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出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被奉為近代西方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科學怪人的形象成為暗黑故事主體人物的代表,數百年來不斷繁衍。一反電影改編中一路奔著科幻電影、黑色電影或是邪典電影的路數去,對於《弗蘭肯斯坦》來說,造人想像架構了「幻」的部分,試驗情節確立了「科」的形式,而對人性和科技的反思則讓「科」與「幻」碰撞出真正的現代組合。
一百多年過去了,導演們仍然能被這個故事吸引,不僅是因為他們病態的好奇心,更多的是人類幹涉自然、把知識用於作善或作惡這個故事精髓令人痴迷。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不乏恐怖故事、悽慘愛情故事、令人悚然的懸念。元素的多樣性讓其可以演變成全球巡演劇、室內劇,或者被改編成滑稽的喜劇、異想天開的動畫。
在弗蘭肯斯坦家族與科學怪人的鬥爭史裡,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物,那就是科學家的助手。一開始這個人叫弗裡茨,是亨利弗蘭肯斯坦的正牌助手,卻總是幫倒忙,先是偷了一個畸形的大腦給亨利,後來又虐待裝了畸形大腦的科學怪人,讓他從一開始就仇恨人類,最後被科學怪人殺死。
弗蘭肯斯坦最大的問題在於把自己當作造物主,像上帝一樣可以造人。這無疑是一種僭越。而當他創造出一個女的「人造人」,意識到他們會繁衍後代,會為人類帶來災難,終於猛醒,親手毀掉了這個作品。然而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創造的這個怪物是有感情的:或者說,他有強烈的情感訴求,渴望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