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夫妻通過試管嬰兒得到了一個健康寶寶,但幾次DNA檢測都表示孩子是叔叔的,也就是爸爸兄弟的,看完目瞪口呆!→
生活中,
燒飯做家務時不慎刺破手指是常有的事。
趙大伯(化名)做夢都不會想到,
幾個月前一不小心刺破手後,
卻意外招來惡疾:
看著手臂一個接一個冒出10多個瘤子,
醫院難以明確,
這讓他提心弔膽,惡夢連連,
「一個瘤就夠人受的,
這麼多嚇都把人嚇死!」
不小心刺破手指
手臂竟長滿了十多個「瘤子」
趙大伯(化名)平時在家務農,種果樹。
兩個月前,年近60歲的他和往常一樣去打理果樹,突然覺得右手食指一陣疼痛,細看,原來手指被扎進去一個小刺。
「小刺大概1公分左右,我當時把它拔掉了。」趙大伯覺得沒什麼稀奇,幹農活免不了破皮,既沒出血,又無其他明顯不適,便沒有去醫院就診消毒。
沒想到過了幾天,一種奇怪、恐怖的病症出現了:
他無意中發現自己右上臂靠近肩膀處皮膚鼓出一個腫塊,不痛不癢,但後面逐漸變大,變多.....
「會不會是腫瘤啊,趕快去醫院,越早越好啊!」在家人擔心的討論中,慌張的趙大伯連忙到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診斷是「肉芽腫型炎」,讓趙大伯抗炎治療了一段時間。
可他右上臂「瘤子「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愈發嚴重,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一個個「瘤子「從右上臂逐漸蔓延到右前臂甚至是到了右手指尖。
這些 「瘤子「大如核桃,小的也有蠶豆大小,密密麻麻凸出在趙大伯右臂上,共有10多個。有的腫塊還破潰滲出,面目猙獰,看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真兇居然是……
醫生發現,趙大伯之前有「小刺」的一個外傷史,且在短期內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皮膚腫塊,個別的腫塊還出現了滲液,考慮可能是皮膚感染所致,且很可能是比較少見的真菌感染。
詳細檢查之下,終於揪出了讓趙大伯長了這麼多「瘤子「的真兇——申克孢子菌。
申克孢子菌是一種真菌,廣泛的分布於自然界,在土壤,腐木及植物表面都有存在,有時可以通過外傷的皮膚或者黏膜使我們感染,引起皮膚、皮下發生慢性結節性或潰瘍性的孢子絲菌病。
嚴重的甚至可能通過血流播散,引起全身的皮膚瀰漫性的結節、膿腫,或是侵犯肺、胃腸道、骨骼或者神經等,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這種詭異的真菌,通過2個月前「小刺」的傷口見縫插針,狡猾地避開了皮膚屏障侵入體內,經過大肆繁衍且定植後,產生了炎症性的肉芽腫——也就是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的「瘤子」。
找到原因經過治療,趙大伯右上臂的「瘤子」已經開始慢慢癟下去了一些。
小傷口該如何處理?
大伯的遭遇告訴我們,小傷口處理不慎,也會釀成大禍,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磕磕碰碰,如果一不小心劃傷了小口子,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辨明情況是否需要立即就醫。深部傷口、動物抓傷咬傷、燙傷、鐵釘鐵片刺傷劃傷等都需要及時就醫,清創消毒,或者注射破傷風、狂犬病等對應疫苗。
2、用清水或肥皂水衝洗乾淨傷口及其周圍。
3、如果傷口汙染較嚴重,可以使用碘伏或酒精局部消毒。
4、覆蓋創面保持傷口清潔,創口貼或者液態創口貼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5、傷後1~3天內密切觀察傷口,如果出現局部發紅,腫脹,發熱,疼痛增加的表現,則有局部感染可能,需要及時就醫。
6、當傷口開始癒合後,會先形成一層黃色或紅色薄膜,此時會有輕微瘙癢,但不能把這層膜撕去,因為它是新生的肉芽組織,有助於創面的癒合。等待它自然結痂後,就不再需要創面覆蓋了。
來源:健康南粵、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浙江大健康、科普中國
編輯:朱曉華、方洪秀、黃琪翔(實習)
責編:陳廣泰
【來源:廣東衛生健康委官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