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肯斯坦》的「科學怪人」假想過時了嗎?

2021-01-11 鳳凰網

在悽風苦雨、雷聲大作的深夜裡,一道閃電划過黑暗的天空,擊中教堂的屋頂。在陰沉、晦澀的背景音樂中,一具被白布覆蓋的屍體突然坐起,露出恐怖至極的面容。這大概是深深烙印在《弗蘭肯斯坦》讀者腦海中的經典場景。1816年夏天,瑪麗·雪萊同丈夫雪萊、拜倫等人常常在日內瓦郊外聚會。眾人提議,每人寫一篇恐怖故事。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文學,就在這位不滿二十歲的少女的腦袋中成了型。1818年,《弗蘭肯斯坦》出版。兩百年時光匆匆而過,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那位「科學怪人」又意味著什麼?

《弗蘭肯斯坦》手稿

按照韋恩·布斯的理論,《弗蘭肯斯坦》為科幻文學提供了不少經久不衰的「母題」,因此,科幻文學開山鼻祖的稱號,瑪麗·雪萊完全擔當得起。「科學怪人」的誕生,既是技術層面上對科學的濫用,也是倫理層面上對科學的質疑。科幻文學永恆的主題——人類命運與科學進步之間的衝突,在瑪麗·雪萊的小說中得以奠定。可以說,雖然後世的威爾斯、凡爾納等科幻作家的聲名更為顯赫,影響更為廣泛,但他們的創作內核並未超出上述範疇。

瑪麗·雪萊

「科學怪人」醜陋、噁心的外表無疑是一種隱喻,暗示著因人類未能正確運用科學技術而造成的惡果。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會在無數科幻文學或者影視作品中不厭其煩地溫習瑪麗·雪萊的預言。比方說,《楚門的世界》《黑客帝國》等影片表達了對人類被過於先進的科技所操控的擔憂。經典科幻電影《終結者》的敘事結構更與《弗蘭肯斯坦》如出一轍:人類創造出逆天的發明,未料這種發明最終卻威脅到了人類自身的生存。這些作品中所透露出的焦慮情緒,兩百年來從未消逝。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今人對科學技術的焦慮與瑪麗·雪萊別無二致。《弗蘭肯斯坦》為壓抑、悲哀的氛圍所籠罩,弗蘭肯斯坦的愛人、親友被科學怪人所害,終其一生也未能彌補自己犯下的過失,可謂徹頭徹尾的悲劇。這種感傷卻非無病呻吟。將時鐘撥回兩百年,在瑪麗·雪萊生活的年代,啟蒙主義帶來的平等、自由等神話敘事在氣勢洶湧的工業革命面前顯得不堪一擊。城市中林立的工廠成了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階層無法跨越的罪惡象徵。科學技術對時人而言,是一股充滿神秘感的力量,它將會把世界引領至何處?瑪麗·雪萊完全無法預測。

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如今人類不再將科學視為鍊金術式的神秘產物。毋寧說,科學有可能為人類帶來災害,早已成為老生常談。於是,在瑪麗·雪萊筆下令人恐懼的「科學怪人」,也在潛移默化之間改變著自己的形象。2014年上映的電影《屠魔戰士》中,「科學怪人」亞當搖身一變,晉升為頭號男主角,肩負起抗擊惡魔的重任。從危害人類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到守護世界的英雄,「科學怪人」在角色定位上的轉變值得玩味。

《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劇照

2015年,電影《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再一次把瑪麗·雪萊的小說搬上了大熒幕。這一回,影片倒是老老實實照搬了原作故事,可是,所有觀眾的注意力都被兩位男主角之間曖昧的情愫所吸引。這種有意無意之間的安排,在迎合女性影迷需求的同時,也將原作中的恐怖氛圍消解於無形。

2017年,一部日本電視劇《弗蘭肯斯坦之戀》又從另一個角度重新演繹了瑪麗·雪萊的作品。「科學怪人」非但不再可怕,而且還是一位長相帥氣、擅長賣萌的男神。他在人類社會中的任務也不再是破壞,而轉為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上述影視劇對於《弗蘭肯斯坦》的解構雖不相同,但共通點是清楚的:雖然「科學怪人」(代表科學)仍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其對人類社會而言絕非威脅。

《弗蘭肯斯坦之戀》劇照

這種樂觀情緒在劉慈欣的《三體》中得到了最為生動的體現。「黑暗森林」法則表面上昭示著人類世界可能會遇到的絕境,實質上卻是一曲科學力量的讚歌。在劉慈欣看來,能夠擊敗人類科學的,只可能是來自外部未知世界更高級的科學。和三體星人相比,所謂的「科學怪人」自然不值一提,其不斷被娛樂化的傾向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如此一來,《弗蘭肯斯坦》中的另一個面向卻被忽略了。瑪麗·雪萊希望通過小說探討的,不僅是「科學怪人」失控的可能性,更是人類自身的生存意義。人類是「科學怪人」的造物主,自認高出其一籌,但從小說中看,「科學怪人」同樣能夠思考問題、認識世界。如果說,「科學怪人」和人類一樣具備意識,那麼人類決定其生死的正當性就受到了質疑。

在最近熱播的美劇《西部世界》中,名為「西部世界」的樂園收集遊客的資料,欲藉此設計製造具有相同性格、行為特點的機器人以取代人類。但是,複製機器人一旦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就會產生認知障礙。撇開科幻設定的合理性不談,人類的意識究竟是什麼?或者說,擁有意識就能被認定為人類嗎?可見,兩百年前由《弗蘭肯斯坦》拋出的問題,時至今日仍未能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彼得·沃森在其代表作《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中指出,科學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模式。不過,雖然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已經在外部世界的研究中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對人類自身的研究並沒有多少突破可言。儘管百年前弗洛伊德就發現了潛意識的存在,可今天人類仍無法斷言,意識究竟產生於大腦何處。

因此,與其說《弗蘭肯斯坦》為世人帶來了富有創意的科學幻想,不如說它是對人類本質的深刻反思。儘管,對於科學以及科學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人類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但深重的災難,更有可能來源於自認為造物主的人類。「科學怪人」的悲劇,還會在未來上演嗎?劉慈欣認為,科學造就的問題,終究能靠科學來解決。對此,兩百年前的少女瑪麗·雪萊,一定會抱有不同意見。

相關焦點

  • 嬌俏的「科學怪人」!FGO人物誌:弗蘭肯斯坦(BERSERKER)
    如果說《化身博士》是讓大眾對「人格分裂」從此有了認知,那麼《科學怪人》則是顛覆了人類對於人體的想像力,將文學的尺度再拔高了一個檔次,同時讓人們意識到,人造人的存在。也許,《科學怪人》,也像《化身博士》那樣,是人類對於「人造人」概念的啟蒙書。
  • 電影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弗蘭肯斯坦的懺悔
    弗蘭肯斯坦創造出來的科學怪人在內心吶喊:「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然而這套說辭無論是在文學作品《科學怪人》還是在同名電影中都得不到人們的原諒和接納!人們見到他不是尖叫著飛也似的逃跑就是人人喊打……瑪麗·雪萊創作於1818年的歐洲文學史第一部科幻長篇小說《科學怪人》曾數次被拍成電影,然而最忠實原著的還是1994年的這部《科學怪人之再生情狂》,又名《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這部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由羅伯特·德尼羅,肯尼思·布拉納,海倫娜·伯翰·卡特主演。
  • 弗蘭肯斯坦|科學怪人—對人性和科技的反思碰撞出真正的現代組合
    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出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被奉為近代西方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科學怪人的形象成為暗黑故事主體人物的代表,數百年來不斷繁衍。一反電影改編中一路奔著科幻電影、黑色電影或是邪典電影的路數去,對於《弗蘭肯斯坦》來說,造人想像架構了「幻」的部分,試驗情節確立了「科」的形式,而對人性和科技的反思則讓「科」與「幻」碰撞出真正的現代組合。一百多年過去了,導演們仍然能被這個故事吸引,不僅是因為他們病態的好奇心,更多的是人類幹涉自然、把知識用於作善或作惡這個故事精髓令人痴迷。
  • 科學怪人
    科學怪人 2012-07-30 16:43 作者:何瀟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電影史上科學怪人「顏值」大比拼
    「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是歐美電影中常常出現的元素,故事源自瑪麗·雪萊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講述科學家弗蘭肯斯坦通過組裝人類的屍體部件創造了一個怪物,兩者因對彼此的恐懼而相殺。Gary Conway I Was a Teenage Frankenstein (1957) 《我是少年弗蘭肯斯坦》聽說過少年包青天,沒聽說過少年科學怪人,其實扮演科學怪人的Gary Conway還是很美貌的,但這妝是什麼鬼?火龍果嗎?19. John Bloom Dracula vs.
  • 【膽小慎入】科學怪人長毛了~~
    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      這個故事從激進的研究計劃談起,1790年8月1日一名智慧超群的醫生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希望通過收集大量的人體死屍的肢體並且把它們組裝在一起,讓人「死而復生」。擁有善良內心的科學怪人
  • 劇評| NTlive《弗蘭肯斯坦》:治癒西方焦慮症的上古良方
    瑪麗·雪萊與她筆下的弗蘭肯斯坦NTlive《弗蘭肯斯坦》海報為了全人類的福祉盜取火種犧牲了自己的普羅米修斯,在工業革命時代化身為創造了反人類惡魔怪人的「有罪的」科學家,這一翻轉的形象表明了瑪麗·雪萊這個十八歲的小姑娘面對現代科學的疑慮態度。她敏感地捕捉到了作為個體的現代人在歷史變局之前的躊躇恐慌。
  • 《科學怪人》:人類最終會被科技反噬嗎?
    《科學怪人》:人類最終會被科技反噬嗎?如果讓你跟一個被「創造出來的人」朝夕相處,你能接受嗎?你願意被「基因編輯「嗎?人類會被科技反噬嗎?隨著賀建奎被判刑,雖然基因編輯嬰兒成為了歷史,但對科學這把雙刃劍的討論卻遠沒有停止。其實早在兩百年前,年僅19歲的作家瑪麗·雪萊就創作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探討了技術發展與人的責任這一問題。
  • 《科學怪人的新娘》翻拍 《侏羅紀公園》編劇執筆
    《科學怪人的新娘》翻拍 《侏羅紀公園》編劇執筆 時間:2015.12.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美女與野獸》導演或將執導《科學怪人的新娘》
    而今天我們又得到了新的消息:怪獸宇宙之一的《科學怪人的新娘》似乎已經有了導演人選,環球希望由《美女與野獸》的導演比爾·康頓來執導這部作品。作為一名導演和編劇,執導過《美女與野獸》、《福爾摩斯先生》比爾·康頓有著豐富的經驗。而這部《科學怪人的新娘》也是怪獸宇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 《科學怪人》將翻拍 或由《美女與野獸》導演執導
    而這部《科學怪人的新娘》也是怪獸宇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該故事首次登上大銀幕是在1935念,該片是1931年《科學怪人》的續集電影,被視為影史上最重要的恐怖電影之一。因此環球想必對此經典作品的重啟十分重視。
  • 《弗蘭肯斯坦》新預告 「哈利波特」攜手「X博士」演繹新版「科學...
    20世紀福克斯於今日公布了新電影《弗蘭肯斯坦》的兩款預告片。影片改編自英國作家瑪麗·雪萊的同名科幻小說,由《神探夏洛克》導演保羅·麥奎根執導,「X教授」詹姆斯·麥卡沃伊與「哈利波特」丹尼爾·雷德克裡夫聯袂主演。
  • 科學怪人-莫名其妙學語文
    現在,何捷老師帶來了他的跨學科新作《科學怪人—莫名其妙學語文》!用孩子超愛看的搞怪科學故事,讓他愛上語文!何婕是誰?很多人會問,有名嗎,他寫的書有用嗎?小編幫助大家了解一下:3、用課本人物和漫畫人物進行PK你想知道,一個物理學家和撈月亮的猴子在一起,會擦出什麼不一樣的火花嗎?
  • 《我的世界》無盡幻境科學怪人怎麼打 無盡幻境科學怪人打法攻略
    在遊戲中變異體不會在冒險家剛進入遊戲就刷出,而是隨著遊戲進行的天數增加,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科學怪人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世界無盡幻境科學怪人... 我的世界天啟無盡幻境全新DLC新增多個全新變異體。
  • 從科學怪人到「奧創」
    講述了一個叫做弗蘭肯斯坦的年輕科學家利用自己的知識,在科學欲望的驅動下,製造出了一個類人生物。這個人造人被弗蘭肯斯坦賦予了生命,雖然相貌醜陋,但天性善良並嚮往美好。不過社會並不接納它,並將其視作怪物。    人造人要求弗蘭肯斯坦為它再做一個女性的人造人,並答應從此之後遠離人間。但是弗蘭肯斯坦擔心怪物繁衍威脅社會,於是在接近完工的時候,毀掉了女性的人造人。
  • 《科學怪人》將翻拍影史上最重要的恐怖電影之一
    1935版的《科學怪人的新娘》環球影業目前正在逐步擴展自己的電影宇宙,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奇怪——這是由一群怪獸組成的電影宇宙。在環球旗下的版權中,有諸如範海辛、狼人。隱形人等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怪物類型IP在等待開發。而這一怪物宇宙的第一彈——《新木乃伊》已開始為上映宣傳。
  • 《科學怪人》:如果你被告知你是人造人
    如果看過美國電影《科學怪人》或者諸如喪屍片《生化危機》,也許你會有自己的思考。《科學怪人》是一部美國1931年11月21日上映的科幻恐怖片,該影片由詹姆斯·懷勒執導。它改編自英國作家瑪麗·雪萊所撰寫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醉心於創造新生命的亨利·弗蘭肯斯坦博士用屍塊創造了一個怪物,結果怪物漸漸不可控並開始殺人的故事。
  • 這位19世紀的科學家,試圖通過電擊屍體大腦,創造科學怪人
    1818年,一個名叫安德魯·尤爾的人進行了一個真實的科學怪人實驗。巧合的是,同年,瑪麗·雪萊出版了她的關於一具被電擊活的屍體的故事《弗蘭肯斯坦》。然而,在這個奇怪的選題中,雪萊和尤爾並不孤單。在19世紀早期,許多科學家對電有可能使人起死回生的想法著迷。蘇格蘭教授安德魯·尤爾就是這些科學家之一。儘管他是一名化學教授(而且對電幾乎一無所知),他還是在一個人身上做了一個實驗。
  • 從科學怪人到「奧創」 好萊塢電影中的「弗蘭肯斯坦情結」
    簡而言之,奧創,就是一個弗蘭肯斯坦情結的產物▌源起 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說       1818年,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創作了一本叫做《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的小說。講述了一個叫做弗蘭肯斯坦的年輕科學家利用自己的知識,在科學欲望的驅動下,製造出了一個類人生物。
  • 電影《弗蘭肯斯坦》:創造怪物的人就是怪物
    這部電影改編自瑪莉雪萊於1818年初出版的經典科幻小說《科學怪人》,本片的英文片直譯名《維克多.弗蘭肯斯坦》正是「科學怪人」創造者之名–維克多.弗蘭肯斯坦,由於後來在多部改編戲劇中,皆以「弗蘭肯斯坦」稱呼《科學怪人》故事中製造出來的怪物,因此「弗蘭肯斯坦」就成了科學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