
  • 2018山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三股颱風過境」排名居首
    1月9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8年山東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諸如盛夏三個颱風過境、夏季高溫持續等入圍。一、盛夏三個颱風過山東,歷史罕見。7月下旬至8月中旬,颱風「安比」、「摩羯」、「溫比亞」相繼穿過山東。
  • 這次颱風為啥叫"摩羯"? 來看千奇百怪的颱風名字如何命名
    2007年在亞太經社會及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40次會議上,成員國決定除名帶來重大災難的颱風「象神」、「珍珠」、「碧利斯」 、「桑美」和「杜立安」,其中2007年的首個颱風桑美,以其17級的威力橫掃福建、浙江、江西和湖南四省,帶來經濟損失高達49.7億元。
  • 「摩羯」「貝碧嘉」接踵 颱風扎堆如何應對
    12日,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在浙江溫嶺沿海登陸,給北方多地帶來強降雨。據預測,第16號颱風「貝碧嘉」或將於15日登陸廣東。颱風為何接連而至?面對這種情況,應如何應對以減少險情、災情?13日23時許,由於暴雨,山東淄博市張店區西四路與和平路交叉口附近鐵路橋下,橋洞內積水近1米深。
  • 2018年14號颱風摩羯登陸時間地點更新 最新位置衛星雲圖
    2018年14號颱風摩羯登陸時間地點更新 最新位置衛星雲圖  中央氣象臺8月13日06時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的中心已於昨天(12日)晚上11點35分前後在浙江溫嶺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8米/秒,強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為980百帕
  • 三颱風:摩羯已登陸浙江溫嶺,16號颱風南海打轉,麗琵趨向日本
    ▲從左至右:16號颱風、摩羯和麗琵"摩羯"登陸浙江台州溫嶺中央氣象臺發布熱帶低壓登陸消息: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強熱帶風暴級)的中心已於今天(12日)晚上11時35分前後在浙江溫嶺沿海登陸「摩羯」是今年第3個登陸江浙滬地區的颱風,要知道自建國以來,平均每年在江浙滬登陸的颱風數量只有0.8個,最多的一年也就3個(如2004年,蒲公英、雲娜、海馬先後登陸浙江)。同時,「摩羯」也是自2005年「卡努」以來首個登陸台州的颱風。登陸後的「摩羯」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將逐漸減弱,颱風(或熱帶低壓)中心沿途將經過浙江、安徽、河南等省份。
  • 扒一扒那些年北上颱風中的「狠角色」|盤點
    部分登陸北上颱風路徑示意圖(藉助溫州颱風網歷史颱風路徑系統製圖) 數據來源:中央氣象臺1再三登陸的「格羅裡亞」1949年7月24日22時,「格羅裡亞」在浙江舟山普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40米/秒。
  • 颱風「摩羯」登陸浙江 浙皖豫魯等6省市有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已於今天(12日)23時35分左右登陸浙江溫嶺沿海附近。登陸後,「摩羯」將深入內陸,受其影響,明後天,浙江、安徽、河南等6省市將出現強風雨,山東至福建沿海將出現風暴增水。「摩羯」登陸時強度不是很強,但恰逢天文大潮期,且降雨影響區域較廣。
  • 西太平洋七氣旋共舞 2018年颱風季迎來巔峰時刻
    雖然16號颱風強度不強,但是移速慢、水汽含量豐富,對廣東中西部、海南東部沿海地區造成大範圍的降水影響。日本氣象廳已於今日(8月14日)凌晨接手發報,今年第17號颱風「赫克託」正式編號,是2015年以來首個「進口」颱風。未來,「赫克託」將會在西太遠洋轉向減弱消散,對我國不會有影響。
  • 2018年颱風「山竹」「溫比亞」被正式除名
    2月27日,在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1次屆會上,2018年颱風「山竹」和「溫比亞」被除名。  此次屆會上,菲律賓提出除名2018年第22號颱風「山竹」,中國提出除名2018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同時「山竹」和「溫比亞」的命名國——泰國和馬來西亞將在下一次屆會上提出新的替代名字。  據了解,自2002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颱風中已有45個被除名。
  • 「摩羯」展餘威冀魯遭大暴雨 瀕死颱風何以掀瘋狂降水?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14日),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停編後威力不減,山東、河北多地出現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東營等地還遭遇龍捲風。歷史上,颱風登陸減弱或停編後卻再掀極端降雨的例子並不罕見,為什麼颱風會死而不僵再掀風雨?曾經有哪些類似颱風?
  • 溫比亞颱風惹事:2018年8月山東壽光暴雨洪水數據分析
    在剛剛過去的18號颱風溫比亞的災害中,颱風溫比亞在登陸後給我國北方多地帶去了猛烈暴雨。據報導稱,壽光在內的山東濰坊受災最重,截至目前已有多人在洪水中喪生。水文數據顯示,8月19日晚、8月20日白天流經臨朐、青州和壽光的彌河出現特大洪水。
  • 颱風快訊:2018年20號颱風「西馬侖」最新路徑
    預計,「西馬侖」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到強颱風級(13-14級,38-45米/秒)。「西馬侖」未來對我國海區無影響。颱風快訊:2018年20號颱風「西馬侖」最新路徑(圖片來源於網絡)
  • 第9號颱風利奇馬北上冀遼 2019颱風利奇馬實時路徑圖最新消息
    2019颱風利奇馬實時路徑圖最新消息!8月13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13日)早晨5點鐘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北部近海海面,就是北緯37.2度、東經119.4度,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8百帕。第9號颱風利奇馬北上冀遼。
  •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專家解析今年颱風特點成因,9月預計還有兩三個颱風登陸中國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通訊員 黃彬 2018-08-22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颱風貝碧嘉一蹶不振,深入華北的殘餘摩羯竟開始翻江倒海
    (JMA15日1點公布的「麗琵數據」)據最新數據圖顯示,「麗琵」登陸之後將穿過東海,再進入韓國。(JMA對颱風「麗琵」的路徑預報)而同一時間,JMA預報的「貝碧嘉」的風力才8級:(JMA預報16號颱風「貝碧嘉」的位置和風力)JMA跟中央氣象臺的標準完全不一樣。
  • 颱風「摩羯」登陸 南京風雨交加
    8月13日,受颱風「摩羯」外圍影響,南京城風雨交加,給民眾的出行造成不小的影響。當日,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在浙江溫嶺沿海登陸。圖為南京城市上空烏雲密布。泱波 攝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信息顯示,「摩羯」未來將繼續向安徽河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未來三天,安徽、山東、河南、河北中南部等地將有暴雨或大暴雨。圖為城裡颳起大風。 泱波 攝風太大,傘都撐不起來了。 泱波 攝滿地的落葉。
  • 再見,颱風「利奇馬」!颱風活動路徑有規律可循嗎?
    另外,「初始渦旋」和「高低空風切變」也是颱風形成的重要因素。▲ 1965年至2005年全球熱帶氣旋路徑圖 圖源:中國氣象報社全球檯風主要發生於8個海區。這條路徑的颱風常常侵襲我國大陸,對華東、華南均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有人稱之為「登陸型颱風路徑」。例如今年利奇馬超強颱風在溫嶺登陸後,很快沿華東轉向北行,給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遼寧等省造成極大損失。
  • 颱風越來越多?權威數據:2018年颱風災害偏重溫比亞損失最大!
    即便是深秋時節的11月份,西太平洋還出現三颱風胚胎共舞的奇觀,這也使得2018年的颱風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9個,為2013年以來最多。甚至是12月下旬誕生的颱風胚胎,還在2019年1月1日形成了今年第1號颱風帕布,2018年颱風活躍程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