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洩露流調報告內容 侵犯他人隱私者被行政拘留

2021-01-09 澎湃新聞
故意洩露流調報告內容 侵犯他人隱私者被行政拘留

2021-01-07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7日,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過「杭州發布」微信公眾平臺發布通告,針對故意洩露流調報告內容,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涉事者被行政拘留。

通報稱,1月6日,杭州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的同時,發現該無症狀感染者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傳播,並發現兩則在網上散布涉疫謠言的違法行為。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另查明,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來源:杭州發布

原標題:《故意洩露流調報告內容 侵犯他人隱私者被行政拘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故意洩露流調報告?「八卦」要有界限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其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另查明,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來源:杭州發布成都、北京、杭州,洩露確診患者個人隱私的事件接二連三地出現,致使患者在承受病痛的同時,還要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很多莫須有的指責。
  • 感染者隱私被洩露 流調不是八卦
    【網言】1月6日,杭州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的同時,發現該無症狀感染者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傳播,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 對「內鬼」洩露流調信息不能等閒視之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某醫院的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其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將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另查明,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洩露感染者的敏感信息,不僅會對當事人構成傷害,還會擾亂防疫工作,給相關人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無論是誰,洩露感染者個人信息都應受到相應處罰。
  • 洩露感染者個人信息被拘!「熱心」不是違法的藉口
    與此同時,某醫院醫師故意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導致該感染者的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在網上大範圍流傳。目前,涉事醫師因侵犯他人隱私,被行政拘留五日。相關部門進行流調工作,為的是查明病毒源頭和傳播情況,公布感染者在特定時間內的行程動線,也是為了提醒相關人群注意安全。但凡事皆有度,不能突破「最小必要」原則過度公布信息,更不能打著防疫的幌子,毫無顧忌地洩露他人隱私。
  • 醫生洩露新冠患者隱私被拘留,是否有法律依據?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12月23日,某航空安保有限公司員工在工作期間將用於篩查密接人員工作的患者初步流調報告私自拍攝並發至微信群內,導致患者及其家屬、同事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工作單位、手機號碼等隱私洩露。12月26日,遼寧瀋陽市一例新冠肺炎陽性患者及其家人個人信息在網絡流傳,內容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家庭詳細地址等。
  • 來論|洩露流調報告被行拘是一種必要的警示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疫情之下,防控大局之前,各地出現散發病例之後,我們總能通過各種網絡渠道看到確診者人員的行動路線等信息在傳播。
  • 成都確診女孩信息洩露背後:公眾知情權和個人隱私保護如何調和?
    從2020年1月28日湖南益陽衛生健康局副局長舒某轉發調查報告截圖洩露11人隱私信息被立案調查,到12月8日成都女孩趙某個人信息洩露轉發者遭行政處罰,個人信息被曝光的事件時有發生。有個別聲音認為,在疫情的形勢下,公眾轉發新冠患者隱私信息是出於安全考慮,也有不少聲音認為轉發信息不應該涉及個人私生活。為何今年以來,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時有發生?
  • 感染者信息也是不可隨意洩露的隱私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另查明,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
  • 河南商丘一男教師涉嫌猥褻多名一年級女童被行政拘留
    近日,河南商丘市睢陽區民生學校的部分家長向二三裡資訊河南爆料稱,多名女童在課堂上曾多次遭到該校一孫姓男教師的猥褻,目前,涉事男教師已被行政拘留15日。多名女孩課堂上遭男老師猥褻2020年11月18日晚上,放學回家的小雨(化名) 跟媽媽說,「今天美術課上,老師摸我屁股。」
  • 江蘇警方闢謠「女子被姦殺割頭」:造謠者已被行政拘留
    江蘇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隨後發布通報稱,該信息與事實不符,造謠者已被行政拘留。通報稱,11月7日晚,江蘇海門市一婦女在家中遭遇他人殺害,8日下午,犯罪嫌疑人張某被成功抓獲。案件偵破過程中,姜某(男,26歲,徐州人,現居海門)通過「海門坊」微信公眾號故意散播「姦殺」、「割頭」等案件相關不實信息。
  • 周口一男子「翻牆」傳播謠言 現已被行政拘留
    經過警方多方努力,目前,造謠發帖的男子侯某已被拘留。   近日,關於「河南鄲城交警無法無天收黑錢」和「鄲城天然氣管道發生嚴重洩露」的帖子在多個網站和新媒體平臺同時出現。鄲城縣公安局監測到這兩條輿情後高度重視,局長陳鳳祥、政委趙紅建、副政委朱衛兵迅速作出指示,要求紀檢、網警、宣傳同時介入,立即對帖子的真偽展開調查。
  • 故意散布多條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接者個人信息 黑河市公安局行拘3人
    近日,黑河市公安局快速研判、精準出擊,從嚴處置兩起疫情期間故意散布他人隱私信息治安案件,行政拘留3人,行政罰款4人。 案件一: 2021年1月4日23時,愛輝分局接市局任務指令,居民張某故意散布涉他人個人隱私信息,造成嚴重社會負面影響。
  • 山西朔州一初中生劃傷同學脖子被處拘留未執行 警方已安排傷情鑑定
    公安機關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對王朋行政拘留十日,並處罰款500元,因王朋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不執行行政拘留;罰款繳納銀行。27日,警方表示,因王同學系未成年人,故依法未對其執行行政拘留,待有關部門出具楊某某傷情鑑定後,再對其依法作出相應處理。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楊某某開展司法救助。
  • 私設VPN供他人「翻牆」上網獲利10萬元,貴州網民被網警行政拘留!
    貴州貴陽警方近日通報,上月底在南明轄區內,發現有網民通過私自架設VPN伺服器,收費供他人非法訪問境外網站警方指,支某非法銷售VPN,違規展開跨境電訊業務經營活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多條規定,現已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處罰。
  • 雙鴨山一網民在疫情防控期間散布計程車停運的網絡謠言 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為了您和他人的身體健康,望廣大司機朋友積極配合。雙鴨山道路運輸管理站」。經與有關單位核實,該信息為謠言。 1月31日15時許,雙鴨山警方將涉案人員馬某依法傳喚到案,馬某對其散布謠言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散布謠言違法行為人馬某依法行政拘留十日並處罰款500元。
  • 治安拘留會不會留案底
    「小王和朋友吃燒烤時發生了爭執,和別人打架被公安機關治安拘留了,家裡人非常著急,怕留下案底影響小王以後的工作生活,那麼,治安拘留會留下案底嗎?」此時,需要分成2種情況。第一種是小王打架的情節輕微,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公安機關一般會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當事人予以行政拘留,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是5至15天。
  • 民法典 | 「好奇害死貓」,他人的隱私不能「碰」
    >好奇他人的秘密窺視、偷拍他人的生活侵擾他人的正常生活現實社會中有少部分這樣的 「怪咖」楊某的行為屬於偷拍他人隱私,路橋警方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洩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 福建網友發老鼠圖假稱「一家34口滅門慘案」 被行政拘留10天
    1月14日,石獅市公安局對吳某雄立案調查,並於1月16日在漳州警方的協助下成功抓獲信息發布者吳某雄,依法對其行政拘留10日。 有網民質疑,警察蜀黍是不是太大題小做了,明明是一篇搞笑的帖文就要治安拘留嗎?
  • 張天愛、陳柏霖主演的《鱷魚與牙籤鳥》資源洩露案告破
    近日,長沙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影視劇網絡侵犯智慧財產權案,即《鱷魚與牙籤鳥》介質洩露案件,據悉,該案系湖南省首個影視劇網絡侵犯智慧財產權案。芒果TV通過向微博、百度網盤等發布平臺發送《肅清下線通知函》以及向行政機關投訴等方式處理侵權情況,但僅下線部分盜版連結,對其中無法找到經營主體的「三無網站」以及使用虛擬身份的部分微博、百度網盤用戶無法打擊,不能遏制其侵權行為,故需尋求刑事手段幫助。芒果TV緊急向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報案,案件獲得長沙市公安局的重視,並成立專案組,迅速開展偵查。