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盛花苑的黃女士前幾天清洗鯽魚時,一隻手指不小心被魚頭骨扎破了,當時黃女士沒當回事,沒想到3天後手指突然變得紅腫,而且越腫越嚴重,最終導致不能彎曲。經診斷,黃女士手指嚴重感染,如果再延誤,可能需要截肢。
意外發生
洗鯽魚手指被扎破,險截肢
黃女士前段時間在家中清洗一條鯽魚時,一不小心一隻手指被魚頭部骨頭扎破一點,當時只感覺疼了一下,她沒當回事,接著洗菜做飯。待飯做好後,感覺手指還是有點隱隱作痛,仔細觀察發現手指上有一點被扎破的印痕,也沒出血,就沒放在心上。
讓黃女士沒想到的是,第2天,被扎的手指比前一天疼得更加厲害。當時她想,那麼點小傷口應該沒什麼大事,依然沒放在心上。
誰知,第3天早晨,黃女士發現被扎的手指比原先腫大了一圈,而且變成青紫,已不能正常彎曲了,這下可把黃女士嚇壞了,趕緊到市中醫院治療。
醫生介紹,從黃女士的症狀來看,應該是魚刺扎入後,造成了細菌感染,經過兩天的發展最終暴發了。所幸就醫即時,如果再延誤,可能需要截肢治療。
醫生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急診上經常遇到,患者手指被魚刺、鐵釘、木刺等尖銳物扎傷後來就診,醫護人員首先把異物清除掉,如果扎得比較淺,只要進行創口清潔、消毒即可,如果扎得比較深,扎入的物體汙染較重,需要打破傷風抗毒素,並配合抗生素治療。
「在古代,魚刺扎入人體引起感染後,可能會引發敗血症,在當時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是會致命的,但是現代醫學使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這樣的疾病是有把握的。」醫生表示。
經過一周的治療,黃女士才痊癒,手指得以保留。
記者調查
主婦手指常被扎破,多不當回事
類似於被魚刺傷的情況生活中很常見,但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記者還是第一次聽說。
昨天,記者就此事進行了隨機調查。市民郭女士告訴記者,她們家的飯基本上都是她做,做魚也是常有的事,洗魚過程中被扎她都不知遇了多少次了,每次被扎後向外擠點血就好了,從來也沒當回事。
市民李女士也稱,她也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情況,被魚扎傷她也遇到過,一般不會有人當回事,更不會去就醫。李女士還說,有一次她在洗鱸魚時,被扎破手指,當時疼痛很厲害,自己用力向外擠出不少血,第二天手指還是有些紅腫,不過過了兩天就好了。聽了黃女士的遭遇後,李女士被嚇到了,她稱以後要戴手套洗魚了。 記者 崔根元 劉旺
【延伸閱讀】
這些魚的鰭也很危險
1.昂刺魚類
昂刺魚學名黃顙魚,這種魚全身光滑,背上卻有一根昂起的硬刺,人不小心極易被它刺中。昂刺魚的背鰭刺和胸鰭刺均有毒腺,為淡水刺毒魚類中毒性較強的魚類之一。人被刺後傷處立即發生強烈灼痛,常因穿刺造成撕裂傷、出血、局部腫脹、並引起發燒,患處劇痛半小時至1小時始止。和昂刺魚同屬鯰形目的鯰魚等魚類,均有兩根堅硬的胸鰭刺,在宰殺這些魚類的時候,市民需要格外小心。
2.桂魚類
桂魚又叫鱖魚、花鯽魚。值得注意的是,桂魚的12根背鰭刺、3根臀鰭刺和2根腹鰭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傷後腫痛甚烈,傷者會發熱、畏寒。它是淡水刺毒魚類中引起刺痛最嚴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殺桂魚時,應特別小心。
和桂魚同屬鱸形目的鱸魚、石斑魚、黃魚等,均有較多的背鰭刺、臀鰭刺或腹鰭刺,即使戴手套也會被輕易刺穿,必須要小心應對。
今日熱點新聞推薦:
傾覆客船上江蘇組織遊客204人
獨居老人死亡多日無人知 傳與兒子住同一小區
淮安59名處級幹部被廉政預警 其中1人被撤職
徐州一廠房泡在水裡近3年 因鎮政府招商「誤判」
掃一掃關注騰訊大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