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蝦時不慎被扎破手,兩天後身亡醫生:都怪這一種菌

2021-01-08 鮮果健康

海蝦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常吃蝦類可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碘、鈣等物質,對人體的健康對很大幫助,因此在每家的餐桌上,蝦類海鮮是經常會出現的菜餚。

日前,一位60多歲的老人從菜市場買回了海蝦想為家人做飯,誰料在洗蝦的時候不慎被蝦尾割破了手。一開始她也沒當回事,畢竟做飯中被割傷燙傷這些也是經常會出現的事情。

然而過了幾天後,老人被割傷的手指開始腫起來,而且還出現發熱、下肢腫脹的情況。到醫院檢查發現是感染了一種叫做「海洋創傷弧菌」的罕見細菌。因為沒能及時送醫,老人當時已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最後沒能搶救過來。

海洋創傷弧菌是什麼?

海洋創傷弧菌是一種分布非常廣的海洋細菌,通常生存在海洋之中,但是人們通過海產品可以感染這種細菌。海洋創傷弧菌一旦感染會發病很快,且死亡率極高。一般來說,海洋創傷弧菌的感染途徑有以下兩種:

1、食物感染:生吃海鮮或者在海鮮未煮熟的情況吃海鮮,特別是如牡蠣一類的貝甲類海產品,有可能會感染海洋創傷弧菌。一般食用海鮮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會表現會腹瀉、嘔吐等腸胃炎的症狀。但是如果感染海洋創傷弧菌則會引發蜂窩組織炎以及敗血症,必須提高警惕。

2、皮膚接觸:破損的肌膚接觸海水的時候,海水中的微生物細菌可能會入侵傷口引發感染,從而引發更嚴重的肌膜炎、壞疽等;另外像開頭報導的,因為接觸到海產品割傷皮膚也會感染到這種細菌。

醫生提醒,海洋創傷弧菌感染並不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一般身體健康的人感染的機率比較低。但是如果肝臟不好的,特別是慢性疾病、原發性肝病以及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就要小心。

如何預防海洋創傷弧菌感染?

看了這篇報導,可能有的人要對吃海鮮產生恐懼了。當然,如果本身身體是不適宜吃海鮮或者處理海鮮的就要對海鮮避而遠之。但是對於身體情況沒有異常的,其實只要做好相關預防措施,還是可以安心地享受海鮮的美味的。

1、去海邊的時候要做好保護措施:夏天的時候許多人會喜歡到海邊嬉戲、遊玩也有的「美食家」喜歡出海現撈海鮮,小編在這裡提醒一句,不要隨便讓皮膚觸摸到不明的海洋生物,如果皮膚有傷口一定不要下水。

2、處理海鮮的時候要戴手套:海鮮處理的時候一定要戴較厚的橡膠手套或者勞務手套,以防扎傷手指。

3、吃海鮮的時候一定要煮熟:魚生一直被許多人所鍾愛,但是這裡還是建議大家煮熟高溫殺毒後再吃,畢竟生的海鮮中可能還存在各種其他的細菌,即使沒有感染海洋創傷弧菌也很容易感染寄生蟲。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相關焦點

  • 洗蝦時不慎扎破手,大媽多器官衰竭身亡是咋回事?醫生解釋給你聽
    60多歲的王大媽,在家裡處理海蝦的時候,一不小心被蝦刮破了手指。她也沒當回事,稍微清洗了一下傷口,便繼續處理手中的事。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王大媽的手指開始腫脹疼痛,並出現了發燒,下肢也出現了腫脹和大面積的血性大皰。家人發現不對勁後,趕緊把她送到醫院。
  • 被蝦扎破手,她兩天後身亡!感染這種病菌,48小時內死亡率超50%
    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預 防應急說近日,家住連雲港灌南的王大媽在家裡清洗海蝦時,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刺破了,一開始她沒當回事,結果沒過兩天,王大媽開始發燒並且雙下肢腫脹,後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不治身亡。
  • 蝦尾刺破手指身亡 疑似感染"海洋創傷弧菌"
    被蝦尾刺破手指,大媽丟了性命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陸璇 王倩茹 記者 王曉宇)近日,家住連雲港灌南的王大媽在家裡清洗海蝦時,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刺破了,一開始她沒當回事,結果沒過兩天,王大媽開始發燒並且雙下肢腫脹,後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不治身亡。
  • 男子洗皮皮蝦被扎手,重症監護室裡搶救半個月
    不久前,連雲港灌南的一位大媽在家洗蝦時,不小心手被蝦尾刺破,結果疑似感染了 " 海洋創傷弧菌
  • 女子洗魚手指被扎破 幾天後感染嚴重險截肢
    新盛花苑的黃女士前幾天清洗鯽魚時,一隻手指不小心被魚頭骨扎破了意外發生洗鯽魚手指被扎破,險截肢黃女士前段時間在家中清洗一條鯽魚時,一不小心一隻手指被魚頭部骨頭扎破一點,當時只感覺疼了一下,她沒當回事,接著洗菜做飯。待飯做好後,感覺手指還是有點隱隱作痛,仔細觀察發現手指上有一點被扎破的印痕,也沒出血,就沒放在心上。
  • 吃海鮮後不治身亡!醫生:這種「奪命」細菌近期高發
    一女子吃了海鮮 入院後不治身亡 原因是感染了這種「歹毒」的細菌 ▼
  • 無良商販自曝洗蟹黑幕 被洗過的螃蟹活不了一兩天就會死
    無良商販自曝洗蟹黑幕 被洗過的螃蟹活不了一兩天就會死2010-10-04 16: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揚子晚報        瀏覽量: 9988 次 我要評論   國慶黃金周,肥嫩鮮美的螃蟹開始上市,並「晉升」為飯桌上價格不菲的頭道嘗鮮菜。
  • 陳中偉院士不慎墜樓身亡
    陳中偉院士不慎墜樓身亡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社上海3月23日電(記者馮源楊金志仇逸)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中偉23日晨不慎墜樓去世
  • 勤勞可愛的醫生蝦
    醫生蝦,也叫清潔蝦,一種在魚的身體表面上,以食寄生蟲做清潔行動而為人所知的蝦類。即使只把手放進水槽中,它們部會走近過來,能以它們那細小的剪刀巧妙地進行清潔。水質的保持是可使這類蝦生長更長久的條件。蝦類對硫酸銅等的藥品是很敏感的,因此使用時一定要控制得當。人貨量亦多,是比較普遍的一種。  清潔蝦大概是所有水族蝦類中名氣最高的了,清潔蝦可以在缸內整群飼養。
  • 女子吃完木耳後肝衰身亡!醫生提醒:泡木耳最多不能超過這個時間
    同樣是因為天氣熱,食物更不容易保存,因此每年夏季都是飲食安全事件發生的高發時段。其中木耳就是一個重災區,每一年都有「木耳殺人」事件的報導!這不就在前兩天,東莞的一名34歲女士,因為吃了泡發的木耳而引發急性肝衰竭身亡。醫生介紹,造成這個悲慘後果的正是她的不當操作。#百裡挑一#木耳,不當用,秒變毒藥!據媒體介紹,導致該女子喪命的依然是年年都在警示大家的木耳!
  • 蝦、螃蟹……食物背後的病菌,千萬別...
    日常中,很多人遇到過處理食物時受傷的情況,比如切豬肉時切到手、洗螃蟹時扎破手等,實際上很多人不了解,處理食材時受傷是非常危險的,嚴重的還可能致命! 隨後轉到醫院,醫生檢查時發現他左手拇指上有一個黃豆大小的傷口。考慮到患者有生豬肉接觸史,且腦膜刺激徵為陽性,醫生初步診斷是豬鏈球菌感染導致的腦膜炎。最終,在患者的腦脊液中找到了豬鏈球菌。
  • 清潔蝦,海缸裡不可少的魚醫生!
    前段時間火了一把的皮皮蝦,因為不能承受之重已經下館子了,所以今天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咱們最勤勞的清潔蝦。清潔蝦頭部有6條長鬚,雖沒有美人蝦那對大螯霸氣,但是遊動的時候搖曳水中央,格外柔美。清潔蝦又叫醫生蝦,適合養在海水缸中。
  • 新生兒頭上有個包,產婦怪醫生粗心!醫生:這是你的原因,別怪我
    案例:凌晨一半多由於肚子疼得厲害,老公開車帶我去縣醫院,結果住院兩天後,在凌晨五點宮口才開到九指,醫生將我推到分娩室,在裡面順產了一個小時左右,由於胎兒不正,生不出來,後轉成剖宮產,順產轉剖宮產是最痛苦的!而且沒有採取任何分娩鎮痛的措施。
  • 漳州一阿婆殺魚時手被刺傷,3天後生命垂危,截肢保命!
    近日,漳州71歲的陳阿婆在殺魚時,左手背不慎被非洲鯽魚刺傷,引發海洋創傷弧菌感染,最後導致全身器官衰竭,生命垂危,被送到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搶救!今年4月,本報曾報導過有人因感染「海洋創傷弧菌」後不幸離世。為什麼被魚刺傷會這麼嚴重?
  • 過年買大蝦時,有4種白給也別要,牢記挑蝦小訣竅,別再買錯了!
    導語:過年買大蝦時,有4種白給也別要,牢記挑蝦小訣竅,別再買錯了! 兒子在外地上大學,打電話說這兩天就放假回來了。兒子最愛吃大蝦,但是所在的學校食堂卻很少做,每次打電話兒子都會說饞大蝦了,所以聽說孩子要回來,我早早就備好了新鮮的大蝦。
  • 清潔蝦——海缸裡不可少的魚醫生!
    清潔蝦又叫醫生蝦,適合養在海水缸中。▼(PS:手指是剛洗過的,這可以說明即使我們的手清潔過也會有細菌油脂 以後還是儘量少把手伸進缸裡的好。)過高的鹽類也是蝦類的威脅。上面說到了,清潔蝦不會依靠魚嘴裡的寄生蟲而生,一些顆粒的飼料殘渣、豐年蝦等都是他們中意的美味。
  • 被螃蟹夾一下,男子手爛了!這季節尤其常見……
    >高先生的手(來源:杭州市中醫院)高先生覺得傷口裡有「毒素」,就自己切了個小口子排膿,不料幾天後又腫起來,沒辦法就繼續排膿,如此循環往復,整個手掌都腫了起來但是,很多處理過海鮮的人基本都有被蟹鉗傷、被蝦刺傷、被魚咬傷、被貝殼割傷的經歷。不少人認為這只是小傷,水衝一下,貼個創可貼就完事。殊不知被海鮮刺傷並不是小事,嚴重者面臨截肢或致命風險。類似的報導屢見不鮮↓↓↓
  • 不小心被蝦刺到手沒出血沒痛感 市民幾天後差點喪命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張舒姍) 不小心被蝦刺到手,差點丟了性命,最後通過多次手術,切開總長度超過20釐米的口子進行衝洗引流,這才保住了右手。
  • 女子被蒺藜扎破手 在ICU住了半月才轉危為安
    記者 王小蒙63歲的胡爽(化名)怎麼也不會想到,因為一根小小的植物刺扎了手,結果命懸一線,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了半個月才撿回一條命。專家提醒,不要忽略任何一次小小的刺傷,尤其不要遺忘植物的刺傷,任何深部刺傷,均應及時就診,及時向醫生提供受傷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