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認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是《法蘭肯斯坦》(中譯《科學怪人》),又名《當代的普羅米修斯》。
這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長篇小說出自一位年輕的女作家之手,她就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葛德文·雪萊。
1816年初春,雪萊帶著妻子瑪麗僑居日內瓦附近的鄉間。當時長期流亡的詩人拜倫正巧也在那裡,兩位詩人聚首,天地古今,無所不談。
他們從英國當時的工業革命,幻想到未來社會的圖景;從生物進化論的思想,扯出一系列鬼怪的恐怖故事……這些異想天開、妙趣橫生的話題把瑪麗深深地吸引住了。
她不僅暫時忘卻了喪子的餘痛,還常常夢想兒子死後復生的幻想。於是思念兒子的夢想和科學造人的夢交織在一起,賦予瑪麗創作的靈感。
1817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法蘭肯斯坦》問世(中文譯名《科學怪人》)開科學幻想之先河,引起文壇的轟動。作品以獨特的構思幻想人類能以科學的方法創造新的生命,充滿科學探索的冒險精神和進取精神。
作者筆下的「科學怪人」,全然不同於一般恐怖小說中荒誕的怪物,而是富有思想感情的「人」。瑪麗創作的這部小說,曲折的表達一定的社會思想,借科學怪人的遭遇,強烈譴責資本主義社會的冷酷無情。
正因如此,200年來,長篇小說《法蘭肯斯坦》被認為是第一部科幻小說,在世界文學寶庫中閃耀著晶瑩的光彩。
進入新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原子能的應用,電子工業的發展,宇宙航行的開展。科幻小說作家以驚奇的思考能力和豐富的想像能力描繪未來,使科幻小說在人類文化發展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