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亢
1月6日,杭州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的同時,發現該無症狀感染者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傳播,並發現兩則在網上散布涉疫謠言的違法行為。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其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另查明,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來源:杭州發布
成都、北京、杭州,洩露確診患者個人隱私的事件接二連三地出現,致使患者在承受病痛的同時,還要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很多莫須有的指責。
面對此類事件,杭州市的處理方式是一個範例,給所有為滿足八卦之心而擾亂他人生活的人一次警醒。確診病例個人信息洩露不是頭一次了,除了病例軌跡,連確診病例的姓名、照片、電話都被人公布到網上,甚至引發「網暴」,不禁讓人感嘆隱私不隱、造謠成本太低。
此次洩露患者隱私的是一個醫生,作為醫生,更應該懂得嚴格保守秘密、尊重個人隱私的重要性。「凡我所見所聞,無論有無業務關係,我認為應守秘密者,我願保守秘密。」這是醫學生入學第一課就要學習的誓言。事關病人隱私,醫生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無權洩露。此事件中醫師故意洩露流調報告的做法,的確有損醫德形象。
疫情防控期間,新增陽性病例本來就是一個敏感點,其流調報告所反映的感染途徑、可能接觸人群都是公眾高度關注的信息。對於這些信息,官方會在保護當事人隱私的基礎上進行公布,以確保其他民眾的安全。而一些別有居心的人,偏要刺激公眾的敏感點,把手中的患者資料當作「一手八卦」一樣在網絡上傳播,更有甚者,把患者的痛點拿來「吃瓜」,編造謠言以挑起網民對確診患者的情緒對立,唯恐天下不亂,給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困擾。
對於這類行為,除了譴責以外,嚴格查明究竟信息是如何散播到網上的、並對違法者進行處罰,是非常有必要的。洩露他人隱私不需要什麼成本,但對當事人的影響和傷害卻難以估量。因此,只有用法律法規來限制他們的行為,用頂格處罰來提高他們的違法成本,才能讓他們不再肆意妄為。
疫情當前,我們最大的敵人是病毒。防控疫情,靠的是嚴格的篩查、隔離和檢測,而不是靠指責和八卦感染者。杭州將故意洩露流調報告者和散播謠言者行拘,不僅為被侵犯隱私的患者討回了一個公道,也給公眾上了一堂「法治公開課」。
更多內容
關注「光明時評」微信視頻號
文字:小亢
圖片:新華社、杭州發布、新京報動新聞等
朗誦:王茜
責編:王遠方
編輯:張雪瑜 孫小婷 孫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